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散之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林散之草書藝術摭析
    □ 王清哲林散之(1898-1989)被譽為“當代草圣”。其草書以瘦勁飄逸見長,晚年成熟之作散盡人間煙火,融匯“天地精神”,了無束縛、自在逍遙,為我們營造了“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天下》)的藝術境界?!?span class="hl">林散之書法自序》中記敘了他在學習書法道路上的幾次變化:“余學書,初從范(培開)先生,一變;繼從張(栗庵)先生,一變;后從黃賓虹先生及遠游,一變;古稀之年,又一變矣?!钡谝粋€階段:從自學書畫到有明確師承階段。即從1912年,林散之15歲時起,開始師從南京

    中華書畫家 2023年12期2023-12-24

  • 采石游記
    了李白衣冠冢、林散之紀念館和廣濟寺等名勝。李白晚年,在李氏皇權之爭中站錯了隊,被判死刑。經郭子儀力救,改判流放,走到白帝城時又遇赦放舟東歸。又過了若干年,李白貧病交加,老境愈殷,走投無路之際不得不投奔在當涂作縣官的族叔李陽冰,將歷年積存的詩文交給他,請其代為作序,是為《草堂集》,然后冥然而逝。至于李白最后是怎樣離開人世的,據后世傳說,詩人是乘鯨捉月而去的,走得極其浪漫,非常富有詩意。而傳說李白乘鯨捉月的地方,就在采石磯的長江邊上。李白“乘鯨捉月”走了,既未

    當代作家 2023年5期2023-07-10

  • 剛柔相濟 瘦勁飄逸 ——林散之《毛澤東詞〈浪淘沙·北戴河〉》賞析
    □王 罡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蘇南京,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被譽為“當代草圣”。他的書法以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挺拔而彈性十足,瘦勁飄逸,如“錐畫沙”。林散之曾寫過很多毛澤東詩詞內容的書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當數其中的代表作。此作系立軸,高105厘米、寬33厘米,約3平方尺。林散之以其喜用的羊毫筆磨墨書寫,裱工精細,十全品相。作品落款“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散耳”,下鈐“林三之”?。ò?/div>

    老年教育 2023年5期2023-06-15

  • 剛柔相濟 瘦勁飄逸 ——林散之《毛澤東詞〈浪淘沙·北戴河〉》賞析
    □王 罡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蘇南京,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被譽為“當代草圣”。他的書法以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挺拔而彈性十足,瘦勁飄逸,如“錐畫沙”。林散之曾寫過很多毛澤東詩詞內容的書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當數其中的代表作。此作系立軸,高105厘米、寬33厘米,約3平方尺。林散之以其喜用的羊毫筆磨墨書寫,裱工精細,十全品相。作品落款“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散耳”,下鈐“林三之”?。ò?/div>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3年5期2023-06-15

  • 有無相生 藝進于道 ——論林散之書法藝術的哲學觀
    學院內容提要:林散之被海內外學界譽為“中國當代草圣”,他不僅在書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在詩、畫方面也造詣不凡。林散之以詩養畫、以畫入書、寫詩書情,形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面貌。他的書法作品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觀。本文旨在運用哲學的思辨、畫的理趣、藝術的審美來引發思考,從而洞察林散之書法藝術真正魅力之所在。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出生于江蘇省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6歲隨族人林昌志讀書,其間他閱讀了《詩經》《大學》《論

    書畫世界 2023年2期2023-04-11

  • 林散之書《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占領南京〉》 林散之 紙本 300cm×150cm 1973年作 江蘇省美術館藏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蘇南京,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被譽為“當代草圣”。其書以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挺拔而彈性十足,剛柔相濟,瘦勁飄逸,如“錐畫沙”。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七三年九月,

    老年教育 2022年8期2022-10-19

  • 尋根一代草圣的成長之路
    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評傳》路東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2.6/98.00元寫林散之的評傳是一件頗費心神之事,從籌劃到最終完成用去了兩年多的時間。盡管林散之是中國書壇高峰地帶的醒目人物,但在他的人生歷程中存在很多鮮為人知的“空白”,不僅中年時期的一些個人史料因戰爭等因素已經散失不全,一些生活事實也被種種“傳說”所遮蔽,還有一些需要根據境遇加以辨識的事實已經被半神話了。因此,我花了大量時間去收集、梳理和甄別林散之的個人歷史資料,去偽存真,并從這些史料中

