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一楓

  • 悅 讀
    年7月作者: 石一楓《逍遙仙兒》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3年6月在人間何以逍遙小說的歷史感和現實感,是我們討論作品價值時經常提及的兩個尺度。然而在今天,面對碎片化、信息化以及諸多的不確定性,作家該如何把握身處其中的現實?畢飛宇的《歡迎來到人間》和石一楓的《逍遙仙兒》從不同角度發力,《歡迎來到人間》探向當代人的精神深處,《逍遙仙兒》則致力于掃描都市生活的廣度,兩部作品共同顯示了當下作家對社會現實的觀察與表達。時隔十五年之后,畢飛宇推出全新長篇小說《歡迎來到

    廣州文藝 2023年10期2023-10-29

  • 文學創作和閱讀與高考及內卷之關系
    考與內卷,作家石一楓算是“卷王”,高考時考入北大,一路讀到碩士畢業,之后進入《當代》雜志社當編輯,上班時間讀別人的小說,業余時間寫自己的小說。石一楓出生于1979年,他小說中的人物,無論是《世間已無陳金芳》中“只是想活得有點兒人樣”的鄉下女孩陳金芳,還是《地球之眼》中的理工奇才安小男,多數是他的同齡人?!跺羞b仙兒》中人物的年代設置也是這樣。石一楓的兒子在中關村一所小學上學,他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一個陌生的世界向他徐徐展開。每天響徹耳邊的只言片語,還有眾人熟

    婦女·女人觀天下 2023年7期2023-08-15

  • 石一楓近作中的“看”及其意義
    學’繼承人”是石一楓身上頗具意味的兩個標簽。但從石一楓的《世間已無陳金芳》《地球之眼》《特別能戰斗》《心靈外史》《借命而生》等近作來看,我們會發現石一楓創作中的新質與獨特性:不同于以王朔為代表的“頑主寫作”,石一楓插科打諢式的寫作風格背后,其精神底色不是頹廢與虛無。反之,就像兒童游戲一樣,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其游戲規則是嚴肅的,且態度是真誠的,并表現出嚴肅的批判立場和真誠的現實關懷。本文將以石一楓小說中的“看”為切入口,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看什么?誰在看?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4

  • 新當代書寫:以《漂洋過海來送你》為例
    與世界的關系。石一楓新作《漂洋過海來送你》是一部具有新當代意識的作品,一是以那豆一家及北京胡同,串聯起從滿族到胡同青年的平民史;二是以那豆追尋爺爺那年枝、老太太沈樺等共和國一代的故事,完成1950.—.1970年代與改革開放時代的融合;三是以那豆(北京)/黃耶魯(美國)/何大梁(阿爾巴尼亞)間的大尺度空間建立一種世界視野下的中國故事?!镀筮^海來送你》有理由被視作“新當代書寫”的代表作?!?0后”作家石一楓的長篇新作《漂洋過海來送你》近期出版,這本書有著復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2年8期2022-11-17

  • 理解更廣大的世界與人心 ——關于石一楓長篇小說《漂洋過海來送你》的討論
    我們這次來討論石一楓的新作《漂洋過海來送你》。石一楓是當下中青年作家里比較重要的一位。他的作品仍然是一種現實主義寫作,但是他的現實主義和傳統現實主義有很大的不一樣的地方,有很強的個人性。而他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是被視為王朔之后的“頑主”作家的。當然我認為他和王朔之間的不同也很明顯,而且他的寫作也在變化中,不斷擴大自己關心和理解的范圍。他的語言也非常有特點,這一點我們今天會具體討論到。此外,作為一名嚴肅作家,石一楓的寫作可讀性很強,也會借鑒一些通俗文學的方法

    西湖 2022年8期2022-10-28

  • “一楓式幽默”、巧合,以及小說里的道德熱情
    970年代末的石一楓已經是當下的重要作家,2021年發表的《漂洋過海來送你》是他又一部重要作品。石一楓立足北京,放眼全球,以一個頗具傳奇性的意外事件聯接起歷史與現實、中國與遠方,追問時光流逝與空間變幻中世道人心的變與不變,彰顯其中值得珍視的價值。石一楓從來都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小說家,這一次更充分發揮了北京方言的魅力,將故事講得跌宕起伏,妙趣橫生。但石一楓又從來不是一個只講故事的小說家,當他講述偶然時,心里想的是必然;當他構造瑣碎的細節時,心里有一個宏大的結

    當代文壇 2022年3期2022-04-30

  • 廣闊現實的內在撕裂
    學的代表作家,石一楓仍舊試圖在《漂洋過海來送你》中召喚“應然世界”,但“應然世界”與“實然世界”之間的巨大張力卻撕裂了文本,或許被撕裂的還有將“寫實”和“超越現實”熔于一爐的現實主義文學理想本身。關鍵詞:現實主義;石一楓;應然世界;實然世界一? 現實書寫:“實然”與“應然”現實主義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真正走上了“廣闊的道路”,“它甚至于可以用看起來是荒誕不經的人物和故事去表現深刻的現實內容。它甚至可以真實到近于虛幻的地步?!雹佟雮€多世紀前,秦兆陽為解放

