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約型治理: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經濟社會學分析

2024-01-23 11:08華裕良蔣漱清
教育與職業(下) 2024年1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職業教育

華裕良 蔣漱清

[摘要]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堅持產教融合基本辦學思路的創新之舉,也是堅守職業教育發展本質以及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重要戰略部署。從經濟社會學的視角分析,契約型治理通過締結契約、明確組織目標、構建穩定的組織機制等行動,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仍面臨著激勵不相容、信息不對稱、契約不執行、治理不協同、環境新變化的挑戰。因此,建議通過明確合作契約、協調利益關系、平衡權力關系、解決信息不對稱、提高誠信度和責任感來優化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助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走向實體嵌入。

[關鍵詞]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產教融合

[作者簡介]華裕良(1973- ),男,江蘇無錫人,無錫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碩士;蔣漱清(1965- ),女,江蘇無錫人,無錫科技職業學院商學院院長,教授。(江蘇? 無錫? 21402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長三角職教聯盟高質量發展動能提升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B2022/02/10,項目主持人:華裕良、蔣漱清)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4)02-0037-06

產教融合是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戰略,推動產教融合從松散組織走向實體嵌入是我國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戰略性任務[1]。2022年,《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了“省級政府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戰略任務,明確了對地方政府集結多元主體,集聚各類資源要素,不斷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雖建設成效逐步顯現,但也面臨著如何有效革新產教融合治理體系、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等關鍵問題。而要解決這些關鍵問題,首要任務就是要厘清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中的治理邏輯?;诮洕鐣W視角,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可以視作契約型治理的典范,這是一種通過契約的方式來組織和管理,并協調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行為,以確保合作關系的穩定和可持續性的治理機制[2]。探討經濟社會學視角下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的治理,有助于從理論上挖掘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治理邏輯,應對現實中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治理難題,進而為其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

一、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的三種形式

契約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常見的行為方式之一。美國法學家麥克尼爾(R.Macneil)最早提出了“關系契約”(Relational Contract)的概念。[3]他認為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換關系普遍存在,每項交易都嵌入在復雜關系中。以一次為限的個別契約很少見,處于伙伴關系中的當事人一般都將很多契約條款懸而不決,留待以后根據具體需要再做隨機應變的調整,這就形成了所謂的關系契約。[4]關系契約是廣泛存在于各類組織中和組織間的,可以強烈影響個人或組織行為的非正式協議和不成文的行為模式[5],這種關系契約所對應的治理機制就是關系契約治理,具體的契約形式可分為隱式契約和顯式契約、單次契約和連續契約、雙邊契約和多邊契約等。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中,通過契約治理,依靠章程確定組織目標,借助制衡、激勵、監督等正式手段,嚴格規定各方的角色、權利與責任,以此來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和產教實體嵌入。[6]

(一)隱式契約和顯式契約

隱式契約是指合作方在合作過程中以默契的方式達成的一種合作協議。通常是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礎上,雙方可以通過隱性的合作方式進行資源共享和互助。相比之下,顯式契約則是指雙方明確約定的書面合同。顯式契約一般會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具體的合作內容、時間和方式等。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過程中,政府、職業院校、園區、企業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合作既有正式的顯式契約關系,又有以默契方式達成的隱式契約,甚至在“熟人社會”的中國語境中,隱式契約往往還多于顯式契約。[7]

(二)單次契約和連續契約

單次契約是指合作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一次性的資源或服務,雙方在合作完成后解除合同關系。這種契約形式適用于一些短期的合作項目,如技術開發、培訓等。而連續契約則是指雙方在長期合作中達成的協議,雙方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合作關系,并按照約定的方式進行資源共享和互助。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過程中,既有“短平快”的單次契約,又有長期合作的連續契約。

(三)雙邊契約和多邊契約

雙邊契約是指僅有兩個合作方之間達成的合作協議,這種契約形式適用于只涉及兩個合作方的合作項目。而多邊契約則是多個合作方之間達成的合作協議,這種契約形式適用于包括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合作的項目。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過程中,政府、職業院校、企業等不同主體系統共治,校企之間、政校之間存在著雙邊契約,但是,“政—?!蟆薄肮佟a—學”等三邊甚至多邊的契約也非常多見。

