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傳

  • 馬克·本德爾少數民族口傳文學翻譯觀及讀者責任
    多部中國少數民族口傳文學經典,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少數民族口傳文學翻譯理論觀,即萬物志翻譯觀。在萬物志翻譯觀的基礎之上,本德爾又提出了讀者責任這一觀點,旨在期許讀者在對少數民族口傳文學譯作進行閱讀時應承擔一定責任并作出相應努力。一、本德爾的萬物志翻譯觀本德爾在2015年由中國江南大學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典籍翻譯學術研討會上首次提出“萬物志翻譯”的概念。本德爾指出,“要從多維視角來開展,除了從人類的視角,也要站在其他生物群的立場來考慮”,從而更好地進行翻譯實踐。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3年9期2023-10-10

  • 本期名家延保全
    頓參加“北美中國口傳暨表演文學研究會2018國際學術研討會”,延保全(右二)與專家研討4. 2017年11月4日,在貴州道真縣參加“中國?道真第二屆仡佬文化藝術節暨國際儺文化學術研討會”,做主題發言5. 2018年3月,在美國華盛頓參加“北美中國口傳暨表演文學研究會2018國際學術研討會”,做主題發言1. 2018年8月17日,在鄭州參加河南省中原文化博物館苑項目開工儀式,延保全(右一)與專家研討2. 2018年8月18日,在鄭州參加《中原戲曲文物圖譜》等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23年3期2023-08-16

  • 傳統音樂表演研究的口傳視角
    就中國傳統音樂的口傳屬性及其研究問題進行探討。一、“表演中的音樂研究”與“音樂的表演研究”:民族音樂學表演研究的兩種模式有人看來,表演是樂譜的聲音化過程,是樂譜的呈現與詮釋;也有人認為,表演是對作曲家音樂的“二度創作”,是樂譜文本的延展形態;還有人覺得,表演是作曲家與表演者互為對象的主體交互過程,是共同展示并與觀眾進行交流的行為模式……對“表演”的種種定義,說明三個問題:一是,“表演”無處不在,音樂是表演的,表演是音樂得以呈現的機制和脈絡,只要研究音樂,就

    中國音樂 2023年2期2023-06-10

  • 北盤江流域布依族口傳經典芻議 ——以羊場布依族為例
    563000)口傳文化是人類用于表達情感、追溯先祖、規范行為以及娛樂身心,在歷史上形成的,通過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并不斷有所創造的口頭表達文化。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在我國的傳播開來,口傳文化也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有很多的口傳文化被列入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羊場布依族盤歌。口傳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屬于語言民俗,“從民俗學意義而言,口頭傳統是一個民族世代傳承的史詩、歌謠、說唱文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口頭文類以及與之相關的表達文化和口頭藝

    今古文創 2022年33期2022-11-01

  • 達斡爾族口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新聞傳播學院)口傳文化指的是依靠口耳相傳遺留下的文化。這類文化沒有文字記載,如說唱藝術、民風民俗、神話傳說等,但是其價值卻不容小覷。探析口傳文化能夠了解一個民族的發展歷程,可以領略古人的智慧與藝術造詣,也能感受古人內在品質與精神追求。因此保護與傳承口傳文化是必要的,是延續民族血脈永葆民族生機的重要舉措。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夯實民族文化才能自立自強,才能避免被它族文化侵蝕與同化,才能成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不可忽視的力量。達斡爾族口傳文化保護與傳承是弘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2022-10-21

  • 文本主義者構想的聲音:翁對德里達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批評*
    者反應理論”,對口傳媒介的討論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新批評和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和“文本主義和解構主義者”的學說則完全與書寫-印刷媒介的核心產品:文本,有著根本的關聯。14Walter J.Ong,Orality and Literac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154-57.在他看來,開啟這一關聯的學說是英美新批評這一文論潮流:“新批評思潮將語言藝術作品吸納進文本的視覺-客體世界,而不是口耳相傳的事件世界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22年4期2022-04-15

  • 口傳、書寫與立言:諸子學派文本的經典化
    典化的過程,是在口傳與書寫兩種方式下發生的,因此具有內在的矛盾。禮崩樂壞促使經典的形成從口傳時代向書寫時代過渡。而進入書寫時代的諸子,在力圖實現文本經典化的過程中,卻仍然重視口傳,并把口傳作為文本的基本闡釋方式,由此擴大了學派文本的影響力,在文化記憶的延續形態從“儀式一致性”向“文本一致性”轉變的過程中,為學派文本最終的經典化奠定了基礎。[關鍵詞]口傳 書寫 立言 諸子 經典化[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七十子著作的文本生成與諸子文體演變研究”(

