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溫

  • 玉米淺圓倉糧面均溫管系統的控溫應用效果分析
    倉房結構等因素,糧溫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糧堆外圍的溫度明顯高于內部溫度,即“冷心熱皮”現象。其中,“冷心”能保障安全儲糧,而“熱皮”溫度高,會導致糧食品質下降和害蟲繁殖[2]。為解決糧堆“冷心熱皮”現象、提高糧食的耐儲性,陳月銀等[3]通過調控控溫空調模式,實現了對糧堆倉溫、表層糧溫以及平均糧溫的控制;賈林等[4]通過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解決了糧堆“冷心熱皮”的困擾;高彬彬等[5]采用五面控溫風網系統,有效解決了低溫儲糧問題;鄭秉照等[6]利用PVC

    現代食品 2023年18期2023-11-29

  • 儲糧數量對壓蓋技術應用效果影響的研究
    界溫度對糧堆表層糧溫的影響,起到保持低溫和抑制蟲霉滋生的效果[4]。糧面壓蓋技術是利用稻殼、麻袋片、PEF 板、棉被、蛭石等材料對儲糧表面進行壓蓋,起到隔熱密閉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糧食的低溫狀態,減少熏蒸藥劑的使用,從而達到良好的儲藏效果[5-6]。有研究表明使用PEF 高分子保溫板可以在夏季降低表層糧溫5.5 ℃[7],使用壓蓋毯結合塑料膜可以降低表層糧溫2~3 ℃,覆鋁箔EPE 珍珠棉在儲糧中也有很好的隔熱保溫效果[8]。倉房的大小不一,在冬季蓄冷時儲蓄

    糧食加工 2023年5期2023-10-23

  • 冬季內環流均溫技術在淺圓倉中的應用研究*
    效控制倉溫及表層糧溫,維持倉溫及表層糧溫在23℃~25℃,達到準低溫儲糧標準。但采用內環流技術安全度夏后,隨著外界氣溫逐漸下降至0℃以下,糧堆表層糧溫受倉溫及外溫影響,變化劇烈,導致倉溫和表層糧溫快速下降,會逐漸出現“冷皮熱心”現象,因大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易發生氧化變質、吸濕生霉、結塊、發熱等儲糧隱患。為解決上述問題,參考相關研究成果[1-5],天津倉儲公司開展了冬季內環流控溫技術的研究,通過環流風機將糧堆內部的濕熱空氣送至倉內空間,以均衡倉溫、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1期2023-07-07

  • 華南地區環保風機在進口大豆保水降耗中的應用*
    通風降低糧堆基礎糧溫。華南地區屬于第七儲糧生態區,冬季低溫時間短,且平均氣溫偏高,可利用通風降溫機會少。目前華南地區糧庫冬季普遍采用軸流風機進行通風降溫,頻繁通風降溫會導致糧食水分減量較大[1]。為此,冬季利用儲糧環保風機通風降溫,進而探究進口大豆糧食溫度、水分、單位能耗等指標變化情況,從而為華南地區高大平房倉進口大豆保管提供參考。1 試驗內容1.1 試驗倉房選取FS12倉為試驗倉,FS14倉為對照倉。兩座倉房均為高大平房倉,長60 m,寬30 m,倉墻高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2期2023-07-07

  • 糧食溫度對谷物水分測定儀結果的影響*
    分析2.1 玉米糧溫對谷物水分測定儀結果的影響玉米糧溫對水分含量測定的影響見圖1。如圖1所示,隨著溫度的升高,使用國標法所測定的結果在20℃后開始呈現下降趨勢,符合現有研究的關于溫度升高谷物水分含量減少的結論。使用谷物水分測定儀所測定的結果與國標法的測定結果差值則隨著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減小,且所測結果均高于國標法,并于玉米糧溫為30℃時達到最大差值1.11%。達到最大差值后,玉米糧溫繼續升高,兩種方法所測的結果差值會逐漸減小。因此,在試驗溫度范圍內,谷物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1期2023-07-07

  • 淺圓倉內環流控溫效果試驗*
    接近,倉內各部位糧溫在-3℃~12℃。表2 儲糧情況對照表1.3 內環流系統淺圓倉外壁安裝了2臺小型離心風機,處于倉房的對稱位置。功率3 kW,環流管網系統最小管徑300 mm,最大管徑480 mm,環流管道為填充橡塑棉的雙層保溫管道,保溫棉3 cm厚,倉內中間設置溫濕度傳感器1個,內環流系統以倉溫作為啟停依據。1.4 糧情測溫系統倉內整倉測溫電纜共12層,分布如圖1,其中1~14號為外圈電纜,離墻約3 m,15~23號為內圈電纜,離墻約9 m。每根電纜上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2期2023-07-07

  • 不同控溫儲糧技術對晚秈稻脂肪酸值的影響*
    分析3.1 平均糧溫變化分析由圖2可以發現,4個試驗倉房2021年5月~8月平均糧溫變化規律基本一致,8月達到最高,其中8號倉平均糧溫上升最高為11.1℃,升幅74.0%;57號倉上升最低,為4.1℃,升幅42.7%;27號倉上升了5.2℃,升幅50.0%;34號倉上升了6.4℃,升幅55.2%??梢钥闯?在高溫季節,僅采用糧面稻殼壓蓋的8號倉平均糧溫上升最多,幅度最大。圖2 試驗倉房5月~8月平均糧溫變化圖同等空調控溫條件下,稻殼壓蓋的57號倉平均糧溫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2期2023-07-07