    全國新書目 2022年7期2022-09-21

  • 林散之草書風格的思想根源
    【摘要】林散之是當代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尤以草書成就極高,被譽為“當代草圣”,是“20世紀十大杰出書家”之一。其草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當代書法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本文全面分析了林散之草書風格的思想根源,認為林散之草書能入化境,除了扎實的技法功底和詩文修養之外,道禪造詣實乃關鍵因素?!娟P鍵詞】林散之;道禪造詣;墨法觀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江上老人、左耳、聾叟等,江蘇江浦縣烏江人。詩、書、畫三

    中國民族博覽 2022年4期2022-05-13

  • 近現代·林散之
    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年),名霖,字散之,號三癡、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蘇南京市,祖籍安徽省和縣,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在現代書法史上,林散之是被公認的草書大師,“大器晚成”的典型。他數十年寒燈苦學,經歷了七十多年的磨礪隱忍,滋養了其書法之氣、韻、意、趣,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耄耋之年才名震當世,為世人所知,這種經歷在書法史上是十分罕見的。1972年他在中日書法交流展選拔時一舉成名,趙樸初、啟功、郭沫若等大家給其高度評價,如不是蒙這些高士激賞,他很

    視野 2021年21期2021-11-05

  • 巔峰杰作
    歷次公私所見的林散之草書作品中,《許瑤詩·論懷素草書》的墨色最具變化,乃是林散之草書墨法之經典,堪稱“神品”。其墨透水洇,氣象萬千,奔放雄勁,結體奇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無可名狀,令人叫絕。該作品先后在各類權威刊物發表13次。草書是書法藝術中難度最大的書體。從古到今,在草書發展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書法大家只有幾個,如東漢的張芝,東晉的王羲之,唐代的張旭、懷素,明末的王鐸,當代就數林散之。林散之的狂草《許瑤詩·論懷素草書》,創作于1974年,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當代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號三癡,別號散耳、江上老人。歷任江蘇省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院長、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他3歲學書,32歲師從黃賓虹,37歲只身萬里行,60歲開始專攻草書。其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林散之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前半生社會的動蕩不安始終未能阻擋他追求藝術的步伐。從幼時的懵懂涂鴉到少年時跟隨當地文士習字讀書,從畫店學徒到家庭教師,從草堂授課到畫院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傳世名篇
    化,奇妙無比。林散之自甘淡泊,喜怒哀樂全部沉浸在詩書畫之中,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活。其先后5次著錄,是林散之晚年的代表作?!?span class="hl">林散之書法選集》是林散之所有書法專輯中最權威的一本。該書由趙樸初題寫書名,林散之自己作序?!蹲譃樾漠嫛肪幣旁谠摃牡谝豁?,足以說明它的分量。這件作品為橫幅,1984年創作,尺寸為 26×90厘米(約 2.5平尺),落款“散耳”。鈐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吉羊”(朱文)印。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精細,品相十全。作品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紅色典藏
    王罡編者按:林散之以毛主席詩詞為創作題材的草書作品存世量不多。這幅《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筆精墨妙,紅色題材,多位名家、專家題跋稱精,先后 3次權威出版。林散之草書作品《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立軸,高94、寬32厘米(約3平尺)。上款是“森?!?,下款是“散耳”。名章有“林散之印”(白文),閑章是“曾登太白”(朱文)。水墨紙本,長鋒羊毫筆,生宣紙,磨墨,十全品相。其正文內容是: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扛鼎之作
    住蒼龍?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主席詞·清平樂·六盤山》的內容。作品是立軸,1973年前后創作??v130、橫33厘米(約4平尺),落款“林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無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單款,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整綾挖裱,品相十全。作品于2012年 1月發表在《華人時刊》雜志(第 1期),2012年5月收入《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文物出版社)。只要你稍微懂得一點草書,了解一點林散之的書法藝術,看到這幅狂草都會眼

    東方收藏 2020年10期2020-11-09

  • 林散之繪畫形成三要素初探
    0601)縱觀林散之的藝術之路,跌宕沉浮又神采奕奕,亦如藝術史中的其他人物。其長女林生若作《父親藝術初繕》給出了概括性的總結,其一提到勤懇好學。表明林散之童年時期雖天資未穎,卻已經與藝術結下三生之緣。六歲可執筆畫畫,稍長,可題寫匾額、刻獸環。青年林散之不僅僅只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與摹本中的書畫,繼而求學于海內名宿黃賓虹,更是開啟了萬里壯游的計劃,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浸潤在真山水中去領悟筆墨之道、書畫之真。在內他孜孜不倦,求學若渴;在外他心系鄉人,為官清廉,被尊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20年9期2020-10-11