    北方論叢 2022年2期2022-03-11

  • 口傳文學視野下的《詩經》套語問題研究
    歌總集,其具備了口傳文學的典型特征,即套語化現象顯著。在近代學術中心向口頭范式傾斜之后,有關《詩經》套語的研究也逐漸興起,本文即在口傳文學視野下,將前人學者對《詩經》的套語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和分析,并挖掘其價值與局限性。一、作為口傳文學的《詩經》《詩經》在被編纂成正式文本之前,它的產生以及流傳與口傳媒介緊密相關,是中國早期口傳文學的典型代表。所謂口傳文學,現學界對于口傳文學的概念也進行了相對較為寬泛的闡釋:“口頭文學是指民間文學中純粹口頭講述、吟誦的口傳文學

    名家名作 2022年22期2022-02-23

  • 語言生態保護視域下裕固族口傳文學英譯及譯介模式研究
    院一、前言裕固族口傳文化的英譯,要深入到文化層面中,以傳播少數民族文化和保護少數民族語言為原則,選擇合適的翻譯模式與譯介,才能展現出口傳文學中所蘊含的少數民族文化、社會意義及生活環境特色等。裕固族要抓住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機遇,促進口傳文學的對外傳播,及時將裕固族的作品與翻譯介紹給全國讀者與世界讀者,以繼承豐富的裕固族非物質遺產文化和口傳文學。二、裕固族的口傳文學裕固族本民族的文字雖然在歷史中流失,但在民間有著豐富的文學作品與文化傳統,例如《黃黛成》和《薩娜瑪

    長江叢刊 2021年1期2021-11-12

  • 赫哲族口傳文學“伊瑪堪”的文本及文本化
    ”是中國赫哲族的口傳文學,故事情節大多圍繞眾多“莫日根”(赫哲語,“英雄”的意思)展開,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戰史和遷徙史。赫哲族是一個有語言但無文字的民族,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赫哲語現已瀕臨滅絕。早在20世紀末,“伊瑪堪”的主要傳承人相繼離世,在世傳承人能夠說唱的“伊瑪堪”曲目數量極少,且大多為片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活態“伊瑪堪”的留存將面臨巨大挑戰。因此,保護這一瀕危的口傳藝術,必須借助不受時空限制的載體——紙質媒介或新技術的音像傳媒等,使之便于保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2021-11-11

  • 重慶走馬古鎮 ——未來的“西部故事谷”
    馬古鎮及走馬民間口傳故事的概況走馬地處重慶市九龍坡區,東經106°17′35″,北緯29°27′40″,位于江津、璧山交界處一形似奔馬的山崗。此地早在東漢時期已有人跡活動,是成渝古驛道上的重要場鎮,明清發展興盛并于清初形成集市,清末鼎盛時,走馬街道上就有商鋪60多家,戲樓3座,客棧20余家。由于商業的繁榮和北往南來的商旅、挑夫們在此匯集,于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走馬民間口傳故事,故事內容豐富、數量龐大,目前采錄到民間故事目錄10915個,記錄完整的故事9714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21年2期2021-02-10

  • 鄂倫春文學傳承的精神與價值
    ,深入闡述鄂倫春口傳文學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口傳文學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精神瑰寶,凝聚著鄂倫春族的文化精髓。筆者把鄂倫春族文學作為獨立研究對象,鄂倫春族文學涉及最多的是鄂倫春族自然、圖騰、祖先崇拜及薩滿教的相關內容,且大多都是針對某一具體事例進行解讀和闡發,從人文精神層面深入挖掘口傳文學傳承的當代價值。鄂倫春口傳文學是鄂倫春民族精神的主要載體,所體現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則影響著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發展。鄂倫春族是一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學是幾千年來根植于

    黑河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2021-01-16

  • 王玉芳與撒尼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
    周倩旎一、撒尼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阿詩瑪》是傳唱于彝族撒尼人中的一部著名的口傳敘事長詩,是一代又一代撒尼人集體創作并傳承下來的詩篇,長詩以女主人公阿詩瑪的名字為篇名,以阿黑、阿詩瑪兄妹反抗封建強權勢力的不合理婚姻為主線,歌頌勤勞、勇敢、自由和愛情,歌頌撒尼人的高尚品質和面對壓迫者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英雄氣概,《阿詩瑪》口傳敘事長詩分十一個章節唱誦:序歌;求神;祝米客;成長;議婚;請媒;說媒;搶婚;追趕;考驗;結局。這部長詩句式整齊,基本都是五言句,偶爾

