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辭

  • 章學誠“古文辭由史出”說探微
    6年)篇提出“古文辭而不由史出,是飲食不本于稼穡也”(章學誠,《文史通義校注》 279)之說,程千帆先生疏之曰:“前人論文,皆言本經,而《文史通義·易教篇》云:‘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谴嗽?span class="hl">文辭出史,史已包經,與古亦不悖也?!?程千帆 121)葉瑛《文史通義校注》從其說,言:“《文心雕龍·宗經》《顏氏家訓·文章》皆謂文本于經,而章氏獨謂文由史出者,蓋以六經皆史(見《易教上》),經為史所包故也?!?章學誠,《文史通

    文藝理論研究 2023年4期2023-12-11

  • 現存最早的文章總集
    是共同的,那就是文辭之美。文章是由文辭組成的,若要產生美感,首先應講究駕馭文辭的技巧,講究文辭的美麗。不僅審美性質濃郁的詩、賦如此,眾多實用性的作品同樣如此?!段倪x序》在談論作品選錄范圍時,就流露出這樣的觀點。蕭統說,《文選》有幾大類作品是不選的,那就是儒家經書、《老子》《莊子》《管子》《孟子》等子書及歷代史書。理由是:經書出于周公、孔子等圣人之手,具有道德教化的重大意義,“與日月俱懸,鬼神爭奧”,地位太崇高了,因此不能割裂截取,被當作一般文章那樣編入總集

    中華瑰寶 2023年5期2023-05-10

  • 基于語境閱讀的“學習任務群”教學實踐
    施的教學實踐,從文辭語境、認知語境、文化語境三個角度進行具體闡釋。一、巧設文辭語境,捕捉“學習任務群”學習內容何為文辭語境?“文辭”即文章的辭藻,“文辭語境”就是文本的字詞、句段、篇章的要素,是一篇文本內部上下文的用詞變化、句式的變化、語氣的變化等等。在“學習任務群”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聯系文本的“文辭語境”,捕捉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注重文辭表達形式,落實“學習任務群”學習內容。一篇經典的文本在語言表達上具有獨到之處;不同的文體,作者

    語文教學之友 2023年2期2023-04-06

  • 學術中心論的理論建構 ——章學誠“文德”新探
    周、程義理,韓歐文辭,不難一吷置之。其稍通方者,則分考證、義理、文辭為三家,而謂各有其所長。不知此皆道中之一事耳,著述紛紛,出奴入主,正坐此也。[2]此段話蘊含三點重要信息:首先,他將學術活動分解為道—學問—著述三個層面;其次,考證、義理、文辭乃是學問的不同類型,各執道之一端;最后,《文史通義》的創作宗旨是為學術著作校讎得失。清人朱一新對章氏之用心有所理解,他指出:“章實齋能窺斯旨,商榷學術,洞澈源流,不獨九流諸子各有精義,即詞賦方技亦復小道,可觀目錄校讎

    文藝評論 2022年5期2022-11-25

  • 文辭的美
    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諸子中駢語就不少,比如《老子》中的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再比如《莊子》中的名句,“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瘪壩氖侵袊淖诌\用到了極致的產物,是漢語之美的最終極體現。我們年少時的背誦,的確是喜歡對仗,比如背《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再比如背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這個角度

    新民周刊 2022年36期2022-10-15

  • 王葆心文章學中的閱讀方法論析
    ,現已出版的《古文辭通義》和《經義策論要法》是我們了解他文章寫作理論的重要窗口:前者集中國古代文章學之大成,為學習、創作、研究古文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后者則主要為舉子提供科舉文章的寫作指南。這兩部著作均以傳授“如何寫文章”為目標,卻都用了不少篇幅來講述“如何讀書”。作為古代文章學的一個分支,閱讀法與文章本體論、文章創作論的確密不可分。王葆心即從讀什么、怎么讀、讀寫如何銜接三個角度,為寫作者提供了讀書方法上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且值得關注的是,時值古今交替

    寫作 2022年3期2022-07-14

  • 誦讀古詩詞過時了嗎
    詩當成華而不實的文辭彩頭,實際上是不懂詩為何物。詩是對一切事物的最細微最極致的理解和把握,是遠超周密的全息性概括,是一場大表達和大實踐?!?懵懂少年誦讀詩歌,可以感受音韻文辭之美;成年后經歷世事滄桑,或將突然和千百年前的古人打通時空隧道,獲得超越時間和個人的生命體驗。 疏通字句,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傳統的詩歌學習方式講究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背誦形成語言的感受力。因為詩歌具有音韻之美,反復誦讀自有其道理,也能逐漸體會到詩歌中的“意境”。但在這個