  • 林散之筆談書法》研究
    王棟【摘 要】林散之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被譽為“金陵四家”之一?!?span class="hl">林散之筆談書法》基本上據林散之先生筆談手跡整理而成,本文以《林散之筆談書法》作為研究對象,從《林散之筆談書法》中所集的林散之對書法各維度的觀點出發,結合林散之自身的書法來觀照他對筆法、墨法、布白等的見解,以此來對林散之其人、其書有一個更為細致全面的了解?!娟P鍵詞】林散之;《林散之筆談書法》;研究中圖分類號:J29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

    戲劇之家 2020年26期2020-10-09

  • 林散之草書取法模式探究
    容提要:本文從林散之《自序》中對自己草書取法的一段概括入手,探究王羲之、懷素、王鐸、董其昌和祝允明對林散之草書的作用和影響,并對林散之開辟出的這一以晉唐為本、明清為用的草書取法新模式和新思路的價值和意義予以充分肯定。關鍵詞:林散之;草書;王羲之;懷素;王鐸林散之曾指出: “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盵1]林散之著重選取了這五人作為取法對象,不僅反映出他對草書史的認識和理解,也反映了他的審美取向和審美理想。特別是這種以晉

    書畫世界 2020年3期2020-05-29

  • 林散之書學觀蠡測
    見濤內容提要:林散之先生是蜚聲海內外的一代書法巨匠,其書學思想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文對其書學思想做以下探討:一是就書法的性質與內涵來看林老重“意”與“象”的闡發;二是其論書最重人品學養與書品的關系;三是在書法形式準則與書法之理方面,體現出其辯證觀與靈活性;四是在審美層次與準則上,重“氣”“味”與“禿”“拙”;五是在發展觀上,重視繼承,目的是為了創新。關鍵詞:林散之;書學觀;辯證思維一、關于書法的性質與內涵書法的性質和內涵,從傳統品評涉及的問題來看,可以歸

    書畫世界 2020年12期2020-03-08

  • 追憶林散之
    和詩是一樣的。林散之林散之老人是蜚聲海內外的“草圣”,同時也是杰出的畫家和詩人。林老最愿意談的是詩,他說:“我以七分精力用于學詩,工夫最深;兩分用于寫字,畫乃書法余事?!庇终f:“談詩要比談其他藝術,心里要踏實些,至少不拘束?!蔽以袡C會聽散之老人談過幾次詩,他又曾把自己詩集的兩種本子送給我,睹物思人,往事歷歷在目。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的二姐古平從“安家落戶”的山村返回新聞界,重操舊業,干勁沖天,興致勃勃地大寫人物通訊,為林散之老人寫過好幾篇,產生了

    銀潮 2019年3期2019-04-19

  • “書生”“草圣”之間
    、見識和能力。林散之是20世紀后50年中國書壇最重要的書家之一,有關他的作品集、傳記和藝談類書籍已出版了不下幾十種,林散之研究,也逐漸成為書壇的一個熱門。就筆者過目的相關撰述,牽涉到林散之藝術經歷的某些關鍵點仍有發掘的余地。林散之是從民國過來的那輩人,許多材料由于人為或非人為的原因湮沒在歷史風塵中,這就需要研究者花功夫搜尋發現。早前,就聽說林散之的故交邵子退之孫邵川正在做《林散之年譜》,作為林散之愛好者,我非常期待有一本出處詳實的林譜,清楚地交待林散之每個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04-12

  • “書生”“草圣”之間 ——《林散之年譜》讀后
    、見識和能力。林散之是20世紀后50年中國書壇最重要的書家之一,有關他的作品集、傳記和藝談類書籍已出版了不下幾十種,林散之研究,也逐漸成為書壇的一個熱門。就筆者過目的相關撰述,牽涉到林散之藝術經歷的某些關鍵點仍有發掘的余地。林散之是從民國過來的那輩人,許多材料由于人為或非人為的原因湮沒在歷史風塵中,這就需要研究者花功夫搜尋發現。早前,就聽說林散之的故交邵子退之孫邵川正在做《林散之年譜》,作為林散之愛好者,我非常期待有一本出處詳實的林譜,清楚地交待林散之每個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9年1期2019-01-14