    時代人物 2020年23期2020-11-28

  • 舞蹈教學中的“口傳身授”法
    教學的方法——“口傳身授”“口傳”和“身授”是“口傳身授”教學法的兩個步驟,分別是口頭講解和親身示范。在很久之前,人類還沒有出現口頭語言,還無法用語言交流的時候,舞蹈的教學方法只有示范即“身授”一種。由于語言是一種主要交流的工具,所以在出現語言之后,人們便充分使用。但是人的語言是不可能做出全面解釋的,而舞蹈藝術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所以舞蹈藝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性,逐漸被更多人承認并加以運用,因此,“身授法”是舞蹈教學自古以來流傳下

    鴨綠江 2020年18期2020-11-17

  • 有關于鄂爾多斯婚禮祝贊詞的文獻綜述
    摘要:少數民族口傳文獻是我國民間文化的一種,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祝贊詞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鄂爾多斯婚禮祝贊詞又是蒙古族祝贊詞中較為典型的部分,鄂爾多斯婚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其規模宏大、儀式紛繁而著稱,鄂爾多斯婚禮祝贊詞中也囊括了很大一部分的蒙古族祝贊詞。關鍵詞:口傳;蒙古族祝贊詞;鄂爾多斯婚禮祝贊詞,即祝詞和贊詞,是蒙古民族一種口頭說唱文學。蒙古族祝贊詞歷史悠久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9-10

  • 網絡文學評論理論建構的一條路徑
    我要說的是從民間口傳文學研究中吸收理論成果的問題。一、文學的三種形態加拿大傳播理論家麥克魯恩從技術決定論出發,以負載文化信息的媒介形式的不同,而將文化分成三個階段:口頭文化——印刷文化——電子傳媒文化。我們也可以把網絡文學看作是民間口傳文學在現代社會的升級版,口傳文學的民間文學是1.0 版,網絡文學是民間文學的2.0 版。把文學放在更長遠的歷史發展中來看,文學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口傳文學——書面文學——網絡文學。當我們說到網絡文學之前的“傳統文學”時,并不

    網絡文學評論 2019年6期2019-12-27

  • 口傳心授”的民族記憶
    相互體現,生發出口傳文化的民族記憶及相關族群的精神內核。滿族說部是深藏于族眾內心的獨特的精神記憶,再現了民族交流和歷史文化的傳承方式。探尋滿族說部背后的口傳文化意義及其內涵,有助于還原這種原始的歷史記憶,使這種“口傳心授”的文化得以傳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傳統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關鍵詞:滿族說部 口傳 講述中圖分類號:I20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0—0118—02口傳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和母源,更

    現代交際 2019年20期2019-12-06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千百年來在民間口傳,富有生機和活力并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紅古民間文學是紅古民眾的集體創作,蘊含著紅古民眾的鄉土情懷,它以健康充實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特有的藝術手段,反映紅古民眾的現實生活及對理想的追求。紅古民間文學彰顯了文化的區域性特點,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文學的發展。關鍵詞:民間文學;口傳;鄉土情懷;集體性;變異性神龍故鄉——紅古區,是發現亞洲第一龍的地方,也是馬家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攜高原之雄渾,具隴原之靈秀,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由于歷史傳統、地理環

    新課程·下旬 2019年7期2019-09-17

  • 人口較少民族口傳文化傳承困境與對策淺析
    ? ? ?要]口傳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生產、生活及實踐中創造出來,通過世代口耳相傳保存下來的民間口傳文學形式,其主要特點是通過民族語言傳承,而對人口較少、其民族語言處于瀕危狀態的少數民族而言,語言的瀕危則意味著其口傳文化的遺失。以廣西西林文雅村仡佬族為例,分析其口傳文化傳承過程中的困境,并提出傳承對策。[關? 鍵? 詞]口傳文化;傳承;困境;對策我國的絕大部分少數民族均沒有自己的文字,但幾乎每個民族均有形式豐富多彩的口傳文化,如神話、故事、傳說、歌謠、史

