?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與人本教學探究

2019-08-29 02:00嚴科文
考試周刊 2019年62期
關鍵詞:人文性語文教育探究

摘 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表述是對語文課程性質迄今為止最為科學、準確的論斷,這和過去片面強調“工具論”有著明顯的區別?,F代社會的工業化、信息化,容易使人淡忘人文性對于人的根本意義,過去我們常說語言是全社會的交際工具,這是泛指的靜態“語言”,而不是動態、具體的“言語”。言語在具體環境的使用中只能是“外衣”,里面必須是“人文”,也就是毛與皮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語言作為符號是因意義而存在的,離開意義,符號也就失去了符號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育;人文性;人本教學;探究

人的生命活動中,真正的核心性質的活動是人對自我的活動,人與符號的關系,實質上是人與自己的關系,人對符號的活動,實質上是人對自己的活動。語言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命活動本身,因而語言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和人文不是兩個東西,而是一個整體。

鑒于語文教育的人文性質這一特征,語言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命活動本身,是人的精神本體,因而語文教育實質上就是“精神教育”,學習語文就是給人的精神打開一扇門,讀一本書,寫篇文章,實際上就是精神動作,情感宣泄,價值判斷,人生感悟,根本不是什么純“技術行為”。過去人們把語文教育當作一種技能訓練,如同踢足球,開汽車一樣的技術行為明顯是不夠深刻的。學習語文的過程,首先是一個豐富自我精神經驗,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個性生命的過程,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個教化過程。我們常常說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僅僅是一個外層上的表述,內里卻是精神經驗的豐富,個性生命的張揚,文化涵養的加深。語文教育如果不著眼于“人化教育”這個內里機制,那么語文能力也難形成,作為學生的聽、說、讀、寫“外在”能力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強調語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并不是要將“精神教育”與思想教育等同起來,“精神”比“思想”的邏輯概念寬泛得多,它們相聯系而又有明顯的不同,“精神”是人的本質,“思想”是“精神”的高級階段,而“精神”是“思想”生命基礎,一個小孩可能沒有深刻的思想,但卻有單純、鮮活的“精神”,這是因為人接受語言和人的精神的成長幾乎是同步的。我們常常強調語文能力對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地位,這是因為語文教育是人的精神起點,其他學科只能在這個起點上進行,如數學課從邏輯方面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物理課和化學課分別從物質之間的關系和物質屬性方向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地理課是從空間維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歷史課從時間維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而語文課,作為情感型的“精神根基”,它奠定了一個人一生的“精神底色”。

語文的人本教學首先要強調的是語文學習是一件十分愉快的有趣味的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學習者,提供機會指導學生體會到閱讀和寫作本身也是一次讓人愉快的經歷。

語文學習本質上是一種精神自由空間的開拓,因此非常強調自我情感的主體投入,在情感活動中,人的價值判斷、審美取向都將激活起來,這對人的人文素質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此外,情感在學習與記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經驗與情感聯系得越強時,對該經驗的記憶也就越強。當我們給學習經驗輸入情感時,學習經驗更有意義,更令學生興奮,大腦對學習經驗的記憶就會越深。遺憾的是近些年來迫于升學及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完成學業、應付考試、主體情感的投入無從談起,本來意味無窮的語文學習,也變得枯燥無味,令人生厭。

語文老師要善于捕捉、開發和加以引導。社會、學校、家庭、大自然隨時都會出現一些可供學生語用的時機,比如:學校生活、教室風波、家庭碰撞、鄰里關系、旅行見聞,把這些內容提升到語文教學的高度來規劃,針對內容給學生提供范例、傳授方法,指導寫作,輔導運用,這樣學生語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展,每個人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找到用武之地,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當然,語文老師還應該根據教學需要,聯系學生生活,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語用時機,如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知識問答、影視觀感、讀書討論、未來構想等等,在語用練習中引導學生把習得的知識、技能適時地放到新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鞏固、提高,再經過選擇,融入生活,化成本領。

人的認知活動總是按照一定的階段循序漸進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必須經過一個感知—模仿—運用—鞏固—創新的過程。如果語文老師把每一課影響學生技能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要件分析出來,列成要點如:文句、文段、結構、細節、對話、心理、環境等等展示給學生,并以一定形式讓學生經常訓練,啟發學生調動自己生活中的直覺經驗、尋找與這些要件的共同點,再通過感知、模仿的不斷強化過程,逐漸從生疏到熟練,并形成穩定的技能結構,再放手讓學生帶著這些技能到生活中去創造性運用,促使技能自然發展,那么隨著學生生活閱歷的豐富,語文技能的日臻熟練,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技能的形成也就成為可能,那種單純地講解技能技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總之,語文教育規律必須遵循語文教育的人文性特質,這一特質符合人性本身的發展和需求,反映了人們認知的客觀性,人本教學就是語文學科在這一理念下的具體體現。盡管語文教育的方法可能因環境、條件、對象不同而千差萬別,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應該是廣大從事語文教育工作的人們最基本的出發點和必然歸宿。

作者簡介:嚴科文,甘肅省武威市,民勤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人文性語文教育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俄語專業實踐教學
由《星際穿越》看科幻電影的人文性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