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彝族地區的傳播與利用探索

2023-03-07 13:59劉夢柯王毓偉
紅河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苞谷涼山彝族

劉夢柯,王毓偉

(1.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湖南湘潭 411201;2.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 100000)

玉米,俗名苞谷、御谷、玉麥等,原產于南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國家,隨著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逐漸被引入到全球各地,成為多數人賴以生存的重要口糧。玉米自16 世紀傳入中國后,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大面積推廣播種,從河谷到丘陵,從平原到高原,從淺山到深山,皆有民眾大力開墾種植?!皬?8 世紀中期始,玉米已在我國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廣大范圍內海拔較高、不宜五谷的山地獲得普遍推廣和大面積種植”[1]。至清代中期,玉米種植已成為中國山地農業生產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涼山地區位于四川西南部和川滇的交界處,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區域。清代以來分布于涼山境內的彝族,因受區域生態差異的影響,形成了耕牧、游耕、農耕多種類型的生計模式。玉米作為一種高性價的農作物,在上述三種生計方式中均占有一定經濟比重,具有不可替代的農業生產價值,其重要性亦深受學界關注。目前,已有諸多學者對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彝族地區的引種傳播、農業生產及對自然環境、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做出較為全面的考察研究,基本厘清了與之相關的大部分歷史問題。但對于玉米在傳入涼山彝族地區后的農業分布與利用方式,卻鮮少有學者進行長時段研究,且更少從商品交換層面來探析涼山彝族與周圍民族的互動[2][3][4]。有鑒于此,本文即以清代涼山彝族地區為研究范圍,對該地玉米引種傳播歷史及其利用方式對民族社會生活的影響展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彝族與周邊漢族的互動交流。

一、玉米的傳播:外來作物的引種與本土化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演進過程中,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及發展需要,根據區域生態環境以及作物的經濟價值而對各類種植物進行篩選利用,農業生產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玉米作為一種耐寒、耐旱且生長周期短的農作物,憑借對土壤適應力強、產量穩定、種植投工少等特點,而在農業生產環境并不優越的山地丘陵地區奠定了廣泛的種植基礎,清代以來玉米一經傳入涼山彝族地區,便迅速被當地民眾推廣利用,發展成為農業生產系統中的核心種植作物。

玉米被引入小涼山的時間位于乾隆年間,經與涼山相毗連的漢彝雜居區傳入涼山境內的彝族聚居區,并逐漸向周圍傳播擴散。乾隆中葉,地處小涼山的雷波等地流傳著一首關于種食玉米的竹枝詞:“山中絕少水田耕,那識嘉禾有玉粳。終歲奢餐炊把粟,同為粒食太平氓”[5]121。而成書于乾隆中期的《屏山縣志》中亦有關于玉米播種的記載??梢姶藭r玉米已在小涼山地區得到規模性的推廣種植,并融入到山區居民的飲食體系當中。從地理位置來看,小涼山與大涼山之間僅間隔黃毛埂,玉米傳入大涼山的時間不會遲于乾隆末年。

