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課堂呈示行為研究

2019-09-10 10:55王竹欣
新教育論壇 2019年5期
關鍵詞:課堂觀察英語課

摘要:本文對一堂高中英語課教師課堂呈示行為進行觀察記錄, 分析了不同呈示行為的運用及其對所起的效果,并提供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課堂呈示行為;課堂觀察;英語課

一.課堂呈示行為的觀察結果分析

筆者觀察的是山西省某中學老師執教的高一年級課程“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的錄像課。這堂課歷時1小時28分鐘 03秒,課堂教學持續時間較長。以下是筆者的分析結果:

(一)各呈示行為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比例

本堂課語言、文字、動作及聲像呈示行為的次數及比例如下圖所示:

二)課堂呈示行為的觀察結果分析

1. 語言呈示觀察結果分析

(1)語言呈示所占比重。從表一得知,語言呈示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教師大多運用語言來指導學生,而不是滿堂灌,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也多于講述時間。這說明新課改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的角色開始走向指導者、組織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傅道春,2001)。

(2)形式方面。整堂課教師的語速基本保持一致,沒有明顯的提速和降速表現。就發音的準確性而言,該教師語音的準確性和連貫性稍有欠缺,個別語言復雜冗長。

(3)內容方面。本節課教師內容安排很合理,能夠結合英語學科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講授方式。例如教師在讀前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的好奇心。

2. 文字呈示觀察結果分析

(1)板書布局。本節課教師文字呈示行為僅3次,第一次在左側位置,依次羅列學生回顧已學舊單詞。第二次板書在右側位置,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第三次板書在第二次基礎之上再做加工,使思維導圖更加完善。

(2)板書形式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匹配程度。教師第一次板書通過頭腦風暴讓學生回顧舊知,將舊知與新知巧妙連接起來。第二次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出閱讀文本總體框架。第三次補充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細節信息,讓學生領悟文本真正內涵。

(3)板書形式與學生特征的匹配程度。由于觀察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本節課教師所采用的思維導圖這一類抽象的板書形式,符合學生的理解水平與認知水平。

(4)板書的適時性。本節課教師在整個板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舊知,啟發學生產生疑問、勇于探索文本內涵,并在各個環節適時呈現了板書,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暢進行。

3. 聲像呈示觀察結果分析

(1)感官通道的利用程度。本節課是閱讀課,教師主要利用的是視覺信息的呈現,她首先借助圖片導入本課話題,激發學生興趣。隨后借助PPT課件傳達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2)視覺材料的逼真度。本課中教師在導入環節呈現蔬菜與水果圖片,激發了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教師后期利用投影投射每位同學的作品,并對學生作品進行針對性講解,是一大亮點。

(3)學生的年齡特征。本課觀察的學生是高一年級學生,已經可以接受本節課教師所呈現的文字內容。

(4)聲像呈示的局限。本節課中教師通過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對針對性指導有很大幫助,但學生的作品字跡不一,呈現不夠清晰,影響學生觀看。

4. 動作呈示觀察結果分析

本節課是閱讀課,教師大多是肢體行為的呈示,下面則側重于對教師肢體動作的分析。

(1)目光的分配。本節課中,該教師十分注意目光的分配,經常巡視全班,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給予指導。

(2)表情語言。本節課教師十分注重表情語言的運用,一直面帶微笑,特別在學生展示環節,該教師用微笑給予每位學生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

(3)手勢語言。本節課中教師使用的手勢大多與語言呈示相互配合,并且手勢與其想表達的態度、情感基本一致。

二、建議

總體來說,這英語課的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教師利用各種呈示行為在課堂中“各顯神通”,成功輔助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多種方式穿插運用避免了課堂的枯燥和單調。

1.語言呈示行為的運用

第一,語言呈示在于組織指導,為學生學習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教師要努力調控好自己的語言總量,讓指導語言和學習語言保持適當的比例,建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全方位開放的課堂語言信息交流網絡。

第二,英語教師的語言要精當簡練,富有感染力和啟發性。如果教師能夠運用恰如其分的詞句,饒有風趣的語言來講授知識,會讓學生從心理上想聽、愿意聽,這就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基礎(蔣柏明,2007)。

第三,語言評價要合理。英語教師評價的方式要符合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能給學生帶來傷害或者心理陰影。

2.文字呈示行為的運用

第一,板書布局要合理,重點要突出。教師在設計板書時,應力求在內容上提綱攀領,文字上簡明貼切,層次分明,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在表現手法上要圖文并茂,巧妙生動。

第二,板書不要太過復雜。教師板書時要合理安排,簡明扼要。切忌板書過多內容影響教學進度,使學生產生松懈和厭煩情緒。

第三,板書及時性很重要。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反映及時提取信息,啟發學生質疑和思考。

3.聲像呈示行為的運用

第一,運用多媒體,創設真實語言環境。就外語學習而言,學習者多缺乏宏觀的語言環境的熏陶,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融入語言氛圍,感知和理解目標語言內涵。

第二,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利用媒體將畫面與聲音有機結合起來,便能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運用多媒體,進行文化教學。教師可以搜集、存儲、編輯相關文化知識,并以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對比中西文化的異同進一步探究文化的深層內涵。

4.動作呈示行為的運用

第一,目光分配要合理。目光無疑是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運用得當便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胡曉宇,2010)。教師要特別注意把目光和微笑更多地投向后進生,幫助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最好的發展。

第二,手勢語言要講究手勢藝術。合理的手勢配合教師的講解能夠讓學生迅速領會,把握知識的內涵。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崔永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2]傅道春.新課程與教師行為的變化[J].人民教育,2001(12):32-33.

[3]蔣柏明.淺談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07(01):53-54.

[4]胡曉宇.非語言因素在英語課堂師生交際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0(24):130-131.

作者簡介:王竹欣,女,山西臨汾,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研究生(17級),研究方向:學科英語。

猜你喜歡
課堂觀察英語課
泰州地區技術應用型高等院校大學英語課改發展方向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后鞏固作業形式和評價策略
如何更好的教好英語課
高職教學“課堂觀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數學“課堂觀察”教學有效性初探
教師提問有效性的課堂觀察探析
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提問的有效性觀察研究
做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堂觀察例談
快樂的英語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