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研究

2023-02-07 10:42崔自明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

作者簡介:崔自明(1982-),男,漢族,甘肅康縣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鄉村治理、黨建。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讓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不斷豐富、模式不斷創新。所以,在未來的不斷發展中,促進鄉村振興和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是提高鄉村品牌影響力、旅游產品生態水準、鄉土文化傳承水平的關鍵。文章結合隴南市康縣當地情況,分析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生態旅游兩者互動融合發展,面臨的阻礙和問題,探討在鄉村振興中,生態旅游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探索兩者互動融合發展的相關對策,為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生態旅游的互動融合發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078-03?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F592? ?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農民、農村以及農業發展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際上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全力推進當前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將農業農村發展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注重解決農業農村領域的突出問題,并在鄉村發展過程中,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鄉村振興是一項多元戰略,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和組織等多領域的全方位振興工作。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目標之一,意義重大。鄉村作為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保護和維系鄉村生態環境為我國綠色發展策略奠定堅實基礎[1]。隴南康縣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重視鄉村生態旅游,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不斷促進二者融合發展。隴南康縣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名縣。在2023年,康縣開展美麗鄉村國際論壇,將“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論壇主題,以鄉土情、生態美、民族風、國際范為亮點,清晰且全面地將甘肅形象展示出來,不斷擴大甘肅的影響力[2]。

1? ?康縣鄉村振興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現狀

康縣主要位于甘肅省的東南部,群山連綿,全縣的面積為2 958.46km2,但常住的人口只有16.2萬人左右。在康縣的農戶,有超過80%都分散在峽谷河道、高半山、林緣地區,曾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3年貧困發生率為37.04%,在2018年,當地人均GDP只有9 318元,在全省只能達到平均水平30%,在全國范圍內僅為平均水平14%。雖然財力并不雄厚,但當地卻有優越的生態環境,整個康縣森林覆蓋率超過67.37%。近幾年立足于生態優勢,重視美麗產業、美麗經濟的發展,把建設美麗鄉村,作為發展的關鍵點。直到2022年,全縣行政村有350個,建設成美麗鄉村的自然村1 642個,在中國最美村鎮的評選中,有2鎮16村光榮上榜。隨著美麗鄉村不斷建設,已初顯成效,在當地發展鄉村旅游,著力打造不同類型的鄉村旅游品牌,獨具特色的旅游示范村,已升級打造70個。在生態旅游發展中,緊緊圍繞提升衣食住行,以及游、購等旅游要素,重點展開“十村百戶千床”的示范工程,全面加強鄉村賓館、農家客棧、農家樂的發展,讓當地接待游客、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使群眾參與范圍進一步擴大,讓更多農戶因生態旅游業,過上更好的生活。根據相關統計發現,康縣在最近5年左右,游客共接待超過1 2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61.98億元[3]。通過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不僅讓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得到推動,全縣還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中藥材、茶葉、核桃、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整體提高。

2? ?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中的不足與問題

2.1? ?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和塑造不夠

隨著各地不斷快速發展鄉村旅游業,實際發展中也逐漸意識到,需要重視品牌打造,同時加強品牌打造,做好品牌打造。很多和農業相關的經營主體,都已經開始重視品牌效應,希望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鄉村旅游區別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其濃厚的鄉土氣息[4],因為鄉村發展、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鄉村的生態旅游產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宣傳,因為宣傳不到位、工作力度不足,知名度提高困難,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很難讓更多人了解鄉村旅游,想要了解鄉村旅游的人,缺乏了解途徑。在生態旅游發展中,無法更加準確、清晰地對發展目標進行定位,在目前的鄉村旅游發展中制約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這種制約的出現,很可能會造成鄉村旅游呈現出旅游水平整體下降、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因為鄉村區域,其自身沒有較強的經濟發展基礎,同時建設水平低下,發展的動力不足,這些問題都會阻礙鄉村旅游業發展??悼h部分地區對生態旅游品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打造旅游品牌意識淡薄,欠缺建設力度,使得很多鄉村的生態旅游主題不突出,生態特色彰顯力度不夠。且未充分運用網絡技術、現代技術、自媒體等,沒有將其引入到生態旅游的推廣、宣傳中,無法吸引到游客,無法增加前往此處的游客數量。