玉米在傳入大涼山地區后,當地彝族紛紛開展種植,農業生態出現空前轉變。在寧遠府屬地,安寧河流域的會理州于乾隆末年便將玉米列為當地主要物產,據乾隆《會理州志》載:“御麥,俗名苞谷”[6]50。在寧遠府下轄的越嶲廳,玉米于道光年間便形成了較為普遍的農業生產,據魏源所撰寫的《圣武記》所載:“越嶲、峨邊、馬邊、雷波四廳,產苞谷、油麥、蘿卜”[7]483。至嘉慶年間,與會理州相接壤的西昌縣出現生產玉米的記載,爾后由民族間的互動交往傳入其屬地美姑,據涼山彝族調查資料可知:“涼山腹地美姑于咸豐年間開始普遍種植玉米”[8]101。而成書于咸豐年間的《邛艶野錄》亦記載寧遠府屬地各項物產中均有玉米。由此可見,玉米自乾隆末年傳入寧遠府后,經過區域各族的逐步推廣,于咸豐年間便呈大規模種植之勢,且在一些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高海波山地也有廣泛分布。到了光緒年間,由于玉米是從多地引種而來,寧遠府所屬越嶲廳所出產的玉米已分化出多個品種?!鞍ò子覃?、黃玉麥、紅玉麥、花玉麥、九子玉麥”[9]1。體現出當地對玉米育種的高超技巧,即能夠根據不同類型的生態環境,有效地對玉米進行培育種植,使得收獲效益能夠滿足生存及發展需要。到了民國,玉米已在生態條件相對脆弱的旱地得到普遍種植?!昂档匾杂袷袷驗橹?,高粱、黃豆、向日葵、落花生為輔”[10]2-3??梢?,玉米已成為旱地種植業的核心農作物,這對于農業生產體系的完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寧遠府相接壤的敘州府屬地,農業開墾時間相對較早,乾隆中期便已開始耕種玉米。根據民族學調查:“雷波縣的上田壩鄉約在清乾隆年間已種植苞谷”[11]4。至嘉慶年間,經過區域內的交流傳播,玉米已同蕎麥作為涼山彝族的主要糧食作物而得到了普遍種植。據嘉慶《馬邊廳志略》載:“當地種有蕎麥、苞谷、蘿卜等”[12]189。由于彝族長期以畜牧為事,其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于漢族,故常劫掠漢民至彝區耕種玉米?!胺N雜糧苞谷……其墾地以所擄漢人為之”[13]3。到了光緒年間,玉米在農業生產結構中占據的比例已發生較大變化?!袄遵R屏三屬山地較多,多種玉麥,雷波出者為最”[14]1。由此可知,三地以因地制宜的生產理念發展農業,通過集中性地擴大玉米的種植范圍,使漫山遍野皆被玉米覆蓋。到了民國時期,玉米已成為當地的糧食大宗?!耙杂衩诪橹魇车牡貐^約占70%”[15]783??梢园l現,清代以來玉米在該地區的推廣種植,逐步改變了當地傳統的農作物種植結構,以高產農作物作為種植核心,有效地提高了單位耕地面積的糧食產量。

除在新、舊開墾的山地丘陵地區外,在地勢高差懸殊的峨邊地區,玉米同青稞等適應能力較強的農作物得到了普遍性的種植。嘉慶年間的一首民謠曾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景觀記述道:“今年玉蜀滿山頭,才得開荒便大收。共約鄰家賽神去,瓜蘆池上水初秋”[16]154??梢娪衩滓言谏鷳B環境差異明顯的高山低谷間普遍播種,并成為當地出產收獲的主要糧食作物。至道光時期,“越嶲、峨邊、馬邊、雷波四廳為彝族聚居的山區,產青稞、苞谷”[7]483。另據民國《峨邊縣志》載:“每年約有三季所出有玉麥,山居多玉蜀黍”[17]21。由此可見,作為外來作物,玉米一經引種便迅速在當地農業生產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這對于邊際土地的利用起到了促進作用。

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彝區的引種傳播,逐漸改變了彝族以畜牧為主、農業為輔的經濟面貌,使得農業生產獲得較快的發展。清光宣年間,“涼山地區除涼山腹地偏僻的高山地帶仍以畜牧和狩獵為主外,絕大部分彝族地區已進入半耕半牧的狀態”[18]54。而在彝族聚居區域,為了發展以玉米種植為主的農業生產,與其他糧食作物的種植地已完全分隔開來?!按迓溥h近的田園,因土地肥美,多種苞谷。山坡之上則種蕎麥”[19]58。除在質地肥沃的土壤上大量種植玉米外,一些地區逐漸以輪作式的循環耕種取代傳統式的輪歇栽培,以此均衡土壤養分及調節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邦^年夏秋將荒地上的樹木荊棘砍去,巧火焚燒,翻耕休閑……二半山的開荒地,第一年種洋芋,第二年種玉米,第三年種蕎子?!盵20]199。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玉米已取代傳統種植物蕎麥的糧食大宗地位?!鞍纫话惝€產100~150 公斤,蕎子畝產大約35 千克”[21]56。另據涼山州農業局的統計材料分析:解放前玉米、土豆的播種面積約占彝區全部耕地面積的40%以上,產量占全部糧食產量的50%左右。由上可見,玉米在涼山彝區農業生產中的普遍性及在糧食產量結構中的重要性。

