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范式研究

2012-04-29 15:15李杰
人民論壇 2012年23期
關鍵詞:反思

李杰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的內髓中有著“天人合一”的傾向,即主客體不分,繼而強調人的思想對身體的駕馭,因而中國歷來的哲學范式都是身體哲學;與西方的“意識哲學”相比,處于非常態地位的身體哲學,則呈現著中國哲學傳統中不多見的變式。弘揚中國傳統哲學,固己更要外展。

【關鍵詞】身體哲學 哲學范式 反思 反身

身體哲學—中國傳統哲學之魂

身體哲學概念并不是形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本土化概念,而是參照西方哲學語境并結合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特征而塑造出來的示范性概念。如果說西方哲學是一種“我思故我在”的理性的“意識哲學”,那么中國哲學就是一種“知行合一”、“天人一理”的經驗的身體哲學??梢哉f,中國傳統的身體哲學鮮明地從人的現實層面的身體出發,以生存此在、感性現實與歷時的性質為基本的內容,這與西方哲學那種主客體嚴格分離、具有超越性和形而a上傾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有甚者,中國傳統身體哲學的整個歷史亦循著一種異于西方哲學史的理路而展開??梢哉f,將中國傳統哲學定位于身體哲學概念,才能夠真正理解中西方哲學范式的不同之處。

中國之所以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學歷史,在于中國哲學有著獨特的運行模式和學說宗旨。如上文所說,西方哲學是一種以主體的理性探究為對象的哲學范式,中國哲學則是一種以主體的感性體驗為對象的哲學范式。在其運行模式上,如果說西方哲學發展表現的是主體的思想與所思想的對象之間不斷迫近而形成的線性的理論軌跡,那么中國傳統哲學的歷史,遵循的則是自然與人的身體之間的關系格局,一動一靜、一開一合、一緊一松等循環往復的理論思維軌跡。通俗地講,一部中國傳統哲學史,就是一部關于身體如何挺立、如何退隱、再如何回歸這一循環遞增的過程的歷史??v觀中國哲學的各路派系,幾乎都可以在身體哲學的語境中找到立說、述論的框架合理性和發展性。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范式的主要特征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強調了身體為“此在”之載體。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強烈的形而下傾向,強調現實的生存境遇,即“此在”。如果說西方哲學強調的是用理性去超越“此在”,那么中國哲學的范式就是強調用身體去驗證“此在”。一般而言,主客體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西方哲學的范式是用高度抽象的理性去把握世界,中國哲學范式則是以一種感性的、具體的、經驗式的方式來體驗世界。逐本溯源,可以說中國哲學范式絕非對“如有物焉”這種永恒命題的思辨式反思,也不是要以“逐物求理”的這種本質主義求知世界作為終極認為,而是始終強調一種“必有事焉”的實用性的形而下層面,因而在哲學指導下的實踐思維就是一種“事必躬親”的身體意向去體會世界。這種哲學范式也恰恰暗合了哲學的當代走向,即從認識論走向存在論,暗合了存在主義哲學所關注的人的“此在”境遇。而對于這一命題的過早關注,恰恰構成了整個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支撐點,就是中國哲學經由現象學還原返樸歸真的至為始源的物質本身和宇宙本體。通俗地講,中國哲學有一個根本任務定位,即行動與存在同一的經驗驗證,而非西方哲學那樣強調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也只有如此,中國古代的哲學先賢才有所謂的“即身而道在”之說。也正因為這一點,中國傳統哲學才一言以蔽之為所謂的“反求諸身”之學,構成了哲學的倫理傾向。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強調身體為世界之圖解。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天人一理”,也就是用人的身體來圖解世界,用人的身體意向構筑世界格局。中國哲人眼中的世界,顯然是以身體的內在邏輯外化而來的,因此才會有中國獨特的混沌世界觀。以中國傳統哲學代表《易傳》為例,其中最為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學原初表述,在這一語言片段中,這種“以身體為自然立法”的思維方式簡要而傳神地表現了出來。按唐力權先生的解釋,依據早期人類“依形軀起念”這一原始語言表述的特點,此處的“太極”乃作為宇宙終極本體的人的身體,“兩儀”乃人頭頂之天與腳下之地,“四象”乃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八卦”乃四面八方所垂之卦象。因此,在這里,周易以一種極為樸素和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一種以身體為坐標的“根身顯現”的世界圖式①。在中國哲學的視野中,世界則是常態的,生活化的,因為它的相對方是主體的身體及其身體行為。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強調了身體為倫理之外現。之所以說中國的哲學傾向于倫理,而西方的哲學傾向于科學,就在于后者的哲學范式是以理性駕馭身體繼而世界,而前者的哲學范式則是以身體體驗世界繼而回歸精神。中國的倫理之發達,其實質是體現了這種身體哲學的思維方式,而這些倫理內容也都是加之于身體的義務,是通過對身體行為的規范來外化為一種社會秩序的。這與西方哲學范式的那種強調理性通過對身體的駕馭來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科學傾向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國傳統身體哲學范式的指導下,中國社會的倫理秩序不再是遵循著一種知識論的是非判斷的邏輯,而是遵循著一種系譜學的生成衍化邏輯。這種基于“身體”的“氏族共同體”的社會觀通過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學派的推行,展現了這樣的思想傾向,即社會各種綱常倫理道德,其實不是來自于人的認識活動和思考行為,而是社會主體的人的身體在不同層面上的放大和擴充。這種生物社會學層面上的譜系生成衍化的思維軌跡和邏輯方式昭示了這樣的內質,中國傳統文化中,哲學與倫理滲透層面博大,而后者由于其在身體哲學傳統的框架下既不主張使人倫服從于個體的自我,也不主張使人倫臣服于無人稱超我的社會,而歸結起來,就是讓身體所形成的倫理系統代替思維去與社會對話。因此,在中國傳統身體哲學范式中,我國獨特的倫理式哲學往往是基于自體與他體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實性共鳴”的性質,而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自體之于他體存在的一種“體貼”與“理解”,構成中國式倫理德行的范式。