    華聲文萃 2022年5期2022-06-01

  • 略論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內容設定
    知識。二、優美的文辭鑒賞《桃花源記》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比如首段那對桃花林的描寫,“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一段帶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呈現出了一個美麗脫俗的藝術境界,語文是關于語言的學科,正是憑著語言豐富的內涵,作者才能給我們開拓出這絕美的藝術空間,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授課課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去感悟文辭的優美,讓學生能夠想象并短暫地沉浸于意境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激發學生對文學作品發自內心的喜愛之情。三、精巧的寫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2年33期2022-05-30

  • 讀郭沫若手札
    沫若的思想。手札文辭,復原了郭沫若與龍榆生手札往來的因由,龍榆生寄呈郭沫若三首格律詩,郭沫若讀后,覺得龍榆生詩作時代感不強,恪守舊韻也不是明智之舉,言外之意,新的社會,寫詩要與時俱進。龍榆生沒有政治理想,他治詞學,寫格律詩,甘愿“為舊式格調所囿耳”,永遠攆不上郭沫若的“清新感”。手札文辭,是郭沫若政治人格的真實寫照,手札書法,真的“別開生面”,是郭沫若作為書法家的證明。歷史深處的郭沫若,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可以在甲骨文、金文中領略到中國人新的生命氣象;一方

    鴨綠江 2022年1期2022-04-10

  • 誦讀古詩詞“過時”了嗎
    詩當成華而不實的文辭彩頭,實際上是不懂詩為何物。詩是對一切事物的最細微最極致的理解和把握,是遠超周密的全息性概括,是一場大表達和大實踐?!?懵懂少年誦讀詩歌,可以感受音韻文辭之美;成年后經歷世事滄桑,或將突然和千百年前的古人打通時空隧道,獲得超越時間和個人的生命體驗。 疏通字句,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傳統的詩歌學習方式講究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背誦形成語言的感受力。因為詩歌具有音韻之美,反復誦讀自有其道理,也能逐漸體會到詩歌中的“意境”。但在這個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14期2022-04-09

  • 劉勰評《吊魏武帝文》“序巧而文繁”辨析
    要表現為:其一,文辭繁多。正文通篇采用六字句,有108句,多達648字。其二,堆砌典故。如“運神道以載德”一句運用兩個典故,前半句出自《周易·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3]190;后半句運用《國語·周語》中的“奕世載德,不忝前人”[4]3。其三,文意重復。正文與序言部分存在重復之處,兩者都提及了曹操《遺令》中的內容以及陸機對曹操“累于外物”的批評。由此來看,《吊魏武帝文》確實存在文辭繁多、堆砌典故、文意重復的現象,相對于序

    語文學刊 2022年5期2022-03-24

  • 《文史通義》選讀
    事實,所憑借的是文辭?!痪邆湟娮R無法評判史學思想,不具備才藝無法完善史書文辭,不具備學問無法提煉歷史事實,才藝、學問、見識三種特長和史文、史事、史義三種要素本來相互對接,然而其中也有似是而非的東西存在。如果把記誦名數當作學問,把掇拾辭藻當作才藝,把擊斷議論當作見識,這不是優秀史家的才藝、學問和見識。即使劉知幾所說的才藝、學問和見識,也不足以講透其中的道理。劉知幾認為,如果史家只有學問而沒有見識,就像資金掌握在愚鈍的商人手中,卻不精通貿易之道。把這一說法

    月讀 2022年1期2022-01-18

  • 熊浩《萬世師表》演講賞析
    析,具體從故事、文辭、情感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經過仔細賞析與推敲,發現《萬世師表》中故事巧妙,文辭精準,情感真摯,的確是一場好的演講。關鍵詞:熊浩;萬世師表;故事;文辭;情感在語言類競技節目《我是演說家》中,有一位選手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復旦大學的青年教師熊浩??v觀往期節目,熊浩的每一場演講都十分精彩。在此,筆者選擇其中一場題為《萬世師表》的演講進行賞析,更深地體會熊浩演講的魅力。一、生動巧妙的故事生動的故事可以給聽眾帶來一種畫面感,使聽眾更容易沉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29期2021-09-10

