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行之路,以熱愛筑就

2024-02-07 20:59孫曉玲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意趣課標

【摘 要】 《火燒云》的教學如何上出新意?研讀課標,“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是突破點,“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是突破的方式。教師應站在兒童的角度,優化情境,引導兒童在語言表達中感受文化,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

【關鍵詞】 課標 意趣 優化情境 積淀文化

2022年冬,江蘇省第23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課評比活動報名期間,江蘇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施建平所長把我找去,說因為我在首屆全國情境教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錄像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決定舉薦我參加這次比賽。在和施建平所長商量后,我決定挑戰自我,不用現成的獲獎課《肥皂泡》參賽,而是另謀新篇,探索情境教學在不同課型中的運用。于是,我們選定了《火燒云》這篇課文。

閱讀了大量的資料和課例后,我覺得自己陷入了困境?!痘馃啤纷鳛榻浀涞钠?,幾乎被老師們研究透了,那這堂課我要怎樣才能上出新意來呢?

帶著困惑,我去找施建平所長求助。他指導我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里尋找答案。他說,新課標才頒布,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體系也是新的,把握了新的教學思想和思路,就能找到新的突破。

我逐字逐句地研讀新課標,真的大有收獲。新課標開宗明義,在“課程性質”中寫道:“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在“核心素養”里明確“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語言經驗”;在“課程總目標”里提出“主動積累、梳理基本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初步領悟語言文字運用規律”。

我恍然大悟:“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就是突破的點,“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就是突破的方式。很多時候,我們在“文以載道”思想的熏染下,習慣于思考文字的內容和思想,喜歡往深處想,往高處看,反而錯過了文字本身的精彩,忽略了對語言意趣的體悟。新課標提醒我們抓住語言文字的本真,讓語文回歸“語文”。對語言意趣的挖掘,就是為全面提升兒童核心素養奠基。那么,這篇課文語言的意趣又藏在哪里?我該如何找到它們呢?

新課標如一束光,為我照亮了課堂創新之路。我跳出窠臼,放棄了抓住顏色、形狀體會火燒云的美的一般做法,轉而通過霞光帶來的變化,體會火燒云給單調的鄉村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樂趣;通過詞匯表達上的變化,體會火燒云色彩變化帶來的奇趣。我努力挖掘掩藏在字里行間的語言意趣。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賞析體驗:蕭紅用了什么好辦法寫出對霞光的贊嘆?經過反復朗讀、體悟,學生發現:原來一個小小的“了”字,竟然蘊含著這么多的驚喜與贊嘆。我又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去發現:“用不同形式表達的顏色分別有什么特點?”他們說:“啊,原來‘ABB’詞型的顏色是這樣明亮和飽滿,‘半×半×’詞型的顏色既豐富又和諧,比擬型的顏色多么形象,一讀就明白啦……”語言文字的學習在課堂上熠熠生輝,吸引了兒童求知的眼睛,也照亮了我的課堂。抓住語言的意趣,就是抓住了語文課的根本,它讓教學的創新找到了立足之處,從此生了根,長了葉,讓兒童的語文學習之路充滿快樂,花香四溢。

南通是情境教育的發祥地,作為在李吉林老師身邊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我對情境教育有著深深的熱愛。在備賽過程中,我心中一直有個執念,想更新穎、更全面、更充分地展現情境在教學中的優勢。幫助我備課的特級教師唐穎穎老師卻告誡我:“大道至簡,情境本身就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無需刻意去雕琢。只要找到適宜的方式,簡單的情境就能發揮出極好的效果?!彼嵝盐乙欢ㄒ驹趦和慕嵌?,去思考教學情境的設計和呈現方式。

于是,我放下對“高大上”的追求,以兒童的視角潛心尋找簡單而高效的情境創設方法。我通讀了12冊語文教材,梳理了篇目前后的聯系,認真分析了三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確定了《火燒云》這樣描寫自然景物的課文,用圖畫來展示情境是最經濟、最直接,也是最佳的方式。生動的圖畫,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而發現景物特點,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的特色。特別是第1自然段,如果能看到當時的情景,學生一定會大受震撼。

一開始,我收集了大量火燒云的精美照片,想帶給學生視覺的沖擊??墒?,精美的照片卻與學生隔著距離,效果并不如意。于是,我想到用兒童畫的方式將課文描寫的景象畫出來。這時,施建平所長雪中送炭,請自己動畫專業出身的女兒幫我畫了一幅充滿童趣的《霞光村晚圖》,完美再現了火燒云上來后鄉村的熱鬧和美好??稍嚱滔聛?,效果并沒有想象的好,學生對景物變化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文字表面,并不能真切體會到火燒云的神奇。

這該怎么辦呢?要是圖畫會變化就好了。大家集思廣益,最終決定利用PPT自帶的動畫效果展現光澤度的變化,只需輕輕一點鍵盤,火燒云上來了,大白狗變成紅的了,大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白胡子變成金胡子了!想怎么變,就怎么變,云朵、房屋、動物、人物都在鍵盤的控制下變化著色澤,這是多么有趣而神奇??!

電腦技術的加持,讓情境更加真實可信。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在情境中跟隨蕭紅欣賞火燒云映照下鄉村大地的美景。當屏幕上動態展示出火燒云神奇的變化,學生一下子全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交流著自己的發現:

“大白狗變紅了,變成了神奇的動物!”

“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變得高貴了!”

“大公雞金燦燦的,像鳳凰一樣,公雞變鳳凰了!”

“老頭兒的白胡子變成金胡子了,他成老神仙了!”

