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戰爭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復習的對策
    期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前(1894—1911年)這段時期,這段時期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覺醒與探索成為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這段時期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如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與義和團運動等。同學們要認識這些歷史事件的意義。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缎脸髼l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23年1期2023-05-30

  • 新課標視域下中學歷史教學史料銜接摭議
    下面以“甲午中日戰爭”為例,對比初中和高中課程標準差異。初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知道“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和《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認識列強侵華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從課程標準要求看,初中學段的課標要求較為簡單、具體,而高中的學習層級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學生了解“甲午中日戰爭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3年4期2023-04-04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復習的對策
    期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前(1894—1911年)這段時期,這段時期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覺醒與探索成為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這段時期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如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與義和團運動等。同學們要認識這些歷史事件的意義。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缎脸髼l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

    中學政史地 2023年2期2023-03-21

  • 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歷史時期重難點突破
    劉艷菊從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1894—1911年)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覺醒與探索成為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主旋律。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民族危機空前加劇。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對華經濟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但仍占據主導

    中學政史地 2021年32期2021-11-24

  • 簡析二戰日本的南進戰略
    ;南進戰略;中日戰爭中圖分類號:K31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177(2021)15-0010-021 日蘇關系與北進戰略的流產自1905年日俄戰爭后,日本從未放松向北推進的戰略規劃,“北進”一詞經常出現在戰前日本軍隊的各種文件和有關當局的批示中。然而,北進戰略的具體內容卻在不斷發生變化,這與日蘇關系變化和東亞的形式的發展密切相關。早在1918年,日本作為協約國的一員干涉蘇俄革命時就在西伯利亞地區駐軍。日本對西伯利亞的出兵占領長達六年半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15期2021-11-03

  • The Rise of China
    。全書以甲午中日戰爭至21 世紀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間的歷史事件為研究材料,深入剖析近現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回顧歧路惶恐間的掙扎徘徊,闡釋共產黨人的偉大歷史自覺,解讀抗戰勝利的能量密碼,鉤沉中國崛起征途中的博弈較量,歷數改革強軍的挑戰與機遇,瞻望世界格局的未來走向。以廣闊全面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激昂的氣勢,向讀者生動客觀地闡述了中國從百年滄桑到民族復興的輝煌道路。書名:《為什么是中國 》作者:金一南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0

    今日民族 2021年8期2021-10-21

  • 遙望先生遠去的背影
    年:結緣于“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我認識傅高義先生,源于章百家、楊天石先生的引見。那是2008年,重慶正在醞釀實施“重慶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簡稱“重慶抗戰工程”),我負責工程的具體工作。工程的重要理念是“中國立場,世界眼光,學術標準,一流水平,進入西方主流社會,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連接國際主流學界的平臺。章百家告訴我,楊天石和傅高義辦了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需要在中國落地,重慶可以考慮承辦。于是我去北京與楊天石面談。他告

    紅巖春秋 2021年1期2021-02-08

  • 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歷史時期重難點突破
    劉艷菊從甲午中日戰爭至辛亥革命(1894-1911年)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覺醒與探索成為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主旋律。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民族危機空前加劇。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對華經濟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但仍占據主導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21年11期2021-01-16

  • 《論持久戰》的理論特色
    》中毛澤東對中日戰爭的認識是建立在“抗戰十個月的經驗”基礎之上的,是對實踐經驗的反思與總結。他從國內對于中日戰爭的兩種疑慮即“亡國論”與“速勝論”,開始引出論證的議題。首先,使人們明確了中日戰爭這一矛盾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戰爭,它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定性;其次,明確了中日雙方各自的矛盾性質,中國是處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帝國主義國家,前者處于上升階段后者則是處于沒落階段。接下來毛澤東分別反駁了,國內在抗日戰爭認識上的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2020-12-08

  • 堅持問題導向 助力三輪復習 ——以甲午中日戰爭為例
    料介紹了甲午中日戰爭前,在輿論宣傳戰上,日本頗有斬獲,而清政府卻無所作為。學生若能從中發現歷史問題,積極思考中日雙方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題目就會迎刃而解。由此可見,增強問題意識,發現歷史問題非常重要,也說明關注歷史細節是嘗試發現歷史問題的重要方法。在復習教學中,教師既可適當呈現新的歷史細節,也可引導學生關注熟悉的歷史細節,以培養學生發現歷史問題的能力。例如,眾所周知,清政府是在朝鮮政府請求下出兵鎮壓東學黨起義的,而日本則是不請自來、主動出兵的。教師可以引導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20年3期2020-11-18