  • 天涯不問游子意
    五錢。每當想到林散之,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這樣的意象。蹣跚獨行,卻飄出一脈翰墨馨香;手臂佝僂,卻散發一縷幽蘭清氣。時常在中國書法的寶庫中采珠拾貝,何為絕品?我以為,衡量的標準不妨有二。一是獨到的美學價值。最貼切的表述就是蘇東坡所言: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二是卓越的時代風采。誠如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即應當表達出時代的脈動與況味。以此為衡,近七十年來,最能代表中國書法審美意境與時代風華的大家,究竟有哪幾位呢?趙樸初、啟功、沙孟海,當無可爭議。郭沫若、舒

    廈門航空 2018年10期2018-10-19

  • 林散之對二王帖學傳統的開拓
    道路和渠道。從林散之一生的創作實踐完全可以感受到。林散之先生在20世紀的出現,確乎是我國現代書法史上的大事,如同北京故宮內閣大庫檔案、河南安陽甲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經卷和居延漢簡的重大發現一樣,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起到了提升中國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定力的作用。林散之是20世紀誕生的一代書法巨匠,有“當今草法在此翁”(“當今草圣”)的稱譽,其書法造詣已臻至圣境,與歷史上的張芝、索靖、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張旭、祝允明并列為圣的地步,書法獨步當代,“所作行草為思白、覺

    中國文藝評論 2018年5期2018-05-28

  • 林散之藝術研究院成立
    協會批復成立的林散之藝術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京古今畫府舉行。91歲高齡的林散之長子林筱之題寫研究院牌匾并親臨現場,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王罡,南京博物院研究員趙啟斌等出席揭牌儀式。林散之是我國現當代卓越的書畫大師,有“當代草圣”之美譽。林散之藝術研究院的成立,是社會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的有效整合,為搜集、整理、研究、傳承林散之先生的書法、詩詞、繪畫藝術,全面認識及理解林散之先生的藝術特征、藝術價值,推動20世紀文化藝術的專題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大觀(書畫家) 2018年1期2018-05-18

  • 民間收藏林散之草書現狀問題與趨勢
    王罡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號三癡,“詩書畫三絕”,尤其草書,飲譽世界,被稱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省和縣,生于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曾任江浦縣副縣長、南京市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院長、江蘇省書協名譽主席。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林散之的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傳統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被稱為“林體”。中國美術評

    東方收藏 2018年1期2018-05-14

  • 身后功名
    午,《追憶草圣林散之》攝制組一行6人帶著3臺4K攝像機、2部照相機,來到南京長江路至真堂美術館,采訪拍攝林散之學生、著名書畫家、鑒定家蕭平。蕭平,別署平之、戈父。室名愛蓮居。1942年生于四川重慶,祖籍揚州。1963年畢業于江蘇省國畫院。曾任書畫鑒定之職于南京博物院19年,1981年調到江蘇省國畫院。蕭平先生是一位集書法、國畫、鑒賞、史論、收藏于一身的藝術家,50多年的創作、研究與實踐,諸多方面的非凡建樹,在當今中國藝壇實屬罕見。蕭平的繪畫不拘一格,借古開

    東方收藏 2018年2期2018-05-14

  • 淺談林散之書法藝術之美
    “一代草圣”的林散之就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勤于學習,六歲便在私塾讀書習字,但卻是大器晚成之書家中的代表人物,其書法藝術真正達到成熟甚至巔峰是在他古稀之年。在七十年代其草書成就得到了眾多業界文人書家,如啟功、傅雷、亞明等人的高度評價。從此林散之一名遍傳中國大江南北,并且在此后的中日書法文化交流中,日本著名的書法家青山杉雨親自運墨執筆為其留下了 “草圣遺法在此翁”的高度評價。以下主要針對林散之書法藝術成熟時期的作品,從用筆、用墨和章法三個方面來研究其具體書法藝術

    書法賞評 2018年1期2018-03-26

  • 淺析林散之書法作品的筆法與墨法
    225300)林散之先生早年癡迷于詩、書、畫,自號三癡生,后諧音“三癡”為“散之”,改名林散之。因左耳失聰,別署左耳、散耳[1]。他在當代書壇中被喻為“散圣”。其書法“真靈奇逸”,品評極高。林散之先生晚年對別人說:“我的作品能站立兩三百年,心中有數??纯磧热?,看看力量,非是自夸[2]?!?span class="hl">林散之先生書法名重當代,尤以草書成就最著。他擅長用長鋒羊毫作書,行筆平實勁健,曲中寓直。并以畫法入書法,極盡焦淡枯潤之變,蒼勁淋漓。結體跌宕多姿,欹正相互為用,氣韻如行云流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年19期2018-03-07