  • 《文心雕龍》“風骨”內涵新論
    文章作品在文意、文辭方面的要求,文意要充實飽滿,文辭要精煉準確,表現出陽剛清壯的力量美,表現為文章作品完整精神風貌美的規范?!帮L骨”與風格、氣并不完全相同,指的是清剛一類化在作品中的體現,同時對于劉勰批判當時駢文流行、文風淫濫的文學現狀思想有更深刻的體會?!娟P鍵詞】文心雕龍;風骨;文意;文辭【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2-0027-02“風骨”理論是《文心雕龍

    今古文創 2021年12期2021-09-10

  • 有關《古文辭類纂》一則言談的解讀
    公說:雅士讀《古文辭類纂》,俗人讀《古文觀止》。后來父親也對我們這樣說,這也許是桐城文脈的傳統吧?!比温氂谛录悠履涎罄砉ご髮W的嚴壽瀲教授讀后,來函說他父親也是這樣對他講的。無獨有偶,后在網上看到李克強總理回憶他的老師李誠先生(桐城學者),記述了“文革”期間學校停課,他拿著一本《古文觀止》在讀,李誠對他說了應讀《古文辭類纂》同類的話。另,柳亞子的《自述》也說他兒時讀古文,其父要他讀梅曾亮的《古文辭略》,這是“從姚姬傳(《古文辭類纂》中摘要的東西”,而不是(《

    名作欣賞 2020年2期2020-06-24

  • 論經學對王充文學語言觀的影響
    章內容來確定語言文辭。此外,他又提出“養實者不育華,調行者不飾辭”[5]1199之論,認為作者要表達“實”和“行”,就不會過于在意語言形式的“華”與“辭”。從作品論的角度看,王充偏重作品內容,而對作品語言華麗、新奇的追求就要擺在次要地位了。王充此論有著深厚的經學理論淵源?!渡袝ぶ軙贩Q:“政貴有恒,辭尚體要,不惟好異?!盵6]245意思是政令貴在恒常,言辭崇尚精要,不應該標新立異。這是強調言辭應該為政令內容服務,而片面追求語言之新異是不恰當的。其次,王充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20年2期2020-02-26

  • 《文心雕龍·通變》文術論發微
    當時文壇只重鍛煉文辭而忽略創作方法的現狀提出批評,他強調“文場筆苑,有術有門”,集中以《神思》等18篇文章精研文術,從構思謀篇、語言修辭、氣格聲律等方面論述寫作的原則與方法,并以《總術》會諸篇之旨,以示“執術馭篇”之道,今謂之文術論?!锻ㄗ儭菲灰曌髡宫F劉勰文學發展史觀與通變觀的核心篇章②?!锻ㄗ儭菲芯恐械闹饕牲c有二:一為“通變”含義,二為本篇意旨③。這兩個問題又緊密相關。筆者認為,若要精準把握上述問題,有兩點要特別注意:其一,從創作目的看,《通變

    語文學刊 2020年4期2020-02-23

  • 從《文心雕龍》看劉勰之論說文標準
    作的《客問》,雖文辭高妙,卻情理粗疏;而庾敳的《客咨》意盛而辭頹。他認為此類作品沒有什么可取之處。由此提出此類文體的產生,應當是由于作者要抒發內心的幽憤以表明心志之需。同時認為杰出的專著作者常常是因自身遭受重大的挫折卻能修明道德以自平,時世艱難時依舊能夠做到泰然處之。指出作者之心胸要像淵水一樣平靜,山岳一樣高遠……這就是作文的要領。這是繼承了司馬遷所說的“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3]之論,只不過其將文章由史傳體轉而為論說體而已。事實上,我們看到無數的優質

    語文學刊 2020年1期2020-02-23

  • 桐城派文辭與桐城民歌之關系探究
    城古文派。桐城派文辭受唐宋派古文的影響,主張的是義法,即文辭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既要有內容也要講究條理和形式。本文就從桐城派文辭與桐城民歌兩者互相影響借鑒的角度出發,對桐城民歌以及桐城派文辭進行探討,對兩者特點及兩者之間的互相影響作具體分析。一 桐城歌的類型和特征從狹義上來講,其是誕生于桐城市境內所有的歌曲形式。從廣義上來講,一是指由安徽省桐城市最底層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流傳在山野田間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民間歌曲形式,其作用僅是供老百姓娛樂;二是指經過職業或