  • “南方文庫”與日本“南進”戰略研究
    價值,是研究中日戰爭史和太平洋戰爭史的重要史料。[關鍵詞]“南支調查會”;“南方文庫”;中日戰爭;“南進”戰略[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201( 2020) 01-0040-10明治政權建立之后,日本政府就將效仿西方進行武力擴張作為其基本國策。1868年,明治天皇在《宸翰》中公開宣稱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①。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國會上發表《施政方針》,明確表示要侵略朝鮮和中國:“大凡為國,不能保護主權線和利益線,

    外國問題研究 2020年1期2020-09-10

  • 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教材中《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的課例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的分析,進而提出在歷史教學中應用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四種方法:一是理清歷史線索;二是重視內外交互活動;三是運用假設—演繹思維和系統思維;四是因材施教打破平衡狀態。關鍵詞:認知發展理論;歷史教學應用;甲午戰爭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4-0070-03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由上個世紀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所提出的,該理論問世以來被

    西部學刊 2020年4期2020-05-13

  • 近代中國人民的覺醒與探索
    曹娟從甲午中日戰爭到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甲午中日戰爭后,中華民族出現嚴重的危機,中國社會各階層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斗爭?!缎脸髼l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這一時期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自然經濟解體加快,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的戰敗,驚醒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歷史試題對該專題中的知識基本上年年考查。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歷史試題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有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19年11期2019-12-27

  • 在危機和探索中走向末路的晚清
    更成功。甲午中日戰爭的結局說明了這一點。19世紀下半期,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和擴大是世界歷史的潮流。與洋務運動同時,日、俄兩國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德國和意大利通過統一戰爭的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美國通過南北戰爭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了障礙。然而,洋務派卻一再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不能及”,暴露了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與時代大潮間的巨大落差。以科舉制度為例,此時歐美各國已經進入以電氣化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武

    中學政史地·初中 2019年11期2019-12-27

  • 家國情懷視域下高中歷史課堂的創新實踐
    優勢?!都孜?span class="hl">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為學生展示了中國危在旦夕的歷史命運,這些事件具有歷史轉折性,正如史學家陳旭麓所言:“甲午大敗成中國之巨禍,中華民族具有群體意義的覺醒也因此而開始?!薄景咐枋觥俊都孜?span class="hl">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講述了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暴發背景、發展過程以及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學生需要理解侵華戰爭的本質,理解其中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其中的歷史意義,并從主觀和客觀兩個層面發掘其中的家國情懷要素,以此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和情感態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48期2019-12-25

  • 時空觀念培養的歷史教學策略運用
    筆者以《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的教學談對學生這一素養的培養,供同仁討論。我將《甲午中日戰爭》內容整合為“甲午之?!?、“甲午之戰”、“甲午之殤”、“甲午之思”四大板塊,由遠及近,由表及里,激發學生以古鑒今,學以致用,從歷史中來,到現實中去,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去。通過運用情境教學、圖表教學、思維導圖教學、史料教學、故事教學、案例教學等歷史教學策略,搭建時空框架,勾連時空關系,分析時空尺度。一、活用歷史圖表,直觀時空的深度與廣度歷史圖表包括歷史圖片、歷史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2期2019-09-10

  • 對初中歷史證據意識的探討
    據。以《甲午中日戰爭》這一內容教學為例,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根據日本的一些史學家的說法,其認為甲午中日戰爭是由偶然因素引發的,你們認同這種觀點嗎?《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省這一條約對中國人民有什么影響呢?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這些具體問題的推動下,學生可以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體會到借助證據解釋歷史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研究抗日戰爭要通過檔案、資料、事實、當事人證詞等各種人證、物證來說話,全面整理各地抗戰的檔案、照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19年12期2019-09-10

