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在課堂中的實施與落實

2024-04-11 02:22王莉莉
小學語文教學·園地 2024年1期
關鍵詞:跨學科學習課標跨學科

王莉莉

2022年版課標在“課程內容”的“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中首次提出了語文學習任務群。其中,“跨學科學習”屬于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內容之一,“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那么“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理念下的單元教學應該如何實施呢?

一、立足語文學科,在聯系統整中融合

“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學科整合,延展學習時空。以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在立足語文學科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科內容的整合。

1.明確教學目標

“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下的單元語文教學應以2022年版課標理念為指引,正確把握跨學科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的路徑更加清晰明確,凸顯出語文學科的特質。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深厚的傳統文化,中國人的根”,語文要素之一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依據本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特點,教師可以把“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統領整個單元的核心目標任務。

2.打破學科壁壘

“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下的學習應從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在學習內容、主題、情境等之間的關聯入手,幫助學生建立起它們之間的聯系。這樣教學,可以打破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壁壘,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學中,圍繞本單元“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任務,教師可以采取把單元課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運用互聯網查找資料)、科學、美術、道德與法治、音樂等學科聯結在一起,帶領學生了解古代建筑、認識四大發明、欣賞繪畫藝術、演唱民間歌謠……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來豐富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還可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來帶領學生親近我國的民俗文化,幫助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這些學習活動可以看出,“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下的語文學習不是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內容的簡單疊加,而是在基于學生現有語言文字能力與經驗的基礎上,找到與其他學科交叉內容共同學習的一種方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語文學科為主,其他學科內容為輔,要將其他學科內容作為對語文學科內容的補充、延展、豐富和深化,進而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二、拓寬學習領域,在親近運用中深化

在“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理念指引下,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結合單元學習內容確定明確的學習主題,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把“跨學科學習”的任務落到實處呢?

1.創設真實情境,任務驅動提升

2022年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在“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下的單元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2022年版課標理念為指引,通過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的創設來設計一系列學習任務,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結合本單元的課文特點,教師以“向外國友人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語文學習情境,設計了一系列子任務。

子任務一:我們和古人一樣過節。要求:學習《古詩三首》,借助互聯網查找古人過節的相關資料,感受古人過節時的情形以及中華傳統節日的民俗和內涵。

子任務二:探究那張用了千年的紙。要求:借助查找的資料和課后練習學習《紙的發明》一課,了解造紙術的意義與價值,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結合課文中紙的發明的相關知識和查找到的其他相關資料,圍繞一個意思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某一個方面的特點用一段話介紹清楚。

子任務三:走訪那座建了千年的橋。要求:學習課文《趙州橋》,想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趙州橋的,結合其他學科內容,通過查找、走訪等形式了解我國其他的寶貴文化遺產,并學習課文中的方法向外國友人做介紹。假如你是導游,你會怎樣向外國友人介紹趙州橋?

子任務四: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要求:借助信息技術,向外國友人介紹《清明上河圖》。學習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與同學交流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指導學生運用美術及信息技術功能,結合繪畫與歷史知識以小小講解員的身份介紹這幅畫,通過具體的介紹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子任務五:我來介紹中華傳統節日。要求: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把自己家里過節的過程或者在節日里發生的事情呈現或者展示出來,并把過節的具體過程講一講。通過手抄報、朗誦會或者微視頻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評選出“最佳中華文化推介人”。

在本單元教學中,在主題學習情境的引領下,教師結合單元學習任務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統整,設計了五個子任務,讓學生把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把聽說讀寫融合起來,設置了跨多個學科領域的學習任務,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利用學習資源,賦能學習活動

2022年版課標在“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中指出:“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社區生活場景……進行語文跨學科學習?!痹趩卧虒W中,教師在引領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以為學生真實的學習活動提供支持,走向“學習社會化”。本單元《紙的發明》一課課后活動提示中以泡泡提示語的形式為學生編排了相應的活動,這些活動從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查找資料的方法與途徑。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以此為抓手,引導學生說說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開展活動,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查找資料等,增強學生跨學科學習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三、綜合運用知識,在評價展示中提升

在教學中,實施跨學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怎樣才能判斷學生是否真的在進行跨學科學習呢?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一體化在課堂的實施來促進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所學問題能力的提升。

1.制訂評價量規

2022年版課標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在“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評價量規的制訂來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自我監控。結合本單元課文特點,教師可以從五個方面制訂評價量表(見表1)。

2.展示學習成果

跨學科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鐚W科學習成果的展示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在語文知識理解或者表達等方面的情況,還可以考查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情況。依據單元課文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以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升。本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安排的內容是“中華傳統節日”,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形式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平臺:(1)借助表格梳理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的來歷及不同地區的一些習俗特點。(2)朗讀與中秋節有關的古詩。(3)微視頻展示做月餅、包粽子、寫春聯等實踐活動。這些學習成果的展示不應只限于課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學習活動延伸到校園、社區等一些場域。教師可以結合學校及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邀請其他學科教師等參與評價。這樣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理念指引下,教師應從學科融合、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通過評價量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等方面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的課堂所學真正服務于生活。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啟秀市北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

猜你喜歡
跨學科學習課標跨學科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STEM項目學習要重點關注什么?①
創客課程開發的困境與突破
跨學科學習:真義辨析與實踐路徑①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