  • 偏高水分玉米儲存技術的應用與探討*
    檢測,做好水分、糧溫變化情況的記錄,及時掌握各層、各點的降水情況以及糧溫變化情況。壓入式通風改為吸出式通風,既均衡了各層、各點水分,又把糧堆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內。通風期間水分變化見表3。表3 壓入式通風與吸出式通風方式下玉米水分變化情況對比 (單位:%)根據我庫的通風經驗,將水分16%左右的玉米通風降到14.5%左右,約需通風320 h;水分15%左右的玉米通風降到14.5%左右,約需通風120 h。在安全水分內的玉米,根據氣溫升幅情況,用泡沫板、塑料薄膜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2期2023-07-07

  • 平房倉稻谷儲藏膜下內環流通風試驗報告
    ,6—8 月最高糧溫為24 ℃,上層平均糧溫為22 ℃。陳明偉等[2]在山東淄博地區平房倉應用內環流技術開展小麥控溫儲藏試驗,將糧溫控制在25 ℃以下,夏季通風單位能耗0.211 kW·h·t-1。吳鎮等[3]在天津地區平房倉應用內環流技術開展小麥控溫儲藏試驗,高溫季節試驗倉糧溫明顯低于對照倉。祁智慧[4]等在吉林延吉地區平房倉應用內環流技術輔以棉被壓蓋技術,開展了粳稻控溫儲藏試驗,有效控制糧倉內和糧堆溫濕度,延緩稻谷品質下降,減少儲藏期間水分損耗。吳廣[

    現代食品 2023年4期2023-05-19

  • 利用虹吸解決糧堆內局部發熱的嘗試
    平衡水分、 降低糧溫,進行了機械通風。11月 6 日, 氣溫 10.7 ℃,P5 號倉內平均糧溫 13.3 ℃,P5 號倉電子測溫顯示點 11-5-1、11-5-2、11-4-2、10-4-2 四點(以下稱 A、B、C、D)糧溫分別為 23.1℃、23.6 ℃、20.1 ℃、20.5℃,平行點糧溫 13.1 ℃。1 糧情分析及處理方案經定點取樣,水分為14.8%,手動測溫A、B、C、D 四點溫度分別為 22.1 ℃、22.0 ℃、21.9 ℃、22.2 ℃

    糧食加工 2023年1期2023-02-21

  • 新型降溫方式在大米中的應用試驗
    區,新入庫大米的糧溫易受氣溫的影響,難以滿足安全儲糧的要求。為此,快速、安全、有效地降低新入庫大米的糧溫,確保儲存安全,減少微生物、害蟲對大米的損害,能夠有效的延緩大米品質劣變,延長儲存時間,對糧食安全儲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3]。在實垛儲存成品包裝大米時發現,僅采用空調控溫對實垛內部降溫效果不顯著,降到理想溫度所需時間較長,能源利用率低,保管成本也隨之增加。特此開展了新型降溫方式的探究,研究布置PVC管道并輔以離心風機通風降溫的大米堆垛的降溫效果。1

    糧食與食品工業 2022年6期2022-12-17

  • 基于最高糧溫的儲糧模式判定和儲糧倉房等級劃分研究
    13[5]將平均糧溫與局部最高糧溫兩個溫控指標作為判定標準,分別對“低溫儲藏”和“準低溫儲藏”進行了定義。儲糧實踐中,經常以平均糧溫(即整倉平均糧溫)來初步判定儲糧模式,但由于儲糧堆不同部位的糧溫具有梯度變化的特點,加之儲糧中所發生的異常糧情(糧溫異常)通常是先在糧堆局部產生,因此采取這種全倉糧溫平均值的方法并不能真實反映出糧堆的實際儲糧狀況,且用來判定儲糧模式的意義不大。鑒于此,本研究選擇采取不同保溫措施的房式倉和筒式倉,進行溫度場常規測試與加密測試點測

    糧油食品科技 2022年6期2022-11-25

  • 平房倉稻谷儲藏溫度檢測試驗探究
    糧溫是糧食安全儲藏的重要指標,糧食溫度過高會導致糧食發熱、結露、生霉、生蟲及品質劣變等諸多儲糧問題。因此,需要研究糧溫升高的影響因素及糧溫變化規律,以控制糧溫升高。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小麥、玉米儲藏溫度、濕度等影響因素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研究。THORPE[1]利用CFD軟件,模擬建立了糧堆濕熱傳遞模型。HAMMAMIA等[2]開展了筒倉內物料的傳熱數學模型研究。尹君等[3]通過實測糧溫數據,研究淺圓倉小麥溫濕度場分布。白忠權[4]、潘鈺等[5]開展了小麥

    現代食品 2022年18期2022-10-12

  • 高大平房倉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應用分析
    低溫儲藏是指平均糧溫常年保持在15 ℃及以下,局部最高糧溫不超過20 ℃的儲藏方式;準低溫儲藏是指平均糧溫常年保持在20 ℃及以下,局部最高糧溫不超過25 ℃的儲藏方式[1-2]。低溫儲藏能有效地降低糧食由于呼吸作用及其他生命活動引起的損失和品質變化,推遲糧食的品質劣變,延緩陳化[3]。山東省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區,春秋短暫,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1 ~14 ℃,年平均降水量550 ~650 mm。從儲糧生態區劃分看,山東省淄博市屬于第四區,即中溫干

    現代食品 2022年15期2022-09-08

  • 關于橫向通風工藝技術集成的新探索
    ,為了抑制該區域糧溫升高,利用內循環系統使糧堆內空氣循環流動而達到倉內糧食“均溫”,糧堆中心大量的“冷心”低溫空氣送到糧堆的“熱皮”,從而達到抑制表層及四周糧溫上升過快的目的,實現準低溫儲糧,圖3 為縱向通風內循環原理示意圖。圖3 縱向通風內循環原理示意圖2.3 縱向通風控溫應用效果從縱向通風實際應用情況來看, 距四周墻面800~1 000 mm 的位置,控溫效果并不顯著,分析原因主要是采用地上風道垂直通風時, 因空氣途徑比大,四周墻面附近風量微小或存在通

