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鱘魚重組魚排3D打印特性的研究

2024-02-22 15:05金錚于婉瑩趙文宇劉宇軒祁立波白帆董秀萍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鱘魚鴨肉山藥

金錚,于婉瑩,趙文宇,劉宇軒,祁立波,白帆,董秀萍*

1(大連工業大學 食品學院,食品交叉科學研究院,遼寧 大連,116034)2(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遼寧省海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 遼寧 大連,116034)3(衢州鱘龍水產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324004)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淡水魚類中體形較大、壽命較長的一種魚類,是我國的名特優珍品。在我國境內野生的鱘魚有8種,分別為史氏鱘、達氏鰉、庫頁島鱘、中華鱘、達氏鱘、白鱘、裸腹鱘和西伯利亞鱘[1]。隨市場需求增加,我國鱘魚養殖業不斷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世界鱘魚養殖產量第一國[2]。目前我國鱘魚加工產品主要以冰鮮鱘魚、速凍鱘魚片、速凍鱘魚丸為主[3]。鱘魚魚肉較厚、無肌間刺、營養價值高、肉質細膩且風味鮮美[4]。對鱘魚進行加工和利用能夠為鱘魚的精深加工提供新的發展方向,這對鱘魚資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很大意義。

鴨肉具有低脂肪、低膽固醇和高蛋白的優勢[5],其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及B族維生素,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的肉類。山藥在中國被認為是一種藥食同源性原料[6],其含有維生素、淀粉酶、膽堿、黏液汁酶以及薯蕷皂苷等多種營養成分。有研究表明山藥與鴨肉具有良好的營養協同作用,能夠降低膽固醇。目前有關山藥與鴨肉復合食品的加工研究較少,劉巍[7]研發了一種山藥鴨肉羹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周存六等[8]將山藥粉作為脂類物質的替代品添加到鴨肉中,制備山藥鴨肉丸。因此,將鴨肉、山藥與鱘魚肉進行復配,可實現魚排的營養重組。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營養定制化、個性化及特膳食品的發展得到廣泛重視。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快速成型技術,通過連續放置多層材料來創建物理對象的過程,通常由三維數字模型輔助[9]。能更好的實現重組成型過程中營養定制與復配,并賦予產品新穎的模擬魚排外觀。

本研究以鱘魚肉為原料,添加鴨肉、山藥進行復配,以實現營養協同,同時改善制品的質地及口感。結合3D打印技術制備重組魚排制品,探究復配物料打印特性、重組制品品質及理化特性的變化,篩選適宜的復配比例,以發揮原料的營養優勢,得到品質優良的3D打印定制魚排。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雜交鱘魚(Acipenserbaerii×Acipenserschrenckii,AB×AS),雌性,質量約為40~50 kg/條,衢州鱘龍水產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采用-18 ℃冷鏈運輸至實驗室,-20 ℃條件下儲存;冷凍鴨胸肉,萊蕪市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20 ℃儲存;山藥,山東壹畝地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備

UltraScan PRO測色儀,美國HunterLab公司;TA.XTPLUZX質構儀,美國Stable Micro Systems公司;Discovery HR-1流變儀,美國TA儀器有限公司;FOOD-B2魚肉3D打印機,長興時印科技有限公司;CR22N高速冷凍離心機,日本日立公司;MesoMR23-060V-1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儀,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JSM-7800F熱場發射掃描電鏡,日本電子株式會社。

1.3 試驗方法

1.3.1 鱘魚肉預處理

取冷凍鱘魚,流水解凍,剔除魚皮、鱘魚骨、脂肪及紅肉并切成形狀約為5 cm×5 cm×3 cm的魚塊。魚塊經絞肉機初步絞碎,后經斬拌機慢檔低速空擂3 min,密封分裝,置于-20 ℃冰柜儲存備用。