    當代文壇 2022年3期2022-04-30

  • 石一楓作品中中層青年的成長敘事
    受的社會群體。石一楓筆下的中層青年享受著父輩創下的功勛與成績,不需要關心普通市民的生計和生存問題,養成了懶散與寄生的生活習慣。于是當席卷而來的消費文化沖擊他們的生活時,他們感到不適與無助,疲于掙扎后,深陷頹靡的生活之中無法自拔。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看到過快的都市國際化發展帶來的孤獨、麻木、疏離的精神異化現象。石一楓作品書寫中層青年在轉型時期的普遍精神生活:一方面,中間階層處于高層和底層之間,是維系社會穩定最重要的社會力量,借中層青年能夠透視整個社會青年在轉型

    新文學評論 2022年3期2022-03-22

  • 石一楓:警惕自我抒發,要看得起別人
    作家小貼士石一楓,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2016年《世間已無陳金芳》獲得“首屆海峽兩岸新銳作家好書評選”十部作品之一。2018年,代表作《世間已無陳金芳》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懂敶肪庉?,新作有《地球之眼》?!侗本┘o事》:你的個人閱讀史,似乎先是經典的現代主義文學,后來才是經典的現實主義文學。對你分別有什么影響?石一楓: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還在讀中學的時候,現代主義文學,現代派,已經是主流?,F代派、先鋒派

    北京紀事 2021年12期2021-12-10

  • 那些“撲在塵土里也身上帶光的人”
    徐剛摘要:石一楓的小說總是彌漫著一種近乎天真的道德熱情,他慣于刻畫那些“撲在塵土里也身上帶光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會用表面的嬉笑怒罵、玩世不恭的“痞勁”,來掩護文本內在深沉的理想主義情懷。借助這些人物的塑造,石一楓執著追問這個時代的道德狀況,勘探個人與共同體的情感聯結,進而思索當代生活向何處去的宏大命題。關鍵詞:石一楓;小說;人物;分析石一楓的小說總是彌漫著一種近乎天真的道德熱情。他慣于刻畫那些“撲在塵土里也身上帶光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會用表面的嬉笑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 2021年5期2021-11-18

  • 淚之谷的玫瑰
    中國女性是作家石一楓重要的寫作對象,在他近年的小說中誕生了一系列充滿強韌蓬勃生命力,又各具鮮明特色的女性形象。他通過探尋女性身份,來書寫“人”的復雜性,折疊社會的階層,探究生活的真相。石一楓立體地刻畫出底層女性在龐大都市系統的縫隙中,掙扎著獲得生存機會而付出的不易代價。小說展現了“現世的關照”,也寄托著“高遠的遙望”,偏執地追尋某種虛無縹緲的事體,是作者賦予文學人物的使命,也是對人物形而上的思考與把握。關鍵詞:石一楓;女性形象;復雜性在石一楓2020年出版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 2021年5期2021-11-18

  • 重建詩性正義與道德共同體
    摘要:石一楓的力量在于他的道德激情。他試圖以反諷的、戲謔的方式掩蓋這一過分嚴肅的激情。他擅長塑造人物,再挖掘出這些人物與時代的勾連關系。這種關系往往體現在人物的道德強度上。他討論了善與好的生活的關系、道德的相對性等問題,并覺察到對道德不加反省的追求有可能陷入僵化的危險。他認為,只有認真體會小說中的人物以及他們所面臨的道德選擇,同時考慮我們自身的道德境遇,才有可能重建詩性正義與道德共同體。關健詞:石一楓;詩性正義;道德共同體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石一楓以其對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 2021年5期2021-11-18

  • 石一楓推出長篇小說《玫瑰開滿了麥子店》
    石一楓最新長篇新作《玫瑰開滿了麥子店》日前出版。在作品里,石一楓講述了沿著鐵路線漂流到都市的鄉下女孩王亞麗,懷抱微小而實在的期待,希望通過努力在生活中前行。在親情與愛情的雙重剝削下,她主動選擇“團契”的蹭飯生活。敏感于溫暖所以回饋以熱烈,忍辱是她清醒的生存策略,報恩是她守護自尊的底線。然而,現實卻帶給她一次又一次打擊。從最低處升起的,是被侮辱與被損害之后依然頑強生長的,善的“玫瑰”?!斑@些年我們能夠發現的生活里的空間有很多,有人在文學里發現縣城,有人發現在

    文學教育 2020年12期2020-12-28

  • 當代文壇新銳作家掃描
    修文、徐則臣、石一楓、王十月、雙雪濤這些70后、80后新銳作家的佳作不斷涌現,成為當代文學中的一道靚麗風景。李修文的散文具有獨特的美學風格,他的《致江東父老》與《山河袈裟》一樣,在對底層百姓的書寫中,表現出一股力量,呈現出一種文氣,就如李修文自己所說,“為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建一座紀念碑”,對底層人民懷有強烈而深厚的感情。魏天無則從散文文體的角度,探討了李修文對當代散文的貢獻,他認為李修文推動散文重回自由的探索和無拘無束的表達的本位,不斷“冒犯”存在于寫