  • 草圣和種瓜老人
    李志飛林散之是20世紀譽滿中外的書法家,有“草圣”之稱。他與蟄居鄉間的“種瓜老人”邵子退少年時就相識,兩人相交了70載,堪稱君子之交。林散之17歲認識了當時12歲的邵子退,兩人與另一位小伙伴在歷陽一座破廟中結拜為兄弟。邵子退號瓜田、老炊,自謂種瓜老人,世代居住烏江百姓塘村。幼年時跟父親學習詩文史籍,尤其酷愛書畫藝術,和林散之志同道合。林散之喜歡到外面走走看看,邵子退卻深居簡出。1935年秋,林散之邀邵子退一同到黃山、九華山寫生,邵子退遲遲未允。林散之寫詩催

    做人與處世 2018年24期2018-02-12

  • 游歷,須用生命體驗
    沫若首先回答,林散之。郭沫若的這個回答,我讀到后,深感震驚。毛主席也是書法大家啊,郭沫若自己也是大家啊。不說自己,也沒說主席,大家看著主席,沒想到主席也欣然首肯。林散之書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應該說他上世紀30年代中期的那次漫長且艱辛的游歷,以及由此獲得的生命體驗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29年,林散之接受張栗庵先生的勸告,“六法之道非可臆造,開導點化,是在真師”,然后,帶著張的推薦信,前往上海拜黃賓虹為師。林散之帶了自己的“杰作”,沒想到一見面,雖然黃賓虹

    民主與科學 2017年6期2018-02-03

  • 林散之與夏冰流的友情
    □ 邵 川林散之生于1898年,安徽和縣人;夏冰流生于1914年,安徽舒城人。1958年,兩人在江蘇省的一次政協會議上相識,林散之年長夏冰流十余歲,忘年相交,可謂亦師亦友。1965年6月中旬,南京市瞻園剛剛修建完成。市委書記彭沖將“花籃廳”作為市委常委的會議室,并囑徐步市長邀請幾位老畫家來此作書繪畫。徐步通過夏冰流邀請傅抱石、錢松、林散之、宋文治四位老書畫家到瞻園來相聚作畫,并親自到場主事。林散之在《江上詩存》中有記載:“六五年六月中旬,瞻園修建完成。南京

    老年教育 2018年3期2018-01-28

  • 林散之:無界筆墨,絕代風華
    名家林散之(1898~1989年),名霖,字散之,安徽和縣烏江人。師從黃賓虹,是當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之一。60歲后專攻書法,以其莽蒼淋漓的狂草冠絕今世,被譽為當代“草圣”。筆鋒剛柔相濟,溫潤有力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他早年致力于繪畫,晚年又以書法名揚天下。林散之書法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有人說林散之書法如太極拳,這可能是最恰當的比喻。他曾說過:“力量凝蓄于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7年10期2017-10-26

  • 林散之草書的畫境與禪境
    35000)論林散之草書的畫境與禪境孟寶躍(淮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林散之草書境界甚高,是他精神境界的表露。他的草書作品呈現了幽美的景致,有畫境,這種畫境源于其繪畫修養對書法的長期滲透。林散之草書還傳遞出一種淡定、從容和安詳的氣息,呈現一派鉛華去盡的醇和景象,透過筆墨能夠看到林散之含蓄、淡泊、空靈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種絢爛之極而返璞歸真的精神境界,極具禪境。林散之被譽為當代草圣,他不僅以筆勝、以墨勝,更取勝于他的草書所呈現的畫境和禪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3期2017-03-08

  • “書生”“草圣”之間
    光見識和能力。林散之是20世紀后50年中國書壇最重要的書家之一,有關他的作品集、傳記和藝談類書籍已出版了不下幾十種,林散之研究,也逐漸成為書壇的一個熱門。就筆者過目的相關撰述,牽涉到林散之藝術經歷的某些關鍵點仍有發掘的余地。林散之是從民國過來的那輩人,許多材料由于人為或非人為的原因湮沒在歷史風塵中,這就需要研究者花功夫搜尋發現線索。早前,就聽說林散之故交邵子退之孫邵川正在做《林散之年譜》。作為林散之愛好者,我非常期待有一本出處詳實的林譜,清楚地交待林散之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6年12期2017-01-21

