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策略

2020-08-13 16:03郭揚貴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核心素養

郭揚貴

【摘 要】當前,對于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方面的研究來講,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情境教學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高中生物學科來講,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如何呢?帶著這一想法,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實際出發,探索高中生物情境教學策略。

【關鍵詞】教學三要素;情境教學;核心素養

一、情境教學對教師因素的影響

1.情境教學可以督促教師專業成長

情境教學的開展并不是在教師發展的任一階段都能順利進行的。它需要教師認知結構中的陳述性知識不斷條理化,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不斷自動化,即實現教學內容的系統化;另外動作技能也不再需要太多的意識參與,即實現自身教學行為的自動化和程式化;同時非認知因素也漸趨穩定,能根據學生的信息反饋重新整合自己的認知結構,即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化。在以上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教師的注意空間才能盡可能釋放、課堂感知的敏感性才能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素養的培養才能更有追求,教學過程的情境化設計才能得心應手。因此,要開展滿足學生素養發展需求的情境化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努力跨越教師發展的各個階段,實現自我專業素養的快速成長。

2.情境教學可以引領教師關注生活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對生產、生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感知體驗越來越豐富,為課堂情境的創設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也對教師的生活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進行植物代謝的專題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關注種子處理(溫水浸泡與酶、細胞呼吸)、科學施肥(礦質元素與物質轉運)、播種規格(合理密植與光合作用)、種植方式(間種、套種與光能利用率)、田間管理(除草與植物激素)等生產實踐技術及其相關原理,才能有效串聯起課堂教學情境[3]。再如,教師關注全面二胎及優生優育政策,可以為人類遺傳病的學習創設真實情境;關注中國克隆猴的研究進展,可以為克隆技術和胚胎工程等內容創設典型情境;關注《我不是藥神》等文藝作品可以為細胞分化與癌變創設熱點情境。由此可見,教師不可能脫離生活來創設情境,關注生活是情境教學的必然要求。

二、情境教學對學生因素的影響

1. 情境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苯處熍撛O基于學生生活經驗的趣味性情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被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所吸引,他就會開始一步步走向情境世界,去思考、去發現、去探尋。只有學生沉浸到了情境世界,學習興趣的激發才能轉移到問題本身的思考魅力上來,也才能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例如,在進行染色體畸變和多倍體育種內容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利用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創設趣味情境,提出問題:“無籽西瓜之所以無籽,原因在于它是三倍體;水仙只開花不結果,也因為它是三倍體。那么為什么同是三倍體,西瓜能結果,而水仙卻不能結果呢?” 這個情境源自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但又對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學生首先要對兩個物種進行比較,發現其共同點是“三倍體”,接著還要進行激烈的思辨,找到“一個物種結了無籽的果實,另一個物種卻不結果”的原因。如果學生戰勝了這個挑戰,知道無籽西瓜栽培中需要用二倍體的成熟花粉刺激子房發育成果實的事實,不僅找到了回答問題的答案,無疑還會對染色體變異的知識有更深地理解。同時,學生通過在情境中自主探究、科學思辨,有效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同時通過學以致用的成功經驗,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2. 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大概念

生物學知識點繁雜而零散,學生若想對大量事實和現象進行獨立記憶難度很大。所以,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教學內容要聚焦大概念,即那些處于學科中心位置、對學生學習具有引領作用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向學生提供各種豐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實來為學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撐,又要對事實和現象進行抽象和概括,幫助學生建立生物學概念和知識框架,從而形成大概念。在課堂中開展以情境為主線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滿足以上要求。

三、情境教學對教學內容的影響

1.情境教學可以讓教學內容更易理解

雖然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具有極其豐富而生動的實際內容,但表征它的生物術語卻是抽象和簡約的。如果學生在學習時不能透過生物術語、科學思維把它們所代表的實際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起來,那么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或符號對學生來講就是毫無意義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外部刺激能喚起主體的情感活動時,就更容易成為注意的中心、體驗的中心,就能在大腦皮質上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從而強化理解和記憶。相反,則不能喚起情感活動,主體必然對它漠不關心?!?所以,只有當學生被教師設計的課堂情境所感染,思維進入預定的情境之中時,教學內容的傳達才更容易、更具效率。

另外,教學情境的創建并非空中樓閣,往往要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社會體驗等。也就是說可以利用學生的既往知識體系,通過制造認知沖突,幫助學生在同化-順應-平衡的過程中完成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與整合。因為有情境搭建的橋梁,即使是新授內容也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2.情境教學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整合重構

在復習類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內容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如果教師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和合理重構,依然按新授課的順序對知識點進行炒冷飯,學生就很難在此過程中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建構知識網絡的能力了。利用情境教學,將相關內容鑲嵌進情境進行專題復習,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對課堂教學的三大要素都極具促進作用。教師明確了這一點,就可以更加堅定地將情境教學模式引入課堂,也便會更具智慧地創設出更多有利于學生素養養成的課堂教學情境,為課程改革的深化推廣貢獻更多力量。

參考文獻:

[1]于海波,孟照輝.論優秀物理教師成長的四個階段[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10):13-14.

[2]陳友芳.情境設計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09):4-6.

[3]徐雙飛.例談高三生物學專題復習中的情境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2 (08):21-22.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核心素養
探究情境教學與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融合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