    長江叢刊 2020年22期2020-11-18

  • 時代林蔭路上的紙箱坦克 ——論石一楓
    以貫之的部分。石一楓早期的許多作品中就有一本2007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石一楓長篇小說處女作《b小調舊時光》。這部洋溢著荷爾蒙氣息和幻想氣質、以超現實方式講述青春與愛情的小說,看上去似乎是非?!安?span class="hl">石一楓”的,事實上這部作品的確不常被評論者提起。然而,我注意到了這本書的封底內頁,內頁上面印著石一楓的簡筆肖像(那時的他還留著一頭烏黑茂盛的頭發),肖像下方配著這樣一小段“作者自白”:五歲的某一天上午,我是這幅模樣:艷陽之下,肥白的小胖子,將一只電視機紙箱子套在

    長江文藝評論 2020年2期2020-11-17

  • 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 ——理解石一楓小說的一種方式
    一2018年,石一楓憑借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以下簡稱《陳金芳》)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不到半年后,憑借“魯獎效應”,他早期的幾部長篇小說便很快獲得了再版的機會,這其中自然包括迄今為止他篇幅最長的作品《紅旗下的果兒》(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簡稱《果兒》),而此時距離該書初版(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不知在“版本批評”已成文學研究領域“顯學”的當下,“青年作家”(石一楓出生于1979年,剛過四十歲的他仍然符合文

    長江文藝評論 2020年2期2020-11-17

  • “沒有永恒的強者”
    張濤近年來,石一楓的創作一直有著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無論是《世間已無陳金芳》 《地球之眼》,還是《心靈外史》 《借命而生》,均是關注“現實”的“宏大敘事”。石一楓特別擅長寫“小人物”,尤其是“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他認為:“作家寫小人物,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原因——大部分作家都是普通人,沒有機會接觸到大人物,沒見過的能寫得像嗎?當然,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寫好小人物更能體現文學的本質。普通讀者看文學作品,會有代入感,會覺得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一個小人物。所以,關

    揚子江評論 2020年5期2020-11-16

  • 向時代痛點猛戳 ——讀石一楓《我妹》及其他
    現實主義的轉變石一楓近年的小說創作對社會現實與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多有關注,2018 年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揭示了階層固化的社會癥候,引發了文壇對“失敗青年”寫作現象的熱議。石一楓的小說創作有著一個從青春私事到時代現實的轉變過程:創作初始,《戀戀北京》《紅旗下的果》等有著世紀之交青年文化的印痕,青年作家與筆下的青年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朝氣,到了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地球之眼》《世間已無陳金芳》等作品都指向了現實社會的丑惡痼疾,敘事者都表現出激

    名作欣賞 2020年14期2020-07-13

  • “問題小說”及其文本性態度※ ——以石一楓的《心靈外史》為中心
    題,為近年來的石一楓贏得了很大的文學聲譽,而《心靈外史》也因此備受關注。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革所帶來的信仰危機被視為這篇小說的主題而得到充分闡釋,但卻鮮有注意到它在揭示社會問題時如何受限于社會學意義上的觀念共識。人物形象的觀念化是由“問題小說”的敘事倫理所決定的,而將底層民眾的善念當作“盲信”的根由,無疑是強調信仰危機的社會指向,但其中對當代中國“盲信史”的戲劇化呈現,卻將1980年代建構起來的反思話語作為前置觀念,并倚重于既有的歷史敘述、文學觀念、新聞報道等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0年10期2020-04-18

  • 淺析石一楓近作
    石一楓,道德,多余人,斗爭者【摘 要】畢業于北大中文系的70后學院派作家石一楓,自2013年以來通過中短篇小說的創作實現了自我突破。他聚焦當下底層人民的精神信仰,建立起文學與社會的關聯,其小說中塑造的“多余人”和“斗爭者”形象具有學術研究價值?!娟P鍵詞】石一楓;道德;多余人;斗爭者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188-02石一楓畢業于北大中文系,是位地道的70后學院派作家,他

    戲劇之家 2020年4期2020-04-15

  • 石一楓:盡職盡責書寫小人物
    陳瑞婷石一楓,生于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交界處。他長在北京的大院里,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后,成了一名作家兼編輯。他寫過《紅旗下的果兒》《地球之眼》《借命而生》《特別能戰斗》等一系列作品,2018年憑借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他的小說集《世間已無陳金芳》等因為語言幽默詼諧,人物形象生動,故事貼近生活,還原了北京人和北京事兒,因此他的作品也被稱為“京味小說”。生活中的石一楓也溜著一口京片子,言語之間始終透著北京人“混不吝”的那股勁

    現代青年·精英版 2020年3期2020-04-09

  • 向時代痛點猛戳
    摘 要: 石一楓近年的小說創作是一種典型的現實主義創作,在塑造典型人物等現實主義技法的幫助下,他尋回了經典現實主義作品中對現實的“干預”功能,通過塑造各種形象,試圖將更具生命力的“異質性”精神力量引入當下的現實生活中,去關懷和喚醒當代疲軟的個體精神。關鍵詞:石一楓 《我妹》 現實主義 干預生活一、從青春題材向現實主義的轉變石一楓近年的小說創作對社會現實與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多有關注,2018年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揭示了階層固化的社會癥候,引發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黑暗中不滅的微火 ——評石一楓小說《借命而生》
    創作中力求新變石一楓早期的小說如《戀戀北京》《節節最愛聲光電》《紅旗下的果兒》,多集中描寫大院子弟的青春故事,展現他們曲折的成長歷程,其文風老辣戲謔、富于機鋒。但這類寫作常因耽溺于自我經驗的抒發,而易陷入局促,石一楓顯然意識了到這類作品寫作的局限性,并試圖有所突破。他近幾年的現實主義作品如《世間已無陳金芳》[1]、《地球之眼》[2]、《特別能戰斗》[3]等都體現了寫作上的日漸成熟和蛻變,開始從“自我”走向“他者”,從疏離現實到直面、回應現實,以全新的創作姿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1期2020-02-25

