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2015-07-05 22:19辜芳臻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材思維

辜芳臻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教學中,提問是師生相互作用的基礎,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方法和手段。但是,提問不是隨意的問幾個問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針對教材內容,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巧妙的設置問題,使提問成為聯系教材上下知識點的良好紐帶,成為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求解的推進器。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課堂提問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抓住提問的關鍵點,巧妙設問

第一,在學生的興趣點提問。所謂興趣點,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課堂提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做到新穎別致,生動有趣,能夠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學生的疑問點提問。課堂提問設計的問題必須抓住學生的疑問點,突出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抓住疑問點提問既可突破難點,化難為易,又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學生對“人民怎樣當家作主”難以理解,我設計了這樣幾問:溪美中學與霞溪中學撤并,建了這么漂亮的一中新校區,是誰組織實施的?政府部門有權決定幾千萬的投資來建嗎?誰有權?交流使學生明白了,人民行使權力是人民代表大會實現的。在這一過程中又提問學生,你父母在村中參政權利是怎么體現的?我們玉葉鞋城有好多外來工,他們要參與民主管理,維護他們的權利,應怎么辦?你能不能參加選舉,假如你有什么建議應怎么辦?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使重難點得到了突破。

第三,在學生的發散點提問。在教學中充分發掘教材,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發散思維的發散點設問,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這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講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容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再過一二十年,你會是什么樣子?你家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南安將是什么樣子?學生大多是從物質的變化來談,經過引導,學生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討論交流,從而引出了全面小康藍圖: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第四,在學生的矛盾點提問。此種提問以抓住一對矛盾或抓住一個現象提問,使討論的中心直指教材的重難點。以“我是集體中一員”為例,講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時,我就結合學校大門口前國家正在建設高速公路,要征用村民田地這個實際,設問:國家建高速,畢經村民良田,村民怎么辦?這里就有了一個矛盾:國家建高速必毀田,保田高速建不成。高速建設經協商征地后,集體根據村民田畝受損情況給予補助,通過這個矛盾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學生明白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個人利益應先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而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

二、講究提問的坡度,層層遞進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提問應針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架設從已知通向未知的階梯,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坡度,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夠拾級而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求得問題的解決。所謂坡度,就是在提問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人深,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入求知的高度,使提問像攀登階梯一樣,步步高升,層層深入,最后達到使學生自己以獨特的方式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理想境界。比如,在講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內容時,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地理知識從學生所熟識的環境要素,歸納什么是環境,再提問學生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有何危害;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讓學生歸納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我們應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具體應該怎么做等。這樣隨著列舉的案例和老師的講解,學生就一步一步掌握了該課的內容。由于是自己的思考和歸納,所以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就會覺得可信,既啟迪學生的思維,也較好的形成了提問的坡度;既有利于增強環保意識和樹立環保法制觀念,也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講究提問的節奏,疏密有致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不可過多和過長,要做到節奏適宜,疏密有度。首先,提問要注意節奏。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能一提出問題就立即讓學生回答。即使學生答不出,再叫另一個學生回答時,也要給以適量的思考時間。其次,要把握好密度。由于提問能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學生心理處于緊張狀態,所以時間長了,或太頻繁了,學生的大腦就會產生疲勞感,進而處于抑制狀態。一節課不能全部是提問,其布局要疏密有致。

四、關注課堂動態,及時變換

課堂提問應該做到提問方式與效果的統一。如果只重方式不重效果則會使提問流于形式,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關注課堂動態,注意提問的靈活性,做到及時變換。

第一,提問的對象要及時變換。當提問對象不能回答或回答錯誤,造成課堂冷場或哄堂大笑時,教師就要及時變換提問對象,避免因拖延時間造成課堂教學節奏松弛的現象發生。

第二,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變換。提問有時無人應答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往往是所提的問題過難造成的。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及時變換問題,注意問題的難度與提問對象的水平相適應。

五、善于適時啟發,循循善誘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要善于適時啟發,循循善誘。所提問題,應能激發起學生的思考與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引起學生的探索活動,并在探索活動中培養創新能力。不能為提問而提問,或所提問題沒有啟發意義,屬可有可無,或學生無需思考就能回答。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從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和學生的思維特點,重視課堂提問的意義,力求掌握和發掘課堂提問的技巧,讓課堂提問真正開闊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確保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和德育功效。

猜你喜歡
思想品德教材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