    紅河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1-18

  • “十七年”期間郭沫若古文字學著作的修訂重版
    文研究》《兩周金文辭大系》《金文叢考》《金文余釋之余》《卜辭通纂》《古代銘刻匯考四種》《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古代銘刻匯考續編》《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殷契粹編》《石鼓文研究》等著作。郭沫若在甲骨文釋讀上使用殘辭互證、斷片綴合等方法,考釋出很多甲骨文字,為甲骨文字創立了獨具特色的科學體系;他在金文研究上采用標準器研究法,對西周之器按時代、東周之器按國別分類,將存世青銅器銘文整理成為一個科學的系統,使其成為有用的史料。這些古文字學著

    郭沫若學刊 2019年4期2019-12-30

  • 如何做到“披文入情 沿波討源”
    閱讀文章的人通過文辭來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沿著文辭找到文章的源頭,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將顯現,被人所理解。主要說明了從創作者如何形成文章,讀者如何閱讀理解的一個過程。重視過程,讓學生一步步完成體驗、感悟、領會、提高的相應內容,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芭娜肭?,沿波討源”出自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知音》。原文寫道:“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边@話的意思是說作家創作,總是由內而外,即先有客觀現實的感發而產生的內在情

    魅力中國 2019年42期2019-12-18

  • 尺牘書疏,千里面目
    人不但重視尺牘的文辭,而且看重尺牘的書法,所謂“言尺牘而專重書法”,“言書法則不離尺牘”(吳麗娛《唐禮摭遺》,72頁)。南朝劉宋王延之說“勿欺數行尺牘,即表三種人身”(梁朝庾元威《論書》),將“尺牘”視同“人身”。庾元威解釋的三種人身是:“一者學書得法,二者作字得體,三者輕重得宜?!鼻皟蓷l言書法,后一條指文辭。魏晉以來,寫尺牘往往用“草隸”,如《梁書·武帝紀》所謂“草隸尺牘”,《陳書·蔡景歷傳》所謂“善尺牘,工草隸”。所以,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第十九》告

    讀書 2019年3期2019-04-01

  • 略論章學誠的文學觀念
    博學,文學家溺于文辭,理學家空談義理,皆以樹木為森林,見解難免片面偏激。恰如莊子所言:“后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盵1]494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章學誠主張學術融通,強調“窺乎天地之純,識古人之大體”[2]649。他說:“通之為名,蓋取譬于道路,四沖八達無所不至,謂之通也。亦取其心之所識,雖高下、偏全、大小、廣狹之不同,而皆可達于大道,故曰通也?!盵2]389可見,盡管學術不同,而皆通達于道。于是,他從道器關系立說,闡述了獨

    語文學刊 2019年3期2019-03-05

  • 花卉藤本課徒稿(七)
    “由題而益妙”。文辭與意境的結合。題款的文辭具有深化、拓展、提醒意境的作用,文筆優美,功力相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文辭與畫面的完美結合,才能使款與畫融為一個藝術整體,從而以題發畫,增加繪畫的藝術性。鈐印的印文、位置、篆刻水準等方面,與題款的要求是一致的。中國畫尤其是花鳥畫,在章法構成上是強調“封角”的。所謂封角,即是在每一幅作品中的四個角,要有一個角封住,亦即堵死,這與中國畫章法理論的元氣內斂有關?;B畫的封角,有的畫中物象在表現中已將畫幅其中一角或兩角

    老年教育 2019年1期2019-02-15

  • 書法理論中“形式”“內容”二分法之辨正*
    三。內容或被看作文辭表達的意義,或被看作書家的情感,或被看作書家的人格。以下分別對這三種看法進行討論。一、文辭的意義是決定形式的內容一種看法是,書跡中文辭的意義是內容,書寫的樣態是形式。如果在某件作品中,文辭情緒豐沛、意境高遠,那么這件書法作品便更容易被根據文辭而做出種種闡釋。闡釋者往往是從文辭獲得某種感動,然后將這種感動附會到書寫形式上面。事實上,在大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從書寫形式中解讀出文辭的意義,而且能否表現文辭的意義也并非衡量書法藝術的尺度?!冻踉绿?/div>

