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品德課程培養學生公民素養

2020-08-04 11:11鐘艷
家長·下 2020年6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

鐘艷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質也越來越成為人們內在的需要,也是兒童應當養成的核心素養之一,那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呢?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有效的教育渠道。學校嘗試以品德課程為切入口,通過豐富而又有意義的活動拓展品德課程,在活動中普及學生的公民知識、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公民素質、在活動評價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等,從而使學生養成遵守規則、學會尊重、勇于承擔、誠實守信等公民基本素養,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公民素養;品德課程

2014年4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要求:“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睆摹兑庖姟返谋硎鲋锌梢园l現,學生的未來發展除了要具備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這些關鍵能力外,還要具有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等公民素養,可以說這也是學生應當養成的核心素養之一。

既然公民素養是兒童應當養成的核心素養之一,那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呢?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有效的教育渠道。學校嘗試以品德課程為切入口,通過豐富而又有意義的活動拓展品德課程,在活動中普及學生的公民知識、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公民素質、在活動評價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等,從而使學生養成遵守規則、學會尊重、勇于承擔、誠實守信等公民基本素養,從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一、公民素養的內涵

廣義的“公民素養”包括公民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方面所具備的一切素養?,F代公民素養是以平等為核心的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和文化的等方面的知識、規范、行為習慣等。

二、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的必要性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質也越來越成為人們內在的需要。對學生而言,小學生首先是作為一名公民,他們的公民素養高低將決定著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未來的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應當養成的學生?!毙W時期,正是培養學生個體公民素養重要的啟蒙階段。對學校而言,應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為明確目標,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人手,滲透國家意識、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公德意識、環境意識等教育,對小學生進行公民素養養成教育。

三、品德課程中與公民素養相關的內容

在前面提及,品德是一門讓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德的課程,良好道德品德是培養公民素養的核心。我們在《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這兩門課程中都可以找到與公民素養相關的學習內容。品德課程中的學習內容和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要求其實與學生的公民素養的培養是息息相關的。但課堂只是培養學生公民素養的其中一個途徑,如果只依靠課堂上教師的講授來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拓展品德課堂,以品德課程內容為依托,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活動中提升。

四、在品德課程拓展中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的途徑與方法

(一)活動主題生活化

作為一名公民,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會,通過活動參與到社會中去,在活動中培養公民素養。教育源于生活,所謂“生活即教育”。因此我們設計貼近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如根據一年級下冊《春天來了》,教師設計了“春天的收獲”活動紙,感受到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培養學生愛護植物的意識。再如四年級在學習完《美麗的家鄉》,教師就設計了讓學生利用周末去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場館,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并記錄下參觀路線、參觀感受,從而增加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活動開展階段化

學校應根據學生不同年段習慣培養的側重點而設計相應的活動。如低年段學生重在初步養成講文明、懂禮貌、遵守規則等良好習慣,教師就在課外布置讓學生認識學校里的各種文明標語及標識,通過開展“文明之星”的評選,樹立榜樣,初步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公民意識。中年段的學生教師則通過學生擔任“禮貌小天使”,宣傳文明禮儀,讓學生更深一層地明白文明的涵義,由內至外規范自己的行為,逐漸形成一種公民素養。

(三)活動設計多樣化

1.志愿者服務。

如在三年級下冊中《我們的社區》這一課程中,作為一名公民,對于自己所生活的社區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也是最起碼具備的公民素養之一。所以學校聯同社區家庭活動中心,讓學生利用周五放學時間,去社區中心圖書館當一名“小小圖書管理員”,協助整理、借閱圖書等工作。在體驗完畢之后,請學生為其他同學推薦一本好書,并說說理由。通過這些志愿者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公益活動,培養學生奉獻、友愛、服務的志愿精神。

2.實踐探究。

如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教師聯系本社區的消防中隊來設計拓展活動。首先安排學生去到消防中隊進行參加,觀摩消防官兵們進行消防演練,演示各種消防設施的使用等。然后學校進行一次消防演練,在這次消防演練中,學生能做到安靜、有序地撤離。有個別學生行動不便,學生還自發地幫助同學撤離?,F代學生公民意識比較淡薄,源于沒有一種社會使命感。透過這次消防演練,讓學生明白了安全不僅僅是關系自己,還關系他人。

(四)活動評價多元化

有效評價機制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認識的重要手段。評價方式有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學生通過自評,學會反思,形成自我約束;通過互評,建立起客觀看待問題的意識;通過家長評,讓家長指導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問題、看問題。多元評價不僅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公民素養,也達到培育合格公民的目標。公民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春雨般悄悄地走進學生的心靈,逐步改變學生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內化為孩子的素質。

學校品德課程只是一個切入口。但我相信,只要堅持開展公民素養的教育,可以讓公民教育的精神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讓他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實現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

[1]趙凌云.青少年公民素養研究綜述[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2(8).

(責編 侯芳)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
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