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茶學詞匯特點與翻譯策略探析

2024-03-29 22:30
福建茶葉 2024年2期
關鍵詞:茶學譯者譯文

薛 帥

(大同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大同 037000)

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我國茶文化對國際社會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著深刻影響。在新的時期,我國既需要重視推進茶文化對外傳播工作,也需要了解國際茶文化,在文化交流和互動中強化我國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語言翻譯在文化交流、溝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英語茶學詞匯特點并對其翻譯策略做出探索,能夠為國際茶文化交流創造良好條件。

1 英語茶學詞匯特點

由于國際茶文化深受我國茶文化帶來的影響,因此,英語茶學詞匯的形成與我國茶學詞匯展現出了緊密的關系。與此同時,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不同國家的茶文化與社會文化產生了共融,讓英語茶學詞匯呈現出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具備了與當地社會文化相適應的產生背景與文化內涵,反映著當地社會大眾的生活習慣與審美傾向。具體而言,英語茶學詞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英語茶學詞匯具有較高的專業性

英語茶學詞匯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與茶本身相關的包括茶葉的名稱、產地、特性等,也茶生產與加工相關的有發酵時間、發酵程度等,在對這些詞匯開展翻譯時,要注重展現出詞匯本身具有的專業化特點。在翻譯實踐中,為了準確地表達相關詞匯的準確性,可以采取直譯的方式。但其中也有部分詞匯,雖然指代的是同一個與茶相關的事物,但所使用的詞匯卻無法靠逐字逐詞翻譯來準確地表達[1]。例如,我們所熟知的紅茶,在英文中卻被翻譯為“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在英語茶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詞匯,需要注意不同語言中的表達習慣。另外,與茶道茶藝等相關的詞匯,也有專業性的英語詞匯來表達,不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著特定的含義,翻譯時應當遵守行業規范,以標準性的詞匯進行翻譯,以求準確。除此之外,中西方的茶文化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差異之處,在針對茶文化相關的詞匯翻譯時,應當充分考慮茶文化特點的異同,既要做到茶文化含義的準確傳達,又要關注二者之間的習慣性表述。熟悉了解并掌握英語茶學詞匯的特點,才能確保譯文的準確性與恰當性。

1.2 英語茶學詞匯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

英語茶學詞匯的翻譯工作,不僅僅是簡單地將與茶葉相關的事物進行翻譯,還涉及到了地域特性、文化差異等。無論是中國的傳統茶文化,還是流行于歐美的西方茶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英語茶學詞匯所涉及到的知識面也非常廣闊。從茶葉本身來說,要想更為準確地傳達某一類茶葉的具體特點,就必然會涉及到茶葉產地的氣候特性、茶樹的種類等。與制茶相關的工藝,會涉及到一些傳統的手工技術或現代工藝等。而茶文化相關的翻譯內容則是更為復雜,不僅與茶文化發展的歷史背景、社會文化相關,還會涉及到一些歷史故事、藝術形式等。由此可見,英語茶學詞匯的翻譯已經不僅僅是局限于茶葉相關的專業知識,要想做好翻譯工作,還必須具備地理、自然、人文、社會、歷史、藝術等多種專業知識,并且熟悉相關專業詞匯,才能夠在翻譯的時候得心應手。準確把握英語茶學詞匯涉及知識面廣這一特性,才能夠為翻譯工作做好準備,提前學習并掌握有關的知識,提升翻譯技能,讓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更為精準、自然,讓讀者能夠從譯文中,感受到茶學的獨特魅力。

1.3 英語茶學詞匯具有較為豐富的內涵

一方面,茶學相關的內容本身所擁有的內涵非常豐富。除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品茶、飲茶等,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的內容也非常駁雜。在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當中,人們從茶中獲得感悟,通過品茶達到凝神靜心、反省自我的目的,并且隨著對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能夠感受到茶給人們帶來的內心的蕩滌。并且中國茶文化在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的區域文化,形成了較為復雜的茶文化體系。而西方茶文化的發展,一部分是通過歷史上與中國進行茶葉貿易而學習的中國茶文化,另一部分則是通過具有西方社會特性的發展而來的,尤其是在社交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茶文化,對于西方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西方茶文化中,更多的是表達了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

另一方面,英語茶學詞匯翻譯過程中,涉及到了中文與英語兩種語言,而這兩種語言本身就具備非常豐富的內涵。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詞匯所代表的含義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可以表達多種含義。對比二者的不同之處,英語的表達方式更偏于靜態,擅長使用名詞化結構,通過不同名詞的排列組合,達到客觀地傳達內容的目的。而中文的表達方式更偏向于動態,更多地是使用語言來表達一種意境。充分了解茶學本身和中英兩種語言中所具備的內涵豐富的特點,才能夠以更多精準的詞匯和多樣化的表達方式,讓譯文更加生動形象[2]。