    藝術百家 2019年2期2019-01-27

  •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審美體驗策略
    在詩歌的韻律美、文辭美以及情感意境美等不同的方面都進行引導。1.引導學生體驗詩詞的韻律美在目前的詩詞學習中,一般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詩歌的朗讀來達到對于韻律美的認知。事實上,詩詞在其產生的歷史時期,通常是作為一種唱詞出現的,在樂曲以及唱法的遺失之后,人們也能夠通過吟唱的方式感受到其中的韻律美。在普通話的詩詞朗讀中,詩詞已經失去了樂曲的助力,韻律美的表現不夠明顯,需要教師借助一些手段進行復原??梢酝ㄟ^多種方式復原詩歌的韻律美,例如,教師可以找尋當代音樂中對于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年20期2018-11-28

  • 連篇累牘
    ,談到了他們崇尚文辭,不重視為君之道,只注重文辭華麗的雕蟲小技,下面的人跟從他們,在文辭華麗上大做文章,漸漸地形成風格和風氣,給后世帶來了惡劣的影響及危害,希望當今皇上能發布政令改變文風。李諤覺得自己把要說的話都說清楚了,就把奏章遞上去了。當隋文帝看到“連篇累牘(dú),不出月露之行;積案盈箱,惟是風云之狀”時,覺得李諤說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說:“把李諤的奏章頒示天下,如果以后寫的奏章再不注意文風,定要嚴加追究?!崩钪@想通過發布政令來改變文風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學生閱讀世界(喜歡寫作文) 2018年4期2018-10-27

  • 識 讀
    去了。與此同時,文辭內容的屬性與功能也深刻影響著書法藝術形式,這是識讀對書法發生作用的另一層含義。一般說來,鄭重權威的文辭須用楷書書寫,行草書只能用于日常記事、起草文稿或為正文注釋;具有紀念性的文辭,或為了特別表示文辭內容的正式,須用較古字體的楷書,來書寫其總標題,隸體楷書正文以篆體楷書書寫標題,真體楷書正文則以隸體楷書或篆體楷書書寫總標題,這樣的實用書法形式的形成,與文辭內容有關,歸根結底還是一種識讀的需要。換言之,文字書寫識讀的客觀要求在實用書法階段,

    江蘇教育 2018年53期2018-09-01

  • 試論《文心雕龍》中的“風骨”
    的體現;“骨”是文辭,是高峻勁健的語言。關鍵詞:《文心雕龍》;“風”;“骨”;“風骨”一、前人之論風骨《文心雕龍》是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成書于公元501~502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概括出的“風骨”一詞極為精煉,對于它的解釋歷來眾說紛紜,其中產生較大影響力的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是黃侃先生的“風意骨辭”說,這個說法目前在學界是最具影響力的。黃侃先生認為,“(風骨)二者皆假于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2018-04-27

  • 淺談對國家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在寫作教學方面的幾點認識
    趣 積累 仿寫 文辭 文體 寫作能力就在2017年9月14日晚,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播出了針對統編三科教材的專題節目,他們走訪了教育部、編寫專家組、全國多個一線中小學校,從編寫、設計、內容和使用等方面具體解讀了新教材的情況。統編三科教材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為了編好這三科教材,教育部組織全國專家學者和一線教育工作者140多人,歷時5年才編寫完成。相比舊教材,統編語文教材增加了文學體裁,注重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想想原來的作文教學,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主要是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15期2018-04-26

  • 語言學與思想史雙重視域下解讀荻生徂徠《譯文筌蹄》
    的著名思想家、古文辭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古文辭學將日本的古學推向了頂峰,是江戶思想史研究中難以繞開的人物。因此,長期以來,國內外諸多學者圍繞著荻生徂徠及其古文辭學展開了研究,研究成果可謂是車載斗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徂徠學”研究。①相關研究成果可參見: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2年;子安宣邦:《徂徠學講義》,東京:巖波書店,2008年;子安宣邦:《方法としての江戸》,東京:ぺりかん社,2000年;平石直昭:《荻生徂徠年譜考

    外國問題研究 2018年1期2018-03-06

  • 咬嚼:讓課堂建構更靈動
    眼;文體;文句;文辭蘇教版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專家們精挑細選出來的文質優美的文字,是具有較高鑒賞及模仿意義的文本。如何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的熏陶與培養,讓學生從細微處體察文本意圖及寫作手法,并能在自己的寫作或語言表達中進行有意識的遷移,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亟須認真思考與探索的內容。所謂的“最優化”,是指在規定的標準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閱讀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悟、理解、欣賞、吸收、評價的過程,所以,閱讀教學過程的

