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

2015-05-30 08:31吳曉梅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氛圍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吳曉梅

摘 要: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其中的道德體系和人文底蘊是民族的瑰寶。因此,一定要在小學時期運用合適的方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氛圍;活動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在對待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道德價值觀方面,我們不能有“懶漢思維”。小學是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初步發展的時期,所以我們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及時滲透傳統文化,這樣才能奠定他們的文化底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和探索。

一、構建傳統文化氛圍

小學生通常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們要想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最好能打造傳統文化氛圍。如果對小學生提傳統文化的概念,對于他們來說就不知如何下手,如果進行耳提面命的說教肯定會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如果我們通過軟硬兩個方面給學生構建良好的傳統文化認知和感受氛圍,就很容易使學生從心理和思想上產生學習的愿望和激情。

1.物質環境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教師和走廊掛貼精美的傳統詩文或者配有名言警句的人物故事畫。這樣就將抽象的文化說教變成形象的學生喜歡探究的故事,從而激勵和鞭策孩子們建立和健全正確的價值觀。這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讓學生從小就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成長,久而久之,知書禮節和禮儀仁信就會充盈于胸,讓學生成長為儒雅的人才。

2.學習環境

教材是傳遞知識的載體,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為了拓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遴選了諸多古典詩詞、歷史勵志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我們應該將傳統文化學習上升到主觀意識上來,充分借助這些傳統文化題材的課文,構建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分享一則成語故事或者詩歌朗誦,以此來幫助學生完善文化積累,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態度。另外,針對負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要激勵學生去深入挖掘相關歷史背景,如學習《臥薪嘗膽》時,不但要鼓勵學生大膽分享對應的歷史故事,還可以讓他們觀看相關的歷史材料和視頻。在這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勵下,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好感油然而生,為進一步滲透埋下伏筆。

二、結合傳統文化教學

語文教學的目的除了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外,還肩負著培養學生優良品德的責任。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在培養人的品德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和建樹。所以結合傳統文化教學,我們不但要在歷史題材的課文中滲透,還要能在非歷史題材的課文學習中信手拈來。

比如現代寓言故事《三袋麥子》,從字面上看基本沒有傳統文化的影子。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就蘊含著傳統文化的思想。古人曾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告訴我們凡事不能光看眼前痛快,要開動腦筋爭取使長遠利益最大化,這就是在教我們生活的技巧。故事中的小豬有了就吃,根本沒想吃完之后怎么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小牛想通過勤儉節約的方法來做長遠打算,顯然也是失敗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小猴不但做了長遠打算,還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梢哉f小豬和小牛得到的是魚,魚總有吃完的那一天,而小猴得到的是漁,是獲取魚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小猴除了做到長遠打算,還將種出的麥子返贈老人,深諳“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傳統禮節,所以我們做人遇事也要像小猴一樣不但要有禮貌,而且還能深謀遠慮。

總之,小學是傳承傳統文化的第一站,我們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以恰當的方式和方法創設傳統文化氛圍,滲透傳統文化道德理念。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找到更多傳統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讓傳統文化的文明之花開遍每一座小學校園。

參考文獻:

彭紅英.把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J].小學語文教學,2006(10).

猜你喜歡
氛圍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