至建國初期,無論是在涼山的腹心區域還是邊緣地帶,玉米都憑借自身特性而得到了更為廣泛的種植。根據四川省涼山彝族社會歷史調查可知:“全州以苞谷、蕎子、洋芋三種為主產作物”[21]2。而經過建國初期的持續墾殖,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的種植范圍、糧食產量逐漸拓展增加,促使農業耕種成為涼山地區的主導生產方式,“到20 世紀50至60 年代,涼山彝族地區農耕生產在農業總收入中占到70%~90%,畜牧業僅占10%~30%”[21]7。涼山彝族已由半牧半農過渡為以農業為主的生產類型。此外,涼山彝族還高效整合種植業與養殖業的特性,開展養殖業—種植業的生態農業循環。正所謂“種田地,肥壅最為緊要”[22]62?!耙妥迦藢⒂衩捉斩挾哑饋?,每天放一些到牛羊圈里喂牲畜,彝族人把牲畜圈里的廄肥挖到圈外面堆起來,等到2 月份就把這些肥料背到田地里播種時用作施肥”[23]46。由此可見,兼營種植業與養殖業能夠起到產業反哺之用,對于生態農業系統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彝區廣泛的引種傳播,不僅拓展了農業生產范圍,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作物結構與經濟類型的變遷,對于區域農業生產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而時至今日,玉米仍作為涼山彝族農業生產中的主要作物,在區域內受到普遍種植。

二、玉米的食用:社會生活中的新內容

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地區的引種傳播,引發了當地生產結構的變遷,在以農業耕種為主體的生產結構下,糧食作物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將玉米作為主食,能夠滿足基礎性的食物需求,加之具備飼料、釀酒等多種利用價值,進而得到了彝族民眾的廣泛接受,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新內容。

在社會生活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中,食物排在首位,對食物的攝入是人類生存的先決條件,而食物的供應則與人口的變化緊密相關。清代以來是涼山彝族人口急劇增長的時期,相關研究認為:自1815—1956 年,涼山彝族的社會人口由28萬增長至72 萬。清代中葉以來涼山彝族的人口激增加劇了社會內部的糧食危機,本土低產作物難以滿足此類形勢下的食物供應,引種高產作物就成為擴大食物來源的一項重要途徑。

在玉米尚未傳入涼山地區之前,當地彝族飲食結構中的主食以蕎麥為主,小麥、青稞等只是次要部分,因而區域人口的主食攝入主要依賴蕎麥的供給。隨著玉米在涼山地區廣泛的引種傳播,當地彝族逐漸認識到了這一作物的食用價值,并積極引入到飲食生活當中。嘉慶年間,馬邊廳彝族已開始日常性地食用玉米,即“日食以苞谷為尚”[24]21。地處小涼山的雷波地區,“其黑夷每日午后一餐或用苞谷一次”[25]23。而在峨邊地區,已形成以玉米與蕎麥并重的飲食結構,當地彝族“終年以玉麥、蕎子圓餅為食”[26]4。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涼山彝族的經濟類型已漸由畜牧經濟轉變為農耕經濟,農業種植技術日益成熟,在以糧食作物為主的種植結構下,“其以玉米、小麥、蕎子為主食”[27]124。從中可以發現,從玉米傳入涼山彝區再到本土化的過程,彝族固有的飲食結構出現了極大改變,社會各層對玉米的普遍食用,確立了玉米在飲食結構中的重要地位,使人們相對擺脫了對蕎麥的絕對依賴。從生存意義上來看,將玉米作為主食,有效地擴大了食物來源,緩解了因糧食短缺而帶來的生存壓力,使得涼山彝族能夠最大限度地維持生計。

玉米做法多樣,即可煮熟后直接食用,亦可將之磨面制作成餅?!鞍燃从袷袷?,熬糖、煮酒、磨面,功用甚大”[28]。又如“川、滇大小涼山彝族地區,以玉米、蕎麥、土豆為主,一般把玉米、蕎麥等磨粉制成粑粑”[29]236。除了將玉米磨面制餅,彝族還將玉米與稻米、豆類一同蒸煮食用?!胺N植于平現低谷的水田,除了做成大米飯還可混著玉米飯食用,而四季豆主要以煮湯或者與玉米飯和著食用”[23]22。以玉米為原材料或混同其他作物制成的主食,為當地提供了多樣化的食物選擇,相應地豐富了人們的味覺層次。此外,將玉米磨粉制成的炒面與飯團,成為彝族進行短途外出與生產活動時的常備之物?!皼錾揭妥逵糜衩?、大麥、小麥等作物制作炒面,出門作干糧用”[30]44。做飯團時,“將玉米面蒸至熟透,捏成飯團作為短途外出的干糧”[30]50。以玉米夾雜其他作物制成的食物方便攜帶且在短期內不易變質,被各層人群視為重要的食物補給。由上可見,玉米已成為彝族飲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食材,這也難怪會有人認為“四川等省一些山民對玉米恃以為命”[31]。