2.2? ?缺乏運營資金保障

無論任何產業發展,都要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對于鄉村旅游發展來說,也需要得到對應的資金保障。從資金的層面進行分析,康縣發展生態旅游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撐,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中,這種問題如果出現在鄉村區域,其影響力會更加明顯。比如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無法做到基礎設置建設與優化,鄉村旅游缺乏可供游客休息的基礎設施[5]。因為農村區域和城鎮之間相距較遠,所以前往此處游玩需要駕車,但因為缺乏前瞻性的停車設施規劃和建設,使得公共停車空間不足,會導致游客出現很多不便,從而不愿意前往此處游玩。資金不足也會導致農業項目標示牌難以完善建設,很難將鄉村旅游信息、休閑農業信息為游客明顯呈現,這樣很可能造成游客的不滿,對生態旅游業發展造成影響,也不利于鄉村振興發展。

2.3? ?沒有特色旅游產品作為依托

鄉村生態旅游,想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必須有鮮明的特色,如果特色不足,難以長久發展[6]。但康縣仍有部分鄉村,發展生態旅游沒有形成特色,仍采用農家樂模式、景點觀光旅游等比較常見的發展模式,這種較為普遍的模式,會導致鄉村自身特色不足,無法對游客形成長久的吸引力。且康縣部分農村地區現有的大部分旅游項目,其規模并不大,而且分布也表現為分散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難以充分挖掘特色與優勢,所以也無法真正形成自身專業品牌。此狀態下在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即便有很多民俗資源,也無法將區域文化和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導致整個生態旅游停留于表面,無法得到深入發展。以及在旅游資源的開發中,資金的支持投入不足,因此實際設計開發旅游產品時,會有單調的問題,頻繁出現大量同質化產品。隨著時間推移,如果始終無法將文化資源轉化經濟資源,勢必會對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造成影響。

3? ?鄉村振興中生態旅游發展的重要意義

3.1? ?促進鄉村社會治理

鄉村生態旅游是一個綜合性產業,是農業與生態、旅游業融合發展的產物,涉及農業、農村、旅游、生態、環保、服務等多個領域,生態旅游的向好發展可以推動旅游與鄉村社會治理良性互動[7]。鄉村在生態旅游發展中,屬于重要基地,基于其重要性,要把鄉村看做一個整體。鄉村發展期間,需要有多方的配合與支持,確保城鄉之間,能有效實現互動,積極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對于落后的區域,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有利于鄉村治理水平提高,可有效打破經濟發展時的壁壘。

3.2? ?利于營造宜居的生態環境

生態旅游相較傳統旅游,在形式上有明顯不同,主要將旅游和生態有效結合,屬于一種新型旅游模式,這種旅游模式將環保、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理念,發展期間能夠減少環境受到的影響,還能夠讓人和自然更加和諧,最后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另外,對于生態旅游綠色發展理念而言,不僅可在鄉村欣賞風景,在閑暇之余旅游觀光,其自身的教育價值也比較明顯,可不斷強化群眾的環保意識,推動鄉村實現全面發展。