    名家名作 2019年2期2019-07-30

  • 口傳神話研究應關注的幾個維度
    0732)所謂“口傳神話”,字面上看只是與“文獻神話”相對而言的一種神話形態。一般而言,任何文獻神話搜集與整理都無一例外地源于口傳神話,這也是神話作為一種特定文化現象的本質特征。一種文化產品之所以有價值,主要體現在它與人能夠形成一種現實的需求關系,“價值同人的需要有關,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成為人們的興趣、目的所追求的對象?!盵1]由于不同社會群體在生產生活方面類型的差異性,導致他們對不同形態的文學興趣與需要方也會存在差別。這種規則同樣適用于口頭神話的價值

    社會科學家 2019年4期2019-02-18

  • 裕固族口傳文學翻譯的現狀及對策
    00)一、裕固族口傳文學翻譯的價值在我國政府一再強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以及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背景下,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裕固族口傳文學的漢譯及外譯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首先,裕固族口傳文學的翻譯有助于裕固族口傳文學在國內和國外的對外推介。無論是對其進行的漢語層面的翻譯還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譯研究,將有助于中華民族多樣化的文化形態和優秀文化核心理念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推介和傳播。以多模態和多語種的形式對其進行的譯介,有利于讓我國其他民族及全世

    大眾文藝 2019年21期2019-01-29

  • 論海南漁民的口傳“更路經”
    者通過對海南漁民口傳“更路經”的研究發現,“更路經”不僅可以證明海南漁民最早發現、最早命名南海諸島,豐富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命名的文化內涵,還為《更路簿》中的地名來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一、“更路經”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與《更路簿》的異同在研究南海更路時,有些學者經常將口傳“更路經”與紙質版《更路簿》混為一談,甚至用口傳“更路經”形成的年代作為紙質版《更路簿》產生的證據,這是很不妥當的,因為這二者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區別。(一)“更路經”產生的時代背景口

    中華海洋法學評論 2019年1期2019-01-26

  • 淺析廣西少數民族口傳文學研究方法
    中的廣西少數民族口傳文學》是以儀式的視角對少數民族口傳文學進行的區域性探索與研究。通過對《儀式視野中的廣西少數民族口傳文學》研究方法的分析與整合,對該專著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等方面進行整理,旨在分析該專著在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等方面的創新性特點。與此同時,口傳文學的研究也因其所具有的易逝性等原因而面臨困難。故而,在對該專著進行解讀時也同樣兼顧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進行整理與研究。關鍵詞:《儀式視野中的廣西少數民族口傳文學》;儀式;區域性《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

    北方文學 2018年29期2018-12-18

  • 口傳文學研究的百年回顧
    趙 銳口傳文學(oral literature)伴隨著人類語言的誕生而產生,它靠民眾間口耳相傳,是人類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口傳文學也被稱為“口頭文學”、“民間文學”、“口頭傳統”、“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目前,學界對口傳文學概念的理解較為寬泛,“口頭文學是指民間文學中純粹口頭講述、吟誦的口傳文學或口頭創作??陬^文學與口頭語言密切相關,是口語語言的藝術。從形式上看這類口頭文學就有散說(敘事)體和韻說(抒情、敘事或抒情敘事相間)體。從體裁上看,散說體

    文學教育 2018年19期2018-11-29

  • 口傳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研究現狀
    漸累積形成文化。口傳文化是勞動人民靈感迸發的產物與智慧的結晶。因此,口傳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其存在的價值并不亞于物質文化。但口傳文化又不像物質文化那樣歷經千百年仍能存在著,它所需要的物質載體就是人。人的壽命是有盡頭的,人發出的聲音也是稍縱即逝的,所以口傳文化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人來傳承的,作為口傳人,他們肩負著歷史與時代的使命。二、口傳文化類型我國的口傳文化已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主要有三類。(1)戲曲類:昆曲(2001)、廣東粵?。?009)、藏

    絲路藝術 2018年3期2018-09-10

  • 口頭詩學理論對中國民間口傳音樂研究的啟示 ——評《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
    法,并將其應用于口傳音樂研究中,如蒙古族學者博特樂圖(楊玉成),成功地將帕里—洛德理論引入蒙古族口傳音樂研究,在他的博士論文《胡爾奇:科爾沁地方傳統中的說唱藝人及其音樂》和《表演、文本、語境、傳承——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從總體來看,這一理論方法并未受到音樂學界的普遍關注。美國學者約翰·邁爾斯·弗里所著的《口頭詩學:帕里—洛德》一書1988年由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2000年由中國著名民間文學研究學者朝戈金先生將其翻譯為中文,由社會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2-24