……

靈動的表達噴涌而出,學生在情境中欣賞到作家眼里的風景,熱烈的情感及對美的感悟,跨越了時空,與蕭紅產生了共鳴。這,就是情境教學的魅力。

霞光中的情境繼續推進。學生走進這情境進行角色扮演。當走上講臺的男生模擬著扛鋤頭的動作,提起一條紙做的道具魚時,課堂上的師生就全都成了景中人?!爸艽笫濉睂W生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適應著彼此的新角色。在角色的認同里,那看不見的鋤頭和紙做的魚就在學生的眼里被霞光映照得金光閃閃。他們領悟到課文對話的詼諧幽默,開啟了自己的創意表達:

“周大叔,您的鋤頭成金鋤頭啦,今年您一定會大豐收!”

“周大叔,您的鯉魚變成金的啦,祝您年年有余!”

“周大叔,您一定會交好運的,看,您都成了‘大紅人’啦!”

情境認知理論研究者布朗曾說:“情境通過活動來合成知識?!钡拇_,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知識內化為核心素養提供了驅動力;情境引起并維持著學生的深度學習,為知識內化為核心素養提供了智力養分;情境促進了學習內容更好的遷移,為知識內化為核心素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優化情境和深化學習的雙向奔赴,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新課標在“課程性質”中就提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養”。按照新課標的精神,對語言文字的解碼,就是對文化的再認識;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語文習得的知識,就是積淀文化底蘊顯性的呈現方式。因此,一堂語文的教學之旅,也應是一次文化的漫步。

于是,我引導兒童在語言表達中發現祖國文化的豐厚?!痘馃啤芬徽n教學中,理解顏色的表達方式是學習的重點,課后練習里也有積累和拓展的要求。課文中出現了三類表示顏色的詞語,一類是ABB式的疊詞;第二類是“半×半×”式的詞語,表示顏色交雜在一起;第三類是用具體的事物來比擬顏色。而后兩類詞語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結合生活實際,學生對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理解上沒有難度,練習中要求“再說幾個類似的”也不會有問題。這些平常的詞語看起來都是在說顏色,卻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這不正是祖國語言文字豐富性的表現嗎?這正是激發學生文化自信的著力點。因此,抓住表達的不同形式,我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合作探究:“不同的表達體現了顏色的什么特點呢?你還能說出哪些這樣的顏色呢?”學生被挑戰性的問題吸引著,在情境中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在小組里合作、探究、交流。隨著越來越多的詞語被學生從記憶中喚醒,從生活中拾撿,他們對言語的理解也越發透徹,體會到了語言表達的妙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蔽业慕虒W并沒有因理解上的收獲而停步。因為,只有在真實的情境中根據實際情況熟練運用,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顏色的表達方式。于是,教學情境進入了游戲的環節:我在色彩繽紛的火燒云畫面上圈出范圍,讓學生來說說看到的顏色。有了范圍,就不能天馬行空地隨便說,他們開始盯著畫面認真思考—— 一邊畫圈,一邊說顏色。學生的興致越來越高,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迫不及待地想展現自己。課堂上積累的“葡萄灰”“茄子紫”,生活中常見的“西瓜紅”“魚肚白”都被他們運用起來,還出現了很多靈光一閃的創意表達:俏皮的“兔子灰”,現場生成的“燈光白”,充滿詩情畫意的“晨曦藍”,甚至還出現了“白里透紅”“紅得發紫”等不同表達形式的詞。文化的自信、文學的傳承,就在這精彩的審美表達中汩汩流淌。

最后,我還巧妙地用作業將這種文化的積淀引向了課外。曾有一個名為《滿庭芳·春色》的電視節目,描繪的正是五彩斑斕的顏色。于是,我將節目視頻做成二維碼,設計成一則賞析作業,放在了課后作業單里,讓學生在藝術欣賞中,去體會色彩的傳統表達方式,去了解顏色里的中國意趣。這樣的作業,為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又打開了一扇新的窗。

就這樣,從詞語的理解、形式的解碼,到分類和積累,再到真實的運用、課后的拓展,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文化積淀的過程,更是文化自信在學生心中形成的過程。循著民族文化的脈絡前行,一堂簡單的語文課,便有了厚度,也有了更加深遠的內涵。

課堂上,對文學史的關注,也是文化滲透的方式。作者蕭紅,以直率而自然的文風驚艷了當時的文壇,得到很多文學巨匠的贊譽。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我不僅帶領學生欣賞作品,還指引他們關注作品和作家的歷史地位。教學中,在學完火燒云下的鄉村風光后,我滲透了茅盾對《呼蘭河傳》整本書的評價——“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欣賞完課文遣詞造句的靈巧后,我滲透了魯迅對蕭紅的評價——“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作家”。學生在贊嘆之余,對祖國的文學和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

一次比賽,就是一次長途的歷練、一次加速的奔跑。導師們的傾力指導、學校領導的關心幫助、團隊老師的無私付出……這些場景已成為我生命中的珍寶,將鼓勵我繼續堅守、求進、心懷希望。

結束亦是開始,前路漫漫亦燦燦。每一次努力,都會成為人生進步的伏筆。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唯愿常懷赤誠,永葆純粹,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教育的征途上追星趕月,等到再回首時,相信螢火也會化作星光?!?/p>

孫曉玲,江蘇省第23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課評比特等獎獲得者,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語文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德育標兵。孫曉玲老師曾獲首屆全國情境教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錄像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主持南通市規劃課題“情境教育理念下的國學啟蒙”和“中國古典文學意象情境學習的實踐研究”,在雜志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

猜你喜歡
意趣課標
神韻秀逸 意趣妙生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略述《籬園秋實》的壺中意趣
淺談紫砂壺“秋韻”的自然意趣
漢字的水墨意趣
陳建明“意趣”名師工作室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基于課標,以生為本,多樣有趣——例說高中歷史教材二次開發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