    糧食加工 2022年4期2022-09-06

  • 不同功率風機降溫通風對儲糧降溫效果和能耗的探索
    種的儲藏要求,使糧溫平均保持在5 ℃或0 ℃左右,這樣為第2 年糧食安全度夏采用內環流控溫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研究采用對比通風試驗, 分析總結不同功率的風機對降溫效果和單位儲糧能耗的影響。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倉房選用襄垣直屬庫9 號倉與22 號倉為試驗倉房。9 號倉為1996 年建設,墻體為磚混結構,房頂為拱板結構,隔熱采用彩鋼巖棉板隔熱。22 號倉1999 年建設,墻體為空斗密肋,屋頂為鋼板采用磚石隔熱層隔熱。兩倉房窗戶以及通風洞口關閉靈活,符合

    糧食加工 2022年4期2022-09-06

  • 淺談華南地區環保風機技術在進口大豆 保水降耗中的應用
    通風降低糧堆基礎糧溫。華南地區屬于第七儲糧生態區,冬季低溫時間短,且平均氣溫偏高,可利用通風降溫機會少。目前華南地區糧庫冬季普遍采用軸流風機進行通風降溫,頻繁通風降溫會導致糧食水分損失較大[1]。因此,本文對比了采用儲糧環保風機通風降溫(冬季)以及軸流風機降溫方式下的進口大豆糧食的溫度、水分、單位能耗等指標變化情況,為華南地區高大平房倉進口大豆保管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倉房選取FS12倉為試驗倉,FS14倉為對照倉。兩座倉房均為高大平倉,長6

    現代食品 2022年14期2022-08-09

  • 不同裝糧高度和跨度的高大平房倉糧溫分布規律研究*
    數量兩種方式增加糧溫檢測點。水平方向:倉房四角各增設5個測溫點,南墻中央增設5個檢測點,每個倉共計增設25個檢測點,各點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圖2 倉房增加測溫點平面布置圖垂直方向:在糧堆垂直方向設置11個檢測點,底層為S1,各測溫點布置如圖3所示。圖3 8 m倉增加測溫點豎向布置圖1.4 檢測周期檢測周期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每周檢測2次,檢測時間為上午9:00,不同部位的糧情檢測數據及時記錄。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時間倉內各層糧溫變化分

    糧食加工 2022年3期2022-06-30

  • 內環流控溫儲糧應用及運行效果分析*
    個階段將糧堆平均糧溫降到-5℃~0℃,最高糧溫降到10℃以下。2.2 春季隔熱保冷秋冬季通風蓄冷后,春季氣溫回升前,及時用泡沫板、薄膜對倉房門窗、孔洞等進行密閉隔熱,做好倉房保溫隔熱工作。為有效減少儲糧水分散失,內環流倉入倉裝糧前均使用聚乙烯薄膜貼墻懸掛于倉墻四周,同時在倉房底部一并鋪設薄膜,進行四面或五面密封,入倉完成后糧面采用具有良好透氣性能的纖維薄毯進行壓蓋處理。及時檢查倉房氣密性,查漏補漏,使倉壓由500Pa降至250Pa的壓力半衰期≥40s。2.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2年2期2022-06-01

  • 糧食儲藏過程中通風降溫工藝優化研究*
    通風前7號倉最高糧溫23.2℃,平均糧溫15.4℃;15號倉最高糧溫23.1℃,平均糧溫16℃。1.2 試驗通風設備(見表1)表1 通風設備類型及參數1.3 風網布置兩棟倉房均使用開孔率25%~35%的地上籠,布置為一機四道的通風系統,空氣途徑比為1∶1.44。倉房兩側各設有4個通風口。1.4 檢測設備采用LCK131-BEST無線糧情測控系統,每倉鋪設測溫點5層,每層84個測溫點,精度0.1℃。1.5 通風前糧溫情況(見表2~表3)表2 通風前平均糧溫(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2年2期2022-06-01

  • 超高大平房倉軸流風機與斜流風機通風降溫效果對比*
    .2m。1.5 糧溫檢測JHOPI-II型數字糧情測控系統,檢測點布點原則符合LS1203-2002《糧情測控系統布點要求》。1.6 水分檢測糧堆水分檢測點設5個,分布于四角和中心,分上中下三層。水分檢測采用105℃恒溫法測定。2 試驗方法2.1 通風時機的選擇2.1.1溫度條件 開始通風條件:T2-T1≥8℃;通風期間:T2-T1≥4℃;結束通風條件:T2-T1≤4℃。其中,T2為糧溫,T1為外溫。2.1.2濕度條件 因試驗倉儲糧水分低于安全水分,選擇大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2年2期2022-06-01

  • 極寒地區應用內環流控溫技術的探索研究*
    度,從而實現均衡糧溫和(準)低溫儲糧,并且可以達到抑制害蟲生長,延緩儲糧品質變化的目的。中央儲備糧大楊樹直屬庫有限公司地處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適合運用春季密閉、夏季內環流控溫、秋冬季降溫通風的組合儲糧技術。本地氣候特點是干旱少雨,夏季氣溫高,持續時間短,最高溫度可達38.2℃;冬天氣溫低,最低可達-42.6℃,由于季節交替時氣溫溫差過大,糧溫間接受外溫影響形成“冷心熱皮”現象,極易發生糧情變化。我庫于2019年開始投入使用內環流控溫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2年1期2022-03-29

  • 氣象站、糧倉和糧堆的溫濕度相關性分析
    需小于 75%、糧溫需低于 20 ℃,糧食水分需在安全水分下等[2]。劉慧[3]研究發現在溫度為 25 ℃,相對濕度為 85%的環境下稻谷儲藏第10周,即進入輕微霉變狀態;在溫度20 ℃及以下的儲藏條件中,霉菌數量增長緩慢,稻谷處于安全狀態。正常情況下,氣溫影響倉溫,倉溫影響糧溫,倉溫滯后于氣溫,糧溫滯后于倉溫[4]。糧溫與環境氣溫的年度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糧溫變化滯后于氣溫1~2個月左右,采用糧溫滯后氣溫一個月進行擬合,兩者具有很好的相關性[5]。目前糧食