2 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策略探析

2.1 重視社會語言的規范程度

語言本身就是社會屬性下所產生的用于交流溝通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無論是中文還是英語,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必然離不開其社會屬性。社會語言的規范程度指的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將原文翻譯為目的語言時,對于詞匯的翻譯所進行的約定俗成的要求。社會語言的規范程度,是影響譯者采取翻譯策略的重要因素。歷史上中英翻譯最初較為注重中文的社會語言規范,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中國更為注重自身的文化發展。而隨著西方文化的滲透,中國看到了西方國家的先進之處,翻譯的習慣更傾向于西方語言的表達方式。發展到現代社會,在文化大融合的影響之下,文化發展趨向于多元化,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人民有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并且也尊重西方文化和習慣,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既保留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性與優勢,同時,又采用了更為符合讀者閱讀習慣和文化背景的翻譯方式[3]。如今,在進行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時,譯者應當站在更為理性的視角,通過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把握中文和英語的社會語言規范,采用能夠讓讀者更容易接受,且具備專業性、標準性、統一性的翻譯方式,從而確保英語茶學詞匯翻譯能夠在符合社會語言規范的前提下,彰顯中西方茶文化的特質。

2.2 明確翻譯的目的與性質

翻譯的目的與性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策略的方向。在以科普為目的的翻譯工作中,譯者應當以嚴謹、精確的態度,選擇更為專業性的詞匯,將所要翻譯的文本譯為目的語言。在以文化傳揚為目的的翻譯工作中,譯者應當將中西方文化大背景作為翻譯工作的基本前提,了解目的語言讀者更容易接受的翻譯方式,從中選擇更為親近讀者,接近讀者閱讀習慣的詞匯。在以藝術探討為目的的翻譯工作中,譯者應當了解與茶學相關的藝術類型,學習與茶學相關藝術的專業語言,既要采用專業、準確的詞匯傳達茶學中蘊含的藝術精髓,又要通過美妙的語言表現出藝術的魅力。除此之外,翻譯工作的性質與譯者的心態和工作節奏有著直接的關系。正確定位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的性質,尋找最為恰當的翻譯方式和路徑,能夠有效地減輕翻譯工作的壓力,讓譯者能夠以更佳的狀態,投入到英語茶學詞匯翻譯中。

2.3 深挖潛在讀者的喜好與期望

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通過翻譯工作,將與茶學相關的內容,翻譯成目的語言,讓更多的讀者能夠通過譯文了解茶學。因此,讀者是否能夠接受翻譯出來的文本,成為了譯者必須要考慮的要素。一方面,中西方讀者本身受到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等影響,對于茶學相關的文章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原文作者在寫作時,必然也是首先考慮本國讀者的喜好。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優秀的茶學作品雖然能夠在本國受到讀者的贊揚,但若離開了優秀的翻譯,在異國他鄉卻未必能吸引讀者。因此,譯者在進行翻譯時,必須要考慮目的語言的讀者喜好,了解他們對怎樣的作品、怎樣的語言表達方式有所期待。另一方面,茶學作為一種文化類型,與其他文化的受眾有所不同,茶學既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因此,在進行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時,要充分考慮到,哪些人群可能是茶學作品的潛在讀者,茶學作品譯文可能會影響到哪類受眾。并且分析這些潛在讀者的語言習慣和閱讀喜好,從而在保證翻譯準確、專業性強的基礎上,適當地運用能夠迎合讀者、容易被讀者接受的詞匯,從而增強譯文的吸引力,讓讀者更有興趣閱讀。

2.4 提升譯者的知識儲備

由于英語茶學詞匯具有知識面廣的特點,因此,譯者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夠以更為精準的語言、更為有效的方式進行翻譯。譯者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首先,掌握過硬的茶學相關知識,從茶本身相關的事物,到中西方茶文化,都要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根據所要翻譯的內容,將與茶學有關的知識聯系起來,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其次,學習中西方社會、人文、歷史等相關知識,充分了解不同國家的社會風俗、人文環境和歷史文化等,以此作為翻譯工作的強大支撐,才能讓英語茶學詞匯更加有血有肉,提升譯文的魅力。再次,不斷提升語言能力和翻譯技巧,通過不斷學習和吸收中英文翻譯知識,掌握更為豐富的詞匯和更為強大的翻譯能力,讓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更具專業性。最后,大量涉獵各類優秀翻譯作品,從其他優秀譯者身上學習翻譯知識,并進行融會貫通,不斷地探索更為高效的翻譯方式,逐漸形成獨特的翻譯風格。

2.5 參考已有譯本的優勢

茶學翻譯工作由來已久,目前,已經存在的優秀茶學翻譯作品眾多,譯者可以從現有的譯本中,尋找被讀者認可的特性,并總結前人的翻譯經驗,從而尋找更為適合現代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的方式和技巧。通過閱讀已有作品的翻譯文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不同譯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翻譯的習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其中,能夠被讀者認可,受到大眾贊揚的翻譯作品,都會存在一些優秀的共性??偨Y這些翻譯作品的優秀之處,并結合當前翻譯工作的要求,不斷地進行改進,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當然,過往的翻譯作品也并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譯者應當對其中的優秀和不足進行分析,吸取經驗,改進不足,讓英語茶學詞匯翻譯工作能夠更為符合現代語言的要求[4]。

