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在黨建工作運用探析

2020-08-13 16:03黃露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黨建運用高職院校

黃露

【摘 要】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高職院校加強黨的領導,以黨風引領校風,校風促進學風。新時代如何提升高校黨建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目前的高校黨建工作的永恒主題。文章通過對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概述,分析將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運用到黨建工作中的意義,并就如何構建黨建工作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提出個人的看法和建議,以期為改進新時代黨建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 內部質量保證系統? 黨建? 運用

目前,全國職業院校正在構建網絡化、全覆蓋、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本文結合借鑒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新思路引入到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并就目前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構建內部質量診斷與改進模型,提出個人的看法和建議,以期為改進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提供思路。

一、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概述

2015年6月,教育部頒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同年12月再次頒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教職成司函[2015]168號)。這兩個重要文件拉開了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序幕,由國家層面的試點,逐步向省級試點和院校全員參與推進,全面開啟職業院校履行人才培養工作質量保證主體責任的質量管理新時代。在2014年教育部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背景下,轉向了建立診斷與改進,制度研究,建立了今天質量的概念,提出了診斷是高職院校從注重政府評估質量等級轉換為依靠自身建立保證體系來提高質量,履行質量主體責任的一個重要手段。學校要從自娛自樂轉變為服務需求,人人是質量保證的主體,變外部保障為主為內部保證為主,工作與保證責任兼負,變脈沖式激勵為常態化改進,診改成為一切工作的組成環節,變回顧總結為實時監控,信息化平臺成為質量保證的支撐。

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引入到黨建工作的意義

1. 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的科學性

長期以來,作為政治意識形態領域的黨建工作,多以務“虛”為主,工作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建立黨建質量管理體系,確立黨建質量目標,把黨建工作目標和標準轉化成易于量化的指標體系,把“虛功”變為實事,把“軟任務”轉化為硬指標,使質量目標條理明晰,易于操作,形成可實踐、可考核、可操作的質量目標體系。

2. 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的規范性

黨的建設是一個全方位的工程,必須符合政黨建設的規律,注重黨的規范化建設。通過建立黨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加強程序化的管理,對工作的每個階段、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制訂工作流程,對每個支部、每個黨員應該做什么、為什么做、誰來做、何時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要求,努力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由原來的結果控制變成全過程質量控制,減少了隨意性,增強了規范性。

3. 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的針對性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通過建立黨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使上級、下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成為黨建工作的服務對象,把對黨員的培訓教育、實踐鍛煉和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工作納入質量體系,建立工作和服務對象過程控制程序,確立相關的標準和規范,通過認真分析與群眾有關的輿情信息,加強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理論引導、決策引導、信息引導、實踐引導,把黨的宗旨滲透到黨建工作的各個環節,使黨員在思想上牢記宗旨,在行動上體現宗旨,認真了解群眾的需求和訴求,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4. 有利于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通過建立黨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使黨建工作從柔性操作,轉變為剛性管理,按照“管理者推動”和“全員參與”兩項基本原則的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職責體系,明確“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部門的職責,形成相互配合、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的黨建工作領導機制。注重對各項工作“痕跡”的監督檢查,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提供相應證據,以證明工作的落實和開展,保證黨的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檢查、有落實,提高黨建工作的執行力。

三、構建黨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1. 打造黨建工作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雙鏈”

長期以來,作為政治意識形態領域的黨建工作,多以務“虛”為主,工作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是不可量化的變量。通過引入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積極尋找黨建工作與各項工作的最佳結合點,把質量建黨滲透到各項工作當中,以程序的形式對黨建工作進行梳理和整合,把黨建工作目標和標準轉化成易于測評的指標體系,使傳統的黨建工作由務“虛”變成確定的目標指向。結合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建立黨建質量方針“目標鏈”和“標準鏈”,按照“保持黨員先進性,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要求,把黨建工作分解為“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字的黨建質量目標對五個質量目標進行細化,分解為個子項將個子項再繼續細化為個目標點,把實現目標所要開展工作的每個階段、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通過工作流程圖展示出來。把“軟任務”轉化為硬指標,縱向一貫到底、橫向舒展到邊、要素分解量化,使質量目標條理明晰,易于操作。

2. 構建黨建工作“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按照質量目標的要求,結合實際工作,實施前臺+后臺工作方式,前臺負責目標-標準-設計-組織-實施,后臺負責診斷-激勵-學習-創新-改進,實現從管理到治理、從理論到實踐、從模式到習慣的全面轉變。運用到黨建工作中,就是對黨建重點業務工作配套設計操作規程和流程圖,編印成冊下發到基層黨支部,建立決策控制程序工作控制程序和領導機制、責任機制、落實機制,把過程控制與質量管理相結合,把黨建工作的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等過程控制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責任人,進行測評、分析、改進,真正落到實處,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效果。

3. 建立“五橫五縱”內部質量保證考核體系

按照質量體系測評、分析、改進的要求,建立質量建黨考核體系,用量化考核的強化推動,確保各項黨建工作的效果,真正做到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罰有理由、獎有根據。

一是建立監督考核程序,分別制定各級黨組織自身建設考核細則和建設標準,將基層組織和黨員履職情況,完成黨建質量目標情況納入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內審、管理評審程序,確定量化考核標準,建立由工作指標、否決指標、互動評價指標和獎懲辦法構成的考核評價體系。

二是在考核過程中,重點采取“四個結合兩個突出”的辦法,即日常檢查和例檢相結合、審核和專項審核相結合、內審和外審相結合、過程考評和結果考評相結合,突出管理評審和滿意度測評兩個環節,圍繞中心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實際成效,實施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等方面的考核。

三是建立激勵獎懲制度。把考核結果與干部的選拔任用、評先選優相結合,以綜合分值體現干部能力和工作成效,改變過去評先選優和獎優罰劣“論資排輩”“輪流坐莊”現象。

四是建立不符合項控制程序和改進程序。對審核和考核過程中發現的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尋找原因,持續改進,并進行跟蹤驗證,建立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通過責任的強化,實現由原來的事后檢查變為事前監督,由原來的結果控制變成現在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使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質可控、有責可究。

參考文獻:

[1]楊應崧.打造“兩鏈”—找準診改的起點[N].中國教育報,2017-09-26(11)

[2]袁泉.基于質量管理體系的電力企業黨建效果評估體系研究[J].企業導報,2016(7)

猜你喜歡
黨建運用高職院校
新形勢下切實解決國企黨建工作弱化虛化問題的思考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