  • 兩“草圣”比春秋
    任,另一個叫做林散之。生平愿為萬世開太平——美髯于右任一襲長衫、美髯飄飄,這是于右任的“標準相”。有人評價,能夠為兩岸人民共同尊敬的,除了孫中山,恐怕就要數于右任了。雖說后半生身居高位,但少年于右任卻是個放羊娃。兩歲喪母,父親遠走謀生,于右任是由伯母養育成人的。據說他6歲時,一次山中放羊,險些葬身狼口。這些磨礪使他幼小的心靈變得堅韌、勇毅。17歲中秀才,20歲中舉人,如果不是清王朝轟然坍塌,于右任一定會位列相宰。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6年9期2016-10-10

  • 林散之在馬鞍山市境內的詩歌創作研究
    43011)?林散之在馬鞍山市境內的詩歌創作研究汪昭坤1,2(1. 馬鞍山市委黨校;2. 馬鞍山電大,安徽 馬鞍山 243011)林散之先生是詩、書、畫全能的藝術家,有詩,書,畫“三絕”之稱,其書法為人所熟知。林散之一生成詩兩千多首,有《三癡吟稿》和《江上詩存》詩集存世。林散之有多首詩篇抒寫了馬鞍山市境內的山水、名勝和人物,這些吟詠佳作,無論寫景、詠史,都以景物或史實引觸感情之抒發見長,情真意切,言簡思深。林散之;詩歌;馬鞍山林散之是當代詩、書、畫全能的藝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03-18

  • 居貧自高潔 千歲爭上游
    趙啟斌林散之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書法家、畫家,不僅在書法領域有精湛的造詣,以蒼渾秀雅、瘦勁飄逸的行草書造詣享有“當今草圣”的美譽;在繪畫上也具有相當的地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以山水畫的成就而著稱于世,堪稱一代山水畫大師?!督K南紀游圖》,是林散之在1943年以自己游覽終南山為內容所創制的一件山水畫精品。該畫的誕生與林散之同國民黨的重要將領李宗仁、李品仙的交際有關。20世紀40年代,李宗仁將林散之推介給時任安徽省政府主席的李品仙。為應李品仙的盛情相邀,林散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9期2015-12-07

  • 盛年佳構
    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草書藝術的高峰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從草書定義上來看。二、從林散之草書的特征來看。三、從《林散之書法選集》的內容來看。四、從名家、專家,以及社會的認知來看。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親自選定入書的。一氣呵成,流暢飄逸,連畫連字,云煙繚繞,實乃“林體”草書的精品力作。作品先后6次出版。 林散之先生有“詩書畫三絕”之美譽,尤其是草書譽滿世界,被稱為“草圣”、明末清初以來第一人??墒?,對林散之先生草書藝術的高峰期,看法卻不盡一致。有的說是二十世紀

    華人時刊 2015年2期2015-07-13

  • 翰墨風神
    王罡賞析提要:林散之認為,學草書要“以楷入草”,要“先剛后柔”,要“中鋒用筆”。這幅作品年代好,筆墨精,尺幅大,出版早,是反映林散之草書藝術最高水品的妙品力作。作品先后5次權威著錄。 草書《李白橫江詞二首》是立軸,尺寸為114×229㎝,約23平方尺。落款散耳,鈐印是“林散之”(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宿墨。裱工精細,色質一般,發黃帶斑點。正文內容: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楊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橫江館前津吏迎

    華人時刊 2015年3期2015-07-13

  • 林散之書法中的墨色美
    王瀟瀟摘 要:林散之先一生中學習了楷書、行書與草書,具有非常深厚的書法功力。林散之先生從60歲開始學習草書,在短短時間內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被世人稱為“當代草圣”。林散之的書法成就需要從線條質感、書法節奏與書法情調等方面進行分析,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墨色運用。墨色的獨特運用造就了林散之的書法風格,對林散之書法中的墨色美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林散之;書法;墨色古人在對墨色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借鑒,包括墨色的類別、用法、功能等,但是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5年8期2015-05-30

  • 爐火純青
    賞析提要:這是林散之參加全國書展的作品。超凡脫俗,人書俱仙,是林散之晚年的代表作,先后10次參展著錄?!安菔ァ?span class="hl">林散之草書條幅《自作詩 畫堂》,尺寸為 127×31㎝,約 4平方尺。落款散耳,印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吉羊”(朱文)。水墨紙本,灑金蠟紙帶暗格,長鋒羊毫筆,焦墨。裱工精細,品相十全。作品正文內容是:才綠今年草,離離江上村。詩留昨夜雨,春掩畫堂門。從 1973年開始,林散之先生每年都有不少草書作品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大型展覽。每次參加展覽,反響強