二、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的作用機制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是指由當地政府、職業院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利益相關者共同組成的一種合作機制,旨在推動產教融合從松散鏈接走向實體化嵌入。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契約型治理通過協調、制衡、激勵、監督等手段,協調各方利益,明確各方的權力和責任,促進各方的信息共享,建立合理的權力監督機制和決策機制,促進各方的參與和合作,從而達成化解權力和利益不對稱、實現激勵相容、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以及提高合作關系的可持續性等目標。

(一)實現激勵相容

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政府、職業院校、企業與科研院所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緊密相連,但由于各方利益出發點不同,導致各主體之間參與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內生動力也參差不齊,尤其是對于企業來講,由于產教融合惠企政策的缺位以及落實成效不佳,導致大多數參與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企業積極性不高。因此,只有通過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實現激勵相容,才能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二)化解權力和利益不對稱

由于政府、職業院校、企業在資源分配、決策權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著不對稱的情況,導致各方成員在責、權、利等方面的話語權不同,界限不清,進而使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內部在協調和運轉方面產生了溝通不暢、利益不對稱等問題,影響了產教融合的成效。因此,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過程中,需要通過建立公平公正的決策機制,化解各方之間的權力和利益不對稱。

(三)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

由于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涉及眾多的合作關系和交易行為,受締約各方的人性因素以及外部交易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各方利益訴求、主觀的預期以及有限理性、機會主義等,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會造成巨大的交易成本和風險[8]。而契約的存在,則能夠通過設置一些防范機制,一定程度上規避掉某些潛在的風險;并且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規范的交易模式,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

(四)提高合作關系的可持續性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可持續發展有助于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往的產教融合形式受制于各種因素,出現了合作時間短、合作模式單一、合作程度淺等問題。而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契約型治理中,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溝通機制,能夠有效提高合作關系的持續性,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三、現階段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面臨的挑戰

盡管契約型治理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中顯現出較大的優勢,但有限理性、信息不對稱以及績效難以測量等原因阻礙了完全契約的制定。[9]不僅如此,交易環境、交易特征等要素決定了契約的交易費用,當事人的機會主義傾向注定了契約不完全。[10]因此,完全契約并不存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契約治理也會存在客觀的問題與挑戰,其中,激勵不相容、信息不對稱、契約不執行、治理不協同與環境新變化是最典型的挑戰。

(一)激勵不相容

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契約型治理過程中,激勵不相容的現實問題尤為明顯。一是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的不同參與方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由政府、職業院校和企業等多個參與主體組成,政府側重追求經濟發展和就業增長,職業院校側重追求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企業側重追求利潤最大化。由于各參與方所追求的利益目標不同,在合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和沖突,影響產教聯合體的整體運作和發展。二是市場機制與契約型治理之間存在矛盾。市場機制是以競爭為基礎的,強調自由競爭和自主決策,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11]而契約型治理則強調合作和協調,注重契約關系,需要各參與方的配合和協商。這兩種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排斥,存在一些難以協調的矛盾,這使得如何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成為一個難題。傳統的激勵機制主要是通過獎勵和懲罰來促使各方履行責任,而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參與方的多樣性、復雜性,使得簡單的激勵機制無法滿足各方的需求。

(二)信息不對稱

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信息品質不對稱。存在“信息鴻溝”,一方擁有產業、專業、課程、人才等相關信息,而另一方沒有或只有有限的信息。二是信息選擇不對稱。因為不同主體在產教聯合體中所處的位置與自身的立場會對信息進行選擇性、偏向性篩選,進而對信息的選擇和占有就會出現偏差。三是信息時間不對稱。信息的價值往往取決于時間的早晚,對同一信息掌握的時間差異會讓信息的價值呈指數倍遞減,然而,因信息渠道、努力程度的差異,職業教育產教聯聯合體中的不同主體對信息的掌握必然會出現時間上的不對等。四是信息風險不對稱?!靶畔⑹且还P危險的財富”[12],掌握信息的時間早晚會帶來不一樣的信息價值,而信息處理能力的差異則會形成信息風險的不對稱。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不同主體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與運用能力顯然不一樣,這必然會導致信息風險的不對稱??傊?,因為信息品質、信息選擇、信息時間與信息風險的不對稱,不同主體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中的治理能力、治理參與程度和治理水平必然會有差距,進而影響到契約治理。

