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2023-01-20 18:51王海艷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校本高中生課程體系

王海艷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第一中學,甘肅 涇川 744300)

新時代對于人才提出高要求,其本質上是對于教育提出提質增效的訴求。對于高中政治課程而言,不能僅僅是思想觀念的理論學習,還需要將這些理論學習成果使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此時就需要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效能。從這個維度來看,在新形勢下需要以理性視角審視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架構的邏輯初衷,并且切實地做好此方面的規劃建設,由此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多方面效益得以發揮。

一、新時代構建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的邏輯初衷

(一)從培養高中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將高中生綜合素質發展作為出發點,切實地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中嵌入核心素養培育的理念,繼而使得學生能夠成為有理想信念、有能力素質的人才。顯然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政治理論認知的提升,還需要開展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保證理論與實踐整合。學生不但可以學習到對應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在真實的場景中實現社會責任感的塑造,保證政治認同素養的發展,繼而進入到理想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格局。

(二)從高中政治課程體系完善的角度來看

高中政治課程體系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要能夠以相對理性的視角審視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兩者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育中,政治教師受到傳統灌輸教育思想的制約,往往不能很好地開展政治綜合實踐活動,無論是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能力,還是綜合實踐活動落實素質,都處于不太理想的狀態。如果這樣的問題長期存在,勢必會使得高中政治課程體系處于不完善的狀態。由此在新形勢下,教師要本著為了學生發展的目標,切實地在綜合實踐活動方面進行投入。

二、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一)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在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遵循特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保證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效益得以發揮的關鍵所在。在此歷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其一,堅持學科融合的原則。依照“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訴求,關注教育的整體性,強化不同學段之間關系的處理,確保不同學科的內容可以實現縱向和橫向的交互,這樣才能夠保證形成高質量的核心素養培育格局。比如在高中政治“南海問題專題”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以校本課程設計的理念進行,合理地將地理學科知識、生物學科知識、政治學科知識等都融入進去,在此基礎上合理地實現跨學科教育格局的構建,使得海洋教育的內容朝著更加深度的方向進展。在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教師要求學生可以以蘭州新區調查研究為任務目標,積極對于地區建立國家級新區的優勢進行分析。在這樣的調查任務中,學生收集整理各個學科方面的知識,知識接觸面更加廣泛,在核心問題思考的時候,往往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多方面知識的交互,在不斷整合的過程中,學科綜合能力和素質可以得到很好地鍛煉。其二,堅持課內外融合的原則。在處理高中政治課堂內與課堂外關系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合理地借助綜合實踐課程,嵌入研究性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在這樣的任務完成過程中更好地認識現實問題,更好地探究現實問題,并且進入到現實問題深度思考中,可以以撰寫研究性論文的方式,確保研究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可以不斷提升。這樣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問題的發現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比如在甘肅相關問題探討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有學生會將菜價作為焦點對于甘肅的情況進行調查,繼而得出對應的調查結果,提出了系列的建議,表現出對于現實生活問題的深度思考。還有的學生選擇甘肅會寧紅軍會師舊址保護課題,最終他們以調查研究報告的方式呈現。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案例中都充分驗證出這樣的道理:在綜合實踐課程設定的時候,要懂得妥善處理好課堂內與課堂外之間的關系,繼而實現課堂內外融合機制的構建。其三,要堅持校內外融合的原則。對于學生成長而言,要能夠將學用結合理念、知行統一理念合理地融入進去。對于課堂教學而言,要能夠嵌入知識分析的方法、問題思考的方法等內容,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要懂得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地拓展,繼而將校內外的資源合理地融入進去,這樣學生成長才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平臺。對于學校而言,設定的社會實踐活動、職業生涯體驗活動、勞動教育活動,要將體驗性作為焦點,確保他們在對應的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思考,更好地認識自我,確保生活技能掌握漸入佳境,促使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不斷提升。

(二)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基于上述對于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構建原則的歸結,發現在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科建設的規則、學生成長訴求等因素,繼而保證綜合實踐課程體系的效益可以不斷提升。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1.巧用議題式教學模式,提升活動學科課程的有效性

依照新課標的訴求,要能夠切實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此時可以合理地使用議題式教學模式,圍繞著議題設定活動性課程體系,確保課程內容與社會實踐可以不斷整合,這樣才能夠保證活動型課程的效益得以發揮。為此,高中政治學科教師要能夠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找到與生活關聯性強的議題,合理地設定探究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到更加理性的學科學習格局。比如在高中政治“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選擇了比較小的切入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關注本土特色文化。這是傳統文化在本地文化中的載體,由此設定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審視本土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兩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如何區別?在這樣核心問題的引導下,教師會選擇本地區有特色的文化資源,以播放短片的方式呈現,有本地區的民間工藝、本地區的經典名人。學生在不斷了解本地區發展歷史和名人的基礎上,開始意識到傳統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具備著良好的社會價值,在全面、理性分析這些問題基礎上,自然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也就是在這樣的活動探究中,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會更加深刻,自然可以為核心素養的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利用校本教學模式,打造校本化課程體系