  • 被忽略的中國:30年來英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日戰爭敘事
    科書如何描寫中日戰爭進行了研究,涉及到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教科書,但英國教科書不在其討論之列。[注]詳見:施誠《美國大學世界通史教材對中國抗戰的敘述》,《歷史教學問題》2015年第4期;諾維科夫、俞紫梅《當代俄羅斯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與中國抗戰的敘述》,《歷史教學問題》2015年第5期;孫岳《美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中日戰爭》,《歷史教學問題》2015年第5期;趙亞夫、張漢林《評現行日本歷史教科書中關于中日戰爭的敘事》,《歷史教學問題》2015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7-22

  • 拓展世界視野,魂鑄中國情懷
    公民?!都孜?span class="hl">中日戰爭中對于中國為什么會輸》這一個微課案例就在這方面體現的比較突出、典型的案例,理性愛國、全球意識、家國情懷聚焦點,學生的愛國情懷很好顯現,我們就以它為案例進行論述。微課案例:《甲午中日戰爭中對于中國為什么會輸》。微課目的:從世界形勢、日本、歐美列強、中國的角度多層次探討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增強學生“落后就要挨打”增強學生富國強兵、增強民族振興意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情思教育。微課設計如下:1 首先教學內容的重新整合,圍繞主題選擇材料《

    世界家苑 2019年3期2019-04-29

  • 抗日戰爭
    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日軍多次對中國多個城市進行空襲,其中,據不完全統計,戰時日本對陪都重慶進行218次轟炸,出動9000多架次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大轟炸的死者達10000人以上,超過176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被破壞。作為當時最繁華的城市上海,也在戰爭初期遭受了大轟炸。

    生命與災害 2019年2期2019-03-20

  • 《甲午中日戰爭》教學實錄與評析
    周梅《甲午中日戰爭》是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4課。課前,執教教師將學生分成甲、乙兩個學習小組,并發放了紙質閱讀材料,以便課中開展分組探究活動。師:最近,電視節目《百家講壇》中的一段視頻引發了我對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一場戰爭的思考。這節課,我想跟大家分享這段視頻。(播放視頻,里面講述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師:相信同學們也注意到了,視頻最后列出了幾個問題。要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得走進發生在12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的戰場上去看一看。(出示課題)一、晚清與

    廣西教育·D版 2019年1期2019-03-13

  • 近代中國人民的覺醒與探索
    曹 娟從甲午中日戰爭到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文明的深化時期。甲午中日戰爭后,中華民族出現嚴重的危機,中國社會各階層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斗爭?!缎脸髼l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這一時期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自然經濟解體加快,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的戰敗,驚醒了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歷史試題對該專題中的知識基本上年年考查。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歷史試題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有甲午中日戰爭的影

    中學政史地 2019年32期2019-01-11

  •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慘敗原因淺談
    。今天,甲午中日戰爭的烽煙早已散去,然而甲午中日戰爭帶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不可淡忘。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為中國夢奮斗之際,在日本軍國主義還蠢蠢欲動之時,再次回首百年前那一場烽火,尤為必要。甲午中日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日艦襲擊中國船艦開始,到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歷時不到9個月,中華民族卻遇到了空前的危機,中國背上了沉重的外債,國力日趨衰退,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如今再理智地反思這一場讓無數中華兒女感到憤怒、恥辱的戰爭,可以清晰

    中學政史地 2019年8期2019-01-11

  • 美化日軍侵華,臺灣神劇驚呆島內外
    ,經歷第二次中日戰爭?!卑褳槿哲姺彰阑伞皥笮摇?,將抗日戰爭說成“中日戰爭”,該文的歷史觀充斥著“皇民化”思維,《智子之心》的編劇或許借鑒過類似文章的一些說法。預告片里展現的“媚日”姿態隨處可見——在護士們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時,竟然難以置信地痛哭流涕;中國軍人在劇中更是被“黑”到極致,他們罵“一臉正氣”的日本軍官為“日本豬”,還舉槍進入醫院。英美人的塑造也并不美好,他們為了嗎啡對護士動粗。在劇中,臺灣“獨派”常掛在嘴邊的“二二八事件”也有展現,國民黨