  • 藏族口傳故事的現代文學創作應用研究
    族擁有豐富的民間口傳故事,是藏族民間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各種神話、鬼怪、傳說、史詩等。藏族口傳故事內容豐富、歷史悠久、體裁多樣、想象力極為豐富,從動物故事到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內容類型不等,白馬藏族的口傳故事已經成為當地民間文學的重要門類。民族文學的發展必須立足于民間文學,作為藏族民間文學發展的重要形式,藏族口傳故事是孕育現代藏族文學創作的沃土,對于其在在現代文學創作中的應用研究,不僅有利于藏族口傳故事的現代文學價值意義發揮,同時也有利于藏族文學的

    貴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2018-02-01

  • 羌族“口傳文學”的現代藝術傳承研究
    的傳承全部依賴于口傳文學這種形式,因而素有“行走的歷史”之美譽。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是對歷史和民族文化最大的尊重;但在信息化時代,這種傳承方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羌族口傳文學的特征口傳文學,顧名思義,是人們通過口口相授的形式進行創作、傳播與傳承的一種文學形式。羌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化傳承主要依靠釋比(即傳承者)之間的口口相授,并通過長期歌唱的方式傳承下去。2這種奇特的傳承形式,也鑄就了羌族獨特的口傳文學及其特征。特征一:沒有文字文化的延續與傳

    大眾文藝 2018年12期2018-01-27

  • 口傳音樂文化的傳承研究 ——以小黃侗族大歌為例
    深受啟發,對侗族口傳心授與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一、侗族口傳音樂文化的概況說到侗族人民一定會想到侗歌,侗歌以奇妙的無伴奏無指揮多聲部組合而文明于世界。而小黃便是這樣一個有著“侗族大歌之鄉”美譽的地方?!帮堭B身,歌養心”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侗族人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與歌唱的場所,那便是“鼓樓”。人們在鼓樓相約對歌,收獲快樂。由于這個民族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口傳心授是他們主要的傳承方式。歌唱是口傳最主要的形式。歌曲都以口傳的形

    黃河之聲 2018年3期2018-01-26

  • 對少數民族口傳文化翻譯的問題和策略探究
    下,就形成了這種口傳文化,并且根深蒂固的在少數名族當中流傳了下去。在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下促使我國不斷關注少數名族傳統文化,主要是想要塑造少數民族文化形成對外傳播的良好氛圍。所以,我們要明確目標,找到我們在少數名族文化翻譯過程中提升翻譯進度和精度的方法。一、理解少數名族口傳文學翻譯(一)少數民族文學翻譯的分子式我們用三個部分來理解少數民族文學翻譯。1、轉譯。轉譯的解釋就是以漢語為中介語言,然后把要翻譯的文學作品轉變成用漢語理解閱讀的文本,翻譯好之后再根據漢語文

    山西青年 2018年17期2018-01-25

  • 彩云之南聆譜音
    等都流傳和遺存有口傳家譜的文化習俗。這些口傳家譜大多為連名家譜,即上一輩名字的后一二個音節,是下一輩名字的前一二個音節,這樣既可區分輩分,又易于記憶,朗朗上口,便于口傳。少數民族各家族的口傳家譜即世系傳承,主要是由各家族的宗教祭司(彝族稱“畢摩”,哈尼族稱“摩批”,納西族稱“東巴”等)來完成的,祭司是各民族中的高級知識分子,應邀參加各種禮儀祭祀活動,穿戴法衣,誦讀各種經文,其中《頌祖先經》就是誦讀各家族的世系傳承,也就是該家族的口傳家譜。少數民族的口傳家譜

    尋根 2017年2期2017-06-14

  • 舞蹈教學的重要方法“口傳身授”
    要就舞蹈教學法的口傳身授作了闡述,研究如何提高舞蹈教學的教學效率。關鍵詞:舞蹈教學;口傳;身授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學方式發生了變革,教育界提倡的“啟發式”教學,舞蹈作為一門綜合性的獨立藝術,形成了異于其他學術的特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口傳身授”教學方法是舞蹈在歷史變遷中存留下來的,是現在舞蹈教學中最普遍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最有效果的教學方法,符合舞蹈的教學規律。一、舞蹈教學法中“口傳身授”的涵義在大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的今天,繼續沿用“口傳身授”這一傳統

