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 悅讀

2020-08-13 07:14王娟娟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悅讀閱讀核心素養

王娟娟

【摘 要】因小學地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擔心學生理解不了,消化不了,容易出現直接告知學生,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有什么道理,表達什么情感等。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被動,甚至填鴨式地接受,可是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注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能力開展閱讀教學,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 閱讀? 悅讀?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⑴課改環境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基于核心素養下老師的教學重點。新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語文課上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世界,從而刺激視覺感官,對陌生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主動探索世界;從繪本走向經典文學作品,培養自身的審美情操,豐富精神世界。因此,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著力培養閱讀的興趣,達到由閱讀到悅讀的升華。那么我們可以怎樣優化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一、改變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灌輸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自主性得不到發揮。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讓課堂紀律保持安靜,會減少學生的參與,自己拿著教案滔滔不絕,從而有效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進度。又或者是低段孩子年齡特征,理解力有限,對學生引導缺少經驗或是耐性,直接告訴學生文章的內容、表達的情感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被動地進行閱讀學習,學習的效率自然會大大降低,語文綜合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忽視語言表達,偏重閱讀理解。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閱讀理解能力外,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鍛煉語言的應用與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會比較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對于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不夠重視。這樣就會使語文閱讀教學和語言表達訓練脫節,學生難以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形成表達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會使語文教學偏離方向,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改變閱讀教學方法

由以前的單篇閱讀變為多篇或者開展整本書閱讀,組織學生開展分享交流。對于學生來說,受到年齡和理解能力的影響,認知能力有限。對于中、低段的學生,我們可以開展群文閱讀,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然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對于高段的孩子,我們可以進行整本書閱讀。我們以中、低段閱讀教學為例,首先我們要確定閱讀的目的,比如:題材、體裁、寫作風格、表達方式等。然后開展自主閱讀,提供閱讀任務,強調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做到“讀中思,思中尋”。接著是交流分享,可以是生生對話或者是師生對話的形式。再是集體建構,通過分析、整理、發現規律、形成共識來完成。最后是自我檢測,這一環節就是拓展延伸,學以致用,閱讀目的的最終體現。這樣的教學才能完成閱讀的量變,由量變到質變,才能達到從閱讀到悅讀的目的。

三、改變閱讀結果呈現

以前的閱讀結果不是寫讀后感就是讀書筆記,學生一開始還能認真筆記和書寫感受,可堅持不了多久便開始應付了事。因此我們可以巧妙設計閱讀結果呈現環節,激起學生的勝負欲和展示欲。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通過交流分享的方式,一方面交流閱讀經驗,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另一方面也可以互換閱讀感受,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渠道。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經驗分享會,說一說自己閱讀的體會。這樣就可以在互相交流中,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還可以介紹自己最近閱讀的書籍,引起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切實提高語文閱讀學習的效率。學生還可以根據老師的導讀任務,來設計思維導圖,梳理組合了解到的重要內容,呈現自己的理解。又或者可以改變以前的讀后感,根據相關情節,制作該人物的檔案袋,可以包括人物出身、人物事跡、人物性格、人物命運、經典片段等。

結語

綜上所述,將閱讀教學的主人翁身份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從低段開始就愛上閱讀,感受到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實現真正的悅讀,達到提升語文要素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悅讀閱讀核心素養
微課,為“悅讀”插上“隱形的翅膀”
從閱讀到“悅讀”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