  • 卷首語
    這一次,石一楓讓他的女主人公成為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讓她自幼習慣和懂得生活的粗糲。本期頭條《玫瑰開滿了麥子店》,沿著鐵路線漂流到都市的鄉下女孩王亞麗,親情與愛情的雙重剝削下,主動選擇“團契”的蹭飯生活。這是卑微底層的卑微性別,敏感于溫暖所以回饋以熱烈,忍辱是她清醒的生存策略,報恩是她守護自尊的底線。這是石一楓《心靈外史》之外的強大而堅韌的“不信史”:不同于“大姨媽”的另一種中國底層百姓,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拒絕成為乞討者,拒絕報團取暖的誘惑,在強者面前保持清明

    十月 2020年1期2020-02-06

  • 一個進城青年的故事
    摘 要:石一楓的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一經發表,便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作品講述了由湖南農村進入北京的陳金芳,在城市艱難求存,幾經沉浮,最終鋃鐺入獄的故事。在陳金芳身上,讀者看到了一個進城青年由奮斗變為墮落的人生歷程。為了活得有點人樣兒,她努力過,抗爭過,最終卻偏離了原先制定的人生軌道,在掙扎中滑向了黑暗的深淵。關鍵詞:石一楓 掙扎 悲劇 陳金芳隨著經濟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到來,在生存的壓迫和促使下,在城市繁華的魅惑與召喚下,許多渴望改變命運的村里人化身為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8期2020-01-21

  • 《心靈外史》的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思考
    230039)石一楓是近年來暫露頭角的優秀小說家,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時代感,題材廣泛,敘事語言風趣幽默。出版于2016年1月的《世間已無陳金芳》是他創作的一個巨大轉折,石一楓一改之前小說中的“犬儒主義”和插科打諢的心態,更加果敢地挖掘作品的深度和主題意義。發表于2017年《收獲》第三期的《心靈外史》是石一楓繼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之后的又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作為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心靈外史》絕不是對生活的簡單觀察和描摹,而是對生活的思考和關照,而這種用心關照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年1期2019-12-30

  • 與時代共痛:論石一楓小說創作中的生命意識
    作為青年作家,石一楓以戲謔調侃的方式抒寫著青春絮語,在玩世不恭的腔調里宣告著自我的存在,而被稱為“新一代頑主”①。早期,他的小說多著眼于個人的生活,充滿著對愛情、對前途、對家庭的困惑與追尋,如《節節最愛聲光電》《戀戀北京》等。而于201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我妹》,石一楓駕輕就熟地展現著幽默諷刺的語言色彩,探索著關于生活的本質,長期獨自漂泊在北京的“我”在家庭情感上處于缺位狀態,在事業的追求上慢慢喪失了最初的理想而落入“凡俗”,而同母異父的妹妹小米突然闖入了

    文學教育 2019年26期2019-11-27

  • 《當代》和我
    了《當代》編輯石一楓的電話,他說我寄去的小說寫得挺好,他們準備留用了。對他而言,這只是一個日常的用稿通知,可對我來說,卻像是開始了登山之旅。很久后聊起這事,他說,他是在一摞自由來稿里看到一個寫有“空軍”字樣的信封,就先抽出來看了。從這點上來說,我也算是沾了空軍的光?!冻聊闹惺俊钒l表在《當代》2006年第6期,那本雜志我現在還珍藏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大刊”上發表作品,心里暗爽了許久??珊髞砗荛L時間一直也沒寫出什么像樣的東西,石一楓倒是偶爾會打電話問問我

    當代 2019年6期2019-11-25

  • 論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恒久性——以石一楓小說中的人物為例
    字的中篇小說,石一楓迅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僅從作品本身來追究他會“冒頭”的原因,筆者以為,故事講得好算一個,但重要的還不是故事,而是他在這兩部作品,尤其是《地球之眼》中,成功樹立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人物,安小男(《地球之眼》)這一被賦予理想之光的人物更是喚起了讀者胸中正義感與崇高感的共鳴。這兩部作品,雖然視角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大的共性和很強的連貫性。筆者順著這一思路,對他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恒久性做具體論述。講故事就是講人物石一楓小說的因果設置非常巧妙,前呼后

    名作欣賞 2019年25期2019-10-11

  • 信仰敘事新篇章——讀石一楓的《心靈外史》
    。2017年,石一楓的《心靈外史》對話信仰,為文學指示出了一個叩問信仰的新維度。在文章中,信仰作為精神本質實現了自然回歸。同時,通過對于信仰眾生相的描摹,映射了當代社會的心靈群像??傊?,它突破了長久以來信仰敘事“宗教”之維的單一局面,開啟了信仰敘事的新篇章。關鍵詞:《心靈外史》;信仰敘事拿到石一楓的新作《心靈外史》,腦子里不住地兜兜轉轉勾連張承志的《心靈史》,這主要是因為兩個書名的信息素相似。至于為何命名為“外史”?我想,一來是要借一個“外”字與張承志的《