    教育界·中旬 2017年11期2017-12-28

  • 培養交際語境意識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的目的意識。5.文辭文辭解決“怎么寫”的問題。這里用“文辭”,而不用“語言”或“言語”基于以下考慮。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作,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一定的系統”。言語則是指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行為和結果。語言是相對固定、靜態的規則系統,而言語則是動態的、創造性的表達行為及其結果。而且,言語更多或者首先是指口語的表達,對于寫作來說,用文辭可能更合適些。文辭的詞典義指“文章的用字、用語等?!痹诒疚闹小?span class="hl">文辭”是一個廣義的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08-03

  • 學生寫話(3)
    萃小學二年級 李文辭指導教師:王 麗)六liù一yī兒ér童tónɡ節jié快kuài到dào了le,學xué校xiào一yí定dìnɡ會huì舉jǔ行xínɡ慶qìnɡ典diǎn的de,我wǒ希xī望wànɡ我wǒ能nénɡ有yǒu幾jǐ條tiáo彩cǎi帶dài裝zhuānɡ飾shì我wǒ的de家jiā和hé班bān級jí,讓rànɡ學xué校xiào和hé家jiā更ɡènɡ美měi麗lì、更ɡènɡ干ɡān凈jìnɡ、更ɡènɡ整zhěnɡ潔jié。

    快樂作文·低年級 2017年6期2017-07-03

  • 就“文辭”淺談如何讓文章出彩
    戰明惠摘要:高考作文延續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逐漸將事例性材料轉為事理性材料,這就把檢測理性思維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寫好這一類思辨性文章,是一個挑戰。關鍵詞:細微;靈活;有味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9-062-1一、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第二次去圓明園我喪失方向感,越走越焦灼,很長時間沒找到萬花陣的出口。我覺得自己笨,像只慢蝸牛。萬花陣也像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一只蝸殼吧?石形圓陣,移走不動,中間被蝕空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上、下) 2016年9期2016-05-14

  • 語言雷區警示錄
    板、濫俗的。二、文辭華麗,過分修飾,表意含糊,致使文章內容空洞。有的考生誤解了“語言優美”的含義,他們誤認浮夸為美,其文章充斥著大量的華麗辭藻,造成成分累贅,這種語言看似有內涵,實則無內容。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受到了當下浮躁風氣的影響,也和前幾年一些高考作文的導向有關??忌粚懽魑木投似鸺茏觼?,想盡各種辭藻,就是不好好說話。曾經有一段時間,時興在文章開頭先來個排比句,為的是“以文采把閱卷老師震住”。例如:蝸牛說:“雄鷹展翅可以登上金字塔頂,而我心飛翔,亦可攀

    求學·素材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論中國古代戲曲史的重建
    ;元雜??;昆曲;文辭;音律中圖分類號:J82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04-06一、戲劇史基石——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支脈,但在中國傳統學術研究系統中,戲曲和小說作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遭到貶抑,不受主流學術研究視野的關照由來已久。戲曲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足以和詩、詞在文學史上分庭抗禮。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浪潮送來了新的文學史思想和研究范式。在中西文藝思想交融激蕩的特殊時期,

    戲劇之家 2016年2期2016-03-03

  • 論中國古代戲曲史的重建——以王國維《宋元戲曲史》為中心兼及幾種重要戲曲史
    ;元雜??;昆曲;文辭;音律一、戲劇史基石——王國維《宋元戲曲史》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支脈,但在中國傳統學術研究系統中,戲曲和小說作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遭到貶抑,不受主流學術研究視野的關照由來已久。戲曲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足以和詩、詞在文學史上分庭抗禮。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浪潮送來了新的文學史思想和研究范式。在中西文藝思想交融激蕩的特殊時期,中國戲曲史終于迎來了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規范學術史,即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這本書是王國維在北京大學講

    戲劇之家 2016年2期2016-03-03

  • 中國古典文論中的視覺性隱喻 ——以《文心雕龍》為例*
    則圣人之情,見乎文辭矣?!薄懊鳌迸c“見”,都有強烈的視覺性意味:通過文章,圣人所要傳達的“道”和“情”向我們“顯現”出來。也許有人會說,“明”、“見”這樣的詞匯在此早已不具有隱喻的意味,或者說,至多只能算作死隱喻。但“明”、“見”顯然表明了古典文論中關于“文”的一個特殊理解:“文”承載著某些東西,而通過“文”的運用方式的不同,“文”所承載的東西可以向讀者“顯現”,也可以向讀者“隱藏”?!墩魇ァ菲鞔_地談到了“文”的“隱顯異術”的特征:或簡言以達旨,或博文以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2016-02-18