1.3.2 鴨肉預處理

將冷凍鴨胸肉流水解凍后剔除筋膜,切成小塊,鴨肉經絞肉機初步絞碎,后經斬拌機慢檔低速空擂3 min,密封分裝,置于-20 ℃冰箱儲存備用。

1.3.3 山藥預處理

取新鮮山藥若干,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斬拌機采用慢檔低速斬拌,共斬拌3 min,整理裝袋,備用。

1.3.4 鱘魚、鴨肉與山藥復配材料的制備

將預處理的鱘魚肉、鴨肉和山藥按不同比例(g∶g)混合,添加預先溶解的NaCl溶液,置于斬拌機慢速低檔斬拌3 min并通過40目篩去除肉質中的筋膜,取過篩后的復配材料裝于真空密封袋內,并在4 ℃下儲存備用。復配材料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鱘魚、鴨肉與山藥復配材料配方 單位:%

1.3.5 鱘魚重組魚排制備方法

將復配材料灌入3D打印機料筒,參照DICK等[10]篩選出的3D打印條件,采用1.2 mm噴嘴,打印噴嘴移動速率為20 mm/s、擠出速度為15 mm/s,采用1 mm層高,50%填充密度,直線填充模式,打印溫度為25 ℃,選取自行設計的stl格式下的“魚排”圖形進行打印,尺寸如圖1所示。打印后的樣品采用180 ℃空氣油炸4 min進行熟化,正反兩面各熟化2 min。

圖1 重組魚排3D打印模型Fig.1 3D printed model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

1.3.6 質構特性的測定

1.3.6.1 剪切力的測定

參照鄧麗等[11]的方法,稍作修改,將熟化后樣品切成1.5 cm×1.5 cm的小塊,每組樣品取5個平行,選用A/EBC型號刀頭,測前、測試速度為1.0 mm/s、測后速度為10 mm/s,測試距離為15 mm,將測試結果取平均值。

1.3.6.2 全質構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測試

參照WANG等[12]的方法,將熟化后樣品切成1.5 cm×1.5 cm的小塊,每組樣品取5個平行,在物性測試儀的TPA模式下評估樣品的質構特性。測試條件:選取P/50探頭,測前、測試速度1 mm/s,測后速度10 mm/s,對每個樣品進行兩次連續壓縮,設定壓縮比30%,觸發力5 g,將測試結果取平均值。

1.3.7 色澤的測定

利用測色儀進行測定,以儀器白板為標準,每組分別隨機測定3次,測量熟化后樣品表面及內部的L*、a*、b*,結果取平均值。其中,L*為亮度值;a*為紅綠值;b*為黃藍值。

1.3.8 流變特性的測定

參照LIU等[13]的方法,用混合流變儀分別測定5種復配材料的表觀黏度和黏彈性特征。用直徑為40 mm的鋼制測試夾具在25 ℃的溫度下進行測試。

表觀黏度:采用剪切掃描模式,剪切速率在0.1~100 s-1,每組樣品重復3次。

動態黏彈性特征:采用振蕩模式進行測定,所有測試均在應變為1.0%的線性黏彈性區域內進行,記錄儲能模量(G′)、損耗模量(G″)和損耗正切(tanδ),掃描頻率在0.1~100 rad/s,每組樣品重復3次。

1.3.9 持水力及熟化損失

參照黃穎等[14]的方法測定熟化損失率。準確稱量熟化前3D打印樣品的質量,將經熟化后的樣品冷卻至室溫,擦去表面的水分并稱量,根據測得的重量差計算蒸煮損失率,每組樣品重復3次,結果取平均值。計算如公式(1)所示:

式中:m1,熟化前3D打印樣品的質量,g;m2,熟化后樣品的質量,g。

將熟化后樣品經吸水紙包裹后在4 ℃下以轉速8 000 r/min離心10 min, 取出樣品,按公式(2)計算持水率。

式中:m′1,離心前樣品的質量,g;m′2,離心后后樣品的質量,g。

1.3.10 水分分布

參照PAN等[15]的方法稍作修改,樣品在室溫條件下恒溫 30 min后,轉入核磁管,采用CPMG(Carr-Purcell-Meiboom-Gill)脈沖序列進行自旋-自旋弛豫時間T2的測定。參數設定:P90=28 μs,P180=56 μs,TW=5 000.00 ms,RG1=10.00,DRG1=3.00,PRG=1.00,NS=8.00,NECH=6 000.00。每組樣品重復3次。

1.3.11 微觀結構

參照葉韜等[16]的方法,稍作修改。將熟化后的樣品切成寬1 cm×1 cm×1 cm的小方塊,加入體積分數為2.5%的戊二醛溶液固定24 h,去除固定液后,置于50%、70%、90%的乙醇進行梯度脫水,每個梯度脫水15 min,將脫水后樣品進行冷凍干燥,最后送入熱場掃描電鏡中觀察截斷面的網絡結構并拍照。

1.3.12 感官評定

隨機選擇20名食品專業人員進行感官評定,從外觀狀態、氣味、內部組織狀態、彈性、滋味5個方面對重組魚排進行喜好度的綜合評價,評定標準如表2所示,每項指標滿分為20分。

表2 重組魚排的感官評定標準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recombinant fish fillets

1.3.13 數據處理

色澤、流變特性、持水力、熟化損失及水分分布結果取3次平行,質構特性結果取5次平行,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偏差表示。采用SPSS 22.0分析數據間的顯著性(P<0.05表示差異顯著)。Origin 8.5用于數據分析和制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3D打印效果

本文模擬魚體外觀建立新型重組魚排模型,并結合3D打印技術實現魚排重組打印。通過觀察打印過程中復配物料的連續性、均勻性及魚排形狀穩定性可考察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打印品質的影響[17]。由圖2可以看出純鱘魚魚排存在斷料現象且熟化后此現象較明顯,隨著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減小,復配材料更加順滑,具有良好的打印適性,打印過程中基本不存在斷料現象,重組魚排表面光滑平整且打印精度高。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小于3∶7時,經熟化后的重組魚排基本沒有發生形態的改變,立體結構能夠與預設魚排圖形保持一致。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達到5∶5時,熟化后樣品結構出現塌陷。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于山藥含量的增加使樣品體系中的總含水量升高,山藥中的淀粉與水分子結合不足以支撐其三維結構,從而造成塌陷。這與馮蕾等[18]發現山藥粉含量增加,打印過程中層與層之間產生縫隙,打印效果不佳的現象一致。

a-3D打印模型;b-純鱘魚魚排;c-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1∶9; d-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2∶8;e-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3∶7; f-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4∶6;g-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5∶5圖2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3D打印重組魚排Fig.2 3D printing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at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meat

2.2 流變特性

表觀黏度可以反映復配材料的順滑程度及物料擠出時的連續性。如圖3所示,在0~30 s-1的剪切速率區間,山藥和鴨肉的添加降低了鱘魚的表觀黏度,且隨著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加,其表觀黏度顯著下降。當剪切速率達至100 s-1時,曲線平緩,物料向牛頓流體轉變,這表明重組魚排復配材料具有剪切稀化的特性,說明其在打印過程中可以順利擠出[19]。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加,復配材料表觀黏度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山藥中含有黏性蛋白,山藥比例的增大使得復配物料更加順滑,從噴嘴中順利擠出[20]。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低于3∶7時,層與層之間沉積不足,出現分層現象。而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達到5∶5時,打印后則出現結構塌陷,二者打印精度均有所下降,影響產品品質。因此,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為3∶7~4∶6時,復配物料表觀黏度適宜,可實現精確打印。

圖3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物料表觀黏度的變化Fig.3 Changes of apparent viscosity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meat