    糧油食品科技 2022年2期2022-03-25

  • 立筒倉谷冷通風及機械通風綜合應用
    1.3 供試糧食糧溫情況T15倉2019年7月19日平均糧溫17.1 ℃,最高糧溫48.5 ℃,最低糧溫2.1 ℃。儲糧與外界溫差過大,出現發熱現象,發熱部位處于糧堆底部及表層。表層中心1~4號測溫電纜發熱點最高糧溫48.5 ℃,最低糧溫33.6 ℃;底部外圈13號、14號測溫電纜發熱點最高糧溫39.9 ℃,最低糧溫37.1 ℃。T16倉2019年7月9日平均糧溫29.0 ℃,最高糧溫45.8 ℃,最低糧溫18.0 ℃。出倉停滯,糧食受外界氣溫影響發熱,發

    現代食品 2021年24期2022-01-21

  • 空調控溫儲糧技術應用研究
    效控制了夏季表層糧溫,延緩了糧食品質劣變等,達到了準低溫儲藏。本試驗中選用5 P分體式單冷空調在高大平房倉試驗,重點研究了倉溫均勻性、對表層糧溫的影響范圍以及糧堆表層品質控制情況。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倉房基本情況選用1998年建設的條件相同的10號、13號和40號高大平房倉為試驗倉,倉房長30 m、寬21 m、檐高8 m、裝糧高度6 m,倉容量2765 t,墻體為磚混結構、中間內置保溫層,倉內側壁粘貼2.5 cm厚PEF板,倉頂為拱板結構,門窗是內部

    糧食儲藏 2021年4期2021-12-15

  • 淺圓倉東西面靠墻糧溫變化研究*
    極開展淺圓倉儲糧糧溫變化研究,通過近5年的實踐,尋找糧情變化規律,為確保淺圓倉儲糧安全,及時消除儲糧安全隱患,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淺圓倉儲糧技術。1 試驗材料1.1 試驗倉房我庫淺圓倉于2016年底交付使用,墻體為300 mm厚鋼筋混凝土滑模筒壁,50 mm厚聚氨酯現場發泡隔熱泡沫,40 mm厚網面固定、砂漿保護及外涂料,倉頂為鋼筋混凝土尖頂結構、防水層、隔熱層、保護層,倉內地坪為混凝土上鋪APP防水層以及砂漿保護層。淺圓倉內徑25.0 m,裝糧線高度28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4期2021-12-09

  • 淺圓倉不同通風方式降溫效果和耗能對比*
    態。2.3 平衡糧溫通風淺圓倉單倉容量大、糧食入庫時間長短不一、糧源復雜,糧食濕度、溫度各不相同,因此在糧食入倉結束后必須實施平衡糧溫通風,這時要選擇大功率離心風機在短時間內大風量通風,平衡各區溫度和水分。如果入倉過程中糧溫較高或者間隔時間較長,可不等裝倉結束平整糧面后,即可通風,以免2次入倉接觸面因與倉溫和下一批次溫差較大產生結露。平衡糧溫時,如果外溫偏高,可待溫度降低后,進行第二次降溫通風;如果外溫偏低,也可待外溫升高后,將糧溫(主要是中上層糧溫)調整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4期2021-12-09

  • “內環流+空調制冷+保溫隔熱改造”控溫儲糧試驗*
    來控制倉溫和表層糧溫,從而實現低溫(準低溫)儲糧。內環流系統的應用,在控溫、控濕、保水、保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應用內環流系統過程中經常出現冷心不足,不能實現全年低溫或準低溫儲糧,同時還容易引發下層蟲害等儲糧安全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倉房氣密性不好,與外界熱交換頻繁;二是儲糧總體積較小,冬季蓄冷后靠自身溫度不能滿足全年內環流使用需要;三是倉頂、大門、通風管道等部位保溫隔熱性能較差。為進一步提高倉儲科技能力和水平,推進綠色儲糧技術應用,本試驗以中央儲備糧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4期2021-12-09

  • 淺析高大平房倉自然冷源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
    控制了倉溫及上層糧溫,達到低溫、準低溫儲糧的效果。糧堆在冬季能夠通過通風管道降低儲糧溫度并儲存冷源,然而進入高溫季節以后,與倉頂和倉墻接近的部分糧食會在環境溫度作用下急速升溫。由于糧食導熱困難,因此極易在糧堆內外層形成顯著溫差,出現外熱內冷現象。內環流系統能夠在倉溫超過24℃時抽出糧堆內層低溫空氣并通過保溫管道將其傳輸至倉房空間,從而實現對倉溫和糧堆上層糧溫的有效控制。根據區域氣候和倉型圍護結構的特點,內環流技術又可以分為整倉環流控溫、膜下環流控溫和局部環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1年10期2021-12-02

  • 平房倉儲藏小麥壓蓋與非壓蓋溫度對比試驗
    分內儲藏的糧食,糧溫、倉溫與糧粒本身的生命活動及代謝有著密切的關系,霉菌數量[1]、糧食的呼吸強度、各種成分的劣變及營養成分的損失都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低溫儲藏可以有效保持糧食的新鮮度、營養成分及生命力[2]。中央儲備糧鄧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屬于第四儲糧生態區與第五儲糧生態區交界地區[3],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糧溫控制是儲糧安全的關鍵時間節點。采用覆鋁箔EPE珍珠棉壓蓋,可以減少倉內空間和糧堆的濕熱交換,在夏季高溫季節可以有效減緩表層糧溫上升速

