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策略

2016-05-30 15:33徐振然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師資隊伍建設應對策略校企合作

徐振然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及需求越來越高。就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技工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仍處于劣勢。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為了使我國技工機構教育順利的發展,積極培養綜合素質應用型人才,探索新的發展方向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國目前校企合作模式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所以對于技工教育機構建設要求更高了。所以本文將從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師資隊伍發展建設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其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校企合作 師資隊伍建設 應對策略

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隨著是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進應運而生,他充分的利用學校和企業的教育環境和資源,以培養使用型人才為目標,來達到雙贏的效果。目前我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還不完善,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去解決。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工院校師資隊建設存在的不足

(一)政府政策調整的不足

我國在教育的宏觀調控中還是比較注重普通本科院校的政策調整,對于技工院校的改進策略沒有太過健全的政策,進而技工院校的發展還是處于自發形式階段。相較于發達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我國的政策還是存在著諸多缺陷。比如說德國聯邦政府頒布的《職業教育法》勘稱西方國家最詳細、嚴密的職業教育基本法,再此還先后頒布了一些針對各個行業比較全面的法律文獻。這些職業教育法律對其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要求,更是以法律形式進行保證,為德國職業教育繼續健康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國政府應該針對于技工院校的教育發展制定合理的政策,給予技工院校合理的支持與保障。還有政府在技工教育資金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導致校企合作無法有效的進行發展。

(二)技工院校發展中的不足

我國職業院校很多都是有政府相關部門和學校關起門辦的,其發展速度快、發展歷史比較短,在教學計劃、專業設置、師資培養、學制等方面都存在缺陷。由于各個企業的發展規律千差萬別,又不同于教學規律,所以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技工院校師資培訓的真實模型。再者企業和學校是處于主動地位,對于教師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不過于重視,導致教師和企業沒有積極性。在國外合作教育是加強教師社會適應能力的方式,但在我國由于教師對企業沒有實際的了解,就成了教師對企業的適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我國人才來源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但是具有這樣能力的教師還是甚少的,這就給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建設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三)企業自身認識存在不足

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建設中,企業參與合作的積極性不高,是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本身企業以追求利益為目的和學校公益性質的培養人才之間本就存在這矛盾。企業在與教育有關的活動合作時,本就是帶著收益和成本考慮的,如果和技工院校合作中得不到收益的話,對技工院校的改革是不會全身心投入關注的。對于技工院校的教師進行培訓可能帶來的盈虧,是企業有先考慮的問題,這樣對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技工院校發展建設帶來很大困難。

二、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發展建設策略

(一)政府要加強對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

政府要在技工院校投入經費的支持,再則就是加強相關政策的建立,給予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以政策保障。各級地方政府應該投入公共財政上的支持,加強對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政府對于技工院校師資培訓應該著重給予支持,給予合理的培育經費和師資培訓津貼。對于舉辦緊缺專業和社會急需專業的技工院校,給予補助,設立獎學金等。同時要鼓勵企業在技工院校的投入力度,如建立實驗中心和研發機構等。政府可以通過建設相關制度,從更深更廣的范圍內形成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師資隊伍建設格局,不是從職責義務規定方面,而是從利益機制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參與教育辦學的內動力,營造出一個有利于企業和技工院合作的良好環境。

(二)學校要和企業建立起更好的合作策略

建立一個以企業為主體,以技工院校為龍頭的運行機制。企業可以以科技項目為紐帶,向技工院校進行投資,利用其雄厚的師資隊伍建立一批工程研發中心,作為產學研發基地,實現企業與技工院校的技術產業的有效結合,推動自身企業的技術進步。學校要有重點培訓學科優秀教師的理念。以優秀的教師為代表的,能夠帶動學校教師的學習氣氛,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學質量。學校的各個機制都要樹立正確的科研理念,不斷的優化和完善選拔機制,培育優秀的學科教師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加大參與選拔的力度的同時,要做到透明、公正,使每個教師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三、結語

技工教育是順應社會發展應運而生的,因此技工教育也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的改進。建立適應現代生產急需的職業崗位教學師資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要求學校根據當今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企業的戰略調整、要求及崗位變動等,結合本校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專業設置及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才能的人才,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人才的培養其實是源于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而經濟的發展實質是人才的需求,所以學校要有前瞻性的看待教育工作,主動與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林玲.論技工院校Photoshop教學現狀及創新[J].電腦迷.2016(07)

[2]彭豪,伍尚勤,黃健琴.基于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技工院校專業布局優化研究——以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產業系建設為例[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6(05)

[3]平彩霞.論新課程背景下技工院校數學分層的教學模式[J].職業.2016(33)

猜你喜歡
師資隊伍建設應對策略校企合作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