  • 略說《詩經·國風》之美
    將從原初、自然及文辭三個方面對《詩經·國風》之美略說一二?!娟P鍵詞】原初;自然;文辭《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整個周代時期禮樂文明的花朵,是華夏先民真純而清亮的第一聲歌唱。它集歌樂、舞蹈、燕飧、祭典于一體,其表達的風情蘊藉,即是華夏先民在精神創生期的所感所思、對自己生存世界的理解、意義宣誓及善惡美丑的現實反映。無詩不美,無情不歌,《詩經·國風》篇以其獨有的美濡養了歷代讀者的心靈,美是它的另一個名字。本文將從原初、自然及文辭三個方面對《詩經·國風》

    中國民族博覽 2016年5期2016-02-01

  • 《文心雕龍》“約”范疇考論 ——兼談“約”范疇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發展
    ,當然重點要放在文辭上?!凹s”范疇有三重審美的意涵: 簡省、精煉、明凈。在文學批評實踐中,劉勰點評了不同文體以及不同文章的風格,描述其體制、風格特色,旨在張揚簡約的風格及其審美價值,從理論層面確立起弘道(簡)—宗經(約)—尊體(約)—煉辭(約)的邏輯理路,“約”實為一個由堅實嚴密的學理構建而成的范疇。探究“約”這一范疇,厘定該范疇的美學意蘊和價值,不僅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文心雕龍》一書的文學理論體系及其風格理論,而且有利于加深對古代文論中“約”范疇的內涵及

    中國文論 2015年0期2015-11-14

  • 例談高中作文教學及高考應試技巧
    明確、結構清晰、文辭優美的。換言之,學生想要寫出一篇好作文,主題、結構和文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當前高中學生的作文往往會出現中心不明、結構混亂、文辭干癟等現象。如此,不僅影響了學生的作文分數,也很難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若能結合學生的寫作實際,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指導,讓學生正確把握材料,選對主題,分層敘述,或論述、或描寫,輔以修辭的應用,則能讓學生作文水平更上一層樓。一、聯系實際,選好材料,突出中心“意猶帥也,無帥之兵,

    語文天地 2015年16期2015-08-15

  • 章學誠的史筆論及其文論意義*
    史書筆法,也就是文辭書寫的美學原則顯然也應當納入到我們的思考中。章學誠《文史通義》以史為本、以文濟史,通論文史,他的史筆論也就是他的文筆論。本文特就章學誠所提出的“清真”、“文情”與“史德”等概念進行探討,具體闡述章學誠關于史書書寫的美學原則對傳統史學筆法論的繼承與發展及其文論意義,并就教于方家。一、《春秋》“五例”與《史通》的“尚簡”“用晦”史書書寫具體涉及的筆法,既是一個美學的追求問題,也是一個文論問題。在章學誠之前,總結《春秋》以來的史書撰寫經驗,從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9期2015-03-28

  • 章太炎的文辭存質說
    445]章太炎的文辭存質說⊙何榮譽[湖北民族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恩施400445]章太炎主張以“訓詁求是”來救文弊,反對表象主義,反對儷詞華采和虛言夸語。這從表面上看,有反修辭的傾向。其實不然,相反,他對文學修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所論之“訓說求是”之文,即注、解、論體、雜文以及歷史、典章等質樸之文體。章太炎對“訓說求是”之文的重視,是對質實文風的認同。究其原因,首先是他基于對言語、文字關系的認識;第二是其樸學家的身份所致。章太炎質樸文風文體章太炎的文

    名作欣賞 2014年15期2014-07-19

  • 在語言中詩意存在:論明“七子派”的文辭模擬觀
    人之文在于模擬古文辭“七子派”是明代弘治時期崛起,前后影響明代文壇近百年的詩學流派,其詩學活動分“前七子”與“后七子”兩個時期,追隨者甚多?!捌咦优伞痹谠娢膭撟魃铣帧?span class="hl">文辭模擬觀”。就散文來說,“七子派”推崇秦漢之文,認為秦漢之文有格有調,有骨有肉,有篇法、句法和字法,無論敘事還是刻畫人物形象、表達情感,都有著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整個文章顯得有生氣、生機、生趣,堪稱文章中“第一義”,所以他們主張要以秦漢經典之文為學習典范。其又認為學習秦漢之文的關鍵在于學習秦漢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4-04