    環球時報 2018-05-112018-05-11

  • 海峽兩岸中學歷史教材中有關中日戰爭的比較研究
    教科書中關于中日戰爭的內容作比較。通過比較研究,尋找出海峽兩岸教材編寫的各種差異,彼此借鑒。關鍵詞:海峽兩岸 教科書 中日戰爭 比較研究一、海峽兩岸歷史教科書的概況(一)大陸歷史教科書概況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使用國定制,即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確定教科書的編寫和發行。全國使用統一的教科書和大綱,即“一綱一本?!睂τ诩ち腋偁幍纳龑W率,教育水平發展均衡的地區,此種高度統一的教科書模式,更能體現平等競爭的原則。但考慮到我國特殊的國情,各地區經濟教育等發展不平衡

    魅力中國 2016年52期2017-09-01

  • 中小學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的概念
    “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而如果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其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挑起“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但是,當權的南京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卻從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對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集中力量“剿共”。同時,在中共中央占統治地位的“

    教學考試(高考歷史) 2017年2期2017-08-07

  • 調動學生探究欲望漫談
    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從釣魚島事件談起,談到中日從古代到近代的關系,學生對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中國當時的國內情況及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使課堂充滿活力。這樣的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心,點燃學生內心的熱情,使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中很集中,能夠很積極地融入到歷史的學習中去,使他們熱愛歷史學習,調動學生探究歷史知識的欲望。二、演繹教學激情,激發學習活力初中學生,充滿青春與活力,如何將這種活力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很關鍵。一名優秀教師,課堂上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7年25期2017-06-08

  •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歷史“三段式”教學嘗試 ——以《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為例
    ——以《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為例劉小生 (永定區第二初級中學,福建龍巖364100)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所養成的相對穩定的、必備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以及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大方面?!叭问健苯虒W,有助于培養和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充分體現新課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叭问健苯虒W;嘗試;意義;思考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7年7期2017-04-15

  •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理性思考
    比如對于甲午中日戰爭這一重要知識的教學,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討論呢?也許可以討論“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為什么會失敗”這個問題。除了傳統的認識之外,教師還有這樣三點可以引導學生去深入討論:討論戰爭的失敗一般需要從哪些角度去思考?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如何確定最主要的失敗原因?如何從戰爭失敗的原因分析中獲得對當下有啟發意義的智慧?這樣三個問題的價值在于其能夠向學生傳遞一種信息,即看待像甲午中日戰爭這樣的歷史事件,需要以一種審視的態度去進行;對歷史問題的討論的最大價值是對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6年12期2017-04-13

  • 《論持久戰》中的矛盾思想
    理論。揭示了中日戰爭的特點與規律,全面分析了雙方的內部矛盾,運用矛盾分析法觀察和解決中日戰爭中的矛盾問題??茖W的預見了戰爭的發展方向,為抗日戰爭提出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習和認識矛盾思想,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都具有指導意義?!墩摮志脩稹?;抗日戰爭;矛盾觀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矛盾思想1932年東北全境淪陷,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當日軍占領了東北三省以后,又準備侵占華北時,中國共產黨提出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致抗日。1927年蔣

    山西青年 2017年13期2017-02-01

  • 中國將抗日戰爭回溯至1931年天經地義
    訴我們第二次中日戰爭(即中國抗日戰爭)始于1937年,結束于日本被同盟國擊敗的1945年,其間可能多達2000萬中國軍民為此付出生命代價。近日,中國表示這些歷史書籍的表述存在錯誤。按照中國政府的說法,抗日戰爭始于1931年。而中國政府的此舉無疑是正確的。目前,中國已將教科書中有關該戰爭的正式名稱從“八年抵抗日本侵略戰爭”(即“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抵抗日本侵略戰爭”(即“十四年抗戰”)。日本不反思長期修改本國教科書以試圖為其侵略和暴行辯護的行為,卻指責中

    環球時報 2017-01-232017-01-23

  • 法庭上的“中日戰爭
    薛田趕到東京那天,中國代表團里一位留著小胡子的中年人一直有些擔心。他叫梅汝璈,42歲。胡子是他到東京前特意留起來的,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老成些,也更有威嚴。梅汝璈的女兒后來回憶起此事,也心存疑竇。她知道,父親擔此重責,在學歷上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只是個“教書先生”,從來沒有真正上過法庭,“蔣介石派我父親去做這個法官,他是重視東京審判呢,還是不重視?”1946年起,中國國民政府先后派出由法官梅汝璈、檢察官向哲濬等共17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