酒在涼山彝族社會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原先多采用蕎麥、大麥釀造。清代以來玉米在涼山彝區的引種傳播,促使當地形成以玉米釀酒的文化習俗?!熬贫嘤糜衩揍劤?,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人人都喜歡飲酒”[30]237。在西昌縣“玉麥用以供食豕造酒”[10]2。相較于其他糧食原料,玉米憑借產量高、出酒多的特性,在釀酒工序當中被普遍使用?!耙妥逡话阋杂衩?、蕎麥、高粱為酒料,因蕎麥出酒相對較少,而高粱雖然最好但種植高粱的地方不多,因而實際上多用玉米釀造,釀制而成的酒均稱咂酒”[30]91。釀制成的咂酒既是民間傳統飲品,又用于日常待客與禮儀過渡?!皼錾街輧鹊拿拦?、雷波、甘洛等縣的彝族農家尤喜釀制咂酒,每逢彝族年節、祭祖和舉辦喜事,都要釀造咂酒,既飲用,又作祭酒”[30]90。由此可見,從日常飲用的傳統飲品到過渡禮儀中的文化祭品,咂酒涵蓋了彝族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

玉米作為適應力強且產量較高的外來糧食作物,被涼山彝族迅速融入其飲食生活與社會生活當中,對于區域社會的發展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作為一種食物,玉米的引入有效地緩解了因糧食短缺而引發的饑饉、饑荒,促進了涼山彝族的人口發展。其次,作為文化符號,由玉米制成的咂酒在歲時節慶、婚喪嫁娶等重大的禮儀活動當中,皆發揮著一定的功能作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除了飲食價值與文化價值外,由玉米引種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亦十分顯著?!扒逯泻笃?,隨著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遂使清前期引入的玉米、番薯等旱糧作物部分地成為主食。由于民食問題的解決,使人們有可能騰出更多的土地省出更多的勞動力去種植經濟作物,糧食生產的發展有效地保證了經濟作物的大面積種植,這對促進商品生產、推動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32]52。民以食為天,溫飽問題是民眾生存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玉米自清代以來在涼山地區的推廣種植,逐漸取代部分低產作物而成為當地食物供給的重要來源,進而為彝區經濟作物的種植及鄉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玉米的交換:互通有無的經濟聯系

清代以來,隨著玉米在涼山地區廣泛的引種傳播,當地民眾逐漸認識到了這一作物的經濟價值,并持以積極的心態進行開發利用,進而構建出互通有無的產品交換體系。具體而言,涼山彝族利用玉米開展的交換主要存在兩種形式:一是在民族內部進行的農產品交換,二是與周圍漢族進行的綜合產品交換。

農產品作為基層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生活資料,在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的同時,也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換活動?!皼錾降貐^有限的商品交換只有兩種。以內部交換而論,通常多為糧食換糧食,如蕎子換苞谷、洋芋換豆子”[33]。又如四川雷波獨立白彝,“居民內部交換以一升谷子交換一斤蕎子或一斤谷子”[34]。由此可見,無論是種植剩余還是食用其他糧食而節省下來的玉米,都通過以物易物的交換形式在社會內部進行流通,互相補充生活中所需的其他資源,以此達到基本生活必需品間的互通有無。這類社會內部小規模的糧食交換,具備濃厚的調劑色彩,而玉米作為卑賤的外來作物竟能與彝族最為珍惜的蕎麥進行交換,且交換價值對等,表明在事關基礎的生存問題上,社會各層人群對于外來作物總是持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