  • 德川儒者荻生徂徠的經典詮釋方法論初探*
    28)提倡以“古文辭”作為經典解釋的重要方法,故其學又有“古文辭學”之稱,然其思想旨趣在于通過西漢以前文獻中的“古言”以發現儒家經典中的“古義”,這與早徂徠一輩的伊藤仁齋(1627—1705)倡言恢復儒學“古義”相似,故又有“古學”之稱,被同稱為“古學派”。該派人物的思想觀點雖不盡一致,但他們都以反理學(尤其是反朱子學)為思想標識,力主回歸原典,以重定儒學義理,然其思想歸趣卻在于儒學“日本化”的建構。只是仁齋學后來竟成了徂徠學的批判對象,因為在徂徠看來,仁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3期2014-01-23

  • “言之無文”本義辨
    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哉!”孔子在這里大加贊賞的“文辭”、“慎辭”,指的是書中前文所記載的鄭國最有名、最有政績的政治家、外交家子產所說的一段話。那么,子產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說了些什么話,具有什么語言特點而被孔子稱為是“為功”的“文辭”、“慎辭”呢?再讀《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相關文字,可以了解到原來當年陳國曾隨從楚國進攻鄭國,在進軍途中將鄭國的水井都填塞了,樹木都砍伐了,“井堙木刊”,因此激怒了鄭國。鄭國子產等率兵攻陳,取得了全勝,陳國國君捧著社主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4年1期2014-01-20

  • 先秦祭禮與祝禱文體
    要發布祈福禳災的文辭。這是祭祀儀式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神交流,達到祭祀目的的主要手段。最初,這些文辭僅是口頭創作,到文字發明之后,便形之于簡牘,最終流傳下來,并成為后世祝禱文體的源頭與典范。先秦祭祀儀式十分莊嚴隆重。在國家、氏族的大型祭祀活動中,各級人員之間具有嚴格的組織分工,形成了各司其職、各掌其辭的制度;而且不同的祭祀儀式需要配合相應的祭辭,彼此之間不得混淆。這些祭祀制度對先秦文體的分類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由于祝禱文體為祭祀所用,其文體創作帶有鮮明的功利

    社會科學研究 2013年3期2013-04-11

  • 充分挖掘文辭信息,深度理解文章內涵
    讀方法,充分挖掘文辭信息,深度理解文章內涵。一、橫縱深入,挖掘有效信息一篇文章,不管是古文或現代文,詩歌或其他文體,既然作者有所言,便有其“所言”之理;多余冗雜的文辭會妨礙文章的表現,作者為文必然會為每一詞一句負責、著想。故而,可以引導學生向文辭的橫向及縱向深入挖掘文章的有效信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先說如何橫向深入去挖掘文章的信息。如文言文中常會出現句子成分省略現象,我們可以根據前后文意加以填充,使其意更加明白;而有時文章的敘述過于簡潔,無法讓人從語面上獲

    廣東教育·綜合 2009年4期2009-04-26

  • 意義追尋
    復與沿襲。二是指文辭內容上的記事述史要有意義,要有時代當下的標記與書法家自身一時一地一事的標記,不贊成同樣無意義的沿用移寫古人詩賦語。本次展覽共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取觀賞的立場,旨在追尋藝術與審美的意義;二是取閱讀的立場,旨在追尋學術與文化的意義。兩者相輔相成,叉都對應于上述的形式風格與文辭內容兩部份的探索努力?!耙饬x”之所以要追尋,證明當下書法創作中“意義”缺失久矣。形式風格上的重復古人或重復自己;文辭內容上的重復古人或沿襲經典,都在提醒我們一個嚴峻的事實

    書畫藝術 2009年6期2009-03-17

  • 《讀書》創刊五周年隨筆
    中如果引用幾句古文辭,或者大段地引用,我聽著疙瘩就多了。常常要問“某字之下是什么字?”“這個字怎么寫?”待問明白了,大段的再聽一遍,我才說“念下去”。我提到這一點并不是反對文章中引用古文辭,必須引用的當然要引用。我只是要表明,我雖然學過古文辭,還沒達到一聽全懂的程度,這是近來經過現場考驗才知道的。書面語和口頭語同源而不盡同,原是人所共知?;蛟S那些古文辭本來只供“目治”,不準備叫人聽的,也未可知?!啊吨C》之言曰:‘鵬之徒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

    讀書 1984年4期1984-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