儲能模量(G′)可以反映材料的彈性特征,可量化為固體特性及機械強度,損耗模量(G″)則反映材料的黏性特征,即材料在發生形變時,由于黏性形變而消耗的能量大小[21],二者可作為評價打印過程中流體特性的另一指標。圖4顯示在0.1~100 rad/s的頻率掃描過程中,山藥和鴨肉的添加能夠降低鱘魚的G′和G″,且復配材料的G′始終高于G″,說明在該頻率掃描范圍內復配物料主要表現為彈性特征,樣品均具有以固體特性為主的結構。G′的增長速率要高于G″,表明山藥的添加會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大復配材料的流動性,使流體特征更加明顯,這不利于支撐和維持打印后自身的立體形態[22]。Tanδ為G″與G′的比率,是用于評估黏彈性的特征參數,復配材料的tanδ低于1,表明其更像固體的性質。適當的山藥添加比例下,能夠使其與魚肉鴨肉體系產生協同作用,表現出的固體特征足以支撐和維持打印后自身的立體形態。當山藥與鴨肉比例達到3∶7~4∶6時,復配材料更適合打印,重組魚排成型性較好。當復配比達到5∶5時,材料機械性能下降,雖能實現打印過程,但成品自支持力下降,這與打印后制品的塌陷有一致性。

圖4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物料黏彈性的變化Fig.4 Changes of viscoelasticity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meat

2.3 質構特性

嫩度常用于評價肉類產品的品質,可通過剪切模式測定,以剪切力值表示,在感官上通常表現為柔軟程度、多汁性和易咀嚼性[23];TPA測試可以通過模擬口腔咀嚼過程來評價樣品的感官特性,較為直觀的反映產品的食用品質[24]。通過綜合比較重組魚排的剪切力、硬度、彈性、黏聚性、咀嚼性及回復性多個指標,擬反映重組魚排的食用品質。從表3及圖5結果可知,純鱘魚魚排具有較高的剪切力和硬度,分別為858.90 g和721.11 g,山藥和鴨肉的添加顯著降低了魚排的剪切力,且隨著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減小,重組魚排的剪切力由605.66 g下降至365.96 g,硬度由549.47 g降至238.62 g,說明增加山藥在重組魚排中的復配比例,具有提高魚排嫩度的效果。然而魚排的嫩度過大,則會組織松散,品質下降。重組魚排形成凝膠的主要成分為鱘魚肉及鴨肉中的鹽溶性蛋白,隨著鴨肉比例不斷減小,復合體系中總鹽溶性蛋白含量相對降低,因此制品的質構特性也隨之變化。高翔等[25]同樣發現山藥的添加能夠提高鰱魚魚糜制品的品質,隨著山藥的過量添加,會使體系中魚糜凝膠體系中鹽溶性蛋白含量相對降低,從而伴隨著質構特性的下降。

圖5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重組魚排的嫩度變化Fig.5 Tenderness change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meat 注:不同小寫字母代表差異顯著(P<0.05)。

表3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重組魚排的TPA變化Table 3 TPA change of recombinant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 of yam and duck meat

2.4 色澤

色澤能夠最直觀的反映重組魚排的外觀品質,影響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本研究通過測定重組魚排外部及內部色澤的變化,分析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對魚排品質的影響。如表4所示,山藥的添加能夠有效的提高魚排內外部的亮度。隨著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減少,重組魚排的內部L*值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外部色澤變化趨勢與內部一致。因新鮮山藥中含有淀粉,其糊化后可增強魚排的透明質感,從而改善重組魚排的亮度[26]。純鱘魚魚排內外部均具有較低的a*和b*值,說明添加山藥和鴨肉能夠增強魚排的色度,但隨著鴨肉添加量的減少,重組魚排內部a*與b*值均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研究表明,在加熱過程中,鴨肉中的亞鐵肌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肌紅蛋白,會造成a*值顯著下降,且熱處理過程中維生素E、色氨酸等營養素損失也會使肉色度下降[27]。因此鴨肉與山藥的比例是導致重組魚排內部色澤發生顯著變化的重要原因。對比重組魚排內外色澤差異發現,外部L*值低于內部,a*與b*值均高于內部,這是由于空氣油炸的熟化方式,使重組魚排表層在加熱過程中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發生氧化褐變及焦糖化,并形成表皮硬殼,造成魚排內外部的色澤差異[28]。

