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遠縣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控策略

2022-11-26 20:05廖平
園藝與種苗 2022年6期
關鍵詞:葉鞘病株病斑

廖平

(懷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安徽懷遠 233499)

懷遠縣位于安徽省北部,地處北亞熱帶至暖溫帶的過渡帶,兼有南北方氣候特點,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農業氣候區,生態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玉米的生長,是安徽玉米主要產區。玉米生產過程中,病蟲害是影響其穩產、高產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受秸稈等廢棄物、農藥使用、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玉米病蟲害在一段時期內也會呈現出新變化。通過調查明確了近幾年懷遠縣玉米生產中的主要病害有粗縮病、褐斑病、絲黑穗病、銹病、彎孢霉葉斑病、紋枯病等,研究這些病害的危害特點和防控方法有助于提高當地玉米產量和品質。

1 玉米粗縮病

1.1 危害特點

田間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病,苗期受害最重。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以后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株生長遲緩,葉片寬短而厚,葉色濃綠,節間粗短,頂部葉片簇生,多數植株不能抽穗結實。

1.2 防控措施

前茬作物收獲后,不要急于播種玉米,可適時推遲播期,避開幼苗感病高峰期與粗縮病傳毒昆蟲灰飛虱1 代成蟲遷飛高峰期的相遇,降低病害的發生程度。選用抗病性較好的玉米品種,如隆平206、蠡玉16、蘇玉20、皖玉17、登海5 號、金海5 號等。精耕細作,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及時拔除病株,減少傳染源。

用福美雙·克百威懸浮種衣劑或戊唑·吡蟲啉懸浮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也可用種子重量0.01%的吡蟲啉或種子重量0.15%的福美雙拌種。玉米苗期噴灑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15%三氮唑核苷·銅·鋅(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500~700 倍液。

2 玉米褐斑病

2.1 危害特點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鞘和莖稈。病葉上初生白色至黃色小斑,后漸變為褐色或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皰狀,多個病斑連成不規則大斑,病斑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粉紅色;發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孢子囊),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呈絲狀;最后葉片褪綠發黃、干枯,嚴重者造成植株枯死。莖上病斑多發生在節附近,遇風易倒折。

2.2 防控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玉米收獲后徹底消除田間病殘體,并深翻土壤,減少傳染源。重病地實行3年以上輪作。平衡施肥,施足底肥,適時追肥。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在玉米4~5 葉期追施苗肥,施尿素或氮、磷、鉀復合肥,并中耕鋤草。注意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合理密植,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

田間發病初期,及時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20%三唑酮乳油3 000 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1 500倍液,視病情發展連噴2~3次,每次間隔7 d 左右。

3 玉米紋枯病

3.1 危害特點

玉米紋枯病主要發生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漿期。該病主要危害玉米葉鞘和果穗,莖稈和葉片也可受害。多從近地面的葉鞘發病,上生水漬狀、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后病斑中央變為灰白色,邊緣褐色,多個病斑融合成云紋狀大斑,導致葉鞘腐敗,葉片枯死。受害果穗苞葉上也產生云紋狀大斑,其內籽粒和穗軸腐爛。多雨、高濕持續時間長時,病斑上會產生大量蘿卜籽大小菌核。

3.2 防控措施

選用高產抗病品種。實行科學輪作,合理品種布局。在播種前、整地時,清除田間殘留的秸稈??茖W施肥,重施底肥、補施追肥,主攻穗肥、補施粒肥。合理密植,提倡高壟栽培,宜用寬窄行。有條件的地區,可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及時進行病葉鞘、葉片摘除處理,減少傳染源。

田間發病初期,用5%井岡霉素水劑500 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對玉米莖下部噴霧,視病情發展連噴2~3次,每次間隔7 d 左右。

4 玉米銹病

4.1 危害特點

玉米銹病多發生在生育后期,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黃色,后變黃褐色乃至紅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葉兩面散生或聚生,橢圓或長橢圓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銹粉狀夏孢子。后期在葉兩面形成冬孢子堆,長橢圓形,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呈黑色,長1~2 mm,有時多個冬孢子堆匯合連片,使葉片提早枯死。

4.2 防控措施

加強玉米的抗銹育種,選用抗(耐)病品種。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玉米銹病一般在抽雄時開始發病,調整播期可減輕發病程度。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病殘體。

田間初見玉米銹病病葉時,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 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 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 000~5 000 倍液噴霧防治,視病情發展連噴2~3次,每次間隔10 d 左右。

5 玉米絲黑穗病

5.1 危害特點

玉米絲黑穗病一般是苗期侵染,到穗期才出現典型癥狀。雄穗受害,仍保持原來的穗形,部分小花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長呈葉片狀,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癭,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發病重時整個花序被破壞變成黑穗。病果穗較粗短,基部膨大,不抽花絲,苞葉葉舌長而肥大,果穗被破壞變成菌癭,成熟時苞葉開裂散出黑粉,維管束組織呈絲狀,故名絲黑穗病。

5.2 防控措施

春旱地區雨后搶墑播種,或播前灌溉,保證土壤水分條件。實行3年以上輪作,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另外,深翻土壤,將病菌孢子壓到播種層以下。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糞肥。間苗定苗時選留壯苗,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在病穗白膜未破裂之前拔除病株,并將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在玉米開花期后,發現病株應立即割除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

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可采用10%烯唑醇乳油20 g濕拌玉米種100 kg,堆悶24 h;或用70%五氯硝基苯制成含藥量不超過0.7%的藥土,播種時覆種防治效果較好;也可利用種衣劑防病。

6 玉米彎孢霉葉斑病

6.1 危害特點

玉米彎孢霉葉斑病主要發生在抽雄揚花期后,主要危害玉米葉片,葉鞘和苞葉也可受害。發病初期病部初生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展為圓形至橢圓形褪綠透明斑,病斑中央枯白色至黃褐色,邊緣有暗褐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正反兩面可見灰黑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6.2 防控措施

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采用輪作和間作套種,合理密植,前期施足底肥,后期適時追肥,防止脫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玉米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和落葉,集中處理或深耕深埋。

發病初期可噴施25%敵力脫乳油l 000 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隔 10 d 左右噴 1次,連續 2~3次,施藥應均勻周到。

猜你喜歡
葉鞘病株病斑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在鮮食玉米花青素積累的分子調控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柑桔黃龍病株分布邊緣效應的量化分析
球莖茴香儲藏的關鍵技術
套袋對檸檬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協同板栗褐緣葉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輕松治愈花斑癬
輕松治癒花斑癬
山東省近期蔬菜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水稻葉鞘腐敗病的發生及防治技術
好一棵狗尾巴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