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開啟古詩深度閱讀之旅

2024-02-07 20:59姜麗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深度學習

姜麗

【摘 要】 教師通過任務驅動,在古詩教學中聚焦“真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先學質疑—互學釋疑—以學解疑”等環節,自主建構學習策略。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解讀、品鑒古詩,尋覓古詩深度學習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 任務驅動 古詩情境 深度學習

深度教學是一種通過深入理解和探究學習材料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的方法。深度教學通常涉及引導學生提出深層次的問題、鼓勵學生自我探究、引導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等內容,鼓勵其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獲得知識和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深度思考和處理知識,形成長期有意義的學習。

古詩深度學習,能夠給學生帶來獨特的學習體驗和思考。在任務驅動下,教師應創設多元活動,在情境學習場域里助力學生實現深度學習。

1.詩歌統整,學疑中有比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布置先學要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設情激趣,調動其獨立探究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和梳理,設置問題應具有層次性、探究性和針對性。初中生學習古詩,首先,自己朗讀正音,能通曉詩歌大意,對詩歌畫面有感知;其次,注意體會畫面風格,感悟詩歌中獨特的思想意蘊。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圈畫詩歌的韻腳,反復誦讀,體會音韻之美。如在學習《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先自讀古詩,從而辨析詩中韻腳的差異。學生在配合音樂朗讀的時候,更是體驗到了詩歌呈現的層次豐富的畫面。這三首古詩發生的地點不同,呈現的畫面也不同:《竹里館》中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春夜洛城聞笛》抒發了詩人客居洛陽,在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逢入京使》則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的畫面。

2.精讀理解,學疑中有共情。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應將精讀學習作為重點。作為詩歌的創作者,詩人將捕捉到的靈感化為文字,將生活過往、零星片段、歷史痕跡做了點滴收錄。在古詩的解讀中,學生需要有內心的疑問。如《游山西村》抒寫了在農家人盛情接待詩人的過程中,迷人的鄉村風光、淳樸的民風民情,還有詩人游歷的感受心情。那詩人為什么會生發出這樣的感悟呢?學生只有了解詩人創作背景,才能穿越時空,真正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與遭遇,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值得注意的是,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他在很多詩歌中表達了以身許國的壯志豪情,但這首詩中,則多了一些閑適、富有生活情味的表達。

1.互學有辨析,深思“其人”。對于古詩來說,詩人是詩中的觀察者,詩中的人物則是獨特的參與對象。在組詩閱讀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走近這兩類人,了解詩人創作的視角,以及詩中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學生應了解不同詩人的性格和學養差異,了解不同詩人生活中的趣聞,從而做到“知人論世”,全面了解詩歌。而詩中的人物,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可以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感悟。如在學習《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辨析詩人生活經歷的差異,繼而理解詩中不同人物的心境:《竹里館》折射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春夜洛城聞笛》寫詩人因聞笛而思鄉,展示了濃郁的鄉情;《逢入京使》寫詩人遠赴邊塞路上逢回京使者,飽含著思鄉之情與渴望功名之情,在一親情一豪情中展示了詩人獨特的心境。

2.切中讀法,斟酌“其字”。在古詩的朗讀中,學生圈畫韻腳,在平仄的朗讀中,把握詩歌的平仄規律。在初讀古詩環節,教師應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的字音和詞義。例如,用《說文解字》說解字義的方式解釋“豚”的意思,進而引發學生思考“豚”“豬”是否能相互替換。明確七言律詩的特點,再通過齊讀、自由讀、師生共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音韻美。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意蘊。教師可以先示范朗讀:“唉——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哪!”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確恰當的語氣詞能幫助理解詩中表達的情感。

接下來,小組合作討論,通過添加語氣詞,給這首詩的詩句做錄音書簽,最后,每一小組推薦一位學生來讀。學生在朗讀中不斷揣摩,體會詩人的情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哈哈?。憩F喜悅。

(咦?)山重水復/疑/無路,(呀?。┝祷?又/一村?!憩F驚奇。

山重水復/疑/無路(嗎?)柳暗花明/又/一村(嘛。)——表現豁然開朗。

最后,學生將錄音書簽送給同桌,并說明理由。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經歷,讀出了自己領會的理趣,更將這份“興發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這也是我們讀古詩的意義之一。

1.明信片。學習任務圍繞“根據這首詩的內容,調動你的想象來繪制明信片,你會畫什么”這一主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抓住詩中意象,描繪畫面,在此基礎上調動想象,讓畫面生動起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臘酒、雞豚”這些富有農村特色的意象,感受山西村的人情美;抓住“山、水、柳、花”這些景物,表現山西村的自然美;緊扣“簫鼓、春社、衣冠”這些事物,感知山西村的風俗美。

想讓靜止的文字變成鮮活的畫面、生動的情景、連續的故事,教師還需要緊緊依托文本,抓住關鍵字詞“笑、留、追隨、叩門”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繪詩中的情景。這樣的想象才是有依據的、有目標的、有方向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明信片的主體色調,讓農家生活的熱鬧、溫馨、紅紅火火留在學生心中。這一環節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引領學生逐步感受“詩中有畫”的意趣,從而將山西村的美好永遠定格在內心。

2.錄音書簽。在《游山西村》一詩中,有千古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奔毤毱肺?,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

美中有“難”—— 一道道的山重重疊疊,一條條的水縱橫交錯,美景中實際隱藏著路程的“難”和“險”。

美中有“情”——美景中包含著詩人的復雜心情。從失落到希望,從壓抑到豁然開朗,巧妙地暗藏在景中。在古詩詞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生動的文字隱藏著詩人多樣的心情,動人的景色表現著詩人豐富的情感。

美中有“理”——美景中滲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就像錢鍾書先生所說,“陸游這一聯才把它寫得‘題無剩義’”:面對著“山重水復”,即使獨自一人“疑無路”,可是在“柳暗花明”的盡頭,“又一村”的希望依舊在前頭?!傲祷饔忠淮濉笔窃娙顺幌蛏系木駥懻?。

美得自然——這一聯描寫極其自然,用語十分淺顯,對仗如此工整,仿佛信手拈來,卻展現出純樸淡雅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自然之美,它以其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流芳百世。學生如若不能領悟其中的秘妙,就讀不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難以體會千古名句中的豐富內涵。此處正需要教師引領學生讀出深層的意蘊來。

3.導游詞。教師應引導學生創作古詩導游詞,在互動中通過深度理解和合作探究,學會與古詩對話,領略古詩的深層內涵。

古詩意韻豐富,適合朗讀,適合品鑒,更適合批注。在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深度閱讀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詩歌教學方法,融入深度閱讀的理論,學生不僅要會“讀詩”,更要會“解詩”。古詩深度閱讀,不僅在于對詩中內容的深度解讀,更在于提高初中生對古詩音韻的認識。教師要在實踐中,通過尋找深度閱讀的突破口,幫助學生在深度解讀古詩的過程中歷練真性情。教師應從作者、意境、情感、主題、遷移等多個角度,幫助學生領會古詩的深層意蘊,感悟其獨特的內涵。

聯合古詩情境的創設,以任務引導學生深度品鑒古詩,從“曲徑通幽”中獲得深度思考的動力。同時,古詩深度閱讀教學,教師應以古詩獨特的語言形式牽動學生的詩情,通過“情境的渲染”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細致解讀。教師在古詩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融入“三學三疑”,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中,幫助學生提高古詩品鑒的能力,促進古詩學習的守正創新?!?/p>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珥陵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深度學習
有體驗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電子商務中基于深度學習的虛假交易識別研究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基于任務驅動的實驗報告及其在電路分析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