表4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重組魚排的顏色變化Table 4 Color change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 of yam and duck meat

2.5 熟化損失及持水力

熟化損失可用于評判重組魚排的在加工過程中的品質保持能力,反映其熟化過程中水分、蛋白質等物質損失程度[29],如圖6所示,山藥和鴨肉的添加能夠顯著減小熟化損失,但3D打印重組魚排的熟化損失隨著山藥與鴨肉比例的變化無明顯變化趨勢,當鴨肉與山藥比例達到5∶5時,熟化損失出現小幅上升,這證明山藥與鴨肉的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的熟化損失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但二者的添加能夠在加工過程中很好的保持魚排的品質。

持水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組魚排的內部三維網絡結構質量,主要取決于蛋白質與水的相互作用能力[30],由體系中蛋白質與水分子作用位點的種類和數量決定[31]。圖6顯示山藥和鴨肉的加入顯著升高了魚排的持水能力,且在山藥與鴨肉比例由1∶9變為5∶5的過程中,重組魚排的持水力由51.15%變為48.87%,持水力降低了2.28%。在整體復合體系中,一方面,鴨肉相對含量的減少,整體蛋白質總量減少,使蛋白質與水的相互作用減少,形成的三維網絡結構越加松散,造成持水力的下降,這與剪切力及硬度下降的結果相一致。另一方面,山藥相對含量的增大,體系中的淀粉能夠與水分子結合膨脹并填充于蛋白質網絡空隙中。這可能是造成熟化損失沒有顯著變化的主要原因。綜合熟化損失及持水力,證明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下降會使重組魚排的綜合保水能力下降。

圖6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下重組魚排的 持水力及熟化損失變化Fig.6 Changes of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ripening loss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meat 注:不同大小寫字母代表差異顯著,P<0.05。

2.6 水分分布

低場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T2可以反映水分在復合體系中的分布情況及遷移過程,用于評判肉類制品熟化損失及持水力,從而反映重組魚排品質[32]。重組魚排的水分種類及分布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樣品在T21(1~10 ms)、T22(10~200 ms)和T23(300~1 100 ms)存在4個峰,即存在3種水分類型,代表結合水、固定水和游離水[33]。弛豫時間小,說明重組魚排與水的結合程度高,反之則說明其與水結合程度低。由圖7可以看出,鴨肉和山藥的添加使得魚排的T2b和T21向較長的弛豫時間遷移,說明鴨肉和山藥的添加使得復配魚排的水分流動性增強,易失去更多水分,但隨著鴨肉和山藥復配比改變,T21無明顯變化。隨著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減小,弛豫時間均向較高的方向偏移,表明復配重組魚排對水分的束縛能力減弱,這與重組魚排內部結構緊密程度的減弱有關[31]。固定水及游離水的比例和狀態可以反映樣品的持水力[34]。純魚排的T21的峰面積顯著高于添加鴨肉和山藥的復配魚排,表明純魚排中結合水含量較高,束縛的水分子較多,具有較高的持水力,這與持水力檢測結果一致,但隨著山藥比例的增大,T22的峰面積呈下降趨勢,說明不易流動水比例減少,重組魚排截留在網絡結構中的水分減少,持水力降低。同時,山藥比例的增大會使體系中自由水的比例增大,T23的峰面積呈上升趨勢,在加工過程中游離水容易損失,可能造成熟化損失的增加。

圖7 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弛豫 時間T2的變化Fig.7 Changes of relaxation time T2 of reconstituted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2.7 微觀結構