    北方文學 2019年20期2019-07-15

  • 石一楓中短篇小說中女性與知識分子的社會困境
    吳索倫嘎摘要:石一楓近年的中短篇小說立足當代市場經濟背景,賦予女性以戰斗姿態,描寫她們陷入階級困境和正義困境時的對抗和突圍,也寫出她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另一方面對時代巨輪下的知識分子投以審視的目光,對其中的犬儒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提出嚴格的道德拷問。由此本文梳理出石一楓對于小人物的關切和在文學創作上的道德責任意識。關鍵詞:石一楓;中短篇小說;道德石一楓作為自小生長在北京大院兒,又從北大中文系科班出身的新銳作家,早期的長篇《紅旗下的果兒》、《節節最愛聲光

    北方文學 2019年15期2019-06-28

  • 信仰迷失與敘事倫理 ——讀石一楓的《心靈外史》
    任”,為近年來石一楓的小說創作贏得了極大聲譽。盡管新時代“頑主的幽靈”尚未離去,但評論界已經足以認定轉向后的石一楓正致力于“用繁復的故事呈現當下社會生活的復雜性”,而他2014年以來以驚人速度接連推出的《世間已無陳金芳》、《地球之眼》、《拯救麥克黃》、《特別能戰斗》就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缎撵`外史》因為對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巨變及其引發的精神問題的深刻揭示,無疑也有足夠分量納入這個“社會問題小說”系列,進一步提升石一楓以小說的方式表達社會關懷的戰斗力。

    新文學評論 2018年3期2018-11-14

  • 主持人語
    ◆ 劉大先認識石一楓之前,關于他的種種說法已經通過好幾個渠道傳到我的耳朵了,他們大多是石一楓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候的師兄弟妹,從事文學研究、批評、創作或者編輯的工作。在他們駁雜而片斷的敘述中,石一楓是一個表面上有點玩世不恭,尤其是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油腔滑調,但卻保持了內心嚴肅思考的作家。這些說法也許只是有口無心的酒后閑話或者在抽煙室里沒有目的的聊天時帶出來的,卻有著不約而同的色彩,彼此證明著對方,呈現出一個倒反了的“立身”與“文章”關系的形象。我想,這種不

    新文學評論 2018年3期2018-11-12

  • 石一楓小說中“理想人物”的社會生成與文學再現 ——以《借命而生》為例
    胡 哲石一楓的小說創作始終不缺乏想象力但似乎又從來不依靠想象力取勝,從創作之初對個人化的青春感傷式的緬懷和祭奠,到近期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和時代精神難題的持續關注,石一楓小說敘事的內在指向一直與社會現實、道德困境、歷史發展保持著緊密對接與對話關系,并憑借這種小說特質確定了自己的文學地位和文學方向,正如孟繁華先生所說:“石一楓引起文學界廣泛注意,從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社會巨變背景下的道德困境,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塑造了這個時代真實生動的典型人物。

    當代作家評論 2018年5期2018-11-12

  • 如此完好的撕裂 ——談石一楓近年來的小說創作
    。在這一點上,石一楓的寫作的確在諸多層面滿足著我們的渴望:他是一位能夠充分兼顧社會歷史圖景(宏觀)與個體內心世界(微觀),并將二者以較具文學性的方式融合于故事之中的小說家。石一楓能夠出色地塑造出內與外、個體與公共、具體與抽象的雙重世界。他善于講述精彩流暢的故事,能夠塑造出極富特點、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而與此同時,熱鬧的“故事”背后常藏有深沉的歷史動力象征,典型人物的個人史,也總能同宏觀世界的“大歷史”之間產生直接、有機的關聯:現實生活與當下“大時代”(石一

    新文學評論 2018年3期2018-11-12

  • 《心靈外史》:文明進程下的心靈之殤
    《心靈外史》是石一楓在社會問題小說領域積極探索的又一力作,他這次直接將文學的觸角滲透到當下國人隱秘的精神世界中,巧妙地用一虛一實兩條線索暗合“生存危機”與“信仰危機”兩大主題,揭露了在文明進程的異化下國人的生存危機與心靈之殤。一、“社會問題意識”驅動下的理性哲思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應,包含著作家對于特定時代和社會的冷峻思考以及對于這個時代社會中以人為視角中心的獨到審視。作家的寫作,既是自身內心書寫的外化形式,也是對于社會問題意識的某種表達,這種社會問題意識的

    小說評論 2018年1期2018-11-12

  • 以《世間已無陳金芳》為例論“失敗青年”的精神之殤
    底色。青年作家石一楓以不同于前代作家的視角審視現實,書寫“生于斯,長于斯”的城市,不斷強化自省意識,指出時代的病癥,并努力承擔道德重建的責任。關鍵詞:石一楓 音樂 精神幻象 失敗青年縱觀石一楓的小說創作,我們可以發現他在逐漸調整自己的創作方向,并且不斷拓寬小說反映現實的深度。在《戀戀北京》以及另兩部(《紅旗下的果兒》、《節節只愛聲光電》)與之并稱為“青春三部曲”的作品中,石一楓勾勒出一群成長于北京大院的“80后”生活的環境以及他們對待世界的獨特方式。小說中

