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文體的閱讀與寫作

2017-10-21 09:44黃林非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寫作閱讀

黃林非

摘要:文學文體傳達人的精神性需求,它與人類的心靈生活密切關聯,具有鮮明的審美性特征。教師在講授文學文體的閱讀與寫作時,可以依次討論詩歌、小說、散文以及戲劇的閱讀與寫作。必須深入了解文學文體的特點,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可能切實把握文學文體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

關鍵詞:文學文體;閱讀;寫作

文學文體與新聞文體、公務文體、學術文體、實用文體有明顯的區分,前者傳達的是人的精神性需求,而后者傳達的是人的工具性需求。文學是人類對自身境遇、命運和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它與人類的心靈生活密切關聯,具有鮮明的審美性特征。大體而言,學生在日常閱讀中,接觸文學文體的機會比較多,因而對這種文體相對比較熟悉。不過,不少學生的閱讀行為只是一種消遣休閑的方式,他們的閱讀內容往往局限于言情、玄幻、穿越類的小說和小女人散文,閱讀紙質圖書較少,閱讀電子讀物較多,閱讀技巧和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因此,教師在實施閱讀與寫作課程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精心安排教學內容,認真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得到啟發、有所收獲。

就教學內容來說,文學文體的閱讀與寫作包括了詩歌的閱讀與寫作、小說的閱讀與寫作、散文的閱讀與寫作以及戲劇的閱讀與寫作。

詩歌是一種古老的文學體裁,是人類童年時代的歌謠。它有三個顯著的特征:一是具有強烈的抒情性,或者是直抒胸臆,或者是借物詠懷,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詩人真情實感的抒發;二是具有鮮明的音樂性,優秀的詩歌作品,在語言形式上總是表現出內在節奏與外在韻律的完美結合;其三是具有意境之美,意象的有機結合形成詩歌特有的藝術境界。閱讀詩歌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一要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避免就事論事,就詩論詩,這樣才能對作品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二要反復品讀。詩歌作品往往不是很好懂,有些晦澀的、微妙的、復雜的、豐富的意涵和情感需要讀者反復體味,才可以懂得深透。三要調用閱讀經驗。詩歌的閱讀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古典詩詞,沒有閱讀經驗或者閱讀經驗較少的人讀起來,往往所獲甚少,甚至無從下手,因此讀者讀詩時應該盡可能調用自己的閱讀經驗,并不斷積累閱讀經驗。四要發揮聯想與想象。詩歌本來就是聯想與想象的產物,如果只求弄懂字句的表面意思,而不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就不能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也難以得到真正的審美愉悅。五要把握詩歌主旨。要通過分析詩歌的意象和意境來把握詩歌的主旨,并在這個基礎上,分析作品的表現技巧和藝術風格。談到詩歌的寫作,則至少要強調這么幾點:一是情感要真摯,二是想象要奇妙,三是形象要突出,四是修辭要講究。

小說是很多學生日常閱讀的主要對象。一般地說,小說具有明顯的敘事性,它要通過故事情節的描述和典型環境的描寫,塑造藝術形象,反映或表現人類生活。因此,小說的主要特點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安排以及生活環境的描寫這三個方面。相應地,閱讀小說時,也可在這些方面多加留意。寫小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由于小說往往篇幅較長,人物形象較多,故事發展不太好把握,加之青年學生的生活積累有限,閱歷不深,對社會人生的體悟還不豐富,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對寫小說這個事情望而生畏。寫小說肯定是要有一些積淀、一些準備的。比如,要讀過許多作品,要有較好的文字功底,要有較厚實的生活積累,要有較深刻的人生體驗等等。除了一般性地談一談小說寫作應該注意的問題如選擇題材的問題、安排情節的問題等等之外,教師還可以從一些作家的經驗之談中提煉一些東西,供學生學習討論。比如,莫言的《從身邊的生活經驗入手》一文中結合自己的《透明的紅蘿卜》《酒國》《紅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勞》等作品,談到了小說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安排、小說的敘事結構等問題,文章很有意思,很有啟發意義,是很好的學習材料。