圖8顯示了不同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制品微觀結構的影響,純鱘魚魚排內部結構均能夠形成致密三維網絡結構,沒有較大的空洞。復配魚排中孔隙變小但依舊結構緊密,重組制品中的網絡交聯主要依靠魚肉及鴨肉中的蛋白交聯產生,由疏水相互作用和氫鍵構成。隨著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大,鴨肉比例的減小,復合體系中魚肉與鴨肉中的肌原纖維蛋白相互作用減少,兩種蛋白質之間的網絡交聯誘導減少,形成三維網絡結構變得松散[35]。然而,山藥比例的增加能夠填補部分由于交聯減少產生的網絡空隙,從而使重組魚排內部結構出現粗糙不均勻的現象。因此,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的變化,使重組魚排復合體系的內部網絡結構質量下降,這與重組魚排質構及水分變化的結果一致。

2.8 感官評定

根據感官評定結果,計算重組魚排各項感官評價指標得分平均值,繪制雷達圖。如圖9所示,純鱘魚魚排各感官指標得分均較低,得分均為9~12分,而不同山藥鴨肉復配比下,各項感官指標平均得分均為10~20分,多數為15~20分,少數為10~15分,重組魚排整體感官品質良好,具有較高的接受度。其中,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低于3∶7時,各項感官評分偏低,這與魚排嫩度不足,以及打印后魚排內部出現分層,結構松散的現象一致。當復配比為3∶7~4∶6時,各項的感官評分升高,結果相近,這與魚排嫩度上升,打印組織結構較為均勻,緊密性較好的現象相一致。繼續增大山藥與鴨肉的復配比,會造成產品接受度降低。因此,綜合打印效果、質構特性、感官特性等角度,重組魚排制品的適宜山藥與鴨肉復配比范圍為3∶7~4∶6。

a-純鱘魚魚排;b-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1∶9;c-山藥與鴨肉復配 比例2∶8;e-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3∶7;e-山藥與鴨肉 復配比例4∶6;f-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5∶5圖8 不同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制品微觀結構的影響Fig.8 Changes of microstructure of recombinant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圖9 不同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制品感官品質的影響Fig.9 Changes of sensory quality of recombinant fish fillets under different compound ratios of yam and duck

3 結論

本文通過測定不同鴨肉與山藥復配比例的鱘魚重組魚排質構特性、理化特性及3D打印性能的變化,同時借助感官評定,以考察復配比例對重組魚排品質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山藥與鴨肉復配比的增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重組魚排制品的打印品質。隨復配材料中山藥比例的增大,復配材料黏度逐漸降低,當山藥與鴨肉復配比例低于3∶7時,3D打印制品能夠保持模擬魚排的形狀,但熟化后內部組織結構出現明顯分層現象。當復配材料中山藥與鴨肉復配比增大至3∶7~4∶6時,重組魚排的打印效果良好,同時其嫩度顯著提升,綜合感官接受度高,然而,繼續增大復配則會導致制品品質的下降。以上結果表明,在鴨肉與山藥復配比例為3∶7~4∶6時,可實現鱘魚重組魚排的加工。將鱘魚肉、鴨肉及山藥進行復配,鴨肉與魚肉完善了蛋白質的種類,實現均衡營養,同時,山藥與鴨肉具有協同功效,實現了藥食同源的作用。因此,實現鱘魚重組魚排的加工,旨在提高鱘魚制品的營養價值及品質,同時為鱘魚加工制品開拓新的方向,促進其多樣化發展,這對鱘魚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猜你喜歡
鱘魚鴨肉山藥
抱怨
抱 怨
歷史時期長江上游鱘魚資源的開發研究
治病山藥 美味山藥
山藥記
山藥提早上市栽培技術
我的“魔法山藥”
吃鴨肉的宜與忌
100歲的鱘魚
實時熒光PCR法檢測食品中鴨肉成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