    讀書文摘 2016年12期2017-01-12

  • 讓歷史細節為歷史課堂添彩
    面以 《甲午中日戰爭》一課進行闡釋。一、利用歷史細節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沖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占有優勢,截止到中日海戰之前,世界軍事年鑒的統計中,中國的海軍能夠排到世界海軍實力的第8位,而日本海軍則是第16位。為什么中國會失敗呢?根本原因是什么?針對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我選取了兩個歷史細節。歷史細節1:甲午海戰前夕,明治天皇與首相伊藤博文的對話。天皇:能打敗

    師道(人文) 2016年9期2016-11-11

  • 讓歷史細節為歷史課堂添彩
    下面以《甲午中日戰爭》一課進行闡釋。一、利用歷史細節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沖突中,中方在硬實力上一直占有優勢,截止到中日海戰之前,世界軍事年鑒的統計中,中國的海軍能夠排到世界海軍實力的第8位,而日本海軍則是第16位。為什么中國會失敗呢?根本原因是什么?針對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失敗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我選取了兩個歷史細節。歷史細節1:甲午海戰前夕,明治天皇與首相伊藤博文的對話。天皇:能打敗

    師道 2016年9期2016-05-14

  • 如何巧設歷史課的導入
    :講到《甲午中日戰爭》這一節時,釣魚島事件剛剛發生,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本。我是這樣導入的:先給同學介紹了釣魚島問題的由來,再講:日本明知釣魚島是我國領土,還大張旗鼓的購買釣魚島,它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這樣導入就深深地吸引住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利用詩詞進行導入詩詞語言精練、生動、優美,學生喜愛朗讀、背誦,因此可以利用學生易懂或熟識的詩詞導入新課,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情感。在講《紅軍不怕遠征難》這一課時

    學苑教育 2015年3期2015-08-15

  • 被西方遺忘的中國“7·7”
    起事端,成為中日戰爭的導火索。在那個時候,可能誰也沒有預料到,盧溝橋邊的一場摩擦,會演變成一場歷時8年的慘烈戰爭。最終取得勝利的中國付出了尤其高昂的代價——1400萬人死亡,超過8000萬難民被迫逃亡,剛剛起步的現代化進程被迫中斷。但在歐美,“7·7”卻是關于另一個主題和另一場戰爭——恐怖主義。2015年7月7日,也是倫敦“7·7”地鐵爆炸案10周年紀念日,英美媒體均以頭條、大篇幅進行追思和反思。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評論說:“今天整個英國都在紀念倫敦‘7·7

    瞭望東方周刊 2015年27期2015-07-21

  • 從甲午中日戰爭看李鴻章的外交
    00)從甲午中日戰爭看李鴻章的外交郭俊強(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 臨汾 041000)李鴻章,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重要一筆的人物,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妥協、避戰、用人不當、沒制定恰當抵抗政策,是個不折不扣的“誤國”者。拋開個人情感,從歷史的角度來講,他確實是個“誤國”者。李鴻章;中日甲午戰爭;誤國之實一、誤國之實(一)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李鴻章外交的軟弱與妥協李鴻章進入滿清權力中心不久后,就開始廣泛參與各種國際事務與洋務事物,然而在他外交生涯之中,對日外交可謂早早

    黑龍江史志 2015年9期2015-07-10

  • 歷史探究課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歲月歷經了兩個甲子輪回,時至今日,當我們重新回顧這一段歷史時,如何讓我們的學生重新認識這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正如胡錦濤同志在早稻田大學發表言論時所說的: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關鍵詞]歷史探究課教學實踐與反思甲午中日戰爭120周年[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400122014年,時值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20周年之際,筆者在本校高一年級開設了一堂歷史探究課《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紀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5年2期2015-06-12