    文學教育 2018年10期2018-10-16

  • “全球化圖景與地域性寫作”三人談
    我們展開探討。石一楓作為近年來風頭甚勁的青年作家,其一系列小說作品都帶有鮮明的“京味兒”語言烙??;從本期石一楓的文章中,我們既能看到其切身經驗的鮮活代入,也能讀到普遍意義的文學省思:“應該意識到老舍之所以是老舍,并非僅僅因為他寫了小羊圈胡同和一群形態各異的老市民,更是因為他所觸及的往往是一個時代最主要、最無法回避的社會歷史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京味如果只是作為一種腔調存在,其意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而足夠寬廣、深邃和具有總體性的視野和眼界,才是這個地方

    福建文學 2018年8期2018-10-14

  • 石一楓《借命而生》喜劇性效果的營造
    意義。關鍵詞:石一楓 《借命而生》 喜劇效果 社會意義石一楓的《借命而生》在揭示時代的致命傷的同時--一個多元混亂的社會表象背后,赫然矗立的無堅不摧冷酷無情的商業邏輯以及由此形成的單向度一體化的價值系統對人的赤裸裸的壓迫”,也對主人公杜湘東性格作了悲憫的嘲諷,使其文本潛藏著一種喜劇性的內核。一.時代變遷下的荒謬邏輯《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有這樣一段話:“歷史不斷前進,經過許多階段才把陳舊的生活形式送進墳墓,世界歷史形式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喜劇?!盵

    文學教育 2018年9期2018-09-10

  • 70后對話90后 石一楓vs鬼魚
    A、鬼魚問石一楓鬼魚:對一個新讀者,您會如何給他介紹“石一楓的小說”?您會推薦他讀哪部作品開始進入“石一楓的世界”?石一楓:跟人介紹的時候就說我是寫當下題材的,大部分寫的是和北京有關的生活。具體推薦哪一部我覺得都行,這年頭人家愿意看看書就夠給臉的了,哪兒好意思要求從何讀起啊。我也不覺得自己寫出了一個小說世界,一方面寫的都是現實生活,就是大家生活的這個世界,另一方面我的創作也不是太完善,并沒形成一個多么完整的譜系。鬼魚:在日常創作中,您是否有自己所偏愛的人物

    作品 2018年5期2018-09-10

  • 失信盲信的疑慮與原始善念的執著
    外史》作為作家石一楓入圍了“路遙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探討了關于現代人信仰缺失及農村中存在的宗教皈依混亂等問題,作家運用了傳統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卻反映的是現代甚至后現代的精神困境。本文試從“持續性失信的悲劇”、“質疑自我的心理圖式”、“原始善念的本真力量”三個方面論述作者是如何在小說中講述自己對現代人心靈世界的看法的。關鍵詞:石一楓 《心靈外史》 失信焦慮 原始善念石一楓的長篇小說《心靈外史》于2017年入圍了第四屆“路遙文學獎”,作為一名70后的北京作家,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22期2018-07-23

  • 石一楓的寫作與“新時代文學” ——讀《借命而生》
    云 雷石一楓最近的中長篇小說引起了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從《世間已無陳金芳》開始,他的《地球之眼》 《營救麥克黃》 《特別能戰斗》 《心靈外史》 《借命而生》等中長篇小說,每一部都引來好評。但是評論普遍關注的是他小說的內容,而對他文體上的創造性較少關注。在這些作品中,除了《心靈外史》《特別能戰斗》標注為長篇小說外,其他小說都放在中篇小說欄目中發表。但是石一楓的中篇小說與其他作家的中篇小說有所不同,雖然中篇小說被界定為3到12萬字的敘事文體,但現在作家的中篇小說

    山西文學 2018年4期2018-04-20

  • “那條漆黑的路走到了頭”
    石一楓在他的小說《借命而生》中,將故事發生的時間定位于1988年,這顯示出幾分不同尋常。石一楓是少數幾個對于當代生活有著巴爾扎克式的好奇心的作家。當代生活,于他而言,不止是在素材意義上而存在;準確地說,當代生活就是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他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沸騰的當代生活,仿佛一個歷史學家專注于某段歷史一樣,企望目睹一座海市蜃樓從奔流的波濤與迷蒙的霧氣中緩緩生成。他渴望在其中發現某種真理性的東西——它像微小的火焰,在一瞬間照亮紛亂,讓我們得以整理我們的生活。石

    揚子江評論 2018年2期2018-04-20

  • 試論《世間已無陳金芳》是否有頹廢派色彩
    頹廢派? ? 石一楓? ? 《世間已無陳金芳》一、國內外頹廢派頹廢派最初出現在18世紀末的德國,最初只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小范圍的對社會表達不滿,發展至19世紀以后,頹廢主義藝術風靡歐洲,形成了一股思潮。其中以法國為主要陣地,波德萊爾為主要代表。波德萊爾有言:“藝術家之為藝術家,全在于他對美的精微的感覺,這種感覺給他帶來醉人的快樂,但同時也意味著包含著一切畸形和不相稱的同樣精微的感覺?!雹偌疵啦灰欢ǘ际峭晟频?、美好的,同樣也包含著丑的色彩。波德萊爾的這種思想