    速讀·下旬 2016年4期2017-05-10

  • 基于口傳文學視角下的黑龍江滿族口碑古籍經典 ——“烏勒本”
    52061)基于口傳文學視角下的黑龍江滿族口碑古籍經典 ——“烏勒本”汪淑雙(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黑龍江 綏化 152061)由于我國歷史相對悠久,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攢了較深的文化,各民族間的文化內容相對豐富多彩,傳統文化屬于我國文化瑰寶,為各個民族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其中滿族“烏勒本”是民族代代口頭傳承下的民間文學和文化,屬于滿族重要的文化遺產。作為口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滿族“烏勒本”具有口傳文學的特點和價值,滿族“烏勒本”和很多民族特有的文化相同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7年12期2017-04-13

  • 以審慎精嚴彰顯民族出版精品 ——以《藏族民間口傳文化匯典》為例
    ——以《藏族民間口傳文化匯典》為例劉彥(甘肅文化出版社 甘肅蘭州 730030)《藏族民間口傳文化匯典》是由甘肅文化出版社策劃出版的一套藏族民間文學類大型叢書,本叢書先后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國家‘十二五’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規劃項目”。本文以《藏族民間口傳文化匯典》為例,從出版工作、出版特色與優點、出版價值三個視角對其作出評價。藏族民間口傳文化整理翻譯出版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藏族是人口較多、居住區域較廣闊、文化較為發達的少數民族之一。藏族人民在其悠

    社科縱橫 2017年1期2017-04-11

  • 重慶土司地區口傳音樂文化特征研究
    0)重慶土司地區口傳音樂文化特征研究肖罡(長江師范學院 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重慶 408100)重慶土司地區是漢族和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等世居少數民族的聚居區,與西南各省市一起催生和發展了特色鮮明的西南土司文化。口傳音樂是重慶土司地區重要的民間文藝形態,研究該地區口傳音樂文化的特征對于明晰土司治理下當地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形成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這里對重慶土司地區口傳音樂的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歸納出該地區口傳音樂呈現的“樂觀”“即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3-29

  • 口傳音樂與音樂的口傳性之研究力作
    表演、口頭傳播、口傳傳承的音樂。{1}從這個意義上講,口傳音樂又屬于傳統音樂范疇,具備傳統音樂的基本屬性。以此為據,口傳音樂研究與實踐的歷史由來已久,尤其是以“昆曲入世遺”為標志以來,其研究成果之多、研究范圍之廣都令人嘆為觀止。而一本緊扣傳統音樂“口傳性”特征的研究專著得到了業內專家、學者、高校研究生的廣泛贊譽和推崇。博特樂圖(楊玉成)新著《表演、文本、語境、傳承——蒙古族音樂的口傳性研究》以蒙古族傳統音樂為例,以“口傳性”為研究切入點,從音樂的文本、表演

    人民音樂 2016年8期2016-05-14

  • 阿來文學創作與藏族口傳文化
    來文學創作與藏族口傳文化吳道毅①馬 烈②(①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②西藏藏醫學院辦公室 西藏拉薩 850000)自覺地從藏族口傳文化中吸取寫作資源,構成了阿來文學創作的顯著特點,并在很大程度上帶來了阿來文學創作的成功,同時為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提供了可貴的經驗。阿來不僅從藏族口傳文化中吸取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重新激活了藏族的民族文化想象與集體記憶,審視了藏族傳統文化在現代化浪潮中所受到的巨大沖擊,而且尋找到了藏族口傳文化中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2-19

  • 淺談“口傳身授”在小學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
    0001)淺談“口傳身授”在小學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梅 蕾(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三小,寧夏 銀川 750001)舞蹈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出現其他許許多多教學方法的同時,“口傳身授”舞蹈教學法在現代教育教學的影響下,仍然是一種主要的或重要的教學方法。并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成為主要的舞蹈教學方法。本文以事例為主,根據自身的實踐感受,闡述了舞蹈教學方法--“口傳身授”。舞蹈教學;口傳;身授呂藝生老師在《舞蹈教育學》中這樣說:“口傳