除了社會內部以物易物的農產品交換外,玉米還被用于外界有限的市場交易當中。清代以來,源源不斷的漢族人口涌入涼山彝族地區,與當地彝族爭奪生存資源而頻發沖突,統治者為避免漢彝族際矛盾的激化,不得不對交換的方法進行諸多人為限制,以此緩和雙方的對立沖突?!皾h番交界之處,每月立定場期三次,彼此公平交易,該管官選差兵役稽查,不許漢民用強短價,其或私入夷穴交易,別有勾結情弊,從重治罪”[35]26。于是,彝族奴隸主與底層奴隸只得通過定期的集市與漢族開展生活資料間的交換。嘉慶年間的馬邊地區,“夷地莊稼多苞谷,每逢場期,則將囤積的苞谷背負出與漢人易換布匹針線等物”[24]15。在峨邊地區,民眾以玉米與其他畜牧產品換取生產工具?!耙牡剌敵雠Q蚱?、苞谷、野雞、兔子等物,輸入品為布線針篦等物”[26]3。與之相對的是,漢商至此貿易,多用農具、紡織品換取自身需求的農牧產品?!皾h商不顧山高水寒而將鐵器、鐵質農具、針線、布匹、燒酒、裝飾品等生產、生活必需品運至市集,換回漢族所需的苞谷、豆子、木耳、筍子、牲畜、家禽等”[36]。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彝漢雙方的交易限制已不復存在?!皾h商曾以一斤鹽換一斤貝母或二斤天麻,一把鋤頭換一斗三升玉米?!盵37]61。由上可見,玉米直接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已成為涼山彝族商業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社會,“任何作物的推廣都離不開經濟因素的作用,自古如此。外來作物在中國的推廣,利益的驅動更是必不可少的影響因素”[38]276。涼山彝族根據市場需求為導向,主動調整自身農業種植結構以擴大經濟利益,由是,玉米在涼山彝區作物結構中的種植比例日漸擴大,人們日常食用及內部流通后的剩余產品就與漢商進行交換,以此補充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項生產工具與生活物資??梢园l現,玉米的種植與交換都離不開人們務實心態的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彝漢之間對生存資源的爭奪雖使族際關系出現裂痕,但涼山彝族并沒有因此中斷與漢族的聯系,而是通過以玉米為主的農產品交換,與漢族建立經濟、文化層面的交流。從中可以發現,涼山彝族并非完全處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狀態,也并非長期與漢族處于相互對抗的敵視關系,他們總是自發地與外界尋求聯系,并積極地與漢族開展商業往來。由彝漢雙方共同參與并維護的商品交換,實質上是民族間互通有無、彼此照應的體現,這種互惠共利的經濟聯系緩和了族際接觸時的矛盾沖突,增進了民族交往中的情感交流與利益互動,有利于雙方在區域內的協同發展與和睦共存。

綜合而言,涼山彝族并非僅僅將玉米當作維持生存供給的糧食作物,而是將它融入到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尤其是借助玉米與漢族建立的商品交換關系,對于促進雙方在經濟、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梢哉f,玉米雖作為漂洋過海而來的外界作物,但卻為彝漢間的族際交往交融做出了自身的“本土”貢獻。

四、結語

農業自身樸素無華,但卻孕育了紛繁熱鬧的人類世界,給我們留下了無限思考[39]。清代以來玉米在傳入涼山彝族地區后迅速本土化,對區域經濟類型與社會生活的變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以玉米為核心構建的農業生產、飲食生活、商品交換成為涼山彝族社會中的新內容,人們根據生存需求及利益導向而加以利用,并不斷融合創新,最終創造出外來作物融入中國本土的典范。

注釋:

① 參見:秦和平.清代農作物交流與四川山地民族交融.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138-147。

② 參見:咸豐《邛艶野錄》:卷 14《方輿類》。

③ 清代以來涼山地區生產類型的變遷,與清代中后期涼山地區的移民開發導致的動植物資源衰減有關,但玉米、土豆等美洲作物的種植是主導因素。

④ 參見:涼山州農業局《1949—1978年統計資料下》。

⑤ 參見:徐銘.涼山彝族地區的人口發展.思想戰線,1983(06):88-93。

猜你喜歡
苞谷涼山彝族
到山地里撿苞谷
彝族海菜腔
“你這塊涼山的石頭”——倮伍拉且訪談
穩崗拓崗涼山就業扶貧拔“窮根”
涼山有了致富金“藥”匙
彝族養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涼山彝族口弦(之三)
我生命中的苞谷元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