    華人時刊 2014年11期2015-04-07

  • 力透紙背
    背,3次著錄。林散之先生的草書《自作詩 秋思》,立軸,1979年作。尺寸為135×34㎝,約4平方尺。落款散之,印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精細,品相九五。正文內容是:案上詩書常亂疊,重重疊疊似瑤臺。秋前何事墉如此,為有賓鴻久不來。欣賞林散之的草書佳作,不能不提“力透紙背”,這里先講一個“力透紙背”的故事。1973年9月24日,馮仲華先生去看望在南京工人醫院住院的林散之老師,林散之先生將自己在醫院寫好

    華人時刊 2014年7期2014-11-28

  • 精品之作
    級金陵飯店舉行林散之草書專場拍賣會,拍賣林散之先生不同時期的50幅精品之作,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林散之草書專場拍賣會。作品全部來自林散之親屬、林散之學生和知名藏家,所有拍品全部保真。中國首席拍賣師劉新惠專程飛到南京,親自掌槌。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濟南等地買家紛紛趕到南京。浙江一個房地產的老板要買斷所有拍品被婉言拒絕。面對林散之的件件真品,不少人感到后悔:1985年,林散之一幅草書不到100.00元,現在即使一般化的作品,一張三尺條幅至少也要15,000.

    華人時刊 2014年10期2014-11-28

  • 傳世名篇
    化,奇妙無比。林散之先生自甘淡泊,喜怒哀樂全部沉浸在詩書畫之中,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活。草書《字為心畫》先后5次著錄,是林散之先生晚年的代表作?!?span class="hl">林散之書法選集》,是林散之先生所有書法專集中最權威的一本。趙樸初題寫書名,林散之自己作序?!蹲譃樾漠嫛愤@幅草書作品編排在這本書的第一頁,由此可以看出這幅作品的份量,非代表作而不能放在第一。草書《字為心畫》,橫幅,1984年創作。尺寸為 26×90㎝,約2.5平方尺,落款散耳。印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吉羊”

    華人時刊 2014年9期2014-11-18

  • 妙絕神工
    大家共同欣賞的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毛澤東詞二首》的具體內容。說到這幅作品,林散之先生有一個不太愉快的過去。1975年,林散之出名之后,江蘇人民出版社開始計劃出版林散之的書法集,具體由張杰負責。這是第一次出版書法作品,林散之先生相當重視,精心挑選了幾十幅不同年代、不同字體、不同風格的精品。內容以毛澤東的詩詞為主,還有少量唐詩、魯迅和林散之自己的詩。不完備的,先生臨時書寫補充,往往為了補充一幅字,要寫好幾張,從中選擇精品,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準備好。當時“四人幫”

    華人時刊 2014年5期2014-07-25

  • 疏密有致
    ,挪讓得法,是林散之草書中的精品。作品相繼3次著錄,雙款精裱,品相十全。林散之出名之后,各種傳說紛紛而來。有的見諸街頭小報,有的網上流傳,更多的是民間口頭傳說。傳說之一: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當面向周恩來總理提出希望得到林散之的墨寶。周恩來不知道林散之其人,派人了解得知是江蘇省國畫院的畫師,年事已高。周總理即命江蘇省委厚待其人。于是,林散之名聲大作。傳說之二:郭沫若來南京,很多人請他寫字,他一一婉言謝絕。他說:“南京有林散之在,我不敢寫?!眰髡f之三:二十世

    華人時刊 2014年6期2014-07-25

  • 書中瑰寶
    后9次著錄,是林散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是研究林散之草書的范本。極度奔放、圓勁渾厚、流暢柔韌的線條如同萬歲枯藤,凝重盤郁,奇險峻拔,展現出神奇的飛動之美和剛健之美。這幅作品創作于1977年,立軸,尺寸為96×34㎝,約3平方尺。落款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雙款,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精細,品相十品。作品正文內容是: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到圓時更覺方。此語我曾不自吝,攪翻池水便鐘王。林散之先生認為,線條在草書創作