    現代食品 2021年20期2021-11-16

  • 異常糧情下的大豆安全儲存保管經驗探討
    部分車載大豆最高糧溫達到38 ℃。為提高儲糧穩定性,降低儲糧安全隱患,入庫期間對該批大豆采取以下措施。(1)采取“一篩一吹”處理雜質,利用溜篩處理粉質雜質,風機吹出輕型雜質,控制入庫雜質在2%左右。經過整理,共產生90余噸雜質,該雜質單獨存放。(2)利用房式倉入倉機的移動性,安排專人擺動入倉機機頭,控制落點[2],降低雜質聚集,增加儲糧穩定性。(3)由于大豆在入庫前已經發生異常糧情,入庫期間部分倉糧溫達到32 ℃,糧情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期儲存的穩定性。

    現代食品 2021年20期2021-11-16

  • 房式倉(吊)膜下內環流實現玉米準低溫儲糧
    季儲糧時,倉溫、糧溫受外溫影響較大,而糧面上層空間太大,內環流開啟時,大部分冷源會通過倉內空間散失而浪費掉。如果在糧面上方一定位置處安裝一層輕薄的牛津布,隔斷糧面上層空間,從糧堆內抽出的冷氣在相對較小的空間內循環,就會大大減少冷源散失,確保內環流使用取得更好的效果。為了有效控制糧溫,本文采用距離糧面上方50cm處增加氣密膜的方式,減少內環流使用時冷氣的散失,節約冷源,確保內環流控溫效果,從而實現玉米倉的準低溫儲糧,有效減緩了玉米儲存品質劣變速度,在很大程度

    中國食品 2021年21期2021-11-07

  • 內環流均溫儲糧技術在稻谷倉夏季保管中的應用
    宜低溫儲藏,平均糧溫在20℃以下時稻谷儲存的品質變化較小,平均糧溫一旦超過25℃,品質劣變就比較明顯。山東省處于中溫干燥第四儲糧區,夏季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對稻谷的安全保管極為不利。因此如何在儲藏期間保持良好的糧食品質,延緩糧食的陳化速度,是擺在廣大糧食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稻谷保管中,在夏季空調控溫的基礎上,仍要盡可能延緩糧溫的上升,將熏蒸殺蟲時間延遲至8月底或9月初,但由于糧溫受倉外溫度的影響,隨著夏季高溫的持續,糧堆表層和靠近倉壁的糧溫出現快速升高,

    糧食加工 2021年5期2021-11-01

  • 內環流技術在進口大豆儲存中的應用
    中上層及糧堆外圍糧溫,既解決了糧堆 “冷心熱皮”的困擾,又充分利用了糧堆內的冷源,從而達到儲糧安全度夏,延緩糧食品質劣變的目的。從儲糧生態劃分看,山東屬于第四區中溫干燥儲糧區,適合應用秋冬季通風降溫、春季密閉、夏季控溫的儲糧技術路線。大豆在度夏期間,倉房表層及四周易受外界氣溫影響而溫度升高,容易發生發熱、結露、霉變等現象。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的出現,為高大平房倉實現準低溫儲糧和大豆安全保管提供了新選擇。1 試驗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倉房分別選取3號倉作為試驗

    糧食加工 2021年5期2021-11-01

  • 高大平房倉低溫改造后儲藏稻谷溫控效果試驗
    3 糧情測控系統糧溫測控采用數字式糧情測控系統。每倉42根測溫電纜,每根測溫電纜上有4個測溫點,共168個檢測點,檢測精度±0.2℃。布點符合LS/T1203規范要求,如圖1所示。圖1 0P1、0P21倉測溫電纜平面布置圖1.2.4 其它材料壓蓋物:隔熱毯長、寬、厚為19.95 m×1.8 m×0.005 m,浙江產;0.14 mm聚氯乙烯薄膜。通風降溫管:長6 m φ75 mmPVC管,管壁開許多φ3.5 mm通氣孔,每14.5 cm開孔一層,每層的管道

    糧食加工 2021年4期2021-10-25

  • 新小麥入庫后均衡糧溫通風對水分、溫度的影響
    溫高,糧食進倉后糧溫相對較高;收購糧食范圍廣,糧源多樣,水分高低不均,不利于儲存。根據現有倉房條件及青島地區氣候條件,可在秋冬季通過機械通風降溫蓄冷措施[1-2],使糧溫達到15 ℃左右,基本可以保證第2年糧情穩定[3],為達到這一目的,需采用機械通風的方式先均衡糧溫、降溫,同時要考慮均溫過程產生的水分損耗以及通風操作中的耗能與成本,因此開展了以下試驗。1 材料與方法1.1 倉房及試驗小麥中央儲備糧青島直屬庫有限公司1號倉,白小麥,產地為山東,收獲年度20

    現代食品 2021年15期2021-10-14

  • 內環流控溫與空調控溫應用效果對比
    為干預,因此控制糧溫的最好辦法是控制倉溫,有效控制倉溫就可以有效控制糧溫,且保溫隔熱設施越完善,控溫效果越好。糧食倉房良好的隔熱性能是保證倉內外溫差的基礎,是限制和減少由倉房圍護結構而傳入熱量的關鍵,尤其是在夏季,隔熱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糧溫的波動情況及冷卻降溫設備的操作運行時間,即隔熱結構的完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低溫儲糧效果及低溫儲糧的經濟性[4]。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倉房兩倉房為同一批次建造的高大平房倉,其中內環流控溫倉房為1號倉,空調控溫

