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風景在家鄉”的跨界之旅

2024-04-09 07:30沈瑞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跨學科學習學習情境小學語文

沈瑞

摘 要: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習要求,綜合其他學科相關學習內容,“最美風景在家鄉”的跨學科學習主題應運而生。在活動推進過程中,對于跨學科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跨”的學科多與少,取決于學習任務;“跨”的效果好不好,取決于多方協同;“跨”的設計巧不巧,取決于資源整合;“跨”的過程順不順,取決于活動調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學習情境;真實任務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指向文化育人的跨學科主題活動設計的實踐研究”(編號:C/2022/02/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統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四季之美》《鳥的天堂》《月跡》等幾篇寫景課文重在引導學生品味、積累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語句,單元習作“? ? ? ? ? ? ? ? ?即景”要求學生寫景色的變化?!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惫馐菍W習寫景的技法,不去欣賞美景,怎能真切地捕捉景色的動態變化?怎能將美景寫具體?況且,習作中“即景”指的是眼前的景物,是需要學生去記錄觀察所得的。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勢必要走向課堂之外、生活之中。

無獨有偶,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6課《我們神圣的國土》在“活動園”中提出:“利用節假日,觀察所見的山水樹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描述自然風光,欣賞和感受祖國山水之美?!碧K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有“參觀和旅行”“風景如畫”等教學內容,蘇少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也編排了《我愛我的家鄉》等歌曲。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習要求,綜合其他學科相關學習內容,“最美風景在家鄉”的跨學科學習主題應運而生。

一、 設計跨界的過程

關于這次跨學科學習,我的設想是,在“欣賞家鄉美景”的真實情境中,學生通過觀察、記錄、研究、欣賞、體驗、思考、表達等一系列活動,激活生活經驗和語言經驗,提升對家鄉美景及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從而生發對家鄉、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于是有了下面這個學習情境:

南京,六朝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擁有美麗的自然風景。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遍南京,欣賞家鄉美景。請你先提前收集南京美景信息,走訪時做好觀察和記錄,回來后把看到的家鄉美景寫出來,最后班級還要出一本《最美風景在家鄉》班刊,并進行推廣。

以此情境為引領,我又設計了下面三項任務。

(一) 走,去看看南京的美景

身為南京人,身處世界文學之都,用閱讀的方式來發現南京美景,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學生可以在誦經典詩詞、讀名家名篇的文學閱讀體驗中,在言語交流中初步了解、感受南京的美景。這是用閱讀的方式去“看”南京,用語文的方式來學語文。

閱讀之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不同媒介收集與南京美景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增進對家鄉美景的了解。而后,分小組匯總歸納信息,對收集到的南京美景進行分類,如自然景點、文化景點、名勝古跡等。這也呼應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第三學段“梳理與探究”的要求:“感受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初步運用多種方法整理和呈現信息?!?sup>[1]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對景點進行分類?幾類景點是否都要呈現?如何選擇?學生思考、討論,篩選出自己心儀的景點。

(二) 快,規劃我的研學之旅

“最美風景在家鄉”是以語文學科為主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學生閱讀、感悟、理解、欣賞文本是活動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2]

如何寫好美景?應先學名家寫景之法。教師可以先進行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學習名家如何寫景:深入《四季之美》,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四季景物的動態變化;深入《鳥的天堂》,通過對比閱讀,對兩次所見“鳥的天堂”的情景進行比較,想象畫面,體會榕樹枝葉繁茂的靜態場景和群鳥飛鳴的動態場景;深入《月跡》,交流動態、靜態描寫月亮的語句,感受對月亮爬竹簾格兒的動態描寫和對滿院子玉玉的、銀銀的月光的靜態描寫。最后,學生梳理回顧本單元課文中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語句,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這些名家是如何寫出美景的?答案是重在觀察。于是,第二階段,鏈接舊知。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觀察的方法,如調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從多個角度觀察,做連續細致地觀察,觀察要有順序等。景物不同,觀察的側重點也不同。去燕子磯觀長江,可以按時間順序觀察;去玄武湖,可以按移步換景的順序觀察。還可以觀察同一景物不同狀態下的變化,如有風無風、晴天陰天等。學生知曉了觀察方法,明確了觀察要點,就可以設計觀察記錄表。

有了觀察記錄表是否就能去觀察家鄉美景了呢?學生跨出課堂、走出校門之前,還要制訂完備的跨學科學習方案,這樣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第三學段的跨學科學習任務群也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研討,集體策劃、設計參觀考察活動方案,運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學成果”[3]。教師出示活動案例,學生分景點組隊,仿照案例,討論分工,合作撰寫本小組個性化的“最美風景在家鄉”跨學科學習活動方案,然后開啟研學之旅。

北京師范大學郭華教授指出,跨學科學習實際上就是利用學科知識進行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問題解決。[4]“最美風景在家鄉”的跨學科學習正是將語文學科學習的觀察方法遷移到對家鄉風景的觀察之中,彰顯了語文課程與生活的緊密聯結。