散文這個概念有點復雜,我們所說的散文,是指文藝性的散文,它或以記敘為主,或以抒情為主,或以議論為主,是一種寫法靈活、情文并茂的文學體裁。其特點一是取材廣泛,宇宙之大,芥豆之微,山川河岳,花鳥蟲魚,國計民生,內心獨白,都在散文取材范圍之內;二是小中見大,可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散文往往從小處入手,卻能寫出世界人生的大道理;三是個性突出,散文的內容講究真切、親切,要寫真人真事、真情實感,其文字有韻味、見性情;四是形散神聚,也就是表現手法靈活多樣,取材不受限制,看起來比較散漫自由,但又有內在的情感或思路貫串全文。在了解散文的特點之后,探討散文的閱讀方法就顯得順理成章。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其次,要看清文章脈絡,抓住文章的中心線索;再次,要注意文章的構思、材料的選擇與處理,并領悟文章主旨;最后從文章的意境之美與語言之美中得到審美的愉悅。散文的寫作技巧,要從選材、立意、構思、謀篇布局、創造意境、語言運用等角度來講解。需要指出的是,要把寫作技巧的講解和散文佳作的賞析結合起來,力避空洞枯燥,才會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跟散文一樣,戲劇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講散文時,我們取其狹義;講戲劇時,則要取其廣義。廣義的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戲劇指的是為舞臺表演而寫的腳本,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劇本。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戲劇一方面具有一般文學作品的特點,比如有故事情節,有人物形象,有完整的結構,要反映或表現人類生活,另一方面,它既然是為舞臺表演而創作的,就必須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必須能適應舞臺表演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將戲劇分為不同的類型。人們常說的多幕劇、獨幕劇是按照容量大小而分的,所謂話劇、戲曲、歌劇、舞劇,是按照表現形式而分的,還有悲劇、喜劇和正劇,是按照戲劇沖突的不同性質而分的,當然,也可以按照題材的不同來劃分。戲劇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戲劇作品中的任務性格鮮明,這與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有一些區別。小說可以從容地全面地刻畫人物,戲劇則要在限定的篇幅中凸顯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戲劇的特點之二是有緊張的戲劇沖突。戲劇的人物形象塑造,必須通過引人入勝的矛盾沖突來實現,沒有沖突則沒戲可看。在凸顯人物性格的同時,戲劇沖突還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戲劇的第三個特點是具備不同于其他文學體裁的語言風格。戲劇的語言要符合塑造特定人物的需要,要顧及舞臺表演的實際效果,因而必須富于表現力、富有行動性。戲劇的第四個特點是具有舞臺表演的集中性。戲劇文學不能像小說那樣細致全面地反映生活,無論篇幅是長還是短、人物是多還是少,戲劇都必須是集中的、濃縮的。教師應結合戲劇的特點來談戲劇的閱讀方法,強調“三看”:一看戲劇沖突,二看人物性格,三看戲劇語言。掌握了戲劇的特點,也就為戲劇的寫作打下了基礎。需要注意的是,戲劇的寫作必須考慮舞臺演出的實際效果,因此,在為學生講解戲劇寫作的技巧時,要幫助學生了解舞臺知識和劇本格式。

閱讀與寫作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學習知識、提高技能上,還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認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針對許多學生不讀紙質書或很少讀紙質書而愛讀電子書的情況,教師要適時地談一談讀紙質書的好處,比較一下讀紙質書與讀電子書的區別,讓學生知道紙質書更適合深度閱讀;又如,針對學生愛讀武俠言情類小說和生活實用類書籍的特點,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多讀經典作品、多讀原典??梢哉f,教師具備較強的通識教育意識,是上好閱讀與寫作這門課程的重要保證。

猜你喜歡
寫作閱讀
試論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
中國古代與現當代語境下的語文寫作教育觀比較研究
淺論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基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