    現代食品 2021年18期2021-10-12

  • 進口大豆篩下物包裝后壓蓋糧面保管試驗
    120 t/h;糧溫測控系統,河南產,軟件型號TCLKNEF8.0;混流風機,河南產,型號CZTY-400,功率4 kW;空調:珠海產,101倉、501倉、801倉型號FGR7.5/A2-N3,制冷量7.7 kW,103倉型號FG14/A2-N4,制冷量14 kW。1.4 試驗方法1.4.1 入庫管理1.4.1.1 入庫過篩除雜 試驗倉進口大豆卸船時平均雜質遠超過2.5%,同時儲存周期較長且需度夏,為確保儲存安全,入庫時采取過篩除雜處理,將雜質控制在2.0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3期2021-08-16

  • 谷物冷卻機結合臭氧處理糧堆局部發熱的試驗效果
    輕微的下降,但是糧溫卻有明顯的下降,最高糧溫下降14℃,最低糧溫下降了5℃左右,平均糧溫也下降了11℃左右,兩區域下降的幅度差別不大。冷卻處理后,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檢查發現A、B兩區域的玉米水分都有微小的上升,糧溫方面變化較大,A區域最高糧溫上升了4℃,而B區域最高糧溫上升了9℃,相差5℃;A區域最低糧溫上升4℃,B區域最低糧溫上升8℃,相差4℃;A區域平均糧溫上升4℃,B區域平均糧溫上升8℃,相差4℃。采用臭氧結合冷氣冷卻的A區域糧溫比單一采用冷氣冷卻的B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3期2021-08-16

  • 全倉低溫儲糧的可行性研究
    過程實現全倉平均糧溫≤15℃,倉周和上層平均糧溫≤20℃,全倉最高糧溫點≤22℃。當倉內溫度高于22℃,開啟糧堆空間部位空調,控制上層糧溫,溫度設置18℃。當表層四周平均糧溫高于20℃,開啟環流風機,每2 h測定一次糧溫變化,直至四周糧溫均勻,四周平均糧溫低于18℃,無高于22℃點,關閉環流風機。當室外自然冷源溫度低于空調設定溫度時,采取自然冷源降溫,當日平均氣溫低于糧堆平均溫度時,試驗結束。4.2 溫度監測用糧情測控系統監測糧溫,非試驗期間,每周兩次監測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3期2021-08-13

  • 東南沿海地區淺圓倉進口大豆控溫氣調試驗*
    季海上運輸,導致糧溫升高,容易出現發熱霉變等情況。提前備倉便于進口大豆及時入倉,進行谷冷通風降溫。備倉工作主要包括倉房及設施設備的檢查、清理、維護;空倉消殺;對擋糧門、工藝孔洞、工藝構件過墻交接縫進行封堵。1.4.2 進口大豆入庫 進口大豆雜質較高,且由于淺圓倉斗提輸送設備會導致糧食破碎率增加。因此,入倉時采用閥控式防分級裝置[4]進行布料,減少了雜質、破碎粒的聚集,提高糧堆的孔隙度,有利于整個糧堆的均勻通風[5]。入庫后及時進行糧面平整和降溫。1.4.3

    糧食儲藏 2021年3期2021-08-13

  • 智能化倉房膜下內環流控溫控濕免熏蒸儲糧技術研究
    問題,該庫從降低糧溫、蟲害預防、內環流控溫等關鍵點進行技術攻關。1 試驗情況1.1 試驗時間2019年12月—2020年11月。1.2 試驗場所為了保障實驗效果,保證對比數據的準確性,選擇同年建設、規格相同的高大平房倉,4號倉為實驗倉,5號倉為對比倉,規格為65.7 m×23.4 m,裝糧高6 m,倉內糧食收獲年度、品種、水分、雜質等基本相同,初始倉溫、糧溫相近。1.3 試驗裝備與材料智能化多功能糧情系統、害蟲監測系統、氣體濃度監測系統,中科軟公司。風網:

    現代面粉工業 2021年3期2021-06-16

  • 東南沿海地區淺圓倉進口大豆不同通風方式效益分析*
    03號倉通風期間糧溫變化情況103號倉通風期間糧溫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103號倉通風降溫過程可分成六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夜間的底層通風,底層平均糧溫降低2.2℃;表層平均糧溫降低0.7℃;全倉平均糧溫降低0.3℃。第二階段為夜間的倉頂吸出式通風,底層平均糧溫降低1.6℃;表層平均糧溫降低3.4℃;全倉平均糧溫降低0.7℃。第三階段為密閉保溫,該階段糧溫均變化不大。第四階段為夜間4臺18.5 kW的離心風機進行底層全面壓入式通風,底層平均糧溫降低2.6℃;表層

    糧食儲藏 2021年6期2021-03-29

  • 淺圓倉不同控溫方式效果及能耗研究*
    夏期間倉溫和表層糧溫,新沙港公司從2017年起分步對全部淺圓倉安裝了“量身定制”的控溫儲糧專用空調。從應用情況看,控溫效果明顯,但與傳統儲糧方式相比,運行成本相對較高。我們通過創新性探索分段開啟空調控溫,適當調高控溫溫度,既實現了綠色、安全儲糧的要求,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空調控溫能耗。1 試驗材料1.1 試驗倉房試驗倉房為新沙港公司南庫區淺圓倉,倉房直徑25 m,檐高16.0 m,裝糧線高15.6 m,設計倉容6500 t。倉頂為鋼筋混凝土澆筑拱形頂蓋,外層噴

    糧食儲藏 2021年6期2021-03-29

  • 平房倉通風口隔熱改造試驗*
    ℃左右。糧堆底層糧溫的控制則使用海綿對通風口進行隔熱封堵的方式處理,基本有效控制了空氣對流導致的升溫情況。但由于夏季高溫時段通風口表層溫度達55℃左右,而倉房底部通風口為鐵制外露式設計并一直延伸至倉內,熱量通過金屬傳導導致底層通風道附近糧溫回升較快,造成糧堆內部冷心與底層糧食局部溫差過大,容易發生糧堆下層結露現象,給儲存糧食帶來安全隱患。為此,曲靖公司于2020年開展平房倉通風口隔熱改造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1.1.1 試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1年6期2021-03-15

