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語言輕舟

2022-02-25 00:24付柳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語文要素融合策略人文教育

付柳

摘要:本文試以舉例論證的方式,闡述如何將人文教育融于語文要素的落實之中,實現兩者協調發展。在文本解讀時,運用聯結策略,達成兩者巧妙關聯;在教學設計與實施環節,運用統整策略,實現兩者協調發展。

關鍵詞:人文教育;語文要素;融合策略

引言

當前課程標準實施了全新的創新和改革,其中提到了一定要注重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要在語文學科當中促進人文性和工具性兩者的統一。語文學科本身是基礎性的學科,但是語文學科又相對比較特殊,語文學科的目標是要有效地將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進行提升,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技能和技巧,但是語文學科也具備很強的人文性。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教育表達,因此語文不光要注重工具性的發展,要注重人文性的體現,要將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進行有效的統一,但是怎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這兩者的協調發展呢?我們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個問題的概念。所謂人文教育其本身較為復雜,在小學階段就是通過教科書對學生進行人文主題式的教育,將學生的思想、境界、人格進行很好的塑造,促進學生的人生價值發展,這本身是人性教育,但是核心內容是人文教育,另外也應該將人文教育和語文要素進行有效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要促進兩者的和諧,不能夠喪失人文教育的靈魂,但是也不能丟失語文要素的骨架,要促進兩者的融合發展。

二、聯結:點睛文本解讀

在語文教育過程當中,要在語文要素中有效地將人文教育進行融入,并且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需要老師對文本進行有效的解讀,從人文教育和人文要素兩個入口進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兩者的連接方式,一定要注重兩者的結合,不能顧此失彼。

(一)從兒童視角出發

兒童是教科書主要的閱讀對象。對于兒童來說在認知、經歷、心理等方面和成人存在一定的區別,所以我們針對教科書實施人文主題設置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與學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經歷進行有效地貼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老師在對文本進行解讀的過程當中,也要通過兒童的視角來進行文本解讀,思考兒童會怎么想、怎么思考,怎樣的人文教育才能夠受到兒童的喜歡?同時又要將人文教育和語文要素進行有效的聯系,讓兒童更好地進行接受和學習。

(二)從編者意圖開始

教科書的編寫是編者精心打磨的,每一個要素的設置、主題的編排、文本的選擇、習題的繪制都需要全方位的設計,教師在進行文本解讀時也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了解,遵循相應的主題,體會編者的意圖,有效地將語文要素和人文教育兩者進行全方位的結合。

三、統整:融通雙線教學語文要素

人教版教科書主要是通過核心理念的提出,對語文訓練整體系統構建形成相應的基石,也是教師有效地將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提升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人文教育看重的是教育的精神內核,在此框架之下,通過文字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閱歷的提升、情操的陶冶、意志的有效鍛煉,不斷地將學生的生命內涵進行充實和豐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但是很多情況下許多教師會把人文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混為一談,只是在某一時段強調人文教育,進行灌輸式教學,這種方法是不對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只是糾結于人文教育,將人文教育作為唯一主旋律進行反復熏陶升華也是不可取的,我們不能將人文教育進行忽視,只實施枯燥的訓練,也就是說將語文要素和人文教育兩者分割是不正確的做法,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兩者的有效結合。在實施訓練時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文教育,在實施人文教育時進行訓練的有效實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一)提綱挈領,統整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的出發點和靈魂,也是整個教學的最終歸宿。全新的課程標準提倡在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三個維度的有效體現,但是這三個維度一定不能分開論述,這樣會將教學目標本身的整體撕裂,會讓整個目標顯得非常的突兀,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將人文教育向語文要素進行有效的融合,促進兩者的協同發展。例如我們在講解《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文章的時候,其中有一條教學目標是這樣論述的,讓學生了解豌豆、蒲公英、蒼耳等植物是怎樣實施種子傳播的有效的,對學生自然觀察能力進行培養,提升學生對自然的熱愛。這是屬于人文目標的范疇,但是在對課文進行想象和有感情朗讀等許多方法上,要向語文要素進行很好的落實,這樣將目標進行統一的整理,能夠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不僅得到了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增強自身的合作感、參與感。

(二)融會貫通,統整教學內容

不要將教材的內容認定使教學內容。教學的內容應該是根據教學目標來進行制定的,老師要學會分析或者是選擇具體的信息和要素,但是不管是實施教學設計還是在進行教育教學實施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語文要素和人文教育的兩者融合,將兩者貫穿于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訓練以及養成過程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自然。

(三)渾融一體,統整學習活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有時會通過設計專門化的學習活動,同時落實語文要素和人文教育。這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集中的學習活動,指向落實語文要素,順勢達成人文教育。以《古詩兩首首》為例,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等方法初步理解古詩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聳入云,

老師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課前誦李白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營造學習氛圍。接著出示“宿”字的義項引導學生解題,這也巧妙地滲透了借助查工具書聯系語境理解句義的方法。通過自由讀、合作交流、挑戰沖關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習古詩,注重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律,結合看圖、想象理解詩意,在誦讀中培養學生自覺積累的習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素養,體現了教師較獨到的教學理念和扎實的教學功力。圍繞“想象”這一學習活動,搭建三個層級有序訓練,有力落實語文要素“邊讀邊想象畫面”,學生學習想象的方法,感受想象的樂趣,提高想象的能力。

至此,文本閃爍出人文的光芒,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塑造健全的人格;文本閃耀出語言的光澤,推動學生真正地理解、長久地記憶和靈活地運用。駕語言之輕舟,尋人文之芬芳,真正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猜你喜歡
語文要素融合策略人文教育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淺談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在電商大趨勢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論師愉生悅的詩意教育
淺談數學游戲的指導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