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作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陌生化”處理

2016-07-01 12:40郭桂紅
關鍵詞:陌生化情境創設寫作教學

郭桂紅

摘 要:情境創設的低效,主要是因為創設的情境對于學生來說過于熟悉。寫作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陌生化”處理,能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去觀察生活中的美、去抒寫內心的情感?;谇榫硠撛O的“陌生化”教學策略主要有:增強體驗性;提升現場感;拓展思維角度;更改審美習慣;轉換敘述視角;傾聽“聲音”秘密。

關鍵詞:寫作教學;情境創設;陌生化

教學情境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能夠調動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使其主動學習的學習環境。美國的理查德·I.阿蘭茲在《學會教學》一書中反復提到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長時記憶中提取適當的知識及智能,以備在新知識、新技能導入時運用?!盵1]

情境創設,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師生的互動,還能喚醒學生的內心共鳴,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因此,寫作教學也就成了情境創設的一個重要載體。但我們仔細審視那些情境創設的內容和教學效果,會發現部分情境創設都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究其原因,恐怕最主要的是這些創設的情境,對于學生來說過于熟悉。陳舊的場面和內容早已無法喚醒學生內心的表達沖動。杭州師范大學葉黎明副教授曾建議用“陌生化”來處理寫作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教師要設計精當的情境,把學生的日常生活放在一個陌生的、非常規的情境中,‘迫使學生越出生活的常態,以一種新的視角、在一種新的情境中去審視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從而看到自我心靈深處各個層面的奇觀?!?[2]

一、“陌生化”的內涵及其在寫作教學中的意義

關于“陌生化”,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原本是一個著名的文學理論,它由俄國形式主義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這個理論強調的是在內容與形式上違反人們習見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時在藝術上超越常境?!币萌~黎明副教授的觀點來解釋“陌生化”在寫作教學中的呈現及其作用會更通俗易懂:“文學寫作需要‘距離。用文學創作的‘陌生化原理,直接用于教學設計,通過情境設置,把學生從日常生活經驗中‘拔出來,讓他們帶著一種新鮮的、陌生的、復雜的心情來審視自己與親人之間的關系,最終讓學生在日常經驗中涌現出富有人文情趣的‘情感?!盵2]

的確,許多學生提筆時總覺得無事可寫,其實這正是思想行為無意識和慣性化的外在表現。人都有好奇的天性,特別是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學生,他們逆向思維日趨強烈,對那些新鮮陌生的事物都會抱有濃郁的興趣;而對那些熟悉了的東西就不會再注意,且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審美疲勞的加劇,必然導致新鮮感和靈感的最后喪失。

二、基于情境創設的“陌生化”教學策略

教師該運用哪些“陌生化”的手段來創設寫作教學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更有興趣地去觀察生活中的美,去抒寫內心的情感呢?

(一)增強體驗性

行走在大街小巷,值得關注的人很多。社會價值觀的缺失、獨生子女的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重視學習成績、社會關懷度的缺失等原因,造成了我們內心對這些弱勢群體的忽略。教師若僅僅提出讓學生寫一寫那些弱勢群體,可能會引來學生的不滿情緒,認為又是添加了一項寫作任務。所以,當學生可能存在這種漠然的情緒時,教師該如何撥動學生內心的那一絲柔情呢?如果運用情境教學,又該如何處理這一學生早已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呢?此時,我們不妨在“陌生化”角度上作些努力。劉麗萍老師在“一只手的感覺”作文教學中,采用了增強體驗性的方法。[3]

首先,引用班內一名不慎被學校電動門夾傷手指的學生的事例,用“現場訪談”的方法讓該生談談手指被夾后的心情、感受和生活上的不便,同時建議其他學生說說對該生處境的看法。然后,用兩項游戲再次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感:男女學生各推薦一名同學在最短時間內用左手穿衣服、全班同學每人用左手從本子上裁下半頁紙。在參與這兩項游戲時,教師時時引導學生談當時自己的感受。接著,學生交流自己有過一只手做事的經歷以及有無旁人幫助的現象。在交流之后再閱讀微型小說《獨臂人生》并回答相關問題。最后,師生回到現實生活中陳述自己對此類事情的所見所聞所感。課堂結尾,教師才拋出“以‘一只手的感覺為主題寫一篇記敘文”的寫作任務。

很明顯,教師在這堂課中始終圍繞著“以體驗喚醒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這一教學宗旨。從體驗身邊同學的生活處境,到用游戲親身體驗“一只手”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再到閱讀微型小說《獨臂人生》強化內心體驗……課堂中所呈現的事例盡管來自日常生活,但層層遞進、不斷深化地體驗,也就不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和反感。所以,增強情境的體驗感,是一種常用的“陌生化”處理手段。

(二)提升現場感

把學生身邊的事“搬進”課堂,也是一種常見的情境教學法。但教學中若只是照搬照抄把生活故事像擺設那樣放在課堂上,是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欲望的。此時,教師不妨運用“過程教學法”來提升情境的現場感。