  • 韓國人的“夾縫情結”
    看,廣義上的中日戰爭在歷史上共有四次。第一次中日戰爭是指13世紀中后期的忽必烈吞并高麗后,以朝鮮半島為補給基地,強迫并奴役高麗與蒙古組成海陸聯軍,兩次大規模東侵日本。聯軍兩次成功登陸,卻分別在1274年和1281年遭遇臺風襲擊從而全軍覆沒,成就了日本人信奉的“神風”神話。第二次中日戰爭即16世紀末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第三次中日戰爭是1894年甲午戰爭,事發自朝鮮“東學黨”起義,由陸戰的平壤戰役蔓延至黃海海戰,以日軍全勝并全面控制朝鮮半島而告終。第四次中日戰爭

    中國報道 2014年9期2014-05-28

  • 從《太陽帝國》到《黃石的孩子》——由中日戰爭的表現看中外合拍片里中方話語的增強
    兩部合拍片對中日戰爭的不同表現來探討合拍片中國立場的問題?!短柕蹏放挠?987年,《黃石的孩子》拍于2008年,兩片以中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外國人在中國的經歷,但對中日戰爭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短柕蹏酚擅绹麑а菟蛊柌駡虒?,影片取材于英國作者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的同名自傳體小說,講述了英國孩子吉姆在1941年日軍占領上海后在集中營里的經歷,是典型的外國人看中國的視角。影片開始時中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四年,但生活在上海租界里的西方人仍然過著悠游自

    電影評介 2013年12期2013-09-19

  • 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
    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是由是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傅高義教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天石、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山田辰雄共同發起的、全球頂級學者共同參與的以第二次中日戰爭為對象的國際性共同研究項目和學術會議。自2000年發起以來,先后在美國波士頓、夏威夷、日本箱根就戰時中國地區問題,戰時軍事戰役,戰時教育、文化與社會發展等問題進行過討論,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2009年秋在重慶舉行的第四次會議,主

    紅巖春秋 2013年6期2013-08-15

  • 如何理解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等領域。甲午中日戰爭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這基本上是史學界和教學界的共識。那么,此定論的依據何在呢?我們判斷洋務運動失敗,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它不能使中國真正富強,也就是說,它不是中國實現近代化的正確途徑,不能實現它的目的。而這個“不能實現”,正是通過甲午戰敗有了深刻的體現。首先,甲午中日戰爭從軍事上宣告了洋務運動“自強”的破產。在洋務運動中建立起來的新式軍隊乃“自強”的核心所在。北洋海陸軍是新軍中的精華,它是洋務運動的首領李鴻章數十年來不惜重金、不遺余力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4期2010-05-25

  • 對近現代史上兩次 中日戰爭的反思
    邱家評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結束,抗日戰爭中國取得了偉大勝利,但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東西非常多。教材以及眾多的教輔資料對這一問題的拓展并不多,本文現結合有關專家的觀點,整理這一問題。一、 兩國兩軍的實力相差懸殊。中國在近代以來遭受日本的屢次侵略,在它的大陸政策里,滅亡中國是其蓄謀已久的既定國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中國的落后。這種落后首先是經濟的落后以及由此導致的武器的落后。日本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經濟實力以及軍隊的武器裝備遠勝于中國。中國雖然是一個大國,軍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2期2010-03-10

  • 甲午中日戰爭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
    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慘遭失敗,大大加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兩次鴉片戰爭,但損失之慘重超過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下啟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后中國更為全方位地被迫開放,并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1 分析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滲透德育教育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為了滿足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了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而中國就是其侵略的中心。面對日本的侵略企圖,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自己的利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年32期2009-01-19

  • 海峽兩岸當代中日戰爭書寫比較
    劉 舸研究中日戰爭文學,我們長期冷落了作為中國文學一支的臺灣文學。比較海峽兩岸對中日戰爭的書寫,可以透視出兩岸對這場戰爭相同或不同的理解,對日本侵略者相同或不同的感受。一 發展脈絡比較在中國大陸,描寫中日戰爭的文學基本上都可以用抗日文學來統稱。而對于中國臺灣文學來說,由于歷史的原因卻不能用抗日文學涵蓋所有對中日戰爭的書寫。因而,兩地中日戰爭文學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脈絡??偟目磥?,大陸抗日戰爭的書寫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歷史階段,一個是建國十七年,一個是十一屆

    當代文壇 2006年2期2006-03-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