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審美教學

2017-10-21 08:41林楚楚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審美能力語文教學小學

林楚楚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專業技能素養的要求開始多樣化,好學生的概念和標準已經不僅僅是優異的文化課知識,還應該包括豐富語文修養和其審美情趣,以及培養其在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新的教學改革形勢之下,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已經逐步被放到了重要的研究層面之上。本文希望能夠通過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進行簡單的剖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審美能力

現代人的生活日益豐富,互聯網的發達也促進了人們對于各種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作語文為一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精神愉悅的學科。語文本身既可以體現美,也可以讓人在美的過程中獲得多學科交叉的感受。小學生在語文中感受美、體驗美、追求美,才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趣。

一、小學語文審美能力形成的基礎條件

語文對于學生來說,語文教育是在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目前的語文教育由于學生課堂壓力比較大,基于此種情況,語文課和課外的語文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語文課堂可以給予學生審美能力增長的機會。學生在平常生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影視、電視、網絡會等相關的語文知識,但是這種語文知識實際上并不具備非常強有力的教育意義。目前語文環境比較錯綜復雜,“成人語文”和“學生語文”混雜在一起,成人語文因為其刺激性新奇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正是在這種基礎環境之下,學生如果想要得到正真的、有價值的語文知識,進行審美情操的熏染,就必須要更加重視學校的語文課堂教育。

二、小學語文課堂審美教學不足之處

語文是重要的藝術組成部分,中國作為一個悠久的語文大國擁有著豐富的語文資源,但是在語文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語文教學內容與現代語文快速發展的現實相脫節的問題?,F代化的語文發展注重電子語文,語文的審美情趣品質層次不齊,小學生很難有獨立判斷優美語文和良性語文的能力,而且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教材的過程中,語文的曲目選擇往往比較傳統,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審美方面沒有辦法與時俱進。語文教學往往只是作為聲學得分的手段,而不是真正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在課業壓力負擔不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對于語文有更多的興趣,但是在沉重的課業壓力負擔之后,可能慢慢忽略掉對于藝術天然的喜愛。由于缺乏對于藝術通感方面的領悟和鍛煉,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薄弱。

三、基于小學語文教學訓練學生辨認與鑒賞美

(一)借助課堂教學活動,助力學生發現美

語文課堂以課堂教學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授課老師要有意識地利用語文課堂得天獨厚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首先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而要使得學生能體會到美,老師的語言行為、動作形態便十分重要了。老師要具備優美的說話語調,生動形象的上課方式,如此才能更好吸引學生深入了解課程內容。如果在課堂中,老師頻繁使用個人習慣表達或方言口音,學生接受課程的程度就會大打折扣,上課的效果也會差強人意。因此對老師的要求,盡可能達到錘煉課堂語言,要求老師能將書面語與個人表達熟練技巧地結合起來,形成個人風格強烈的上課方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深遠持久的美的感受。

(二)借助潮流強化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審美的能力不僅與接受知識的程度有關,還與身邊環境有關。審美能力一般來說分為以下方面:分辨能力與領悟評價能力。分辨能力即是分辨美丑好惡的能力,以及對某件事物的類型程度等方面的認識程度。領悟評價能力則需要更高的知識水平作為基礎。而在身邊環境中,年紀尚輕的同學們很容易受到影響。一些同學會認為時尚潮流的就是美,于是就會出現很多的“殺馬特”、“非主流”。會有標新立異、個性強的同學把頭發染成幾種顏色,或是在不適合的年齡著不合適的妝。原本耳環是女性的專屬象征,如今也有男生與偶像看齊戴上耳釘耳環,甚至在耳朵上打上好幾個耳洞,美其名日“時尚”。在青春期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個性,理解同學們的心情。但這畢竟是畸形的審美觀。有句話說的是“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性格是人的第二張臉,過多地去裝飾外貌而忽視對內在性格的培養,重視美麗輕視可愛,這便本末倒置了。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古代詩文使學生在古時代的美中重新體會新時代的美。語言文字不同于美術與音樂,它沒有直觀的表現形式,也沒有優美的旋律音調,須得學生從文字中體會和品讀,運用聯想去感受和體驗,用自己的情感與文章的表達產生共鳴。古往今來,國內外許多作者以自己對自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通過其高超寫作能力的渲染,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給讀者營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幻景,如《紅樓夢》的大觀園、太虛幻境;如《西游記》中的花果山、八十一難、東海龍宮;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美麗與丑陋鮮明對比??偟膩碚f,小學語文課本是進行審美教育的優勢之所,是引導和培養孩子們的重要陣地。語文課培養學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使得學生通過文字的描述心里能自然涌起萬丈巨濤,或是聯想出巍峨高山,又或許是體會到離鄉游子的孤獨無依之感。它培養了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是同學能設身處地地為文章中的場景做思考和想象。

結束語:小學語文課堂是語文教育的重要陣地,讓學生們在語文的課堂里感受到語文之美,借以放飛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夠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揮。通過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問題的分析,找到合理科學培養小學生語文審美能力的路徑,可以為全國小學的語文課堂的良性發展提供一條積極向上的奮進之路。

猜你喜歡
審美能力語文教學小學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藝術體操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的途徑探索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