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要素”:幫助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2021-01-21 10:47杜慧慧
關鍵詞:三要素小學數學

杜慧慧

摘要:美國學者凱恩夫婦提出了有意義學習的三個相互作用的要素:放松的警覺、積極加工和編排的浸潤狀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抓住這“三要素”,創設低威脅和高挑戰結合的情境,讓學生充分激活認知;充分挖掘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讓學生主動建立聯系;以合適的主題組織學習內容,讓學生形成知識結構;設計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獲得學習體驗。由此,幫助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關鍵詞:有意義的學習;三要素;小學數學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應該是基于已有知識和經驗(先行組織者),通過感知和認知(包括同化和順應),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建立聯系,內化理解)。在腦科學的基礎上,美國學者凱恩夫婦提出了有意義學習的三個相互作用的要素:放松的警覺、積極加工和編排的浸潤狀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筆者嘗試抓住這“三要素”,幫助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學習。

一、放松的警覺:充分激活認知

感知心理學認為,大腦就像一臺照相機,在受到威脅時,會自動關閉“鏡頭”,出現“感知域變窄”的現象。L.Hart把這種現象稱作“換低檔”。它會影響大腦的高級認知功能,阻礙新知識的學習(新問題的解決)。大腦只有處于一定程度的放松狀態,才能充分激活認知功能,發揮最大的創造性。這種狀態就是“放松的警覺”,是低威脅和高挑戰的結合。低威脅,要求教師創建自然、安全、活躍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以自信、放松、快樂的心境學習;高挑戰,要求教師在合適的時機,給學生提供能夠引發好奇心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積極的壓力,喚醒內在的動力。學生需要在足夠安全的環境下接受更高層次的挑戰。

例如,教學“3的倍數特征”時,如果直接讓學生利用2和5的倍數特征的知識和經驗思考3的倍數特征,學生會發現根本行不通,從而形成3的倍數特征“好難”的第一印象。這種“高威脅”會讓學生感到無助和焦慮,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創設“你撥我猜”的游戲情境,學生就會在游戲中產生好奇:為什么老師聽我們撥珠的聲音,就知道我們撥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進而產生探尋3的倍數特征的內在動力。同時,“撥珠的聲音”為探索3的倍數特征提供了有意義的信息,讓學生跳出“只看個位”的經驗,更快地理解“位值”和整除的思想。

再如,《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一位教師這樣導入:

師(課件出示一塊月餅)一塊月餅兩個人分著吃,怎樣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師(課件演示將這塊月餅平均分成兩塊)他們一人得了多少?

生一半。

師(課件出示這塊月餅的一半)你會用一個數表示這一半的月餅嗎?

(學生沉默良久。教師板書“分數”,介紹二分之一的概念,接著讓學生用紙片折一折、畫一畫,認識二分之一。)

這里,教師急于引入情境,又急于在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不經意間讓學生進入了“高威脅,高挑戰”的環境中。急于求成的問題,讓學生受到過分的刺激,感到無從下手、無所適從,從而失去了進一步探索的信心和興趣。這導致整堂課上,學生學得比較沉悶,后半堂課有些注意力差的學生開始開小差。

另一位教師這樣導入:結合圖畫講述繪本故事《和鄰居親密相處》,在故事的推進中,通過一對鄰居的日常生活,利用問題串,一步步讓學生體會怎樣平均分物體。具體問題如下:

1.這么親密相處的猴子和熊在果園里摘到了四個蘋果,你覺得它們倆會怎么分?每人分到幾個蘋果?

2.猴子和熊在果園里摘到了兩個梨,該怎么分?每人分到幾個梨?

3.繼續聽故事……一個蛋糕該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用你學過的知識來表示這個結果。

4.猜一猜:數學家們發明了一種什么樣的數來表示1÷2的商?

這里,教師巧妙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繪本故事,消除了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隔閡,讓學生感到親切,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潛能;在低威脅的學習環境中,適時提出“創造新數”的高挑戰問題,讓學生維持著“放松的警覺”,產生了探索分數新知識的豐富可能和強烈動機。

值得一提的是,要創造低威脅的學習環境,除了設計適當的學習情境,教師身上發出的交流信號,如姿態、表情、眼神等,也很重要。教師得用自己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情緒。

忽略學生的學習情感,用服從的鐐銬將學生固定在教室里,將死氣沉沉的知識填塞進學生的大腦中,這樣的教學無法促進有意義的學習。

二、積極加工:主動建立聯系

某些新知識看似“陌生”,其實可以與舊知識建立聯系,相互轉化——這是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不熟悉”中尋找“熟悉”,挖掘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加工,建立聯系,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利用舊知識掌握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一般都是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然后觀察算式的特征,歸納出乘法分配律。這樣的教法只能引起學生對規律外在形態的認識,不能引起學生對規律內在本質的認識。而如果充分挖掘已有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積極加工,建立聯系,學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內在本質。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首先,回顧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15×4是如何口算的?引導學生回答: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4=40,表示10個4;再算5×4=20,表示5個4;最后加起來,就是15個4,等于60。接著引導學生把口算想法用等式表示出來:(10+5)×4=10×4+5×4。

其次,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因為有兩個長和兩個寬,可以通過“長×2+寬×2”計算;又因為有兩個長加寬的和,也可以通過“(長+寬)×2”計算。接著引導學生把計算方法用等式表示出來:(長+寬)×2=長×2+寬×2。

最后,引導學生觀察式子特征,通過深度思考,形成“(a+b)個c可以分成a個c加b個c”的觀念,從而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編排的浸潤狀態:形成知識結構,獲得學習體驗

“編排”是指分析各種學習內容的特點,把它們用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凝聚在一起。圍繞合適的主題組織學習內容,便是一種把“強迫性知識和經驗”從書本上移到現實生活中,帶進學生內心的編排方法;而且,可以使碎片化的知識點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知識結構。主題教學通常要求學生關注學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關注意義建構而非機械記憶;基于各種有意義的探究活動,主動學習并完成最終任務。

例如,教學平面圖形的有關內容后,可以讓學生總覽平面圖形,利用“共同的視覺語言”識別和對比每種圖形的特征,制作思維導圖,從而將零亂的圖形知識組織得合理有序。圖1便是一幅完成得比較好的思維導圖。

“浸潤”是指分析學生怎樣接觸學習內容,用恰當的學習方式喚醒學生的大腦,激活學生的“位置記憶系統”。以模仿、變式、看視頻、做動作等多元豐富的學習方式接觸學習內容,能讓學生和學習內容產生充分的交流,從而獲得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

例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時,讓學生舉起食指,表示“長”,舉起大拇指,表示“寬”,左右手四根手指“頭頭”相接,表示兩個“長加寬”,使得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自然地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讓學生把左右手四根手指分開,表示把長方形的周長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一個“長加寬”,使得“已知周長,求長和寬”的難題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 雷納特·N.凱恩,杰弗里·凱恩.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M].呂梅海,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張齊華.歷程·證據·評價·反思——讓數學學習真實發生的區域探索[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0(7).

[3] 賈林祥.認知心理學的聯結主義理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2.

猜你喜歡
三要素小學數學
淺談探究學習在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三要素”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淺談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三要素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激活“三要素”,讓課堂高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