    北方音樂 2016年16期2016-02-03

  • 《梅葛》語言程式探析 *
    摘要:從敘事學和口傳文學的角度對《梅葛》進行分析,重點探索“怎么說”的問題,其切入點是保護和傳承《梅葛》的一個新視角。作為彝族的口傳經典,《梅葛》具有口傳史詩的程式特征,在語義結構上顯現出對句環扣程式,在句式結構上顯現詩節內或詩節同句式重復程式,語詞結構上顯現出嵌扣程式,形成了梅葛別具一格的程式特征。關鍵詞:梅葛;口傳;敘事;程式收稿日期:2015-06-05作者簡介:蔡曉麗(1973—),女,楚雄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高等教育。中圖分類號: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7期2015-03-19

  • 政治的偏向:東周諸子傳播思想研究
    何忽視或低估東周口傳文化的政治偏向及其理性力量的態度,顯然都是不可取的。從媒介思想發展史看,西周官話或甲骨繁體語言乃是語言權利被壟斷的直接產物,即口傳文化受到官府直接控制與支配,但這種“學在官府”的文化壟斷局面發展至東周時期,它已然開始松動??鬃又毖浴坝薪虩o類”,其矛頭直指西周文化與學習的壟斷權。在此基礎上,孔子提出“詩教”的理念?!墩撜Z·季氏》曰:“不學詩,無以言?!保?]178這句話暗示儒家對口傳文化的倚重及其“詩”與“言”的關系。在東周,“詩”就是一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3-31

  • 淺談“口傳身授”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
    5000)淺談“口傳身授”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鄧幀幀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415000)舞蹈藝術的特殊性決定了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對它進行詮釋??v觀舞蹈藝術的發展史“口傳身授舞蹈教學法”是它主要和重要的教學方法。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身授”是早于“口傳”的,隨著文明的演進“口傳”和“身授”已經密不可分。口傳;身授;舞蹈;教學“口傳身授”可以理解為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的緊密結合。舞蹈藝術是一種以人為載體的有韻律的運動,它也是一門理論性和技能性相結合

    大眾文藝 2014年12期2014-03-12

  • 民歌,我珍重的民間表達
    間長夜里那些民間口傳文學對我最早的美學啟蒙。雖然,那時是文革時期,鏗鏘的戰歌四處傳唱。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并沒有停止用傳襲已久的方式歌唱。在勞動時歌唱:春播,秋收,放牧牛羊,搭橋鋪路,修建新房……勞動的對象是歌唱對象,勞動本身也是歌唱對象。以及祈求風調雨順,慶祝豐收。在節日的歌唱,表達生命的喜悅,感謝神靈的護佑。當然也要吟詠愛情,歌頌美麗莊嚴的自然。自己的成長時期,沒有受多少正規的學校教育。但那些民間的口傳文學和這些民間的歌唱,使我建立了對于這個世界的最初

    中國西部 2013年2期2013-08-15

  • 書 訊
    編著的《云南壯族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提要輯錄》一書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適應于自身居住的自然地理環境,云南壯族形成了獨特的經濟文化類型,創造了內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歌謠等為載體或存在樣態而呈現的口傳非物質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編著者在收集大量相關出版資料以及長期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符合要求的資料撰寫提要。全書收錄提要830余條,分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歌謠三大類,每一大類下又分為

    文山學院學報 2012年1期2012-03-20

  • 《論語》口傳特質及教育啟示*
    715)《論語》口傳特質及教育啟示*顧爾伙 張詩亞(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重慶 400715)從教育的角度審視《論語》,發現它有著極其明顯的口傳特質?!墩撜Z》口傳特質主要表現在其傳授主題﹑傳授內容﹑傳授方法等幾個方面?!墩撜Z》的傳授具有 “對話”、“活態”、“化育”等教育特性??鬃?論語;口傳;教育一﹑《論語》的口傳特質兩千多年來,一個孔子,一部《論語》,一個天下,一脈相承,有 “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論語》,《論語》有著極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年4期2010-04-07

  • 經典賞析:論詩
    趙 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注釋:風騷: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騷指屈原的《離騷》,“風騷”是指作品在文學界的地位及影響。譯文:李白杜甫的詩篇萬人傳誦研習,時至今日,已經感到不新鮮。每個時代都會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現,各自主導文壇幾百年。賞析:趙翼的這首絕句之所以傳誦很廣,一個原因是它易于傳誦。然而,更為重要的,也就是世人樂于傳誦、援引的原因,還在于這首絕句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詩歌理論中的一個道理?!袄疃旁娖f口傳”,這

    新語文學習·小學高年級 2009年3期2009-04-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