(三) 來,把家鄉裝進班刊里

跨學科學習以解決問題為取向,因此,要關注成果的分享與呈現。研學結束后,全班交流討論研學感受和收獲,學生整理觀察記錄,以“? ? ? ? ? ? ? ?即景”為題,書寫看到的家鄉美景,可配圖畫。同桌互批,修改習作;教師指導,學生二次修改。這個過程中,教師提供學習評價表,幫助學生在自評、他評中了解自己的習作完成情況。

之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明確班刊的結構,包含書名、作者、封面、封底、目錄、卷首語、正文等,并從這幾個方面展開分工,設計樣式,請人撰寫卷首語,安排內容排版。接著,審稿、校稿,將文章整理、編輯成冊。最后,明確贈送對象,統計數量,聯系文印店印刷班刊。班刊的討論、制作和印刷的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交流溝通、團結協作與實踐創新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推廣班刊的目的是傳遞家鄉的美,召開發布會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成功召開一場發布會,離不開海報宣傳。在海報設計環節,學生需要明確宣傳對象為同學、老師、校領導等,知悉海報的內容主要包括文字和插圖,如文字包括班刊的名字、宣傳語、班刊發布時間、地點、主辦單位等。小組制作完成后,還要邀請班刊獲贈對象參加發布會,這就牽涉到安排主持人介紹活動及成果,選派代表交流跨學科活動感受、啟發和收獲。一切準備就緒后,各小組將班刊分發給贈送對象,全班合唱《我愛我的家鄉》,通過歌聲表達對家鄉的熱愛與贊美。

由此,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遵循語文學習的路徑與方法,契合跨學科學習的要求,逐步解決真實的問題,完成了跨學科學習的任務。

二、 提升跨界的認知

隨著活動的推進,我對跨學科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

(一) “跨”的學科多與少,取決于學習任務

“最美風景在家鄉”跨學科學習活動的任務是出版一本班刊。這個任務具有語文學科的特征,但并不局限于語文學科,還需要學生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的過程是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能力的過程,關鍵在于找到學習主題和學習任務的耦合之處,根據任務要求確定參與學科。美術學科的繪畫,有助于班刊的美化;音樂學科的歌唱,有助于班刊的宣傳;信息技術學科的排版設計,有助于班刊的制作……它們都為增進對家鄉的情感認同服務。因此,能夠有助于學習任務的落實,是選擇所跨學科數量的重要準則。

(二) “跨”的效果好不好,取決于多方協同

跨學科學習要想落到實處,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離不開協同,包括學生協同、教師協同甚至家校社協同等。本次跨學科學習活動經歷了多次協同,比如活動方案的制訂、班刊內容的梳理,就離不開學生之間的協同;另外,教師希望學生通過手繪的方式給自己的班刊配圖,需要參考《參觀和旅行》《風景如畫》等學習內容,但是這些內容的學習時間和跨學科學習的時間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間的協同,協調課程內容及授課時間,使跨學科學習得以順利實施、有序開展。

(三) “跨”的設計巧不巧,取決于資源整合

“最美風景在家鄉”跨學科學習活動中,我整合了課標、教材、南京地方名勝、名家作品等多種資源。例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我整合了多學科教材,尋找契合之處,從而提煉出“最美風景在家鄉”的主題;在“看看南京的美景”的閱讀體驗中,我整合了古詩詞、名家散文等資源,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選擇美景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南京特有的名勝資源,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家鄉。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龐雜的資源,教師既要注意充分利用資源,又要注意資源的選擇和整合,所用資源必須服務于跨學科學習,才能讓跨學科學習設計錦上添花,給人以巧妙之感。

(四) “跨”的過程順不順,取決于活動調試

在跨學科學習的實踐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預設之外的情況。因此,教師要有心理準備,遇到問題時重在陪伴學生一起去體驗、去解決。比如,有的學生發現,小組商定觀察家鄉美景的時間和自己原有的計劃有沖突,組內產生了分歧。我立刻引導他們商議問題解決的方案,最終達成一致,讓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又如,學生在完成班刊內容的撰寫后,需要各自整理成電子稿,如何避免出現錯別字以及格式不統一等問題,就需要統一要求,并且請家長協助。只有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去反思,去調試,教師才能對跨學科學習設計產生新的認識,總結出新的路徑。

語文跨學科學習是聯結其他學科形成教育合力,并開展解決真實問題、滿足生活實際要求的語言實踐運用活動的深度學習,體現了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以其為切入點,深入研究,推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3,35.

[2] 陸志平.語文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J].語文建設,2020(9):43.

[4] 陸志平.語文跨學科學習要體現其特有價值[J].人民教育,2022(23):64.

(沈?瑞,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

猜你喜歡
跨學科學習學習情境小學語文
STEM項目學習要重點關注什么?①
創客課程開發的困境與突破
跨學科學習:真義辨析與實踐路徑①
芻議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探討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方法
高職高?!栋惭b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開發的實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