  • 五面控溫低溫儲糧實倉應用*
    導的熱量是引起儲糧溫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容易引起上層四周糧溫的升高。高溫季節控制好上層和四周糧溫的升高是實現準低溫儲糧的關鍵[1~3]。低溫儲糧技術,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空調控制倉溫、谷冷機制冷整倉降溫,不僅設備投入大、降溫能耗高,造成企業負擔重,而且又不能解決倉房四周局部糧食溫度高的問題,導致無法高質量實現低溫儲糧4~6]。五面控溫低溫儲糧技術創新設計糧堆風網系統,在原有橫向風網的基礎上,增設倉房山墻橫向通風支風道,使倉房維護結構四周構成一個可聯通、

    糧食儲藏 2021年5期2021-02-24

  • 地下生態糧倉中糧食溫度場的試驗與數值仿真
    糧食儲存過程中,糧溫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因子,倉內糧堆發熱、局部發霉、微生物及害蟲的繁衍均與溫度息息相關。對糧溫的高要求下,地下生態糧倉具有低溫儲糧、抑制蟲害的優勢,可長期儲存并保持糧食品質[1,2]。因此利用數值仿真方法系統地分析地下生態糧倉的溫度場,可為地下糧倉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經過國內外學者長期的研究,數值仿真方法可系統地分析儲糧環境。Carrera-rodrigue等[3]利用多相介質的熱量、質量和動量傳遞方程,通過最小二乘回歸得出儲糧過程中的瞬

    現代食品科技 2021年1期2021-01-19

  • 華南地區大米冷凝控溫儲藏的效益分析
    期間倉溫、外溫、糧溫和開門作業時長等與單位能耗之間的關系,探討了華南地區大米冷凝控溫儲藏的經濟性。研究結果表明,在冷凝控溫過程中,耗電量與外界溫度和開門作業時長密切相關,企業需根據外界溫度及時調整冷凝設定溫度,同時減少進出倉作業時長,從而實現準低溫儲存,提高企業控溫儲糧經濟性。關鍵詞:大米儲藏;冷凝控溫;糧溫;倉溫;外溫;作業時長;經濟性中圖分類號:TS2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319低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1年3期2021-01-16

  • 華南地區準低溫儲藏大米覆膜試驗
    采用覆膜,其平均糧溫和最高糧溫下降趨勢基本相同,且與入糧時的基礎糧溫有緊密聯系。采用準低溫儲藏覆膜方法,實驗大米的脂肪酸值上升幅度小,品嘗評分值基本無變化,實驗大米的水分下降幅度是未采用該方法大米的50%。在準低溫儲藏覆膜的條件下,大米堆溫度維持在16 ℃左右,害蟲不易生長繁殖,實驗大米堆和對照大米堆均可較長時間維持無蟲狀態。該方法適用于華南地區大米儲藏,可延緩大米品質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關鍵詞:控溫;覆膜;糧溫;脂肪酸;水分;害蟲中圖分類號:S379.3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21年5期2021-01-16

  • 利用虹吸解決糧堆內局部發熱的嘗試
    為平衡水分、降低糧溫,進行了機械通風。11 月6 日,氣溫10.7℃,P5號庫倉內平均糧溫13.3℃,P5號庫電子測溫顯示點11-5-1、11-5-2、11-4-2、10-4-2 四點(以下稱A、B、C、D)糧溫分別為23.1℃、23.6℃、20.1℃、20.5℃,平行點糧溫13.1℃。2 糧情分析及處理方案經定點取樣,水分為14.8%,手動測溫A、B、C、D 四點溫度分別為22.1℃、22.0℃、21.9℃、22.2℃。經分析是雜質堆積或風道堵塞,造成通

    糧油與飼料科技 2020年6期2020-12-30

  • 冬季內環流風機對稻谷通風蓄冷試驗淺析
    11月入庫,平均糧溫15.9℃,平均水分為13.5%,糧食等級為一等。對照倉112號倉儲存2018年晚粳稻,數量3 319 t,2018年11月入庫,平均糧溫為15.4℃,平均水分為13.6%,糧食等級為一等。1.2方法在試驗倉117號倉將靠近內環流風機一面的窗戶全部關閉,使用不透氣通風軟管將將內環流出風口接到倉房窗戶外面,使環流風機的出風口排出倉外,并不影響倉內溫度,同時將對面窗戶全部開啟,實行不間斷通風。112號倉使用功率為7.5 kW的離心風機進行通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0年6期2020-12-29

  • 三種方法對玉米局部發熱處理效果研究
    方法7月初,局部糧溫異常升高時選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在不同倉內同時進行降溫作業,處理方法包括:自動翻糧機處理、局部單管通風處理、人工挖溝翻糧處理,并以空調控溫倉作為對照,具體如下:自動翻糧機:由沈丘直屬庫與安徽云龍糧機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型號yl1000,可翻糧深度2 m,應用于10號倉。局部單管通風:通風單管為1~4 m,利用負壓風機抽風,風機為河南糧好倉儲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型號LHDGTF-2型,應用于49號倉。人工挖溝翻糧:在發熱點進行人工挖溝,深度約為1

    糧食加工 2020年1期2020-10-29

  • 膜下內環流控溫技術在新粳稻安全儲藏中的應用
    流通風,實現上層糧溫可控和全倉糧溫的相對均衡,確保整倉糧食達到準低溫儲藏條件,避免儲糧夏秋季生蟲和使用化學藥劑防治儲糧害蟲[1]。多年來我庫結合不同倉房條件、糧食水分、風網系統等具體實際靈活應用膜下內環流控溫技術,為改善儲藏條件,降低成本、促進糧食保質保鮮,延緩品質劣變摸索積累了一些經驗,提升了科技儲糧管理水平,促進了儲糧方式由傳統型向綠色生態型轉變,實現了低溫(準低溫)綠色儲糧[2]。1 材料與方法1.1 倉房及儲糧情況1.1.1 倉房情況選擇無錫新安國

