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為“心法式班會”

2022-04-05 13:46張玉石林元景
中小學德育 2022年1期
關鍵詞:抓住機會心法班會課

張玉石 林元景

摘 要“心法式班會”以德育和心育相融合的“心德育”為指導思想,關注價值導向與心理體驗,關注心悅誠服與通情達理,積極引導、幫助、促進學生正向思想品德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內在生成、自我構建,以及知行合一、情意相生的整合形成與融合發展。

關 鍵 詞 心法式班會;立德樹人;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2)01-0052-03

班會課是班主任實施班級德育的主陣地。從教師的單向說教到學生的多重參與,及至更加注重學生體驗感悟,我們在不斷探索中逐漸意識到,班會課需從學生現實出發,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他們內心,讓他們在心中完成德育觀念的自我構建,進而逐步外化于行。多年來,我們一直嘗試以德育和心育相融合的“心德育”為指導思想,開展相應的“心法式班會”,取得了一定成效。所謂“心德育”,是指把心理教育的原理和技術運用到德育活動過程中,讓德育具有價值導向和助人自助的雙重功能?;谥行W生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和建設性心路歷程體驗的原理,我們以主題班會課的主題、目標、內容、形式、過程等五大結構環節的實施為途徑,積極引導、幫助、促進學生正向思想品德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內在生成、自我構建,以及知行合一、情意相生的整合形成與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心法式班會”的班級管理新路。

德育重在價值引領、指明方向,心育則指向心理健康、助人自助,“心德育”既關注價值導向,又關注心理體驗。過去我們更多地將德育的重心放在管理方面,以量化考核和教育懲戒作為主要手段,用分數和條例作為評價指標。量化與懲戒本身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我們如何看待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以及這種教育行為給學生帶來的心理體驗。唯有將學生視為一個完整的、發展中的生命個體,才能明白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特點,每一個問題行為背后都隱藏著成長的訴求,每一次成長危機都可以化作自我蛻變的發展契機。

《中小學德育指導綱要》將自我發展、我與他人、我與環境、我與社會作為德育的總體內容,又根據年齡特點按學段分為不同的主題,這種劃分的方式為我們研究“心法式班會”課程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比如,初一級開學第一節班會主題為“抓住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主要流程分為“抓住機會,介紹我自己”“抓住機會,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抓住機會,交個好朋友”“抓住機會,適應新環境”“抓住機會,做新時代好少年”,這幾個板塊正是按《中小學德育指導綱要》的具體要去來擬制的。

在班會主題的選擇上,我們從關注學生問題到關注學生成長,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確定班會主題。比如,每學期的開學第一課,過去往往只盯住學生假期過于放松的問題,設計諸如以“收心”為主題的班會,用說理、施壓、競賽等“虐心”的方式管控學生。而“心法式班會”則更希望用“悅心”的方式吸引學生回到校園,點燃他們對新學期新知識的渴望,于是有了一系列“悅心式開學初”班會,如“開學第一天的頒獎禮”“創意紅包我來拿”“廚神爭霸美食匯”等。同時,“心法式班會”聚焦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與其開學收心,不如在假期就讓學生的心凝聚不“散”,這就要求假期作業既要有實用性,又要兼顧趣味性,還要求評價、檢測方式多元化?;谝陨纤伎?,我們在放假前就召開班會“假期的N種打開方式”,對學生的假期生活進行指導。

“心法式班會”尤其關注每一屆學生所處時代的潮流性、每一所學校所處位置的地緣性、每一個班級成長發展的特殊性等。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同一主題的班會在不同時段、學校、班級中的獨特樣態。比如,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和內容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我們會在調研基礎上對課程體系做微調,如疫情后的第一節班會主題為“十八線網紅線下見面會”,寄宿制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新住宿時代”,在外來務工子弟較多的班級開學第一課主題則為“我們來自五湖四?!钡?,這樣既考慮了普遍性,又兼顧了差異性,使班會更有預見性、有效性、系統性。

“心法式班會”充分考慮品德形成的心理元素即知、情、意、行,根據不同主題,側重不同目標維度,并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班會的實效性,力求讓每一節班會都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如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傳統班會將認知目標作為重點,多采取視頻觀看、故事分享、榜樣引領等形式,而“心法式班會”則是將“情”和“行”作為重點,鼓勵學生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去革命基地實地考察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提升,進而引導行為。

“心法式班會”在德育價值引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時、因地、因人確定主題和設定目標,是一種以成長為導向的新型班會。它打破了傳統兵法式的管控思維,追求心法式的共育共長,從虐心式到悅心式的班會變形,從教師立場到學生立場的班會變式,從說教式到敘事共情、體悟明理,力求由內而外地實現德育的價值引領,從而培養勇于挑戰、善于合作、熱愛生活、身心健康的現代中學生。

積極心理學的問世,對傳統心理學不啻是一種革新。傳統心理學關注病人、病因,與傳統教育類似,多以糾錯為目標,將如何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作為教育目標。在積極心理學影響下,“心法式班會”朝著潛能挖掘、積極情緒、優勢教育等方向轉變,完成了從問題關注到成長導向的轉型。

(一)“心法式班會”注重悅心

邁克爾·阿蓋爾曾說:“對于快樂的人來說,時間是充實而有計劃的,對于不快樂的人來說,時間是空蕩的、開放的及不受約束的,它使得事情拖延而無效率?!币虼?,讓學生在班會中得到積極的感受是提升班會有效性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班會上悅心,獲得積極體驗呢?通常我們會先從優選內容開始,比如分享成長過程中的一張合照,挖掘一個笑容背后的故事,回憶一個感動他人和自己的瞬間,分享一次曾經的“高光”時刻,來一次時光旅行暢想美好的大學生活……這些內容能讓學生感受到幸福、希望和陽光;或者觀看一段支援疫情的志愿者視頻、講述一次無私助人的故事、開展一次感統訓練游戲……這些內容能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傊?,通過優選內容能激發學生內心的積極體驗,達成更好的共情效果,進而從本質上讓同學們“心悅”,“誠服”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心法式班會”強調通情