(三)契約不執行

契約型治理依賴于契約的執行,然而,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過程中,契約不執行現象時有發生。契約不執行主要表現為一方或雙方未能按照事先約定的合作內容和方式進行合作,這也就是契約治理中的行動不一致。具體而言,一是缺乏明確的契約條款。產教融合契約缺乏明確具體的條款和責任分工,致使各參與方之間產生模糊的責任界定,影響契約的執行。二是利益分配不公平。在產教融合過程中,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不同,某一方的權益得不到保障,致使契約不執行問題出現。三是資金支持不到位。產教融合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也包括師資力量、實踐基地等。雖然我國職業教育辦學資源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觀,但是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及其產教合作依舊存在資源不足的難題[13]。四是缺乏不遵守契約的懲罰機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契約合作多是關系型契約,在契約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更缺乏對違約行為的懲戒機制,導致各參與方對契約執行的態度不端正,從而影響契約的實施。

(四)治理不協同

建立合適的治理結構,確保各參與方能夠有效參與決策和管理是契約型治理的重要挑戰之一。然而,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過程中,部分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因組織機構缺位使各參與方協調問題面臨重重困難,難以達成共識。此外,部分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理事會也存在著“理”而不“會”或者是“會”而不“理”的狀態[14]。治理不協同對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是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了產教融合的規模和效益。治理不協同容易導致各參與方之間的信任缺失,難以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共同目標,甚至會導致各參與方產生利益沖突,進而引發矛盾和爭端,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了產教融合的規模和效益,進而使整個系統的協同效應難以發揮。二是導致合作產生爭議和糾紛,影響了合作的可持續性。多元主體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契約型治理中,因為治理邏輯不一致,以及治理理念、方式與方法的差異,治理團隊不能深度合作,缺乏推動長期發展的策略和規劃,難以保障合作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三是導致組織效能下降,造成合作方資源浪費。治理不協同會導致組織的效能下降,產生工作流程不暢、決策困難、協作困難等問題,從而影響組織的整體運營和發展,使各參與方重復投入資源、勞力和時間,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降低。

(五)環境新變化

技術進步、人口變化、政策調整等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不斷面臨新的挑戰。一是技術進步的快速發展會引發技能與人才需求急速變化。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深受技術發展趨勢的影響,產業與技術革命會影響工作崗位,甚至會帶來職業領域的巨大變化,“機器換人”“畢業即失業”其實就是技術變革對職業教育本身最大的挑戰。二是人口縮減對職業院校招生與就業的負面影響。中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際,也步入了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因為職業教育就業崗位本身的市場分割屬性[15],人口負增長對職業教育的招生有間接影響,也會給職業教育畢業生在次級勞動力市場上帶來更大沖擊。三是宏觀政策對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干預。政府的政策導向、資金支持和監管要求等都與聯合體的建設和運行密切相關,因為我國的教育還是以政府投入為主,產業發展深受國家治理政策的影響,從國家產業政策到經濟政策、職業教育政策,任何一個變量的增減都會帶來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發展的環境變化,進而使聯合體內部的契約產生新的發展態勢。

四、優化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的行動路徑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旨在推動產教融合實體化,要實現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有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需進一步優化契約型治理的行動路徑,建立必要的保障機制。

(一)明確合作契約

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契約型治理中,建立明確的合作契約是前提。一是明確合作目標和任務。各參與方應明確聯合體的發展目標,并共同制定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任務和步驟,如明確發展某一產業鏈、提升某一專業技術水平等,以確保各參與方在合作中保持一致的方向,避免產生偏離和分歧。二是規定雙方的權責和義務。明確各參與方的權力和責任,確保合作的公平性和平衡性,避免出現一方過于強勢或過于弱勢的情況;明確各參與方的義務,如按時提供相關信息、資源等,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明確合作期限和績效評估機制,確保合作不會無限延續或提前終止,并通過定量和定性評估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動態調整與改進。

(二)協調利益關系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應制定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機制,確保各參與方在合作中獲得合理回報,實現利益和成果的共創共享、合理分配;同時,還應加強監督和評估工作,確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以此來保障各參與方長期穩定的合作[16]。具體而言:一是建立聯合體內利益共同體,統一治理認知。每一個聯合體都要制定多元主體高度認同的發展規劃、治理章程,基于不同主體共同發展的目標和原則,明確各參與方的利益訴求,并共同探討實現共同目標的路徑和方式。二是促進資源共享和互利合作,協調利益關系。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應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為各組織提供資源共享的渠道,促進信息流通和互利合作。通過推動合作項目的開展,促進資源的共享和深度合作,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建立專項投資基金,為合作項目的發展和實施提供資金支持。