    糧食與食品工業 2020年2期2020-04-27

  • 儲糧在不同溫區下通風降溫能耗試驗
    ,儲糧基本情況和糧溫詳見表1和表2。在試驗倉內部,設置了三組一機三道地上籠風道,在主風道方面,其直徑與高度分別為0.4m、0.45m。表二、試驗前氣溫與糧溫情況(二)設備儀器在糧溫檢測上,主要使用了電腦數字糧情檢測分析控制系統,在該系統中,每個試驗倉測溫電纜分別為40根,為5排8列,上下均有4層設點,其測溫點數量共有160個。在試驗中使用了3.0kw的混流風機,風壓556-1089Pa,風量:6480m3/h-9897m3/h。(三)試驗方法在通風試驗檢測

    魅力中國 2019年37期2019-10-21

  • 平房倉屋面隔熱改造效果研究
    ”施工在降低夏季糧溫、提高熏蒸殺蟲、屋面防水上起到很好的效果,提升了糧食儲藏品質。[關鍵詞]屋面;隔熱;糧溫;“一布六涂”中圖分類號:TU111.4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2糧食儲藏過程中品質保管質量與倉房的條件密切相關,好的倉房不僅有很好的氣密性、防水性,還能起到隔熱的效果。倉房低溫不僅能夠控制儲糧害蟲、微生物的活動,還能夠起到抑制糧食呼吸,延緩糧食品質劣變的作用。為此,低溫儲藏為近年來糧食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9年12期2019-09-10

  • 基于糧溫時空相關性的儲糧數量監管方法研究
    情監控系統采集的糧溫數據,通過分析實倉糧溫數據時空序列的相關特征,提出一種基于糧溫時空相關性的糧倉儲量監管方法。根據實倉測溫傳感器分布,提出測溫面、線、點的糧溫自相關與互相關分析方法;對3個不同區域的實倉測溫平面、測溫線、測溫點的糧溫進行自相關與互相關分析,設定異常判定的相關系數閾值;進行儲糧監管試驗驗證。1 材料與方法1.1 糧情數據根據文獻[16],低溫儲藏為平均糧溫常年保持在15℃及以下,局部最高糧溫不超過20℃的儲藏方式;準低溫儲藏為平均糧溫常年保

    農業機械學報 2019年1期2019-02-15

  • 應用內環流和稻殼壓蓋控溫以及空調控溫和稻殼壓蓋控溫技術儲存稻谷試驗效果對比
    高,倉內稻谷表層糧溫能夠達到34 ℃,安全度夏有一定難度。中央儲備糧新鄉直屬庫有限公司延津分公司石婆固庫區以往實踐經驗表明,單采用稻殼壓蓋技術,無法將糧溫控制在較低水平。內環流控溫技術能夠將糧堆空氣從通風口吸出,通過倉外保溫管道壓入倉房空間,降低倉溫和上層糧溫??照{應用能直接降低倉溫和上層糧溫。2018年,中央儲備糧新鄉直屬庫有限公司延津分公司石婆固庫區采用稻殼壓蓋和內環流控溫以及空調控溫相結合的技術,開展稻谷控溫試驗,度夏后各項數據和稻谷的存儲情況表明,

    現代食品 2018年18期2018-11-27

  • 高溫高濕區大直徑淺圓倉不同風機組負壓通風試驗
    式下的通風效果和糧溫的變化規律。試驗結果表明:使用負壓通風能夠達到通風降溫的目的,其中大功率風機降溫效果明顯,使用小功率風機的單位能耗低于大功率風機;大功率風機在負壓通風后期的降溫效率會有顯著下降;下行式負壓通風過程中糧堆內部自上而下糧溫逐層降低;大功率風機有利于糧堆內部的糧溫均衡,延長通風時間也可以均衡糧溫?!娟P鍵詞】大直徑淺圓倉;負壓;通風;單位能耗;糧溫淺圓倉作為一種新興倉型,由于其單倉倉容大、機械化程度高、氣密保溫性能較好等諸多優勢,近年來在全國各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8年5期2018-09-10

  • 相變儲能材料在立筒倉稻谷控溫儲藏中的應用研究
    立筒倉倉溫和表面糧溫的測定,結果表明:使用相變儲能材料的31號糧倉倉溫和糧溫最低,且隨著外溫的變化表層糧溫幾乎不變,該糧倉能有效控制糧倉溫度和表層糧溫,實現準低溫儲糧。相變材料;準低溫;稻谷儲藏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質,各國都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對糧食儲藏技術的研究更是給予了很大投入。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對食品衛生要求的不斷提高,市場對儲糧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發達國家的糧食儲藏技術更多提倡采用低溫、儲糧害蟲非化學防治等新技術的應用,更加強調環

    糧油食品科技 2017年1期2017-02-10

  • 偏高水分稻谷低溫儲存試驗及效果分析
    械通風,及時降低糧溫。首先,嚴格按照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LS/T1202)來做;其次,計算好通風時間,以達到最佳效果為宜。要達到有效地凍殺害蟲,符合“安全、衛生、經濟、有效”的原則,關鍵是通風季節、條件和時機的選擇。(4)注重糧情檢測。定期檢測糧溫、水分、害蟲等情況,堅持人工檢查與微機檢測相結合,定期檢驗糧質,認真對照分析,解決儲糧中不安全因素,確保儲糧安全。(5)做好全面檢測。入倉完成后要全面檢查,核對入倉數量質量情況,填寫好各種記錄,及時立賬、建卡,

    綠色科技 2012年7期2012-01-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