    文教資料 2018年34期2018-03-27

  • 超越“人與城”
    李婧婧摘 要:石一楓早期的小說多寫北京的大院子弟,語言也帶著濃厚的“京味兒”,所以難免被打上京味作家的標簽。但從2014年發表的幾篇中篇小說開始,石一楓的小說展現出超越“人與城”框架的勢頭,他關注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人類的精神世界,甚至開始反思中國的歷史,于是我們發現,石一楓的小說愈發豐富、深刻。關鍵詞:石一楓 “人與城” 京味作家石一楓的小說,戲謔幽默又充滿智慧。自小生長在北京大院,使得他的文字帶著地道的“京味兒”,科班出身的他受過良好的文學訓練,但他在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8年1期2018-01-25

  • 主持人的話
    。阿乙、田耳、石一楓都是通過寫作直面世界的作家,他們與周遭世界的相處方式,他們對世界真相某個側面的描述及其深度,都具有強烈的風格化色彩和極強的辨識度。嚴格說來,阿乙的寫作歷程與當下的文學制度并沒有直接的相互成就關系,正如他筆下的人物總是游走于世界的邊緣,以宿命而極端的方式見證了世界意義的稀??;田耳似乎總能從容地穿行于世間百態間,表面上看,他偏愛在價值混沌的狀態下去講述故事,而骨子里卻是關于倫理和秩序重建的訴求;石一楓的寫作難免令人懷舊想起王朔。但是石一楓

    當代作家評論 2017年3期2017-11-22

  • 頑主·幫閑·圣徒
    提到石一楓,人們很自然會想到王朔,因為二者的作品確有很多相似之處,或者說,是石一楓的作品中有著太多的“王朔氣”、“頑主氣”,他也因此一度被稱為“新一代頑主”、“痞子文學”繼承人。這種判斷,固然不無道理,卻也不免粗疏,會忽略掉石一楓在王朔以外的東西。其實在“頑主氣”的外衣下,石一楓作品中尚有“幫閑氣”與“圣徒氣”。他近年發表的《世間已無陳金芳》《地球之眼》等關注現實的小說,常被人視為“頑主”成長、轉向的標志。成長和轉向,當然都是有的,不過更多的只是視野、題材

    當代作家評論 2017年3期2017-11-22

  • 告別“青春后遺癥”:石一楓近作論
    青春后遺癥”:石一楓近作論夏楚群一石一楓的小說帶著皇城根下的大氣、睿智與幽默。早期中短篇多寫大院子弟的青春故事,由中學到大學,一路灑下成長的印跡。其創作井噴期集中在2011年,《戀戀北京》《節節最愛聲光電》《我在路上最愛你》三部長篇的問世,與《b小調舊時光》《紅旗下的果兒》等一起形成了鮮明的石氏風格。頑主式的腔調、無所事事的多余人、在路上的姿態一度是其小說必備的要素。石一楓的小說好看、好玩,又不乏清純樣貌。青春三部曲(《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節節最愛

    小說評論 2017年1期2017-11-13

  • 文本世界的青年往何處去石一楓小說里的斗爭與無望①
    的青年往何處去石一楓小說里的斗爭與無望呂永林一近幾年來,我心頭常常會縈繞一則略顯抽象的故事:起初,每個人都是自己想象中的國王或英雄,后來多數人失落了,淪為被流放、被關押、被挾持、被異化的對象,大家一同忘卻了自己想要“解釋世界”、“改變世界”、“與世界執手相歡”的原初熱望和極樂未來,也忘卻了自己并非天生就孤苦一人的創世神話和英雄史詩。因此,當我看到在《b小調舊時光》的作者簡介中,石一楓說,“五歲的某一天上午,我是這副模樣:艷陽之下,肥白的小胖子,將一只電視機

    上海文化(新批評) 2017年3期2017-11-13

  • 城市光芒下的陰影——淺析石一楓小說《營救麥克黃》
    的陰影——淺析石一楓小說《營救麥克黃》孫小竹(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1)石一楓以全新的創作姿態突入當下的城市生活,以戲謔的筆法寫出當下社會個體生命的生存狀態,在看似破碎荒唐的生活中找尋希望與光芒,在看似慌亂又無序的世界堅定一種模糊的信念。石一楓在小說《營救麥克黃》中將眼光放在光芒四射的城市生活中,從城市光鮮面目下敏銳捕捉被光芒遮蔽的陰暗面。面對這些不曾為人們察覺的陰影,石一楓顯然以一個作家的社會責任感進行了思考。小說中流露的“徹骨的寒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3-07

  • 思想力和小說的可能性
    師力斌石一楓和蔣峰并非70后、80后作家中最當紅的作家。韓寒、郭敬明、笛安、徐則臣、喬葉、張楚,還有另外一長串名字,可能名聲更噪。然而,在反復考量之后,選擇了石一楓與蔣峰。他倆的寫作最便于闡明我的“思想力”論題。所謂思想力,就是思想的力量,就是強調思想對于創作的影響。近年來,他們各自的寫作目標越來越明確,作品特色越來越突出,代表了當下小說處理中國經驗的兩種方式,我名之為“新現實主義”和“新技術主義”。他們既有區別,也有共性,關鍵是,有某種對話關系。蔣峰觸及