心悅誠服作為“心法式班會”的“前菜”,為班會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情緒條件。但班會課要真正觸動學生心靈,還必須從“情”入手,打通“情”的道路,才能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班會內容解決的是感化心靈的問題,班會形式則是解決走進心靈的問題。有效的班會形式要能做到“三高”——高參與度、高共鳴性、高趣味感。

高參與度的形式通??梢圆扇F隊活動體驗、主題素材課前準備、現實場景感受等方式,力求人人參與。比如,在舉行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班會課前,我們布置了讓學生采訪孕婦、耄耋老人和住院病人的作業,請這三類人談談對生命的感悟,上課時請學生分享采訪視頻及自己的感受。這樣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都能對生命產生深刻的認識,進而達到“通情”的效果。

高共鳴性是在別人或自己的故事里看見成長的心路歷程,通過敘事、懇談、對話等形式引起學生的共情。此外,高共鳴性還要注重班會的儀式感,以及與主題內容相契合的外在要求。例如很多班主任都會用孟晚舟回國的視頻進行主題教育,就此,如果班主任能用中國紅作為主色調進行班級環境布置,增強教育的儀式感,學生情感共鳴在環境的烘托下就會更具象化。

高趣味感不單指形式有趣好玩,更指高層次的心流體驗。比如在上文提及的“抓住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這節班會中,第一個環節就安排了游戲“抓住機會”,目的就是使學生先獲得心流體驗,以促進后續五個環節活動的開展。同時,心流體驗還應在班會課后得到延續,如在班會課中所習得的技巧、能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得到實際運用,這種心流體驗就會更加持續、更為強烈,給學生提供更持久的前行動力。

(三)“心法式班會”追求達理

心悅方能誠服,通情才能達理。班會課無論通過怎樣的內容呈現和形式串聯,最終需要達到的都是“達理”這一目標。當然,我們不能因此簡單地認為達理是整個班會過程的最后一步,實際上,達理貫穿于整個班會過程之中?!靶姆ㄊ桨鄷钡暮诵睦砟钍恰坝眯睦碓砼c方法讓班會經歷心路歷程”,達理的過程便是一個心路歷程,但這一過程不是簡單地走流程,而是一個擁有真實生成性的過程。班主任在班會過程中關注學生真實感受和體驗感悟,在引導和激發中促進學生思考、感悟、成長,這種打破原有預設,跟隨學生真實感悟所進行的思維碰撞和心靈洗禮,就是達理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心路歷程。

筆者曾觀摩過一節初二年級的班會課,主題內容是為即將到來的50公里徒步制定班級參與方案。班會開始,老師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視頻,呈現了班級一個多學期以來的美好瞬間,從一張張笑臉背后,我們感受到了學生的心悅。隨后,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展示了前期開展的準備工作,我們看到全班同學的共同參與,多樣化的展現形式,以及同學之間的密切配合,其中充滿了“情”的流動。當觀摩老師為此叫好時,突發狀況出現了:兩個小組因為合作出現矛盾,大有爆發沖突之勢,部分同學甚至開始懷疑方案的可行性。這時,班主任及時調整班會環節,展開跨組間的小組討論,沖突迎刃而解。一場班會下來,觀摩老師切身感受到班會的真實、有效。顯然,這是一節讓學生心悅誠服、通情達理的“心法式班會”。

綜上可見,“心法式班會”關注品德心理融合共生,注重深層品德構建。首先,它是以正向引導和積極體驗為原則的班會課。以悅心、共情、達理為原則,對學生進行正向積極的價值引導。班會過程中不斷創設產生積極體驗的激發點,符合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能產生大量的心流,甚至在班級群體中進行傳遞,真正做到了價值引領和身心健康相結合。其次,“心法式班會課”遵循學生品德發展規律。李季教授認為,“外塑—內化—內生—外化”是兒童青少年品德形成發展的基本程式。在班會課設計中,我們希望弱化外塑的強制性和被動性,從情入手,讓這種外塑更加“溫柔”,以激發學生接納外塑時的愉悅感;在“內化—內生”這一關鍵部分,則通過班會過程的生成性,促進品德的形成,最終外化于行。再次,“心法式班會課”是以知導行、以情促行,促進品德自我構建與互動生成的班會課。我們希望每一節班會課都能成為學生經歷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歷程。這一過程我們注重的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班會主題的多樣性和知情意行的統一性。通過認知轉變指導行為實踐,增強情感共鳴促進行為提升,磨練意志品質保證行為持續。

因此,“心法式班會課”并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通過固有的內容、形式來設計和實施,通過單一的評價方式來衡量班會的有效性;也不是一種流程化的套路,采用呆板的環節和事先編排好的“劇本”來演繹;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只灌輸心靈雞湯,卻忽視了真實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實踐表明,我們所探索和踐行的“心法式班會課”,是能真正喚醒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愉悅感、促進學生品德自構的班會課。

責任編輯 余志權

猜你喜歡
抓住機會心法班會課
奉獻如歌,強國有我(主題班會課)
抓住機會促進學生閱讀感悟的個性化
基于踐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的出彩班會課體系構建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
班會課也可以五彩繽紛
尋找文本解讀的“心法”
小模大樣
讀與寫·下旬刊(2016年2期)2016-03-03
支錯招了
簡介道家丹經《天仙金丹心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