    華人時刊 2014年3期2014-07-25

  • 草圣精粹
    ,品相十全,是林散之書中之精品。欣賞“草圣”林散之的草書作品,一個繞不過、避不開的題目,就是精品。每個收藏家都喜歡收藏精品,最好自己收藏的林散之草書作品都是精品。那么,林散之先生什么樣的作品才算精品?精品又有什么標準呢?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正是!草書作品《自作詩 太湖東山一首》,立軸,尺寸為136×67㎝,約8平方尺。蓋有“不殘老人”(朱文),“大年”(朱文)。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精細,九五品相。正文內容是:千峰競秀白云開,西塢人家特地來。

    華人時刊 2014年4期2014-07-07

  • 曠世鴻篇
    后6次著錄,是林散之草書作品中極精之代表作。林散之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縱32公分,橫 225公分,落款散之。印有“林散之印”(朱文)、“長壽”(朱文)。水墨紙本,半透明狀的皮紙,長鋒羊毫筆,宿墨。品相中等。正文具體內容是: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棧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谢腥缏?/div>

    華人時刊 2014年1期2014-03-31

  • 剛柔相濟
    出版?!安菔ァ?span class="hl">林散之草書《王安石 烏塘》,創作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縱91厘米,橫33厘米,約3平方尺。落款散耳,引首章為“大年”(朱文),姓名章是“散之信璽”(朱文)。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作品正文內容是:烏塘渺渺綠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攜。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柘岡西?!靶烈摹保河裉m花,這里指的是白色玉蘭花?!拌蠈保和醢彩馄啪幼〉牡胤?。這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晚年懷念家鄉的一首詩。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兩任

    華人時刊 2014年2期2014-03-28

  • 趙樸初與友人
    人的敬意了。與林散之由墨結緣1972年初冬,書畫家田原為《人民中國》雜志創作1973年插頁版畫12幅。當時正是“文革”后期,中國書法界處于蕭條狀態。日本書法界甚至認為,中國書法已無指望,振興書法之責,應落在日本人的肩上。對此,田原和編輯韓瀚等努力組織了一批當代中國書法家的作品,想展示一下中國書壇的實力,為國人爭光。這天,韓瀚收到南京亞明寄來的林散之草書《東方欲曉》,看后大為傾倒。他想起明朝的沈周形容黃庭堅的草書有“筆力恍惚,出神入鬼”之妙,如果將此話用以形

    讀者欣賞 2013年6期2013-05-14

  • 再愛你一次
    唐曉佛林散之沒想過離婚,是顧敏哭著喊著非要離。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彈了;男兒膝下有黃金,他也跪了。但顧敏就是不依不饒,就是不離婚寧可死的態度——也是他先犯了錯誤,喝醉了酒陪處長去洗浴中心,后來好像來了一個女的,特別妖嬈,特別誘惑,后來……事后他后悔得想抽自己,然后一直惡心,這種事他當然守口如瓶。但那天顧敏的表弟正好遇到他,那時林散之正吊在那個女人的肩膀上。表弟無意中和表姐說了,顧敏就一直盤問:“林散之你就說實話吧,我保證原諒你,我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誰還沒

    37°女人 2009年12期2009-10-04

  • 復婚吧,生死之際心原來這么痛
    唐曉佛林散之離婚后就沒想再復婚。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他認為自己絕對是匹好馬。沒想到,一個電話把他離婚后的自由灑脫全顛覆了,他開始莫名地心痛,止不住地痛。他這才知道,他該把婚給復了……想復婚,只因一個電話林散之沒想過離婚,是顧敏哭著喊著非要離。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彈了;男兒膝下有黃金,他也跪了。但顧敏就是不依不饒,就是不離婚寧可死的態度——也是他犯了錯誤,喝醉了酒陪處長去洗浴中心,后來好像來了一個女的,特別妖嬈,一股子刺鼻的香水味道。顧敏從來不用香水,這味

    家庭 2009年18期2009-09-03

  • “當代草圣”——林散之
    頌四方,他就是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江蘇省烏江鎮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天性忠厚、無意功名的讀書人,因此林散之6歲便入私塾讀書。其間,林散之不僅勤奮好學,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而且對詩、書、 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號“三癡生”。24歲時,其師張栗庵諧“三癡”之音,為其改名“散之”,終生用之。1966年,因其妻病逝和“文革”浩劫的雙重打擊,致兩耳全聾,以后落款常署“散耳”、 “聾叟”。林散之生長在戰亂的舊中國,自小多災多難。剛生下來時左耳微聾,至青

    青少年書法(少年版) 2006年4期2006-05-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