    創作與評論 2016年22期2017-02-25

  • 酋長石一楓
    馬小淘酋長石一楓馬小淘我和石一楓認識的時間并不長,掐指一算才四年多。這之前曾經反復聽到這個名字,諸如中學就在《十月》雜志發小說,北大才子,“新一代頑主”各種高大上的贊美,輔以好玩、貧嘴的歸納,讓我對這個人幾乎沒什么印象。文學圈里,贊美人有才有趣像是一種偷懶,被稱贊有才、有趣,你一見覺得又沒才又沒勁的多了,所以對石一楓的零星信息處理的結果,就是隱藏文件夾,想不起來。第一次見到石一楓,是我們一起去杭州領一個獎,西湖的“新銳”獎。那是春天,乍暖還寒,機場候機廳,

    西湖 2016年10期2016-12-07

  • 思想力和小說的可能性 ——從石一楓、蔣峰看70后、80后小說
    可能性 ——從石一楓、蔣峰看70后、80后小說○師力斌石一楓和蔣峰并非70后、80后作家中最當紅的作家。韓寒、郭敬明、笛安、徐則臣、喬葉、張楚,還有另外一長串名字,可能名聲更噪。然而,在反復考量之后,選擇了石一楓與蔣峰。他倆的寫作最便于闡明我的“思想力”論題。所謂思想力,就是思想的力量,就是強調思想對于創作的影響。近年來,他們各自的寫作目標越來越明確,作品特色越來越突出,代表了當下小說處理中國經驗的兩種方式,我名之為“新現實主義”和“新技術主義”。他們既有

    文藝論壇 2016年22期2016-11-21

  • 誰的現實,如何主義
    二〇一四年,石一楓寫出中篇小說《世間已無陳金芳》,該作品入選了中國小說學會排行榜的榜單,獲得了《十月》文學獎與百花文學獎,一時“人人皆說陳金芳”,堪稱年度重要作品。如今單行本面世,石一楓在后記里自陳——等到腰圍漸寬,對自個兒的要求放松了,再加上著實編了幾年文學期刊又是一“現實主義”雜志,在老同志的耳提面命和潛移默化之下,發現自己能夠認同的審美標準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夠不夠“可讀”,讀完之后有沒有一點兒哪怕是小感動?感動之余能不能稍微耐人尋味地“可想”?如果想

    湖南文學 2016年4期2016-11-19

  • 記憶與現實 ——簡評石一楓的《放聲大哭》
    現實 ——簡評石一楓的《放聲大哭》謝有順石一楓的《放聲大哭》是一個精巧的短篇。一次帶有戲謔性質的講述,一個童年的記憶斷片,過去和現在的不斷閃回,越來越迫近的心理情緒,這些都深得短篇小說的意蘊。短篇寫的就是生活或內心的橫斷面,往往只是幾個簡單的人物,一些場景,作家看準了某處節點,果斷地一刀切下去,露出一些令人難忘的細部,凝視它,描摹它,這就能寫出一個好的短篇小說來?!斗怕暣罂蕖氛侨绱?。一個六歲孩子迷路后,被一個阿姨帶回家,從帶有惡作劇般的玩金魚,到這個孩子

    文學港 2015年4期2015-11-18

  • “文學的總結”應是千人千面的
    ○ 李云雷 石一楓“文學的總結”應是千人千面的○ 李云雷 石一楓主持人語:本期要推出的青年作家是石一楓。石一楓1979年生于北京,先后出版過《b小調舊時光》《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我妹》等長篇小說,擅長反諷敘事。他的《世間已無陳金芳》《三個男人》等中短篇小說,發表后亦有很好的反響。這次合作參與對話的,是批評家李云雷。他關于“底層文學”的許多論述,還有對如何講述“中國故事”“中國經驗”等論題的闡釋,都有非常獨到的見解。石一楓和李云雷既是好友,也是校友,

    文藝論壇 2015年10期2015-03-15

  • 卷首語
    推薦兩部小說:石一楓的短篇小說《放聲大哭》和成風的短篇小說《盲點》。石一楓這篇小說酣暢淋漓,把對童年一次迷路經歷,回憶人生第一次痛哭的個人經驗上升到了形而上層面,其中包涵著“我是誰”“從哪里來”“母性的強大”等等哲學命題都很好地融合其中,作者還特別講究敘事技巧,以那張留在年幼時陌生人的臉為線索,緊緊扣住懸念一路向前推進,非常干凈、從容和穩??;《盲點》這篇小說寫的是一個砂鍋女的故事,但成風把生活中容易忽略的東西刻畫得非常細膩,我們不難從作者詩意的語言里領會生

    文學港 2014年4期2015-01-04

  • 天下誰人君不識
    石一楓天下誰人君不識□石一楓有一路剛開始在社會上鬼混的年輕人,常愛在嘴上掛著一句口頭禪:“這人我認識?!被蛘撸骸拔艺J識某某某……”有的表情很興奮,有的則很低調,總之是表示自己混得很有成就。而這樣的語言習慣,大概是小時候跟流氓學的:很多人都有過打著“大哥”的旗號狐假虎威的經歷。記得我上高中時,跟一群孩子搶籃球場,就碰到這樣一只小狐貍,他口沫橫飛地威脅對頭:某某“老泡兒”知道吧?我認識!再惹我讓老泡兒把你們丫的手指頭砍下去——反正人家天天都得砍二十多根兒呢,

    劍南文學 2010年11期2010-11-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