2.6 提升語言文化特性的透明度

語言文化特性的透明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讀者是否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針對語言文化的特性,譯者在開展翻譯工作時,應當適當地進行語言的異化處理,從而在確保原文含義能夠準確傳達的基礎上,擴大文化傳播的范圍,提升交流的實際效果。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的過程中,部分詞匯在中英文語言中的表達有所不同,為了能夠讓目標語言的讀者能夠更好地接受,譯者可以根據不同語言中,茶學作品的習慣性表達,進行異化處理[5]。尤其是在一些具有明顯的標志性文化的詞匯翻譯中,異化翻譯能夠降低讀者的閱讀門檻,更容易理解原文所表達的含義。然而在部分語言文化特性透明度較低的文本中,如果不進行具體的解釋和標注,讀者就很難理解,但如果將解釋標注等拓展內容加入到翻譯中,不僅會破壞文本的整體結構,還會極大地增加譯者的工作量,因此,這種情況下,可以放棄異化處理,轉而使用歸化翻譯,達到更好的效果。

2.7 適當調整文本中的重復性詞匯

在進行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時,會遇到相同或相似含義的詞語重復出現的情況,在處理這些重復性詞匯時,譯者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其中,部分詞匯重復出現,是因為其專業詞匯的特性以及在文本中的地位比較重要,那么,譯者在進行翻譯時,就應當按照原文,采用對應的專業詞匯進行準確翻譯,從而突出文本所要表達的重點內容。然而,有些類似的詞匯所表達的意思相近,但因為在文本中所指代的事物或表達的意思略有區別,那么,譯者在進行翻譯時,應當盡可能選擇能夠替代的詞語,避免大篇幅重復使用同一詞匯,以免譯文顯得枯燥。多選用代替性詞匯,不僅能夠讓譯文的內容更為豐富多彩,也能夠很大程度上凸顯譯者的專業水平和翻譯風格,從而讓讀者更喜愛閱讀。

2.8 重視譯文文化背景

第一,重視自然文化背景。英語茶學詞匯翻譯的過程中,有很多內容與茶葉的生產地、茶文化發源地以及與茶相關的自然環境、氣候特征等相關的內容。因此,在進行翻譯時,必須要注重中文和英語相關的自然文化背景。比如,茶葉的種植受到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影響,其品質不同,茶文化的發展受到不同地區文化背景的影響等,這些在翻譯時,應當有所體現,讓讀者能夠通過譯文,更為清晰地了解茶學是在怎樣的自然文化背景之下形成又是如何發展的。

第二,重視社會文化背景。茶學的傳播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文化的發展。由于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較大,不同國家的人難以切身體會他國社會的文化特色,在進行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時,一方面要對社會文化進行區分,凸顯茶學在不同國家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則是要將不同的社會文化進行聯系,從而讓讀者能夠通過譯文身臨其境,感受茶學中最為吸引人的文化特性[6]。

第三,重視物質文化背景。物質文化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中西方的物質文化發展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英語茶學詞匯翻譯過程中,物質文化主要指的是與茶相關的物質所形成的獨特文化。譯者在進行翻譯時,對于中西方共有的物質文化,可以采取較為直白、精確的翻譯,而面對不同的物質文化,則盡可能采取意譯的方式,從而擺脫物質層面的束縛,直達茶學的內部精髓,以此來保留茶學的內核。

第四,重視語言文化背景。中文和英語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受到語言文化背景的影響,表達方式和習慣有著很大的區別。在進行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時,符合語言文化背景的翻譯,是傳達茶學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譯者要熟知中英文化的不同語言習慣,在翻譯時,使用與讀者閱讀和表達習慣相符的翻譯策略,從而譯文能夠更為流暢,也可以通過優秀的翻譯,提升讀者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水平,為茶學的傳播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茶學詞匯是英語國家茶文化的重要載體,呈現出了較高的專業性,較廣的知識面以及豐富的內涵。在對英語茶學詞匯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需要把握英語社會語言規范,明確翻譯目的與翻譯性質,重視滿足讀者的喜好與期待,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知識儲備,比較已有譯本展現出的差異化優勢,強化語言文化特性的透明度,關注譯文文化背景對翻譯工作產生的影響,為英語茶學詞匯翻譯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猜你喜歡
茶學譯者譯文
浙江大學茶學專業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譯文摘要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茶文化視角下的茶學英語翻譯研究
I Like Thinking
興趣教學法在《茶學概論》課程中的應用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背景下《茶學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武夷學院茶學(茶文化經濟方向)專業為例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