中國傳統身體哲學強調身體為超越之奠基。從前文可看到,似乎中國的身體哲學由于立足此在,強調經驗和體驗,因此便缺乏主動、開放的精神。而實際上,中國身體哲學范式是有著超越精神所在的,當然這種超越有著強烈的個性。中國哲學范式下的身體是一種生命的沖動和激蕩,對這種生命體的超越,是一種內在于身體且對身體保持肯定態度的一種彰顯精神動力的超越行為??梢哉f,這種超越精神之所以能夠存在且得以發展,簡單地說,仍然是由于中國哲學那種與西方傳統哲學截然不同的范式。中國傳統身體哲學中的身體,在超越的領域中,已經不再是生物科學意義上的身體,即那種局限于生命個體的孤立的身體概念,而是一種普遍化、抽象化了的身體,比較接近于現代現象學語境下的身體,即被社會化、目標化了的身體。而恰恰是這種社會化、目標化了的身體概念,在其形成與生長的過程中能夠直通具有神圣地位的“天道”,可謂“人法道,道法自然”,使得人通過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而實現其整體意義上的不朽成為可能。因此才有了中國最為獨特的本土宗教道教,其內涵便是否定靈肉分離的解脫方式,而強調整體解脫。

對中國身體哲學范式的思考

反思與反身結合。在本研究的身體哲學語境下,反思這一概念仍具有西方意識哲學的語境特征。而在中國傳統身體哲學的框架下,就是要涉及反身。如果說西方哲學語境下的反思,強調的是將自己的思想作為一個對象獨立出來,以自己中性的理性再次思考,那么中國傳統哲學范式的反身,就是以自己的身體行為來重新檢驗自身的行為是否合理。如果說擁有形而上的理性主義傳統的西方哲人更加強調對充滿探索精神和思辨性追求的思想,那么,更加注重生存境遇和世俗生活的中國哲人則更重視來自煙火人間的肉身凡胎。而從終極載體和哲學歸宿來講,中國傳統哲學從本文的研究語境來說,是一種更加接近“反身”的哲學范式。

固己更要外展。身體哲學范式使得中國傳統哲學有著強烈的中國特色,甚至是一種中國式的哲學唯一。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哲學伴隨著人類思想的進一步向前而趨于共同思路的接近,尤其是在現代現象學興起之后,西方的主流哲學也開始認識到了中國哲學的價值。因此,可以說中國傳統身體哲學也是屬于世界的,是世界哲學的瑰寶。這種哲學不僅屬于歷史,也屬于當代和當代人的。當然,哲學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本質,就必須要進行建設,因此就要首先認識到中國的身體哲學的范式傳統,就要從這種身體性掛帥的中國傳統哲學范式出發,才有可能也有能力對中國哲學成為一種“私人話語”傾向進行克服和抵制,也能夠有效甚至徹底終結中國哲學成為西方哲學體系下的一種窘迫的理論附庸局面。也因此,只有從中國哲學所固有的身體本位的哲學范式出發,才能將中國哲學定位于一個嶄新的、極具合理性的現代方位上來,而摒棄那種歷史虛無主義和未來悲觀主義的錯誤傾向。要相信中華燦爛的傳統文明在后現代哲學攻城略地的現時代背景,在重拾其傳統的“身體范式”的精髓并加以再造重塑,也必然能引領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獲得復興,并將再次引領全球文明形式走向新的繁榮。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體育部)

注釋

①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人文雜志》,2005年第2期,第28~31頁。

猜你喜歡
反思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產服務質量事件反思電力工程管理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后現代視域下的網絡綜藝節目及其反思
高職《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