(三)平衡權力關系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需有效化解各參與方權力不平衡、不對等、不協調等問題。一是建立多方參與的管理機構,建立協商決策機制。推動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各參與方深度參與管理,建立組織結構科學合理、運作高效的理事會,設立聯席會議,制定決策程序和流程,由各參與方代表及專家群策群力,共同討論和決策重大事項,并加強交流和溝通,及時解決權力分配中的分歧和矛盾,保持合作的穩定與順利進行。二是建立合作機制和規范。事先約定好合作合同和協議,明確各參與方的權責和義務,保證信息透明,使各參與方在信息方面擁有更多的知情權。三是建立權力共享機制,加強法律保障和風險防范。一方面,建立權力共享的機制,確保各參與方在決策過程中能夠充分參與和發表意見,避免權力過于集中;另一方面,加強法律保障和風險防范,保護各參與方的合法權益,對權力使用和權益獲取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權力關系的平衡性和公正性。

(四)解決信息不對稱

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要實現高效運作,必須盡快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各參與方可以依托平臺,定期舉行會議或溝通活動,分享信息、交流經驗、解決問題。通過及時的溝通,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質量。二是加強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加強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了解市場需求、發展趨勢及競爭情況,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使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充分把握產教融合的方向和重點,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方案。三是通過發展規劃、治理章程和法律制度等多重措施,減少信息選擇不對稱、信息風險不對稱等難題,保障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內部不同主體的信息權,提升多元主體的信息治理能力。

(五)提高誠信度和責任感

在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建設過程中,提高各參與方的誠信度和責任感,有利于職業教育市域產教聯合體的可持續發展。一是建立信用評級體系。通過對各參與方的評估和排名,使其了解自身在聯合體中的地位和信譽,從而激勵其提高誠信度和責任感。二是加強培訓和引導。通過組織培訓班、研討會等活動,為各參與方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幫助其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合作的質量和效果。三是建立激勵機制。設立獎勵制度,對在合作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參與方給予獎勵和表彰;設立約束機制,對違反合作規定和失信行為進行懲罰。

[參考文獻]

[1]郝天聰,石偉平.從松散聯結到實體嵌入: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研究,2019,40(7):102-110.

[2]陸俊杰.組織社會學視角下產學研創協同發展中的創新載體構建——兼論產教聯合體的未來發展[J].職教通訊,2023(4):29-39.

[3](美)麥克尼爾.新社會契約論[M].雷喜寧,潘勤,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53-59.

[4]鄧春平,毛基業.關系契約治理與外包合作績效——對日離岸軟件外包項目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8(4):25-33.

[5]BAKER G,GIBBONS R,MURPHY K J. 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2002,117(1):39-84.

[6]吳炯,胡羽衡.契約治理與關系治理的機制構成、驅動邏輯與適配環境——基于家族企業跨代變遷的比較案例研究[J].管理學報,2023,20(1):14-25.

[7]張緊跟.中國鄉土熟人社會的治理困局[J].人民論壇,2023(19):100-103.

[8]于正偉.契約治理:現代政府的治理變革[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6):103-108.

[9]HART O,MOORE J.Foundation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9,66(1):115-138.

[10]WILLIAMSON O E.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9,22(2):233-261.

[11](美)奧利弗·E.威廉姆森.治理機制[M].石爍,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377.

[12]MISHRA D P,DALMAN MD.Does the economic value of new product announcements depend upon preannouncement signals?An empirical tes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ies[J].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023,32(8):1157-1172.

[13]陳新民,高飛,張朋,等.資源整合視角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績效評價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55-162.

[14]許本洲,溫貽芳,張慧波,等.產教融合聯合體與共同體建設:路徑選擇與院校作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8):5-11.

[15]趙陽,吳克明,胡月.勞動力市場分割視角下職業教育吸引力研究:邏輯、困境及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3,44(27):36-41.

[16]晉浩天.職業教育產教聯合體落地還要邁過哪些坎[N].光明日報,2023-05-16(14).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職業教育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