4? ?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對策

4.1? ?注重生態旅游的特色化發展

為了能讓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生態旅游發展之間形成更好地融合,整個工作及發展期間,都要明確其中的重點,應該注重生態旅游的特色化發展[8]??梢越鉀Q生態旅游的同質化問題,也能夠減少旅游產品的單一性,這種問題的解決,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在整個鄉村地區,特色基地創設也要給予重視,在整個旅游路線中,要做好精品路線的開發,優化現有的旅游方式,構建出不同主題的模式,可以推動康縣不同農村地區生態旅游的特色化發展。對于整個旅游業而言,只有不斷增加其自身價值,才能體現出更高的觀賞性,吸引更多人前往此處游覽,促進當地的鄉村發展。對特色生態旅游進行建設時,其中有很多注意事項,也有很多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首先,在當前的眾多生態旅游中,很多項目都集中在農村區域,而在農村地區的旅游項目,吸引的人群往往都是城鎮居民,將這些居民作為重要的目標人群,為了能使其前往此處參觀游玩,必須將能體現出當地特色的生態旅游項目建設起來,尤其市場作用也要重視利用,這樣才能推動整個旅游項目發展。其次,對于農村生態旅游項目,要與市場中普通的生態旅游項目有所區別,要做到有鮮明的特色,同時還要體現出本土化、品牌化的特點。整個生態旅游,具有比較鮮明的鄉村特色,因此能夠挖掘的產品眾多。實際對其展開挖掘時,要保證產品的獨特性,避免產品太普通,充分體現出此類產品自身的價值。分析產品的獨特性,不但要將重點放在獨特的外表上,還要能將當地的文化及歷史內涵體現出來,通過市場作用與支持,把產品品牌化、當地文化之間做到有效融合。最后,對當前生態旅游進行開發時,其中會涉及到很多項目,這些項目必須要作為重點進行關注,很多城鎮群眾愿意前往鄉村進行旅游,其根本就是想要體會不同的旅游特色,鄉村地區的風土人情和風景,有更強的吸引力。所以,實際構建產品時,就要對游客需求進行了解,對產品意義進行充分挖掘。其中特色鮮明的產品,要作為重點加強研究,并以此為中心延伸研發其他產品,這樣能讓產品多樣性更加凸顯,同時還能體現出產品審美性,最后帶動當地鄉村經濟發展。比如隴南的油橄欖產業發展,可以將目光放在政策扶持、加工規模、品牌建設等方面,確保此產業持續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在未來的不斷發展中,當地應緊握時代發展契機,將新思路新理念匯集,加強隴南鄉村生態旅游的高質量建設。

4.2? ?打造鄉村品牌文化

在鄉村生態旅游建設中,要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鄉村旅游,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與鄉村特點結合,根據鄉村資源分布,有效開發主題生態旅游項目,使游客在不同活動中,能夠真正感受生態旅游魅力。鄉村生態旅游,在此方式下,能將自身特色有效顯現出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鄉村振興實現。

重視挖掘當地自然人文、歷史資源,將此類資源,體現在生態旅游項目中,向游客展示當地文化特色。不同的鄉村有不同的自然資源,可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出各類生態旅游活動。如果區域沒有較多自然資源,但人文資源比較豐富,建設旅游基地時,可以將發展重心,偏移到人文資源特點的挖掘上,持續擦亮生態旅游品牌,最后提高游客吸引力,充分體現出鄉村生態旅游特點。為了更好地構建出鄉村品牌文化,還要重視不同主體結合模式,例如可以發展“協會+農家客棧+農戶”“能人大戶+企業+農戶”“部+公司+農戶”“政府引導+公司運營+農戶聯動”等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中,讓更多群眾參與其中,享受建設美麗鄉村帶來的好處與紅利。

5? ?結束語

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要通過不同方法,和鄉村振興實現互動融合發展,吸引更多游客,使其能在鄉村生態旅游中參與進來。具體來說,通過特色化農產品的建設,鄉村品牌文化的構建,鄉村布局規劃的優化,以及生態文化旅游和鄉村觀光農業發展,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生態旅游、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融合,在后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針對相關手段積極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兩者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光明網.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路徑探究[EB/OL].(2023-10-17)[2023-10-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9-

89330766929426&wfr=spider&for=pc.

[2]康縣人民政府.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在隴南康縣開幕[EB/OL].(2023-07-26)[2023-07-26].https://www.gskx.gov.cn/zwzx/zwyw/

11430755.html.

[3]隴南日報.隴南康縣:十年磨一劍,“美麗經濟”開啟鄉村振興路[EB/OL].(2023-07-27)[2023-07-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537296727046264&wfr=spider&for=pc.

[4]馬琪.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3,43(05):40-42.

[5]倪楠冰.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12):10-12.

[6]宋鑫.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對策分析[J].商展經濟,2022(23):45-47.

[7]文爽.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路徑探析[J].旅游與攝影,2022(22):115-117.

[8]李明運.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07):33-35.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安徽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析
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素質提升研究
鄉村振興: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戰略選擇
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思維
基層黨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思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