對于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而言,還可以以校本化為主要方向,巧妙地使用校本教學模式,確保校本化課程體系能夠得以塑造,繼而保證校本化教學價值可以不斷發揮出來。在此期間,需要將關注點放在遵循跨學科教育理念,將不同學科的資源合理地融入進去,實現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比如某教師會專門結合時政熱點問題,合理地實現校本選修課程體系的構建。很多高中生對于時事政治都是比較關注的,結合這樣的學情,教師專門設定了對應的校本選修課程體系,并且設定了對應的學子講壇,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對于當前時政的認知,探討自己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時政牽涉的面積是比較廣泛的,此時學生可以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進行分析,在此期間他們的知識視野會不斷拓展,自主學習能力和素質也會得以鍛煉,自然可以以更加正面的視角審視社會生活。比如在“新冠疫情”熱點事件中,教師專門將其引入到校本課程中,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角度分析和研判。此時有高中生倡導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對于新冠疫情中的“大白”和“逆行者”事跡進行分析,繼而意識到在危難面前有很多人都能夠站出來,在第一線上貢獻著自己的效能。顯然,在這樣的教育教學歷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將校本化作為思路,將時政作為內容,繼而實現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引導活動課程效益得以全面發揮。

3.切實開展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才能

在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設定的過程中,還可以切實地發揮好高中社團的效能,鼓勵相關社團可以成為政治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者和推行者,營造良好的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格局,這樣才能夠引導社團活動質量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進展。比如有很多高中學校都設定了金融社、辯論社或者政協社,這些社團與高中政治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是很強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社團活動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繼而營造良好的社團活動格局。學生也可以依靠這樣的方式將自己掌握的政治學科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去。比如某高中社團專門組織開展了商業精英創業大賽,設定了健全的賽程和賽制,組建了比賽評委小組,對于不同學生在商業創業中的方案進行評審,還組織開展了對應的講述活動,要求對應的創業小組可以派遣代表講述自己創業的思路,思考自己創業的初衷,依靠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學科知識技能和素養能夠協同發展。在這樣的學習平臺上,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會進入到更加理想的格局。對于學生而言,在這樣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參與中,可以更好地將政治學科學習的創新創業知識融入進去,對于大眾創新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這樣將會為他們未來在此領域的創新創造行為奠定良好的基礎。

4.優化社會實踐活動,提升探究學習素質

對于很多高中學校而言,每個學期都會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在設計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的時候,可以與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關聯起來,帶著相對統一的目標,設定更加理想的實踐活動方案。這樣可以保證社會實踐活動貫穿整個學校,繼而使得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的效益可以更好地發揮出來。在此期間,可以將關注點放在:其一,以學生會為主導,在聽取政治教師、學生的綜合意見之后合理地界定對應的課題方向,對于實踐活動方案進行研討,在此基礎上提交實踐活動方案,在審核通過之后,自然可以進入到實際操作的狀態。比如有學生認為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到當前高中生活中,認為圍繞著這樣的主題,可以開展宣傳活動、倡導活動,由此使得更加多的高中生可以以正確的視角審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繼而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中生的生活可以不斷整合,這樣才能夠使得對應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不斷呈現出來。其二,注重社會情境的創設,確保學生有機會融入田地實踐活動中、工廠實踐活動中、科研基地活動中、博物館活動中。在成為參與者之后,學生開始意識到知識可以用來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可以更好地驗證知識,理解知識。比如在一些紅色經典旅游項目開展的時候,學生可以近距離地了解紅色革命的歷史,繼而意識到紅色文化在任何時候都要成為文化建設中的一部分,高中生因此成為對應文化建設活動的推動者。

5.高度關注職業生涯體驗,為自我價值定基調

在實現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將高中生的未來與綜合實踐活動關聯起來,在高度關注職業生涯體驗的基礎上,可以使得學生對于自我價值有著一定的認知和預設,這樣可以帶著一定的方向學習和生活。為此,學校要進行更加多的投入,保證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職業,有著充足的體驗,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由此進入到更加理想的能力發展格局,這樣人生定位得以界定,自我價值實現也會進入到更加理想的格局。比如某學校利用學生寒暑假的時間,到本地區優秀企業中去參觀、去體驗、去調研、去訪問,在這樣零距離的接觸中,他們開始對于形形色色的職業有著更加好的理解,職業啟蒙教育也因此得以開展。學生開始對于自己的職業有一定的幻想,自然會進入到更加理想的職業價值認定格局,這將為未來在職業方面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某高中生英語成績很好,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很強,教師恰好在組織暑期實踐活動的時候,與本地區一家翻譯公司進行合作,他接觸到了同聲傳譯這樣的崗位。在與企業崗位人員交互的過程中,他對于這個職業有著很多的向往,認為這是一項很酷的職業,并且與自己的強項關聯,于是就積極聽取了對應在職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開始對于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將落腳點放在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上,此時就不能僅僅依靠高中政治課堂,還需要保證切實地發揮高中政治綜合實踐課程體系的效能。然而在此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充足,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性也不是很理想,這就需要高中政治學科教師樹立新的理念,切實地進行綜合實踐課程方式和內容的優化,繼而架構理想的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體系。

猜你喜歡
校本高中生課程體系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構建優質學前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