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

2018-03-24 09:30肖冉
文學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運用小學語文

肖冉

內容摘要:根據我國現下教育發展現狀來看,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建設高效性的小學語文課堂是現今教師所需面臨的教育問題之一,以通過彰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來提高其語文綜合水平,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達到教師課堂教學高效性能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與時俱進的轉換其傳統教學模式,通過運用新課標教學理念作以教學設計前提,是提高其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以促進師生間關系的友好交流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氛圍,對提高學生課堂集中性和教學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筆者現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為提高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一己之見,以促進師生的良好發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策略構建 運用

近年來,我國小學階段教育水平在新課標背景下呈現逐漸上增的發展現狀,但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仍然是主張強調自身引導者的身份而忽略學生學習意愿及心理活動,一味的講解語文內容和監督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提高相關古詩、背誦文章的記憶程度,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及課堂氛圍的活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年紀尚小,枯燥沉悶的語文課堂氛圍不利于培養其綜合素養,與現下新課標教學理念不符[1]。因此筆者認為教師需遵循新課表教學理念中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來提高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結合文章內容來靈活運用情景建設、問題設計、視頻圖片課件制作等多種教學模式作以教學設計前提,以活躍課堂氛圍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便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下收獲知識糧食,對提高其學習效率和達到教師高效性課堂建設的最終目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筆者現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為小學語課堂有效教學提出合理的應用策略,為教師今后教學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具體如下所示。

一.精心備課,為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前,需做好相關備課準備來作以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前提,便于其相關教學活動開展的有序性。因此教師備課過程中需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納入教材內容中的知識重點及進行教學環節設計,確保每步教學流程時間安排的合理性,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況來猜測其腦海中會產生的疑惑問題,便于能夠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答復,為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序性及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奠定良好基礎[2]。

例如,教師在進行《長城和運河》一課程教學前,其在備課過程中需明確三年級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和實際認知情況,前一天的語文課堂尾聲告知學生明天的課堂任務,并叮囑其將課文中的生字詞進行預習,便于課堂中教師可直接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檢查,長期以往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是提高其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措施。解決學生生字詞不通的基本難題后,教師需考慮學生的知識視野及生活經驗缺乏等問題,促使其課前閱讀課文過程中存在一知半解或不知所云的狀態,故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段落、語句來做好對應教學策略設計,可事先在網上下載一些與長城和運河相關的視頻資料于課堂中給予學生進行觀看,并加以語言表述講解來提高學生視覺、聽覺上對長城和運河的直觀性,從中體驗到此類景點的宏偉壯觀,便于促進學生文章內容理解程度的提高,為其課堂學習的高效性奠定良好基礎。

二.激趣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標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關鍵所在,故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時,提高其課程導入技巧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提高其課堂集中性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時需注重導入環節的設計,以確保此類環節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展開奠定良好基礎,是提高其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3]。

例如,在進行《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教學時,教師展開課程正式教學活動前,可針對課文內容來拋出相關問題,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來進行課程引入:“同學們,你們生活中的星星都是出現在哪里呢?大家常吃的蘋果中,你們有仔細觀察其不同之處在哪里嗎?”由于此類問題與學生生活較為貼切,且問題難度系數較低,必定會調動學生好奇心理而開始進行問題思考,此時教師可繼續通過對話形式來進行提問:“你們相信蘋果里面有五角星嗎?”此時學生會保持半信半疑的心理,教師接著拿出蘋果來指導學生通過小組探討研究如何切蘋果可得出五角星形狀,此后引入本次章節的課程內容。此類針對課文內容及學生生活實際來進行問題設計的課程導入方式,不僅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對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具有較好的教育價值。

三.情境創設,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近年來,利用情境創設來進行教學設計是現今大部分課堂中主張推廣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對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和調動學生學習情緒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時,需明確掌握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性情況,通過建設合理情境來引導學生積極產于課堂活動中,對指導其提高書本內容理解層次能起到較好的輔助作用,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常見的情境創設多以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直觀情境作以分類,教師情境建設方法的有效掌握及靈活運用,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

例如,教師在開展《三顧茅廬》一章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事先通過網絡來下載《三國演義》電視中的主題曲及《滾滾長江東逝水》片頭外面來進行課件制作,并于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件來進行意境創設,視頻中鮮活的人物形象搭配宏偉壯觀的音樂對學生視覺、聽覺上均會造成沖擊,三國時期中的重要歷史人物會逐漸浮現在學生腦海中,從而引導其對三國產生初步認知,并有效活躍其課堂的教學氛圍,便于教師順利引入本次課堂章節的教學內容,而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早在前者教師設計的情境建設環節中得到充分調動,對提高其課程后續學習額積極性與集中性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四.設計問題,散發學生邏輯性思維

眾所周知的是,小學階段學生大部分都受其年齡的限制及生活經驗的缺乏而存在較強的好奇心理,故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來進行問題設計,以結合課程內容來規劃問題設計順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集中性,還有利于散發學生邏輯性思維,對提高其語文綜合水平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形式來展開合作學習,通過針對問題來進行討論交流,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身想法,有效促進生生間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效果,以達到教師課堂教學高效性的最終目的,是現下教學主張的流行趨勢[4]。

例如,教師在進行《剪枝的學問》一文教學時,教師可在基礎講解課文內容后進行問題設計,并指導學生以前后桌形式來進行分組,并對下述問題進行探討分析:(1)文中的哪個段落或者那句話能充分看出王大伯在種桃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2)當看到好好的枝條被剪掉后,作者的心理活動在文章前半段及后半段都出現了什么改變?(3)為什么要剪枝?最終理由是什么?(4)作者在文章結尾之際,季節也過度到了春天,其內心深處的渴望是什么?結果是否如其預期那樣?(5)文章閱讀下來,你們領悟了什么?此時,學生會根據上述一系列問題來加大課文的分析力度,以帶著問題來進行課文閱讀和分析,并在小組交流中積極發言,對提高學生課文內容的理解層次及領悟其中蘊含意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且教師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有序性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層次,對其連貫性邏輯思維還能起到較好的培養作用[5]。此類教學方法的長期運用,潛移默化下能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構建出一套完善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前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教學內容,并充分意識到突出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來進行來教學設計,通過靈活運動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及營造課堂中輕松的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欲望,有效提高其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效率,對達到教師課堂教學高效性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促進師生能力共同發展的有效策略,望采納。

參考文獻

[1]徐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以《清平樂·村居》教學為例[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3):102-103.

[2]尚顯勇.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5(12):123.

[3]石巖.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及其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05):89.

[4]莊建龍.留予空間,有效訓練——淺談構建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教研),2010(03):88-89.

[5]何會娜.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淺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05):53.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沛城街道鹿灣小學)

猜你喜歡
運用小學語文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