如某學校準備舉行“告別童年,擁抱青春”的美文朗誦比賽。班級里推選了胡、李兩女生參加??蛇@兩個女生顧慮重重,不敢參加。教師借此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寫作練習活動:

教師先講述了胡、李兩生不敢參加朗誦比賽的事情,請全班同學進行有效的勸說。同學們一時無從說起。于是,教師順勢請這兩個女生自己說說原因,并把她們訴說的幾個要點寫在黑板上。接著,再讓學生商討勸說方案。勸說的同時,教師建議全班同學都記錄下每個發言同學的勸說要點。然后請班長根據所有發言同學的勸說要點進行整理,并代表全班同學當眾勸說。再讓所有同學談談班長的勸說效果,并提出修改意見。最后,教師要求把剛才勸說的這些話寫成文字,用書信的方式送給這兩個女生。

這種重視“現場感”的課,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學生的“說”有了具體的對象和明確的方向。很多時候學生內心其實都有話可說,可是讓學生把內心的話寫出來卻很難。所以,教學的第一階段讓兩個女生把內心的顧慮說出來,并由教師把要點寫到黑板上。這樣,學生下面的勸說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其次,學生感受到的是在解決生活問題而不是在寫作。學生的思維活動都圍繞著解決一個實際問題而展開著:讓學生進行勸說,班長代表大家作總結性勸說,同學交流班長勸說的效果并加以修改。所以,在最后引導學生寫信時,學生也就自然地把寫信看成了一種生活內容。再次,學生的寫作狀態始終處于自覺“說”“寫”的狀態。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為何這樣做、該怎么做。此時,他們能自主地掌握寫作的過程,成了寫作的主人。

(三)拓展思維角度

寫作教學時,我們都會關注把一個畫面、一段視頻、一件物品甚至一張照片帶進我們的課堂,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幫助學生寫作的流暢性。其實,用“多角度思維”的方法處理這些畫面、視頻和物品,或許能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假設在講臺前展示一幅《清明上河圖》,如何引導學生涌現出更多的寫作話題呢?此時,針對這幅畫,教師不妨設置這樣一些任務以打開學生的“多角度思維”,找到更多的寫作材料:

描述畫中的情境;

講述畫中某個人的故事;

從創作的角度描述這幅畫;

描述畫家的色彩運用;

描述繪畫技巧;

講述畫家的故事,并想象畫家創作這幅作品的意圖;

描述這幅畫給觀眾帶來的情感沖擊;

描述你第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描述這幅畫如何反映畫中那個年代的社會生活;

描述畫中的內容是否和你在相似場所的經歷相同或不同;

盡可能多地描述一些細節;

請敘述一段這幅作品反映的或讓你想起的自己生活中的故事;

描述由這幅畫面聯想到的另一幅畫面;

……

顯而易見,這個練習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它與視覺畫面的聯系上。這樣的練習,更在于它是一種思考讀者關注點和作品豐滿度的方式,是一種有關分析、描述和多角度敘述之間關系的思考方式。這種動態的情境教學,能適當打開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也會引發學生討論和寫作的興趣。

(四)更改審美習慣

寫作教學課上,常常會看到一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描述身邊一個比較熟悉的人。盡管教師會一再強調要注意細節描寫,要寫得生動、傳神,可學生筆下的人物還是千篇一律如模板似的呈現。此時,教師就該思考采用“陌生化”的手段來提高情境教學的效率了。

比如寫作前,教師自己或者學生站在講臺前做“模特”,此時該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寫作呢?不妨這樣引導:

首先,注意并選擇這個“模特”身上某一點最令自己感到別扭的地方,觀察5分鐘左右;接著,靜下來,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描寫,不要停頓,盡情展開聯想,無拘無束地寫;然后,從剛才的自由寫作中找出一個感興趣的句子或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思考圍繞這個句子可以寫和這個人相關的哪些內容;最后,以這個句子為聚焦點,開始寫作,完成整篇文章。

因為學生過于熟悉老師提出要關注細節寫出人物美好心情的一些要求,所以,人物觀察和描寫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換一種思路,找出“別扭的地方”,學生會有新鮮感,從而產生“脫熟”的效果,更易專注于具體細節的觀察,產生寫作的情感;在讓學生尋找別扭的地方的基礎上,又允許學生無拘無束地寫作,這樣的寫作就少了恐懼感;當自由自在的寫作內容像琳瑯滿目的食品呈現時,教師引領學生找出醒目的食品,其實就是引導學生明白整篇文章撰寫的意圖了。從放到收,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和學習興趣,這種“陌生化”處理情境的教學方法也值得提倡。

(五)轉換敘述視角

敘述視角是敘述語言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來也會有不同的意義。

百度網上一則寶麗來“立可拍”的廣告片可以給寫作教學一些啟發:

一只小狗因家里被翻得亂七八糟而遭到主人的嚴厲呵斥。但這一切其實是家里的貓所為。滿腹委屈的小狗決心抓住貓的罪證洗脫冤屈。終于等到一次主人離家的時候,貓又開始亂翻東西了,只見狗的眼睛四下張望,眼光從架子上的刀轉到了桌上的一架“立可拍”照相機身上,利用“立可拍”拍下了貓亂翻東西的罪證。當主人回家時,狗兒神氣地叼著那張可以洗清自己冤屈的照片在門口迎接著主人。

整個廣告都是從狗兒的視角進行描述。它擺脫了以往照相機采用人物拍攝進行敘述的慣例,把主人公的表演任務交給了動物。這種用敘述視角的轉換來進行“陌生化”的創造,既拓展了廣告藝術表現力和主題說服力,也有利于把消費者從視覺疲勞中解脫出來,更使得習慣于把任何對象都貼上“我的”標簽的人們不得不重新對敘述視角作出思考。

基于此,我們也可以來一次“照片里的故事”的“陌生化”情境創設:

首先,讓所有學生從家里帶來一張自己非常熟悉的照片,要求學生不看照片,從旁觀者的角度用最客觀的語言直接描述記憶中的這張照片,盡可能地描述照片里的環境和人物,然后試著用6~12個字寫一個標題來闡明一個旁觀者從照片里解讀的內容。

接著,要求在不看照片的前提下轉換敘述的視角,即作為照片中的人物或一個和它密切相關的人來描述它:為什么會想到它?你認為照片表現了哪些內容?它為你記錄了哪些回憶?它對你有何意義?然后,也用6~12個字寫一個標題來闡明這張照片對自己而言有何非同尋常的意義。

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再細細看照片,對照照片比較:兩種敘事角度敘述的內容是否有差異?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何在?更喜歡哪一種敘事視角?

然后,回到照片的現場,找到一個落腳點以作觀察,或從攝影師的角度觀察,或從自己的角度觀察,或從拍照時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傊?,挑選其中一種敘述視角,讓場景動起來:拍照之前發生了什么?拍照時有哪些有趣的或有意思的情境?之后又發生了什么?調動所有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器官,想象當時的人物有哪些感受。

最后,走出照片,重新回到寫作的狀態中,開始寫作。

這樣的情境創設和教學處理,既帶給學生在不同敘述視角下的不同體驗,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充滿奇趣的想象中領略觀察和寫作的快樂。

(六)傾聽“聲音”秘密

“聲音”,對于我們一個聽覺正常的人來說太熟悉了??晌覀兯坪鹾苌贂P注聲音的區別,也很少會想到把“聲音”引進我們的寫作教學課堂上作些情境教學的處理。即便有,那就是讓學生聽歌曲、欣賞輕音樂,然后作些欣賞性的交流和寫作。這樣的情境教學,也是很難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的。

其實,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教學處理:

首先,播放一段下課時教室內學生吵鬧的錄音,讓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想一個使自己回憶起快樂或難過的往事的聲音;然后,關閉錄音,要求學生試著用一段文字重現錄音中的某種聲音,努力讓其他同學感受到文字所帶有的情感,或者讓同學回憶起這個聲音在班級中曾經有過的故事;接著,全班同學再聽錄音,要求能聽出錄音中某些對話所附加的情感特征,聽出對話所傳遞的信息,比如某個老師雄渾的聲音是在掩飾自己工作上的壓力,那個總是被別人忽略的同學原來話語中富有文采,某個隨意哼哼的同學此時內心可能很是憂傷……;最后,引導學生選擇錄音中的某種聲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

這種情境教學的處理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興趣,更是在提醒學生:人們說出的話很多時候總是和自己的本意相反,或者話語中包含了多重意義。聲音是會不自覺地透露它所隱藏的秘密的。倘若我們去關注話語的語調、語氣、語勢,通過認真聆聽,可以聽出很多常人都聽不出的故事,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連咳嗽聲、大笑聲都會表達某種意思。

這樣看來,我們身邊其實有太多的寫作素材,可我們的學生總是苦悶于“沒有什么可寫”。其實,是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過于熟悉,以至于冷漠了。如何喚醒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敏感,如何激發他們觀察事物的興趣,如何引領他們在看似無拘無束的狀態下積極寫作,以上這些基于“陌生化”原則的情境創設或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積極創設一些學生看似陌生其實熟悉的情境,引領他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地思考、討論和寫作,他們對寫作的恐懼感就會消除一些,他們的寫作過程也不會顯得如此跌跌撞撞和艱辛。

參考文獻:

[1][美]理查德·I.阿蘭茲.學會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27.

[2]葉黎明.寫作教學內容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05.

[3]劉麗萍.在情境體驗中激發創作熱情[J].新作文,2008,(7):44-46.

(責任編輯:方龍云)

猜你喜歡
陌生化情境創設寫作教學
《塵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譯研究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情境打動孩子心靈,提高閱讀感悟效果
幼兒在體育游戲時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分析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人間奇劇——論易卜生筆下倫理身份的陌生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